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给孩子养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
2015-12-24秋色连波
秋色连波
最重要的两个习惯:对自己诚实和认真负责。
作为一名高年级家长,经常被问到:给孩子养成什么样的习惯才好?
我觉得,最重要的好习惯有二:一个是诚实,—个是认真负责。
作为一种习惯的诚实,不是通常意义上“捡到一分钱要交给警察叔叔”,也不是“打破玻璃要承认”,而是:你敢不敢,能不能面对自己。
正视自己的欲望:我想要做什么……有没有自己的想法?敢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不敢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怕不怕失败?
正视自己的能力:我能做到哪一步?能不能准确地估计,不粉饰、不谦虚?能不能“积跬步”,不急躁、不失望?会不会找方法?敢不敢求助他人?
对自己的诚实,比对别人的诚实更难。它要求你时时刻刻保持清醒,跳出来看自己。孩子起初会很难估计自己是“真的懂了”,还是“好像懂了”。
数学上我和孩子采取的方法是重做例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己做一遍,就知道哪里有漏洞。语文、英语就是落在笔头,能写出来,才是真了解。
那种看一眼,便说“我知道了,我会了”,只是自我欺骗而已。
另一个习惯是“认真负责”。
曾经有个孩子在语文群里找人改作文。我看过之后同他讲:这篇作文没法改,因为它没有主线,像“萝卜开会”。整篇给人感觉就是:东凑凑、西凑凑,我凑、我凑、我凑凑凑,终于凑够字数了。
另一个孩子来解释:阿姨,他肯定是不喜欢这个题目,没什么好说的啊。
我这个怪阿姨告诉他:孩子,所有人都是去评价你的作品,没有人会关心背后的“苦衷”。没有人会在意你做这件事的时候喜不喜欢,想不想。别人看到的,是你做的成果。那成果上永远写着你的名字。
明白需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做事的时候便会认真。衡量认真的标准很简单:认真的人会专注在目标上。当你开始强调客观情况,计算他人责任的时候,心气已经泄了;当你开始抱怨开始求取同情的时候,就是在放弃了。
那种“凑和一下”“混过去”“差不多就行了”的念头,要像打地鼠一样敲下去。
事事必须倾尽全力吗?并不。我对孩子的要求始终是:要努力,不要玩命。不要搞到“卖肾买果六”,分分钟溅围观群众一脸血的程度。命只有一条,玩得不好就玩丢了。
而且,人民有软弱的权利,有偷懒的权利。但回到第一条,在没有认真的时候,你能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
可以认怂,但不能欺骗自己。
诚实的习惯,令孩子明确自己需要做的事;认真负责的习惯,保证做事的质量。其它种种,都只是做事的方法。不管是“番茄工作法”,还是“34枚金币时间管理”或其它,都是辅助,无所谓采用哪种。哪种用着顺手,就哪种吧。不用,也无所谓。没有装备,还不跑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