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之争“战火渐炽”
2015-12-24段雯娟
本刊记者 段雯娟
据俄媒3月12日报道,俄联邦自然资源和生态部日前已与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签署相关协议,俄罗斯获得了未来15年太平洋地区3000平方千米的矿产专属勘探权。
据悉,俄罗斯获得的矿段位于太平洋麦哲伦山地区,麦哲伦山是位于东马里亚纳海盆中部的海底山脉群。俄罗斯自然资源与生态部副部长丹尼斯·赫拉莫夫解释说,在合同规定的15年内,俄罗斯将研究上述地区并最终“留给自己50个有权进行完全开采的最有前景的矿段”。他指出:“现在太平洋麦哲伦山地区那些我们准备开采、经专家认定资源丰富的矿段,已无人可觊觎。”
据联合国统计局解释,在联合国框架下,“全球公地”主要指为《南极条约》(1959年)、《外太空条约》(1966年)、《月球条约》(1979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等所确认的海洋、外层空间及南极洲等处于国家管辖之外的区域和资产,供所有国家平等共同使用,不是任何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不处于任何国家的主权之下,因此,公海领域中的海洋资源也不受特定法律的保护,很容易遭到过度开发。
据悉,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国家间争夺最激烈的将主要集中在“公海”领域。维护海域安全和合理开发资源,是人类利用公海的理性选择。
太平洋已成公海资源争夺的主战场
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71%,是源源不断向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的大宝库。全球20多万种生物中的90%生长和生活在海洋,其中不少可以直接食用,有些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地球表面有13亿多立方公里的水(其中97%是海水),铺平了能覆盖整个地球2000多米厚。海水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可以代替淡水作为冷却水,经过淡化能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淡水。汹涌的海水永不停息地运动着,潜藏巨大的能量,这种能源可以再生,称之为海洋再生能源。海水还将是未来核聚变能源所需的主要原料。
深海海底之下30米的泥土是8600万年前沉积的,海底深处蕴藏着种类繁多、有待认知和开发的大量矿物资源。1979年,人们发现了海底“黑烟柱”。所谓“黑烟柱”是指海底火山裂缝中渗出的热泉溶解了地壳深处的矿物,黑色烟柱与冰冷的海水相遇,矿物质沉淀,形成优质硫化物矿床,在海底“勾勒”出长达4 .6万英里的火山沟壑。这些“黑烟柱”富含金、银、铜等矿藏,面积巨大,宽达200米,厚几十米,遍布各个大洋,且全部位于海床表面,许多资源距离水面仅一两千米。
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的70%以上集中在海洋。近10年来,全球新发现、探明储量在一亿吨以上油气田的70%都在海洋,其中50%以上在深海区域。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发现的12个重大油气田中有八个在海洋,其中七个是天然气。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尤其巨大。据估计,全球可燃冰资源储量相当于全球煤、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总和的五倍。专家们预计,未来全球油气需求的40%将取自深海区,其中,可燃冰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可燃冰位于海底,可燃烧的冰块中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日本几乎没有矿物资源,所需石油的99.7%依赖进口。日本视可燃冰为能源救星,在日本的四国、九州、北海道等海域蕴藏可燃冰总量约相当于日本天然气100年的消费量。
近年来,太平洋和北极地区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太平洋地区位置重要,海洋资源极为丰富。除油气资源特别是可燃冰和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巨大外,太平洋海域还有几种贵重矿物资源储量举世瞩目。英国科考船“挑战号”于1873年在非洲西北加那利群岛附近海域采集一些土豆大小的岩块,其中含有以氧化锰为主的多种金属化合物,被称为“锰结核”。据目前勘测,全球海底锰结核资源储量约三万亿吨,其中太平洋储量为1.7万亿吨,约占56%,集中在北纬6度到20度、西经110度到180度之间,日本人称这片海域为“锰结核的银座”,美国人称之为“世界海底锰之路”。
2011年7月以来,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加藤泰浩领导的一个小组在太平洋中部及东南部发现了稀土资源。日本科学家估计,从夏威夷东边一直延至西边到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塔希 提岛东边,距海面3500~6000米的海底泥土中可能蕴藏着800亿到1000亿吨这类金属,约为全球陆地已探明稀土金属储量的1000倍。
2011年6月,中国科考船“大洋一号”在海面以下2740米处捕获一条深海怪鱼,身长60厘米,状如巨型蝌蚪,疑似迄今未知的物种。中国科考船队的这一发现,提出了“热液区生物为什么在无阳光、无氧环境下也能生存”和进一步探索生命起源等重大课题。太平洋海域探明资源种类越多、用途越广和储量越大,国家间争夺也将越激烈,太平洋将越来越不太平。
北极资源争夺日趋激烈
在遥远的北冰洋,有一片面积达280万平方公里的国际水域。长久以来,囿于常年被冰层覆盖,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来形容北极恐怕再也恰当不过。这片广阔水域内所蕴藏的资源一直不被世人所知。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趋势持续、北极海冰逐渐消融,围绕北极资源的争夺战正在快速升温,各国纷纷将目光投向这片未曾开发的“处女地”。
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及附属岛屿、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带,主要由北冰洋和环北极国家濒临北冰洋的沿海地区组成。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资源,潜藏着巨大的经济和战略价值。
美国地质调查局2008年发表报告称,在全世界尚未发现的矿藏量中,20%的石油和30%的天然气埋藏在北极圈。俄罗斯自然资源和生态部部长特鲁特涅夫估计,仅在俄罗斯所属北冰洋大陆架就蕴藏着大约1000亿吨的油气资源。
除化石燃料外,北极地区还有富饶的渔业和森林资源以及镍、铅、锌、铜、钴、金、银、金刚石、石棉和稀有元素等矿产资源。据有关资料,北极地区煤炭储量高达1万亿吨,占全球煤炭储量1/4。这里的煤炭具有低硫等特性,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品质煤炭。北极渔业资源也相当丰富,这里是地球上尚未进行大规模商业捕捞的海域。北极地区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在世界淡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这里丰富的淡水资源无疑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和经济价值。
近年来,随着北极冰层逐渐融化,北极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潜在的地缘战略地位、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影响以及巨大的经济和科研价值,正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地区,并引发各国对北极资源的争夺。西方媒体甚至预言,对北极的争夺可能将像当年欧洲殖民者瓜分非洲殖民地一样激烈。
北冰洋沿岸国家有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丹麦和挪威,通常称为北极5国。国土进入北极圈的国家还有瑞典、芬兰和冰岛。这8个国家通常被称为北极8国。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对北极的争夺主要在加拿大、美国、丹麦、挪威和俄罗斯北极5国之间展开,北极5国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向北冰洋方向延伸,这为他们获得北极地区丰富的渔业和矿产资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5国彼此相连,谁都希望在北极地区拥有更广阔的海域,从而拥有更多的海底资源和渔业资源,这导致5国在如何分割相邻海域以及交界区域领土的问题上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其中最为激烈的是美国和加拿大围绕阿拉斯加大陆架问题的争端、加拿大和丹麦之间的汉斯岛争端、美国和丹麦之间的格陵兰岛争端,俄加挪等国围绕罗蒙诺索夫海岭归属权之争。
北极5国除海洋划界争端外,还围绕200海里外大陆架归属问题展开了争夺。美国地质机构估计,北极油气资源主要蕴藏在离北极国家陆地300至500海里的北冰洋海底,这使北极5国家对北冰洋大陆架的争夺空前激烈。
北极理事会于1996年成立,成员国包括俄罗斯、美国、冰岛、瑞典、加拿大、丹麦、芬兰和挪威。永久观察员有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波兰和西班牙。2011年3月,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在德外交部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北极会议上强调,北冰洋是人类共同遗产,各国有权自由进入北极,北极研究不应局限于经济利用,也应涉及气候变化。德外交部智库“德国外交政策协会”呼吁德国政府出台“北极战略”。
北极未来的开发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将对我国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对于能源匮乏的我国来说,具有重大经济和战略价值,如果能分享到北极资源,对我国来说将是一笔巨额财富。
中国是一个“近北极国家”,北极开发和环境与中国有着密切联系。科学家研究发现,北极海冰迅速消融,至少70%的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这对中国也有影响,是中国非常关注的问题。北冰洋是人类共同遗产,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都有权自由进入北极和航运自由。整个北极圈区域,不可能被8个北极沿岸国家全部垄断,属于全球公海领域,中国与其他国家享有相应的权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北极问题专家迈克尔·拜尔斯认为,中国申请获得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地位是合理要求。芬兰、瑞典、冰岛等国对此表示支持,其中中国和冰岛已签署北极合作协议,冰岛表示支持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这是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一个重要契机。
中国正在积极参与维护海洋航行安全和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上世纪90年代,中国作为世界第五个先驱勘探投资开发国,在东北太平洋获得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专属开采矿区。2010年5月7日,国际海底管理通过《区域内多金属硫化物探矿和勘探规章》,当天中国代表递交了有关申请。2011年8月,国际海底管理局批准中国取得在印度洋海底西南中脊约一万平方公里区域内多金属硫化物的独家开采权,期限15年,标志中国进入了有能力开发深海资源的“全球精英俱乐部”。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维护全球公海的安全和合理开发。
公海海洋生物的保护踏出重要一步
公海面积约占全球海洋的2/3,地球表面面积的50%。缺少有效的规范管理被认为是全球公海海洋资源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的国际公约或协定(如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虽然就捕捞活动和特定海域保护等进行了规定,但还没有具体的国际公约对公海海洋生物资源进行保护。
“这意味着公海是全球最大的、未受法律保护的海域。”公海联盟组织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
据悉,在制定公海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的磋商中,有关海洋生物保护区、环境影响评估以及海洋生物基因资源的利益共享、能力建设和海洋科技能力转化等,都将是与会各方重要的讨论议题。
2015年1月24日,联合国特别工作组会议上,经过4天的激烈讨论,193个联合国成员就开启建立“全球公海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磋商进程达成一致意见。据悉,该公约将致力于保护受到污染、过度捕捞以及全球变暖等威胁的国际水域,如果获得通过,将会是首个专门致力于公海海洋生物保护的国际公约。
作为会议的重要成果,本次达成的一致意见文件还需9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批准。根据各方达成的一致意见文件内容,联合国将于2016年召开有关公海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的筹备会议,以建立该公约的框架,并于2017年9月向联合国大会提交建立该公约的相关建议,预计该公约最早将于2018年获得通过。
联合国已就建立公海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进行了长达10年的讨论。2012年的巴西“里约+ 20”峰会上,国际社会同意探索建立一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保护公海海洋生物的国际公约。里约峰会后,联合国各成员国承诺到2015年9月第69次联合国大会时,启动公海海洋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的磋商进程。
“很显然,大多数国家对此持支持态度。”自然保护国际联盟高级公海政策顾问耶勒说。
在本次会议上,大部分联合国成员都表示了开启甚至是加快该公约磋商进程的愿望。但一些致力于从事公海捕捞和深海矿藏勘探开采的成员,如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冰岛以及日本则对此提出保留意见。
对于联合国各成员就开启该公约的磋商进程达成的一致意见,各国际公益组织表示了欢迎。“公海是地球最重要的生物圈,但是却没有专门的国际公约就保护该区域的海洋生物进行规范管理。”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专家凯伦·萨克说,“本次一致意见的达成,是全球公海的重要时刻,对保护全球海洋生物是一个好消息。”
国际公海联盟组织对此也表示了欢迎,称其为“反映保护公海迫切需求而迈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