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阳光的苏东坡
2015-12-24汤园林
汤园林
苏东坡深受党争之害,数次被贬,贬得最狠的一次,是绍兴元年(1131年),从定州贬到英州,从英州贬到惠州,又从惠州贬到儋州,简直成了政敌手中的一个玩具,被随意摆弄。
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为苏东坡鸣不平,他并没犯什么大错,就是写了些犀利的文章,说几句傲气的话而已,至于这么变着法地整人家玩吗?
苏东坡倒是很洒脱,一路上谈笑风生,看到好山就登一登,看到好水就蹚一蹚,还不时地吟吟诗作作对,跟公费旅游似的。
美景一个人欣赏,他觉得不过瘾,又铺开纸,给朋友写信,讲述自己一路上的见闻,每封信的开头,总要很轻松地笑道:“呵呵”,尽力传达着自己的豁达与欢愉。
他也没觉得被贬有多么丢人,每到一个地方,都热情欢迎别人来探望,大家聚在一起,讨论诗词歌赋。如果没人主动上门,他就跑到别人家去,一来二去,就结识了不少新朋友,过得一点都不孤单寂寞。
当然,每到一个地方,也总有官员出来搞破坏,让苏东坡行无车、居无房,不过没关系,没官署,就住到寺庙里,听着钟声入眠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且,佛法精深,和和尚做朋友,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这期间,苏东坡有感而发,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这些诗词像春风一样,迅速刮遍宋朝的每个角落,深居京城的政敌听说了,气得直跳脚。
一路被贬到儋州,这已经是历代官员被贬的极限了,苏东坡拿出全部积蓄,准备盖栋房子,在此好好定居,没想到,房子刚盖好,一个命令下来,他又被贬到了昌化。
那真是祖国的天涯海角啊,地处偏僻、荒蛮之地,连米面都要从海上运,一旦海上起风下雨,就只有挨饿的份儿。艰难的生活,让苏东坡形销影瘦,但他从不愁眉苦脸,饥饿难忍时,就给儿子讲故事,并把头伸到阳光下,幽默地说:“我们吃点阳光吧。”
一路走来,苏东坡留下了无数的传奇,成为人人追捧的明星,人们被他的精神深深折服,很多人步行千里来看望他,隐居的朋友舟车劳顿,赶来和他共度几个月,更有人一路追随,仆人一样照顾苏家老小,还有不少学子慕名前来请教。
虽然官场失意,苏东坡却意外收获了民间的深爱,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一个人,无论境遇多么悲惨,不抱怨、不恼怒,把阴云踢开,把阳光吞进心里,生命就会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摘自《做人与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