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崛起破解河北环境困局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陈国鹰谈雾霾治理
2015-12-24蓝颖春
本刊记者 蓝颖春
环境保护部最近一次通报的空气污染情况显示,从全国范围内而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最重。事实上,河北省多个城市曾多次出现在环保部严重污染城市的“榜单”上。作为污染最重省份之一的河北省,其空气质量和雾霾治理情况一直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近日,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陈国鹰在谈起对治理环境污染的举措和未来计划时说:“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把工作做好。”
环境污染是多方面因素形成的,关键还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合理,监管不到位。陈国鹰表示,河北历史形成的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比例大,传统工业在工业结构中占八成以上,造成全省2012年能源消费总量3.02亿吨煤,大气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量176.1万吨和134.1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二、第一和第三。其中,钢铁、石化、建材、电力四大行业2012年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6.7%,能耗1.65亿吨标煤,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0.7%;钢铁、建材、电力三个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达86.2万吨和99.1万吨,分别占全省总量的64.3%和56.3%。
同时,能源消费结构极不合理,能源消耗主要为煤炭2.71亿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
“如此大的消耗和排放,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为继,最后必然走到发展难以为继,可以说,河北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陈国鹰说。
京津冀一体化实现绿色崛起
京津冀的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最大,中央的要求最高。联防联控最根本的是要把自身的污染治理到位,自身问题是最突出、最首要的。在环保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顶层设计和目标倒逼之下,治理大气污染行动已然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陈国鹰表示,绿色崛起是河北的必然选择,如何做好这篇大文章?充分利用京津富集的人才、技术、资金资源,提升河北省核心竞争力,选好突破口和切入点很重要。面对严峻的环境治理任务,特别是京津冀大面积的雾霾形势,京津冀有共同的改善愿望和广阔的合作空间,河北必须要置换出更多的生态空间和环境容量,才能腾笼换鸟,更多地承接京津人才智力辐射和产业转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现在项目选择环境,人才更选择环境,有了好的生态环境,人才和项目才会流入。
河北省政府下了大决心,抓住钢铁、水泥、玻璃、化工四大河北的当家产业,大力度压减这四大行业的过剩产能,对河北省经济发展来说是伤筋动骨的冲击。陈国鹰表示,河北制定了“6643”工程,即到2017年压减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3000万标准重量箱平板玻璃,今年力争压减1500万吨粗钢、1000万吨水泥、1500万吨煤、1800万标准重量箱平板玻璃。
联防联控治雾霾
陈国鹰表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具体到环保方面,主要是编制区域环境战略总体规划;实施重大项目环评会商;加快区域落后产能退出,统一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建立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及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统一区域内机动车管理;共同向国家申请有关政策,等等。
京津冀人口、资源、经济水平不同,在协同发展中必须根据自身基本情况,找准河北省功能定位,实现产业的分工合作,合理规划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要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引领作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充分发挥环评调节阀和控制器的作用,超前介入,主动服务,严格把关。
“要充分发挥环境治理的倒逼作用,以环境标准促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成本促进结构调整,以环境质量的提升改善投资发展环境。”陈国鹰说,要扶持培育环保产业发展,利用巨大的环保需求市场,拉动河北环保产业发展。
河北和北京的联动机制,主要是监管联动、联合执法、交叉执法、应急联动、区域环评。北京牵头,区域协调领导小组设在北京。河北主要是控尘,治企等几大方面应该是全面推进,协调联动,科学实施。
联防联控,首先要把应急预案对接好。北京车辆要限行,但如果河北与北京不统一限行日的话,会导致北京车到河北不方便,河北车到北京也不协调。
在联合监管方面,要区域性的交叉性抽查,北京查河北,河北查内蒙古,避免地方保护。比如最近央视对河北违法企业曝光之后,几十年没解决的问题一周就解决了。
还有启动应急预案,气象和环保部门会预测未来三天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预警。不同区域的预警,污染程度一致,启动一致。如果不在一个等级,则不能统一。
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燃煤品质
国务院提出五年内压缩8000万吨产能,其中钢铁,河北到2017年要压减6000万吨,河北现在已经开始行动,已经搞了两轮钢铁产能淘汰行动,淘汰了1000多万吨,在唐山、邯郸、秦皇岛、邢台、张家口多个市,集中拆除了10多家钢铁企业的高炉。
陈国鹰表示,北京怕污染,河北也怕污染,河北并不是牺牲了自己利益来解决首都的污染,并不是说北京怕污染而把污染企业搬到某地。在首钢搬迁的过程中,它的一根螺丝、一根钢铁也没有搬,实际上是在搬迁的过程中升级了装备,产品也高端化了,通过大型装备的升级改造,环保达标了,在任何一个地方不达标都不能生产,落后产能都要被淘汰,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河北。
“过去是煤烟型大气污染,现在是复合型,涉及到扬尘、汽车尾气,包括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还有很多城中村以及周边的散民,冬季燃煤,多用的劣质煤。”陈国鹰认为,这是很重要的大气污染源。
大气污染的形成过程,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形成原因很多,不仅要减少工业排放、建筑扬尘,还要对燃煤进行处理。最近经过对两个冬天的调研发现,城中村还有城市周边的农村,燃煤对城市的空气污染比较重。因为取暖往往不可能百分之百覆盖到,河北有些地势可能覆盖的更加低。河北大概有农民一千多万户,一家收三吨煤,那就是三千万吨左右,这些污染物对城市污染特别严重。
另外,在购买燃煤方面,也需要建立优质煤炭配送中心,每个县集中建一个或者两个。目前,河北省跟内蒙古或者山西的优质煤炭配送企业签订合同,配送中心会将优质煤炭配送卖给农民,政府补贴,鼓励农民减少排放。
农村地区用优质煤替代劣质煤,但是要让农民烧好的煤,相对的价格就上去了。所以这个时候政府就需要给一些补贴。“此外,我们要求企业也使用优质煤,去年冬天,要求入市企业拒绝劣质煤,设置煤质监测站,提前给电厂钢厂打招呼,要求用优质煤,而且对企业要求是强制性的。”
修订法案提高违法成本
目前国家已经启动了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工作,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工作也启动了。目前河北省已经把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正在做草案,做调研。
其中,主要提出要大幅提高标准,按天处罚,提高违法成本。目前法律约束宽松,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因为各种环保设备都要开起来。“据我了解,一个60万千瓦的电厂,一个200万吨的钢厂,这些环保设施投入,电厂的环保投入在5~6亿,运行成本一年7000~8000万。偷停一天,省了20万。现在罚它一次,最多50万。一般二三十万就很多,罚它10次才200万,而且不能老去一个企业罚,老去一个企业罚,执法就出现了偏差。”
“据说全国人大通过的新环保法,可以按天处罚。在上设备之前,不达到环保标准不能生产,今天偷停,明天还没开,我今天可以罚你,明天也可以罚你,成本代价巨大。”
西方国家治理雾霾用了将近三四十年,但在陈国鹰看来,中国治理雾霾的时间会大大缩短,五年会有一个大的改善。“所谓的改善就是重度雾霾天气大幅度减少,优良天数大幅度增加。国十条给河北省确定的是到2017年pm2.5指标下降20%,我想这个指标一定会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