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期之可乐对决

2015-12-24赵楠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5年11期
关键词:成分表白开水果汁

赵楠

各种办法。

当儿子还小,缠得我很烦的时候,很多家有青春期孩子的朋友感叹:“好好珍惜啊,等孩子长大了……”

还没怎么“等”,时间嗖嗖就过去了,当儿子以近50公斤的体重,1米50多的个头站在我面前,掷地有声地宣告“我青春期了啊”的时候,我打了个冷战。

但没想到,我和青春期儿子的第一场对决,不是因为厌学、早恋,而是因为可乐……儿子小时候有严重的过敏和哮喘,我几乎不买饮料给他喝,可乐更是拒之门外。但是随着儿子长大,他的同学朋友都在喝,可乐大有代替白开水的势头。我眉头紧皱,追在他屁股后面大讲可乐的坏处,批评他不爱惜身体……苦口婆心的规劝换来的是他不屑地转身就走。

咋整啊?我决定——发奋读书!一摞关于青春期教育的书,一本本地翻,全是德语啊!累到吐血之后,终于找到了令我醍醐灌顶的这三点:

1.青春期的孩子,通常会把大人的唠叨当做“大人在自言自语”!

2.烦恼那么多,都要去管管,干嘛非要吊死在青春期孩子这棵树上?

3.不要重复抽象的道理,具体的例证才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

嗯哼,头脑之中立刻设计了和可乐“交战”的策略。

我一改常态告诉儿子:不就是喝两口可乐吗?这也不是事儿!你看,人家可乐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人家有配方啊,人家会打广告啊。还有,别的同学都喝这玩意儿,你不喝,你喝白开水,好像很装是不是?十几岁的孩子活得跟老头一样小心翼翼,也是特别没劲的!喝吧喝吧,不过呢,还是不能当水喝啊,那样好像真的有点傻缺儿……

平时在全家吃饭、散步、聊天时,我随意抛出“可乐”的话题,漫不经心地讲述可乐的发家史——可乐最初是从一种药水发展而来的,里面含有的咖啡因成分很容易让人兴奋,所以美国打仗的时候,就会给士兵送去大量的可乐。

战争结束之后,可乐作为“让人充满能量,获取成功”的象征已经深入人心,精明的商家当然不愿意轻易放弃这赚钱的好机会,靠着铺天盖地精心设计的广告,最终使得可乐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饮料产品。如果去掉可乐成分里比例很重的糖分,可乐的味道就和苦涩的中药差不多。以上都是为娘我从网上搜索的!别说,还真长知识!

“但是为什么孩子们都钟爱喝可乐呢?”我假意与孩子爸爸探讨,他还没回过神来,我自问自答了,“亲,你喝的不是可乐,是文化——可乐成为了美国文化的象征,自由、奔放!是个年轻人都喜欢自由奔放啊!”

“可乐就是水啊!成本特别低,为什么卖得并不便宜?”我把问题抛给小女儿,女儿正愣神时,我又自问自答了,“因为可乐公司每年都花巨资精心设计广告……”

不去管旁边的儿子听进去多少,反正我还是要说!

平时购物的时候,我就督促全家养成看食品成分表的习惯,这就像个游戏一样,我会和孩子们因为里面的添加剂故意大呼小叫,以表明对垃圾成分的厌恶。为了对付可乐,我特意让儿子看看可乐成分表上的含糖量,结果,把我们家这位小伙伴惊呆了!喝一小瓶可乐相当于吃掉10颗方糖!青春期的男孩爱臭美,担心发胖的儿子似乎有点动摇了呢!

每个周末,我还和儿子一起制做各种吃的喝的,儿子尝过之后便不解地问:为什么自己榨的果汁和商店里卖的果汁味道根本不一样呢?我赶紧跟他解释:那是!如果味道都这么寡淡,你买啊?!这些苹果味儿桃子味儿都是化学试剂的味道啊!

慢慢地,儿子对可乐不再像最初那样着迷了,偶尔喝喝怡情。不仅是喝可乐,面对垃圾快餐等不健康的食品,我允许他尝试的同时也充分相信他能够“知其害,控其量”。有时候看到可乐、麦当劳的广告,我就开玩笑夸张地做“呕吐”状,在嘻嘻哈哈中盛赞自己对垃圾食品的超级抵御能力,并保证这种能力会遗传到儿子身上——谁让他是我亲生的呢?

猜你喜欢

成分表白开水果汁
躲猫猫
我变成了白开水
不健康的果汁
最佳成分
可以吃的果汁杯
一壶水
一壶水
别迷信!娃娃菜和大白菜营养差不多
失忆果汁
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