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新型育人模式提高受助满意度

2015-12-24李培山龚明张显东汤纯吴昊

山东青年 2015年2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模式满意度

李培山+龚明+张显东+汤纯+吴昊

摘要:高校如何贯彻落实新形势下资助育人工作,提高受助大学生满意度,已成为如今高校资助工作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从实际出发,针对资助政策宣传、资助评审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及勤工助学等四个方面,就如何构建提高受助大学生满意度为目标的资助育人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满意度;资助育人;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但城乡的贫富差距也日益凸显,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也逐渐增多。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自2007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资助政策,形成了“奖、贷、勤、减、免、补”的综合资助体系。近几年来,高校资助政策也不断完善,在“资助”中“育人”的新思路也逐渐引起重视,这要求高校必须在资助工作中及时关注受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受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受助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受助学生对高校资助工作的满意度,达到“资助”与“育人”的双重目的。“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是高校顺利开展资助工作重要前提。

一、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发展概述

1、我国高校资助政策发展历程

我国高校资助政策的发展和改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Il:第一个时期为“探索时期”,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时期国家制定了高等教育免收学费和发放人民助学金的资助政策;第二时期为“过渡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高等教育实现了由人民助学金、奖学金并存到以奖学金、校内贷款为主的过渡;第三个时期为“改革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国家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标志着我国“免费上大学”政策的彻底终止。第四个时期是“形成时期”,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2007年,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助、勤、补、免”五位一体的高校多元资助政策体系;第五个时期是“完善时期”,从2007年至今,我国逐步加大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完善了高校资助工作模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高校为辅,社会广泛参与的“奖、贷、助、勤、免、补”多元资助政策体系。我国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一化资助制度到多元化的资助育人模式的历程,完成了高等教育由免费到收费的重大改革转变。

据2011年国家教育部新闻通气会统计公布:国家助学贷款突破“双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成“主角”。2010年年度国家助学贷款人数和金额分别突破100万人和100亿元,创历史新高。2010年国家助学贷款获得贷款学生人数达到11384万人,较2009年增长11.6%;新增贷款金额114.89亿元,较2009年增长32%。其中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已成为地方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主要模式。连续几年,教育部发通知要求全国高校在秋季新学期开学之际都要建立“绿色通道”,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特困生不能因为经济困难无法入学。2010年秋季学期,全国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的新生为60.9万人,占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38.8%,占报到新生总数的9.7%,“绿色通道”制度得到了很好地落实。确保学生入学后,学校再根据学生的经济状况和有关规定给予各种形式的资助和补助。

2、目前高校资助模式的现状

高校的资助工作,首要任务在于落实国家、政府以及社会的资助政策,其次是根据高校自身实际情况,构建各具特色的资助育人模式。

在资助工作中,各高校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为切入点,逐步建立起了以生源地各级政府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为前提,以困难学生的助学金申请书为依据,同专业班级民主商议、年级辅导员审核相互配合的认定体系。在此基础上,分别确立了特别困难、困难、一般困难三个困难等级,为各类资助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结合每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结果,学生在校期间3~4年的受助标准基本固定了下来,后期资助工作走入了模式化的轨道[2]。

合肥工业大学学生资助服务中心面向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本着“扶贫济困,助教结合,爱心传递,互助成才”的工作目标,搭建资助工作平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各项资助,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贴心人。中心还为在校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实现“勤工助学梦”,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二、目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资助覆盖面愈来愈广,更多的学生得到了国家、高校以及社会的资助,但是资助工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甚至影响了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的开展,降低了受助大学生对资助工作的满意度。

1、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有难度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准确的认定,是高校开展资助服务工作的前提,是确保资助工作公平公正的关键,也是高校历来重视的一项工作,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准确认定存在以下难点:

①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审批环节多、工作量大,致使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不够准确。通常情况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按照自下而上、层层审批的模式进行的,即申请者需到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相关证明,递交至所在班级,经班级内部民主推荐产生,并上报所在学院、学校,经审查、公示无异后,该申请者完成认定环节。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降低认定工作的准确性。

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的认定较模糊。《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认定为:学生本人及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3],这样笼统的认定标准在现实中较难以实现,申请者在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贫困证明以及《高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的真实度、可信度难以考证。甚至有些民政部门不做任何调查,就给申请的同学出具相关证明,这就致使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大打折扣,再者在民主推荐环节,也会出现少数学生拉关系、拉选票的情况,导致部分学生“滥竽充数”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行列中,而一些真正困难的学生却无法获得资助。endprint

2、资助工作中缺少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

近年来,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在高校里,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有较大差距,国家、高校虽然在资助额度、资助范围上加大力度,能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但是资助工作中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投入力度不足的情况。殊不知,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产生自卑、孤僻、厌学等心理问题,甚至“破罐子破摔”难以完成学业;也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了奖助学金之后,花钱大手大脚,每月的生活费都较普通学生的正常消费水平高出许多;也有少数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诚信缺失,参加工作后不按时还贷甚至不还贷,丧失了最基本的公民道德;也存在极少数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也想争取助学金,甚至伪造“贫困证明”等材料,在学生中形成了“唯钱是图”的现象。导致此类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是高校缺乏与资助工作相配套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尤其缺乏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关怀与心理辅导,没有做到解决受助学生思想问题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没有教会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重资助弱育人

随着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资助工作的推进,在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的问题的同时,如何发挥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彰显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4]。尽管近年来,大部分高校提倡“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资助工作理念,但由于某些客观原因,部分高校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忽视了“育人”。

随着国家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资助额度的不断增加以及资助面的不断扩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国家资助的依赖心理也不断的显现,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依赖心理较强,“等、靠、要”思想严重。有些学生认为国家、学校资助是理所应得,缺乏感恩意识,。二是无偿资助面的扩大,部分并不贫困的学生认为这种无偿资助不要白不要,试图提供不真实的资料骗取资助,妄图不劳而获,缺乏最基本的诚信。三是无偿资助引发部分学生在申请助学金时互不相让,甚至出现“拉票、抢票”的不正之风,使同学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甚至产生冲突等不和谐现象,由于高校资助工作中忽视“育人”思想,导致高校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丢失诚信道德;甚至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了学业困难,心理压力过大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所以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三、建新型资助育人模式,提高受助大学生满意度

提高受助大学生的满意度,是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探索构建新型资助育人模式,提高受助大学生满意度,不仅关系着高校资助服务工作的成效,还攸关广大受助学生的切身利益。

1、推进政策宣传工作,调整资助项目结构

高校需要构建现代网络传播媒介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宣传模式,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用的方式,广泛宣传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如利用校园网开设资助服务专栏,详细介绍国家及学校的资助政策,发布各类资助信息(如社会捐资申请信息.办理程序、申请结果等);也可以通过墙报、宣传栏等方式公开各类资助工作的开展时间、申请方式、评审办法、咨询电话等,方便学生了解资助政策、办理方式。

目前,国家和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力度逐年加大,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近几年来,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大,不少富有公益心的爱心企业在高校中设立专门的社会捐资助学金,用于激励更多的大学生,深化了校企合作。高校也要主动与企业沟通联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捐资,进一步拓宽了资助工作的覆盖面。同时,高校教育者也要抓住机遇对受助学生进行励志感恩教育,组织受助学生到爱心企业开展志愿活动或者企业实习,这不仅能够拓宽受助学生的视野,还能帮助他们了解企业文化,并引导受助学生传递爱心回馈社会。

2、完善工作机制,保障政策落实

保障资助评审的公平公正和政策的有效落实,是发挥奖助学金“济困”、“育人”作用的前提,是提高受助大学生“客观满意度”的重要举措。高校应该不断研究资助工作机制,创新资助评审程序,逐步弱化“家庭贫困证明”、“个人申请书”在奖助学金评审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班级民主会议的推选功能,赋予辅导员老师更多的监督权、处理权。建立助后监督体系.紧密关注助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及心理发展状况;加强助后调查研究,掌握学生对各项资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改进资助评审程序的不足,不断提高资助评审的准确性。

资助育人工作事涉方方面面,只有建立有利于资助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才能使资助工作事半功倍。高校必须完善资助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纵向运转机制,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领导层到学院班级都要进一步促进机构、人员到;要进一步建立横向协调机制,整合财政、教育、民政、银行、高校等各方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金融部门为保障,高校积极参与,社会大力支持的资助协调机制;要不断优化高校与银行的沟通机制,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实际操作中,加强银行、学校合作,建立互信关系,保障困难学生应贷尽贷,促进贷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要全面构建监督机制,成立由纪检、审计、社会组织等组成的监督机构,确保学校足额拨放专项经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确保各类资助金额发放到位,为资助育人工作保驾护航[5]。

3、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资助育人”不能只出现在文件中,停留在口号上,高校必须根据实际制定可行性的“资助育人”方案,加强对受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受助学生的学业发展以及身心健康状况,切实提高受助学生“主观满意度”。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资助工作应以育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到资助育人的各个环节中去。在开展资助工作的同时,要引导受助大学生树立正确金钱观和人生观,加强公民道德培养要切实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生活困难和心理问题;促进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念,增强耐挫力和心理调适能力,鼓励贫困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贫困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和基础;主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强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使贫困学生既从经济上脱贫,也从精神上脱困,实现“济困”和“育人”的双重目标。endprint

现如今部分贫困学生把“贫困”当作资本,认为获得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都是理所应当,部分学生拿到资助后,花钱大手大脚毫无节制,不知道感恩社会;部分毕业生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帮助下顺利毕业,但是出现故意延期不还贷款的情况,不知道诚信做人。因此,高校应制定“诚信、感恩、励志”教育方案,以“诚信人生”为切入点,以“励志教育”为主线,以“感恩社会”为过程教育,以“自立自强”为教育目标,加强对受助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并注重对受助学生进行全过程“心理辅导”,用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感染受助学生,教会他们学会逆境成长,把眼前的困难看作磨砺意志、增强才干的人生财富。

4、树立自强意识,倡导勤工俭学

“唯有自立自强者,才能拥有尊严和财富。”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民族是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对贫困大学生加强自立自强教育,有助于贫困大学生克服经济困难,预防由于不稳定思想而诱发的精神贫困.使其顺利完成学业,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引导高校贫困生正确认识外界对他们的资助,并把这种经济资助转化为行动力,发挥新媒介的积极作用,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金钱观和幸福观。

勤工助学是大学生减轻经济负担,树立自强意识,磨练意志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将来进入社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学校要发挥勤工助学在资助体系中的作用,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勤工助学,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开支,培养他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高校应成立勤工助学服务机构,不仅在校内多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还要与社会、企事业单位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更好的勤工助学机会。同时,也要严格规范管理程序,加强对应聘勤工助学岗位学生的考核、培训和再教育,切实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四、结束语

高校必须在资助工作中,积极推进政策宣传工作,完善资助评审体系,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受助学生的意志品质,发挥资助工作中育人功能,提高受助大学生的“主观满意度”和“客观满意度”。实现“育人为本”是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的终极目标,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家庭、学生等多个角色的积极配合。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将资助与育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培养经济困难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凌娟,曹建军.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发展历程刍议[J].管理观察,2011,(17):150-151.

[2]夏阳,赖志华,张玉霞.多维度构建高校资助育人体系探析—以苏州科技学院“三心工程”为个案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84-87.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N].2007-6-26.

[4]石敬敏.新资助政策体系下高校资助育人实践的路径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1(7):15-17.

[5]庞艳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满意度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0,22:47-49.

基金项目:合肥工业大学校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基于资助育人的受助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JS2014HGXJ0072);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模式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