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市场起伏不定 消费收藏仍有潜力可挖
2015-12-24
越来越多的中青年消费者加入到饮茶大军中来,将茶叶消费推向了新的高潮。
古人有语:“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
“当时不论是陈茶还是新茶,只要你这里有普洱,很多人都会争相购买、收藏。”
在挑选茶叶进行收藏时,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合茶叶茶性的加工方法、茶叶本身过硬的品质等因素缺一不可。
饮茶只是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就像吃美食、喝美酒一样,给平淡的生活增添别样的色彩。
目前的茶叶市场,以假乱真、以新充旧的现象也不少见,因此,收藏、投资茶叶切忌盲目跟风。
有茶商表示,高端茶叶份额下滑严重,中低端茶叶更好卖。
消费者需求逐渐理性化,茶叶供需差距越拉越大,使普洱茶的价格出现回归。
午后的一抹暖阳,洒落在茶盘之上,沸水翻腾不息,一次又一次冲沏着随波逐流的茶叶,绽放舒展中散发缕缕幽香。甘柔绵长、味醇韵雅的茶叶多生于艰难之境,方能成就绝世之名,正如《茶经》所载,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一枚茶叶在采摘之后,经过揉捻、烘焙、紧压诸多工艺的处理,才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冲泡饮用的香茗。
茶作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其历史渊源自然悠久。有文字记载,我国自3000多年前便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并确定了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山区是茶树的原产地。而对于饮茶的起源,则是众说纷纭:神农说、西周说、秦汉说等说法层出不穷。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展现,茶博会便是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茶博会:茶业繁荣的体现
茶博会在全国各地均有举办,其中东莞、北京、广州、上海等地举办的茶博会较为成功。2011年创办的北京茶博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北方最具影响力的春季茶展。东莞作为全国最大的收藏茶叶仓库聚散地,加之独有的地理优势和藏茶文化,已经在业内享有一定知名度。广州茶博会也迎来了广东省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十周年庆典,该技能大赛为茶叶消费市场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广州同时还是海上茶路的重要起点,曾经的对外茶贸易使广州茶商将茶叶生意经营得风生水起。而2015年上海茶博会也是捷报频传,“百年历史名茶亮相最多、茶叶品类最丰富齐全、传媒关注度最广”等多项荣誉被本届上海茶博会一一摘下。
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茶博会中,茶商最为关注的还是秋季茶博会。一位经常参加茶博会的茶商告诉记者,“秋季茶博会相对来说规模比较大,市场规划也比较完善,对品牌的推动作用也很大。”该茶商还表示,因为春季时市场推出的多为绿茶,而普洱等具有收藏价值的茶叶因为收获季节未到和工序复杂等原因,并未在春季茶展上展出,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秋季茶博会的繁荣,同时也凸显出秋茶收藏产业的广阔市场。
春茶饮 秋茶藏
“这些茶饼都收藏了10年以上,属于老班章茶,原料来自百年以上的古树。”李女士在2015年第八届中国武汉茶业博览交易会上介绍十几个普洱茶饼时告诉记者,每个茶饼规格都是300多克,最贵的36万元,价格最低的2万元。
无独有偶,2015广州秋季茶博会上“和天下”第“1122”号纪念茶饼成交价达到11.22万元。
为什么这些茶叶价格如此之高?“近年来因为过度采摘的缘故,古树原料急剧减少,很多商家也因为高端市场不景气而将高等级茶品收藏起来,并不出售,也在一定程度上炒热了秋茶收藏的市场。”业内人士如是说。
古人有语:“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由此可见,秋茶自古以来便备受追捧,但据史料记载,宋朝之前是没有采秋茶之说的。据《茶经》所记载,唐朝仅采春茶和夏茶,自宋朝开始才有了采秋茶的说法,到了清朝,秋茶已经被认为是品质上乘的茶。但随着现代泡茶技艺的发展,味苦的春茶渐渐成为消费者饮茶的选择,其营养成分比夏、秋茶更高。
主要原因则在于春季雨量充沛、气温适宜,茶树本身经过了上一年秋冬季的休养生息,所含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更加丰富,加之春季病虫害较少,基本无须农药除虫,也就保证了春茶的无污染,这也是很多消费者喜爱饮春茶的原因之一。
而秋季则由于降雨量不足导致秋茶显得枯老,茶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较之春茶也有所欠缺。但因其味道平和、香气浓郁被不少消费者所接受。
选择什么季节的茶叶就需要看人们的喜好了,喜爱苦后甘甜的消费者自然对春茶情有独钟,而喜欢醇厚香气的消费者可以选择秋茶。但不得不说的是,无论人们如何选择茶叶,近几年秋茶收藏市场的火热却是不争的事实。
2006年,秋茶收藏市场逐渐热了起来,其中普洱茶市场最为典型,很多消费者开始购买、囤积普洱茶,见证了秋茶收藏市场多年浮沉的张先生表示,“当时不论是陈茶还是新茶,只要你这里有普洱,很多人都会争相购买、收藏。”当时的疯狂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以至于当时只要说到收藏茶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普洱茶,从普洱茶收藏市场兴起至今,中国茶业“以新为贵”的传统理念也受到一定的冲击,茶越放越有味道的说法逐渐被消费者接受。这在当时的茶叶收藏市场引起了一定的混乱:凡是和“老”、“陈”相关的茶叶,价格定然不菲,收藏者很少考虑茶叶品质,这一现象也扰乱了当时茶业市场秩序,给茶叶价格的虚高提供了温床。
茶叶收藏之道
一家投资公司负责人孙先生认为,“茶叶投资就如股票投资一样,都有风险。有些人在收藏时盲目追求年份,认为越久越值钱。其实,即使是一款年份很老的茶,如果储藏不当,或者当初的发酵和原料不好,那么,其收藏的价值反而不如一款近年的茶饼。”
举例来讲,春季多产绿茶,所含营养成分丰富是绿茶的特色之一,若果经过较长时间的存放,营养物质将会越来越少,可以说久放无益。在挑选茶叶进行收藏时,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合茶叶茶性的加工方法、茶叶本身过硬的品质等因素缺一不可。有业内人士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今天的好茶,才是将来的老茶”。
茶叶收藏最根本的还是茶叶品质,俗话说,“红酒论酒庄,普洱讲山头”。不同的地理环境所产出的茶叶质量也不尽相同,之前所提到老班章便是普洱茶中极为有名的品种,也成为了众多收藏者的目标。
老班章普洱茶产自云南省勐海县老班章村,当地生态环境良好,茶树树龄较长,所产出的茶叶会散发古树独有的香气。当地茶农介绍该茶时表示,“老班章茶是标准的大叶种茶,香气很强,在茶汤、杯底都可以闻到,苦涩感一分钟左右就可以转化为甘甜,而且持续时间也比一般茶品要长。”老班章被称为茶王并不是没有理由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众多普洱茶中最足的。或许这也是人们收藏老班章普洱茶的原因之一。
当收藏者购买到品质上乘、适合收藏的茶叶时,如何存放便成为收藏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有专家表示,很多收藏者对于温度、湿度控制不好,造成茶叶出现霉斑,还带有难闻的气味。所以在存放茶叶时,尽量不要与其他有异味的东西存放在一起,存放在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尽量单一茶品存放,便于掌握茶品的情况。同时,干燥和低温的环境也有利于茶叶的存放,如果保存期超过半年以上,则以零下10℃—18℃的冷藏为好。
收藏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其实,饮茶只是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就像吃美食、喝美酒一样,给平淡的生活增添别样的色彩。正如那句“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将其运用到茶叶收藏中讲,便是“茶市有风险,收藏需谨慎”。人们如果将茶叶当作一种投资的工具,时刻关心价格涨跌、行情好坏,也就失去了茶本身所带给人的乐趣与享受。当一切回归理性,贴近生活,茶自身的价值也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来自河南的崔先生经营着一家建筑公司,喝茶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在闲暇之余,他也做过一些茶叶收藏,“前几年普洱茶炒得正热的时候,我投资了200多万元的普洱茶,以当时的行情来看,第二年翻番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是一年过去了,并没有明显的上涨,又过了一段时间,价格开始下跌,原来2万的茶叶跌倒了几千元钱,卖了就赔钱,不卖就砸自己手里了。”崔先生告诉记者,“当时我朋友也投资了普洱茶,但最后并没有赚到多少钱”。
有业内人士也从理财的角度剖析了这类现象,“如今普洱茶早已脱离数年前的疯狂炒作,功能已经分为消费和投资收藏。现在市面上一些古老树种的上好普洱茶确实能增值,不过,针对的目标群体也是专门的玩家和藏家,走的是专业的收藏渠道。目前的茶叶市场,以假乱真、以新充旧的现象也不少见,因此,收藏、投资茶叶切忌盲目跟风。”
消费趋理性 茶价正回归
除了茶叶收藏外,茶叶消费本身也是推动茶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茶价的浮动关乎着茶农、茶商、消费者的利益。前几年的炒茶风波尚未平息,如今人们仍能在茶叶市场中感受到泡沫的存在,但茶叶消费基本已经回归理性。在全国各地的茶叶展会上,虽然“天价茶”仍然存在,但“平价茶”已经占据了大半江山。有茶商表示,高端茶叶份额下滑严重,中低端茶叶更好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记者走访了北京马连道茶叶市场发现,今年普洱茶的价格与往年相比要低上不少。很多经销商感叹“今年生意比较差,实体店生意下滑超过两成。”由此看来,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对茶叶市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其实不仅消费者需求会影响市场行情,茶叶炒作行为的破产、饮茶群体不断扩大都是价格浮动的因素。
虽然全国各地茶价有起有伏,但从整体来看,销售不佳、价格走低的声音仍占大多数。这些声音也对上游毛茶的销售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云南省勐海县格朗和乡石头寨茶农表示,“和2013年相比,现在差不多跌了一半,家里还存着5、6吨的茶叶。”该茶农可以说是当地茶农的负责人,往年他都负责销售80多吨的茶叶,但现在全村至少还有30吨茶叶没有卖出去。
有茶农回忆起前几年茶叶市场行情好的时候,“2012年,普洱茶涨得特别厉害,我们还花了4万多元在房子边上建了一间茶叶加工房,自己炒自己卖,生意很好,春茶收获的时候,茶叶比较多,两个人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请工人,让他们把茶叶摘下来,我们拿回来自己加工,有时加工到晚上十一二点。”
不光是这里的普洱茶销售困难,就连老班章普洱茶也面临着价格缩水、市场低迷等问题。
云南省勐海县老班章村茶农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普洱茶价格以往最高的时候,能够卖到每公斤7、8000元,今年我们就卖了每公斤3500到4000元,家里还有一半的春茶没有卖掉。今年夏秋两季的茶我们都没有采,采茶需要人工和花费,茶还卖不出去。”
当地茶业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此次价格下跌是大家早有预感的,2008年,普洱茶经过严重暴跌后,这几年价格开始复苏,稳步增长,这个峰峦就一直蔓延到2014年,此次上涨毕竟没有停顿过,市场可能会有点接受不了,也需要有一个休整的过程。有这样一个过程也是好事情,作为茶厂,我们并不希望普洱茶的价格被捧得太高,茶农手中茶叶的价格虚高,势必会增加企业收购成本,一旦市场有大的波动,茶厂面临的风险也很大。”
上游茶叶销售难,终端茶叶销售也不容易。曹先生这位在北京马连道茶叶市场做了近十年茶叶生意的经销商,对市场的变化可谓相当了解,“以前这条街经常堵车,但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堵车的情况就逐步减少,到了今年就更加明显。”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近年来茶叶市场的变化。
自2006年“天价”普洱横空出世以来,普洱茶的价格就居高不下,这些“天价茶”不仅推高了市场预期,也放大了市场需求。使原本理性的茶价一路飙升。也正因为如此,各地茶农发现其中的致富门路后,纷纷投身种茶事业,从2010年开始,普洱茶的供给每年都在增加,有数据显示,到了2014年,云南普洱茶总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1.4万吨,比上年增长近18%。现如今,消费者需求逐渐理性化,茶叶供需差距越拉越大,使普洱茶的价格出现回归,这种回归也可谓众望所归。
传统、创新共促茶业发展
在茶价越发亲民的大背景下,如何以同样的价格买到更好的茶叶或是更好的服务便成了消费者考虑的问题之一。
鉴于消费者的这种考虑,部分茶企也做出了一些营销模式的创新。伴随“互联网+”的提出,各行各业都和互联网密切联系在一起,茶业也不例外,很多茶企将茶叶销售搬到了网络上,在各大销售平台均可购买不同品牌的茶叶,而且价格还有一定的优惠,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还有部分茶企在茶叶本身做文章,希望以高性价比的茶叶来赢得消费者。部分茶企将茶文化作为销售卖点,在销售茶叶的过程中,把传统的茶文化通过讲解的方式告诉消费者,让消费者品茶的同时受到茶文化的熏陶。除了以上这些,产品创新也非常重要,之前一款咖啡茶亮相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引起广泛关注,如果能在不失茶本味的基础上,做出一定创新,或将使茶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消费者购买茶叶,无论是用以收藏还是饮用,都对茶叶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消费群体不断扩大的茶叶市场,如何抓住机遇,在销售渠道、加工工艺、营销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成为当下茶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