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产城融合问题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
2015-12-25洪业应
洪业应
(中共西藏昌都地委党校,西藏昌都854000)
产城融合是在中国社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主要针对产城分离而提出来的一种发展战略思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发展潜力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做到产城一体化,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就是土地的城镇化,没有“产”和“城”的融合,就会再度形成“空城”、“睡城”。因此,只有坚持“产城融合”发展之路,才能真正走活新型城镇化这盘棋。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科学划分了五大功能区,将涪陵划分为城市发展新区,定位是全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下面以重庆市涪陵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手,探索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之路。
一、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
产城融合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城市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建设再好,也只能是“空城”,产业如果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大气,也就是“空转”。
(一)产城融合是加快推进涪陵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根据涪陵区委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若干意见,按照“一个中心、两条轴线”的空间发展总体框架,推动城镇集群发展,适度建设农民新村,打造农村腹地新型社区。根据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划分,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市、区(县)级融合发展成为未来区域发展的总体趋势,涪陵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涪陵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的必然发展要求。产城融合坚持了城镇化的引领方向,对于涪陵工业化占主体的城市来说,这种发展模式适合当前实际发展的要求。
(二)产城融合是大力发展涪陵新型工业化的现实选择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方向,是提升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撑,是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涪陵工业占据全区“半壁江山”,在全市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涪陵工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业实力不够强、结构不优;产业链条短而散,集群度不高,优势不能充分发挥等等。涪陵新区按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发展理念,遵循“以产促城、产城联动”建设发展思路,以园区建设为抓手,以打造千亿级、百亿级企业为目标,加快新区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其综合经济实力、市场占有率、核心竞争力等全面发展。
(三)产城融合是涪陵实现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未来五年,涪陵区作为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建成重庆综合产业集聚区、城市发展新区引领区、区域性公共服务辐射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努力建设“幸福涪陵”。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必须把产业做大做强做实,产城融合是把产业化与城市化合二为一,产业化为城镇化提供基础,城镇化为产业化提供要素和市场,二者互动发展,同步推动,共同为“三区一城、幸福涪陵”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二、涪陵产城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庆直辖后,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涪陵区的城镇化已进入了较好的发展阶段。然而,涪陵区产城融合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引领上缺乏衔接,产业规划和城市建设脱节
1.规划引领上缺乏衔接。资料显示,涪陵区在规划引导方面:城市总体规划(总规)、控制性详细规划(详规)与园区规划是独立编制的。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规划导向、规划对象和规划要求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缺乏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在协调城市功能区、居民社区、产业园区规划等不同空间的相关规划方面衔接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难以形成有机联系的规划体系,甚至某些规划在具体要求中,出现冲突和矛盾。
2.产业规划与城市建设相脱节。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建设过于强调工业的集聚和土地利用的统一,工业园区规划与城市规划是独立编制的,在规划产业园区时,过分强调产业集聚效应,侧重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缺乏城市依托,在规划城镇时,又侧重于“土地的城市化”,缺乏产业和人口的支撑,从而会导致居民生活与工作相距较远,一定程度上这种产城脱节的现象较为凸显。
(二)产业发展不协调,产业园区过度经济导向
1.产业发展不协调。通过产业生态学来看,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基础产业协调发展,资源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有机共存,方能使全城市社区充满生机、和谐有序。目前,涪陵主导产业、主导企业不突出。从产业来看,涪陵工业发展确定了六大支柱产业,但是没有哪个产业能够承担主导产业;从企业来看,2012年涪陵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仅1家,而在我国发达地区的苏州、深圳、南京、杭州年销售额过100亿元的企业超过10家,主导产业缺位,企业规模小,难以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传统产业比重过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过小,与“重庆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建成‘中国硅谷’”不相匹配,难以承接主导产业辐射,难以促进经济效益提高。因此,一定程度上,难以支撑城市的发展。
2.产业园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由于过分的强调园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使得园区生活功能滞后于生产功能,城市功能滞后于生产功能,缺乏对居住、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考虑,只注重了生产需求,忽略了生活需求,成为单一的生产型经济园区,甚至出现招商引资利益绑架园区规划的现象,使得园区被不同企业或产业项目条块分割,致使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
(三)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不力,产城融合发展空间有限
1.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根据工业化水平相关研究成果,如《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课题组认为,用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来衡量工业化水平,既可以反映工业化进程,又能够克服工业化偏差带来的影响,也有利于国际比较分析。为此,选用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来衡量涪陵工业化水平,用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衡量涪陵区城镇化水平。2000年涪陵区城镇化、工业化水平分别为38.3%和45.7%,两者相差7.4个百分点;2013年涪陵区城镇化、工业化水平分别为60.68%和73.20%,两者相差12.52个百分点,从而呈现出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
2.土地快于人口城镇化,产城融合发展空间有限。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2005-2013年年间涪陵区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67.00%,而与之相对应的城镇人口增长增加了32.95%,两者相差34.05个百分点,呈现出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受耕地保护政策制约,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用地指标较为紧张,限制了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拓展。此外,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用地粗放低效,建设用地大幅增加,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土地资源“瓶颈”制约。
(四)服务业占比依然偏低,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较弱
总体而言,涪陵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不高,2013年涪陵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30.9%,此规模要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同时,与世界发达城市相比差距甚大。涪陵除金融、信息服务外,服务业整体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低,国际化水平较低,其综合能力较弱。
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较弱。2013年涪陵“三园四地”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0.3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82.9%,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3.48%,与特色园区的平台载体作用还不相配,还难以体现空间集聚、要素集聚、配套完善的发展要求。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直接关乎国家的兴衰发展。目前,我国开展了大、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但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却较少。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即将走向社会,比其他学生更早的接触社会,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是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于2014年对河南省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和掌握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更好的开展河南省学校卫生工作,制定促进职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涪陵产城融合发展路径模式
产城融合是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种区域性发展模式。通过基于产业和城市协调融合发展为切入点,达到统筹谋划区域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功能区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推进区域、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协调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幸福为最终目标。因此,基于产城融合发展理论为基础,将涪陵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归纳为:“一体、两翼、三引擎、四共同、五支撑”(图 1)。
图1 涪陵区产城融合实现路径模型
(一)“一体”则是产城融合的涪陵整体区域。加快发展成为一种产城融合型城区,同时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作为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二)“两翼”则是产业和城市的同步发展。基于科学发展为导向的产业持续转型升级,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形成“城因产而旺、产因城而兴”的“两翼”良性发展格局。
(三)“三引擎”则是突出改革开放、生态立区、科技创新三引擎作用。始终坚持不断强化和充分发挥“三引擎“对区域产城融合发展的强大拉动力。
(四)“四共同”则是牢固把握“共生、共荣、共创、共享”四大产城融合的发展要求,实现人、产、城三者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努力、共同享有成果。
(五)“五支撑”则是功能区块支撑、规划系统支撑、要素资源支撑、建设运营支撑、推进组织支撑等五大支撑子系统。通过不断完善五大支撑系统,加强产城融合发展的支撑保障。
四、推进涪陵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产城融合是一项城市发展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人口、经济、社会、生活、生态、文化等诸多方面,需要实现产业和城市“双向融合”,推动城市持续发展。
(一)突出地域特色,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1.城市发展要有产业来支撑,才能防止“空心化”;产业发展要以城市为依托,才能防止“孤岛化”。二者必须统筹规划,协调联动,才能产生互动效应,才能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所造成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辨证关系,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优化升级,才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和“双加速”发展。
2.全面实现土地规划、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等三规合一,按照“节约资源、集约发展”和“园区承载大项目、乡镇打造创业基地”的原则,新增工业大项目向园区集中。依托园区基地战略平台和核心载体,加快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规模效应明显、核心竞争力突出的现代产业集群。
(二)做强做优产业,加快建设全市重要的综合产业基地
1.加快工业园区化、集群化、高新化发展。毫不动摇地推进重点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千亿园区、百亿企业”,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是推进园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完善园区功能配套,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平台。二是立足产业优势,壮大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优先发展食品医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产业,努力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力争取大型清洁能源等战略性项目落地实施。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融入主城,实现与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的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着力打造重庆中部地区商贸中心和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示范区。加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融合发展,培育榨菜及农副产品、汽车交易、农资、纺织等大型专业市场,加快渝东钢贸城等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临港优势和区位条件,加快龙头港综合物流园区和黄旗、白涛等专业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钢材、危化品等大件及散货运输,建成大宗战略物资中转储运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三是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加快金融创新,积极发展信托、租赁、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组建成立地方村镇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壮大林权交易所等要素市场。
(三)做大做靓城市,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
坚持量质并举、产城并进、建管并重,充分发挥在城市发展新区中的战略支点作用,积极集聚吸纳周边区域人口梯度转移,加快建设新老城区融为一体、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大城市。
1.加速建设涪陵新城区。坚持把新城区作为涪陵城市拓展、产业升级、人口聚集的主战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努力建成承接重庆主城、辐射周边区县的区域性新区,成为全市城市发展新区的示范性新区。一是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突出城市核心区建设,尽快提升新城区形象,建成涪陵现代化大城市形象门户。二是推进产城融合、园城互动,促进服务业与园区、城市融合发展,鼓励设立企业总部、研发中心、金融、物流、教育、文化等功能配套,为产业升级和人口集聚提供强力支撑。三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重点建设朱家沟等五大水体和中央公园等五大公园,构建山水园林交错的城市生态体系。
2.改造提升江南老城区。加快江南城区减载提质进程,提升宜居品质。一是改善城市交通。加快城市纵向道路和重要节点改造,治理江南交通拥堵状况。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研究和实施大城市“两区五组团”之间新型轨道交通和换乘枢纽建设,努力实现无缝快速衔接。二是优化城市空间。加快棚户区改造,有序疏解人口,推进公园、广场、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建设,全面整治背街小巷,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改善人居环境。
3.科学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大城市带动、小城镇联动”的城镇发展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沿江、坪上、后山三大城镇带,重点建设新妙、龙潭、珍溪、焦石等中心镇和蔺市、清溪、武陵山、大木等一批特色乡镇,完善环保、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小城镇建设品质和吸纳能力。
(四)做实做好产学研政策协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1.提高创新能力。充分利用长江师范学院、农科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溢出效应,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研发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强化人才队伍。人才是实现“工业立区、产业兴城”的重要保障,必须培养造就一批懂管理、擅经营的优秀企业家团队。着力引进一批国内一流水平的技术带头人,自带资金来涪陵区创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引进熟练掌握实用技术的技能人才和优秀高校毕业生。
3.优化发展环境。牢固树立环境是“第一生产力”意识,着力打造“六低”发展环境。加快“五城同创”步伐,全面清理有悖于发展的行政性文件,大力整治“中梗阻”现象,加强政府、企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兑现比承诺更重要”、“没有不能办,只有怎么办”的招商服务理念,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诚信依法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4.由政府组织搭建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技术交流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提升技术市场的信息化服务水平。逐步强化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培训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营造科技产业化的良好环境。
[1]张道刚.“产城融合”的新理念[J].决策,2011(1).
[2]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渝委发〔2012〕23号)[R].2012.12.30.
[3]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意见(渝委发〔2013〕16号)[R].2013.03.25.
[4]洪业应.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环节及路经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