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蓝色宝库”画上生态红线
2015-12-24袁立明
本刊记者 袁立明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新一轮海洋经济的大发展,海上石油开发产业方兴未艾,但是也带来了严重污染与破坏环境的问题,使海洋生态面临严峻的危机。
国家海洋局近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去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陆源排污压力巨大、海洋环境灾害多发等问题依然突出。
环顾当下,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在全球范围内,蔚蓝的海洋正遭遇史无前例的生态危机。原油泄漏、垃圾倾倒、工业排放……当沿海大陆成为各国各地区发展工业的首选地时,干净的海洋是否注定离我们渐行渐远?尽管海洋有着世界上最强的自我净化功能,但这片深蓝抵挡得住人类无休止的侵蚀吗?
我国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 生态堪忧
几年前,在由美国科学家绘制的《人类对海洋影响的全球地图》中,除却南极、北极附近少量水域,已经几乎没有哪处海洋称得上“清洁”。彼时,人类第一次宏观地看到海洋生态系统变得“如此糟糕”。
一组数据显示出我国是不折不扣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面积为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900余个,主张管辖海域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同时,入海河流众多,有鸭绿江、辽河、海河、黄河、长江、珠江等1500余条河流入海。对海洋生态学家来说,堪称天然的实验室。
同时,海洋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分布有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草床、海岛、海湾、入海河口等多种类型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环境为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并不乐观,从近几年赤潮、浒苔等海洋环境灾害的发生,再到公众在沿海旅游的体验和观感看,海洋生态退化、环境灾害多发等问题依然突出。
近日,国家海洋局发布《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陆源排污压力巨大、海洋环境灾害多发等问题依然突出。
2014年,我国管辖海域近岸局部海域海水环境污染严重。春季、夏季和秋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5.2万、4.1万和5.7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要素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夏季重度富营养化海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辽东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近岸区域。
重点监测的44个海湾中,20个海湾春季、夏季和秋季均出现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20个海湾夏季的劣四类海水水质面积总和为15440平方公里,占管辖海域劣四类水质面积的37.5%;影响海湾水质的主要污染要素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
《公报》显示,81%实施监测的近岸河口、海湾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其中,杭州湾、锦州湾持续处于不健康状态,部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下降。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是造成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差的主要原因。
陆源入海污染压力巨大,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较差,主要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较差,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72条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劣于第Ⅴ类地表水水质标准的比例均超过50%。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约1760万吨,较2013年增加5%。CODCr、氨氮和硝酸盐氮等的入海量较上年均有所升高。
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率仍然较低,445个陆源入海排污口全年达标排放次数占监测总次数的52%。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差,91%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无法满足所在海域海洋功能区的环境保护要求。
《公报》显示,海洋环境灾害频发,重大突发事故的环境影响依然存在。赤潮和绿潮灾害影响面积较上年有所增大,2014年全海域共发现赤潮56次,累计面积7290平方公里,赤潮次数和累计面积均较2013年有所增加;黄海沿岸海域浒苔绿潮影响范围为近5年来最大。渤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依然严重,局部地区入侵范围有所增加。砂质和粉砂淤泥质海岸侵蚀依然严重,局部岸段侵蚀程度加大。
2014年,国家海洋局继续对2011年发生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和2010年发生的大连新港“7.16”油污染事件实施跟踪监测,监测数据表明,事发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继续呈改善态势,但其生态环境影响依然存在。
渤海曾经遭遇的“致命一击”
2014年7月18日,在国家海洋局尚未成立针对漏油事故的联合调查组前,邵文杰到达了山东长岛。他是民间环保组织达尔文自然求知社的工作人员,此行旨在收集2011年6月康菲漏发生溢油事故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之前,媒体曾爆出长岛出现鱼类莫名死亡现象,疑与漏油事故有关。但当地渔民告诉邵文杰,鱼类死亡在长岛并非罕见现象,而一些媒体的不实报道却让长岛的旅游形象受损,旅游业因此大打折扣。在长岛附近海域,邵文杰并没有发现油污的存在。对此,他的解释是:漏油事故发生已有一段时间,且海中油污会受当地东南风向和洋流方向影响。
河北唐山市水产局工程师刘凤林向邵文杰介绍,事件发生时,当地渔民2011年6月中下旬就发现海面上有大量油污,但直到7月5日方知是漏油事故发生。如今,唐山海产养殖业损失惨重。
据统计,唐山现已发现的扇贝死亡率达到70%,而且存活下来的个头都比较小,导致产量下降,销路不畅。邵文杰介绍说,唐山市约有渔民160户,海产养殖面积共有35万亩,目前漏油事故已对当地水产业造成损失高达3亿元。
类似的情形也在河北其他地方发生。媒体披露,仅河北乐亭、昌黎两地,200名水产养殖户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13亿元。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渔业分会副秘书长王亚民表示,渤海的生态系统本身就比较脆弱,这次的漏油事故可能将对它产生致命的影响。
事实上,进入新世纪以来,溢油事故并未得到有效遏制。2006年,发生由渤海油轮事故叠加海上油田盗油的渤海特大溢油事故;2010年7月,大连新港重大溢油事故更是溢油量超万吨,创下中国海上溢油事故之最。对于分布了数十个海上油气田和100多个钻井平台的渤海而言,何时遭遇致命一击似乎只是时间问题。“如果这次不是康菲,还会有下一个‘康菲’出现。”王亚民说。
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管系统今年全面上线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迫在眉睫,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日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系统将在今年全面上线运行。据悉,系统全面建成后,将实现数据集成与管理、分析评价与决策、行政审批与管理、政务公开与服务等4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
2015年2月9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召开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建设进展情况工作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该系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海洋环境监督与管理、视频会商4个核心子系统已经上线试运行,综合数据库基本建成,系统制度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计划2015年该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飞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总结了系统建设阶段性成果,并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王飞指出,系统建设是落实局党组关于加快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在系统建设安排上,有时间表、路线图,各节点衔接有力、推进有序,为系统上线运行做好了准备。各单位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与环保司和各单位精心谋划、科学组织、密切配合是分不开的。
王飞强调,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建设任务各承担单位要按照既定的任务时间节点,保质保量推进系统建设,并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加大沟通协调力度;二是要做好资源共享;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务实创新;四是强化动态发展,攻坚克难、齐心推进系统建设,确保系统“管用”、“好用”,力争将系统建成为海洋环保工作的亮点,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系统是在2014年9月9日第14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启动建设,主要目的是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该系统依托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专线传输网和海洋观测网建设,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建设,做到资源共享。
据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系统建设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开发、统一实施”为原则,系统全面建成后,将实现数据集成与管理、分析评价与决策、行政审批与管理、政务公开与服务等4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目前的4个核心子系统的上线运行将对提高监测与评价服务效能、行政审批效率、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谋划“十三五”工作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的关键之年。在这一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何谋篇布局、再上新台阶?对此,刚刚发布的《2015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提出,一手抓顶层设计,以理论研究、政策研究、规划编制为先导,一手抓体系建设,以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和依法行政为保障,统筹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谋好篇、开好局、再上新台阶。
文件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10方面要求,包括全面加强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规划编制,继续深化海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分类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严格实施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着力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健全完善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业务体系,创新推进陆海统筹的海洋污染联防联治,做好海洋生态环境应急响应工作,着力做好全年工作的组织实施和作风保证等。
在依法行政方面,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将继续推动《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修订工作。协同推进简政放权和提质增效,严格依法依规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强化海洋环境行政审批和监测信息公开。加强海洋工程项目全过程监督检查,开展海洋环保领域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清理整改。
在深化海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在全国全面建立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开展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试点,建立健全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继续推进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试点。
在推进海洋污染联防联治方面,着力开展海湾综合治理,从16个污染严重、生态脆弱的重点海湾中选取部分海湾开展动态监测并试点开展治理。深化海洋污染防治摸底调查,明确海洋污染防治责任划分并对地方政府进行责任考核。
同时,为做好海洋生态环境应急响应工作,国家海洋局今年还将完善赤潮(绿潮)等海洋生态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推进黄海绿潮灾害综合治理。优化放射性监测网络和核应急工作机制,健全完善边处置边报告的海上溢油应急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