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民办大学社会服务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途径研究
2015-12-24王丹李青益
王丹+李青益
摘要:民办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目前中国社会处于加速转型期,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民办大学办学历史相对较短,资源比较匮乏,所以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阻力普遍存在。社会服务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每一所民办大学而言都有至关重要,所以对于如何处理好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的关系,对我国民办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课堂理论和社会实践的相互结合,让学生和老师的理论知识密切联系实践,充分体现老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使民办大学在社会服务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相互促进和发展,增强民办大学的办学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民办大学;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1、引言
社会服务是大学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也是大学发展的新空间和新机遇,更是现代化大学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人才的不断转型,社会服务对于教学的重要性逐步提高,同时因为民办大学学生自身以后的就业定位以及前景,决定了民办大学学生属于侧重实践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而社会服务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意义深远。社会服务成为民办大学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社会服务过程中,途径是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对于社会服务科学性的途径研究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通过文献查阅和学术论文的查阅,发现由于民办大学本身的特殊定位,所以关于民办大学的社会服务与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相对少见。所以此次研究对于民办大学以后的发展意义重大。
2、我国民办大学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的现状
2.1我国民办大学社会服务现状
2.1.1社会服务现状
社会服务是指高等学校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为社会提供的服务活动,在服务于社会的同时提高自身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贴切程度,进而更好的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虽然民办大学本身优势不太突出,资源也相对缺乏,但是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由最初的单纯着眼于人才知识培养,对于社会服务的相对忽视,转变为现在的以社会服务促进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来更好的实行社会服务。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社会服务进展的范围也向外不断的延伸,由局限到广泛。方式也由单一性转变为多样性。例如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一所以医学类教育的民办学校,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在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从原来学生的单纯课堂理论教学到现在的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用服务促进教学,用自身的教学资源为身边更多需要的机构和组织提供更好的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
2.1.2社会服务形式
人才培养服务。适应经济发展以及各行业人才的需求,为所在地区和社会培养各类相关人才是民办大学社会服务的一个重点方面,虽然民办大学在资源和优势上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但是也发挥了充分的主观能动性,使社会人才培养成为了民办大学社会服务的一个中心内容:培养模式一般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理论知识和实践培训,根据社会对于某种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才知识更新的要求,民办大学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比如:教学资源,图书资料,师资力量等办学条件,为其进行特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培训以达到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使其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的要求;二、专题项目培训:高校为其相关行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培训,以达到对其知识更新,拓展视野的目的。比如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一所以医学类教育为主的学校,立足于本身的教学优势会不定期进行知识讲座,对本地区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得到优化和更新,使人才更加贴合于岗位的发展。
科学研究服务。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不断有新的理论和实践结论产生,知识结构不断进行优化,科研服务在社会服务总格局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此各地政府对于高等学校科研服务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虽然民办大学在科研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也积极朝着成熟的方向发展,努力为发展各类社会工作提供新的实践和理论支持。例如: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不断在校内进行科研立项,积极鼓励老师进行科研活动,不断地将新的理论渗入到以后的教育教学之中,从而更好的对相关社会工作进行全面和专业的指导。
民生方面服务。从全国范围来看,各高校进行社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多样,民办大学也将民生服务纳入了自身人才培养以及回报社会的范畴,依托自身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其生存的优势和生活的质量。例如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也做出了相关的民生方面的服务活动。
2.1.3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学质量要求的提升,高校对于社会服务职能认识进一步加强,社会服务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对于民办大学而言,社会服务开展的时间较短,经验不够充足,所以大部分学校虽然对于社会服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性具有认同感,但是依旧在发挥社会职能的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了以下问题:办学定位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趋势;地方和专业特色不够明显现象严重;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贴近程度不够,部分民办大学“墙内办学”思想严重,导致所学知识不能适应社会与行业的发展趋势。突出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1、对于社会服务认识不够明确,重视程度不够高;2、一些专业设置比较陈旧,培养方案与社会服务脱离;3、由于师资力量与自身资源的局限性导致研发能力相对薄弱;4、由于资金相对缺乏,导致民办大学实验设施相对不足;5、企业对于民办大学缺乏足够的了解和信任;6、在社会服务体制方面,部分民办大学与当地政府、企业之间信息交流不够流畅,导致没有建立横向联系。
2.2我国民办大学人才培养现状
2.2.1人才培养现状
民办大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包括高等教育所有主要职责与活动的多层面概念”。而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内容当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构成部分。从本质上来说,高等教育是一种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因而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能力的体现和核心内容。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转型,教育教学趋势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民办大学的人才培养也出现了很多必须面对的现实性问题。
2.2.2人才培养形式
课堂教学是我国民办大学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所以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的根本所在。因此部分民办大学在课堂教学这方面基本按照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积极加强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积极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培养强化教师队伍,让教师积极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教学课堂更加生动,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用兴趣来带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民办大学的发展。
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处于民办大学本身办学层次的要求,以及学生就业的趋势看来,实践教学对于他们而言就显得更加重要,实践教学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校内实践教学:对于学校而言可以利用本校的实验设备和资源对本校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给学生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含义。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人才质量培养当中实现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民办大学通过建立大学生实践、实训基地,不间断的开展相关社会活动,让学生可以进企业,进单位,使理论知识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得到巩固和发展,通过这样的实践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体会、学习、提高。
2.2.3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导致人才培养方式偏离了预期的模式。对于一所民办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这所学校的精髓所在,在我国实行了高等教育教学大众化以后,目前,上大学对于一般学生而言并非是难事,这就导致了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普遍化,大学生的身份和毕业文凭已不再是以前的稀缺资源,也不是学生可以成功就业的砝码和保证。因此人们对于当代教育教学水平的认识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学生和家长不在只关心能否进的来的问题,同时在关注学生的就业去向和发展前景,用人单位也从当初的“学了什么”转向了“能做什么”可以给企业单位带来什么样的效益。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也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必须理清思路,明确自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由于民办学校内在因素的复杂性,导致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人才培养方式偏离了预期的模式,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长期的习惯性培养,导致人才培养跟不上社会的进步。由于民办大学本身资源的缺陷和师资配备的特点导致民办大学容易养成习惯性培养,导致培养的人才跟不上社会进步的步伐,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的需求不协调。导致这些结果的原因举例如下:因为民办大学师资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民办大学在课程设置上欠缺合理性,与社会的知识需求有一些脱节;教材更新速度不够;教学过程和方法缺乏创新,民办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和方法虽然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之后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教学硬件设备的局限性和本身师资队伍的特殊结构,导致相对于一般高等学校而言还是缺乏足够的创新性和多样性;虽然在国家的不断鼓励和支持之下民办大学的师资力量和实践教学设备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民办大学资金来源的特殊性,导致民办大学的师资配备和教学实践设备不够完善,这就导致在某些方面学生的实践教学跟不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忽视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生的普遍评价是实践能力欠佳,原因就在于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方式认识不够深刻,所以这就要求高校深刻理解人才培养内涵,认真把握新形势下对于人才的评价标准。不能一味的只注重于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视真实能力的培养。深刻的体会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才是学校的核心价值所在。
3、我国民办大学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对策和建议
民办大学的发展,需要依托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优势和资源,因此,做好社会服务,不仅是学生了解当地和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保证;而民办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也会促进当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以民办大学要使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在协调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构建高水平民办大学,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3.1通过社会服务提高民办大学人才培养质量
转变民办大学对于社会服务的理念,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和实际,开展社会服务是民办大学立足社会和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强化高校服务于社会的意识,民办大学作为普通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让社会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变被动为主动,变单一为多样性服务,更好的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高自身的同时,服务于社会。
提升民办大学服务当地的能力,由于社会服务能力不足和社会服务经验欠缺导致民办大学对社会服务的积极性相对不高,在没有普遍得到社会认可的前提下,民办大学应该积极主动宣传自己,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多跟有经验的院校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老师主动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让社会服务成为自己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才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行创新性社会服务,一般的民办大学普遍社会服务方式和途径较为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性,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所以应该不断创新社会服务方式,让学生融入到社会服务当中,从而提高社会服务在学校人才培养当中所占的比重,让学生热衷于社会服务,让学生更加懂得如何去融入社会,去适应社会,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质量。
3.2通过人才培养促进民办大学的社会服务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更好进行社会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效果才会有保障,只有提升了人才的质量才会在发展社会服务方面得心应手。并且一般企业都会相信并选择理论和实践水平较高的高校作为自己的合作对象,所以只有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才会有机会进行更深层次更系统的社会服务。
对于民办大学而言,高水平的专业型人才相对缺乏,所以要以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导向,切合自身的发展实际,积极的调整发展的方向和步伐,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后民办大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必经之路。在提升了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服务就更加的贴近实际,符合社会的需求。
4、结论
研究探讨高水平民办大学社会服务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途径的研究,对于民办大学而言,因为其本身定位的特殊性,所以社会服务对于一部分民办大学而言比较少见,或者说社会服务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没有充分起到它应有的积极性作用。部分民办大学由于各种原因对于社会服务的重视度远远不足,并且同时民办大学学生以后的就业去向和职业侧重点决定了社会服务在其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的重要性,民办大学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我们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使民办大学的社会服务工作重要性更加突出;如何使社会服务具有更加丰富的、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可以更好的提高社会服务在学生学习过程兴趣的、有更好服务效果的途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达到促进民办大学更好更快的发展,培育出更加适应社会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N].人民日报.2010
[2]周清明,地方高校和谐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9(7)
[3]刘润润.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伦理问题探析[D].南京林业大学.2008
[4]许聪海,浅议民办本科高校办学定位[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03)
[5]张森.制约民办大学发展的外部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
[6]王秀娟.浅谈如何鼓励和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11)
[7]蒲激玲,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履行问题研究——以西南大学与石柱县合作为例[D].西南大学.2014
[8]张皓,岳孜孜,地方高校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刍议[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
[9]王守法,突出服务特色:争创高水平地方大学的必然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
[10]贺小飞,著.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研究[M].北京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