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新课导入的艺术
2015-12-24史秋波
史秋波
对于高中生来讲,物理是一个关键且很难掌握的学科。作为一名执教者,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若能生动地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劲头十足地投入学习,更好地吸纳新知识。
一、利用提问导入
所谓提问形式的导入,就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与学生形成一种互动,这样的导入方式对学生后期的学习有积极的影响。在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很好地从已掌握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中去。作为教师,如果使用提问的导入方法,应该将一些问题关联起来,激发学生跟随着问题去探究和学习新知,同时问题中可以穿插以往的知识,对先前的知识做一些复习和回顾,这样能使学生自己构建起一个知识体系。
二、巧设悬念导入
巧设悬念法指的是在导入新课时,通过讲述故事或新闻事件引出问题,学生乍一听似乎与本课教学内容并无太大关联,但是细细揣摩,其实二者有紧密联系,这样就会让学生迅速产生疑问与兴趣。如,教师在讲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可以在开篇讲一个这样的故事:一天,在德国的一个轻轨站里,很多人都站在轨道旁等车。不久,列车飞速地开过来,突然,旁边有几个人被一股神奇的推力推向了轨道,发生了惨烈的交通事故。事后,有关部门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却发现轻轨没有任何问题,也没发现任何可疑的人。讲到这里,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凶手是谁呢?”学生肯定会纳闷了:如果没有凶手,人又怎么会被推向车呢?正当学生疑惑不解时,教师顺势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找出真正的凶手。”通过这种巧设悬疑的方法,学生马上进入积极思考的状态。
三、复习旧课导入
物理知识有严密的系统,用复习旧课来引入新课,既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体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如,讲“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时,可以先复习前面学过的等温变化和等容变化,创设一个物理过程,引导学生利用这两个定律推导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有的定律还可以根据已学过的知识来推导,增强其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
四、动手实践导入
实验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如果不去动手实践,学生肯定有很多环节掌握得不够全面和具体。所以,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相关实验的演练。由此一来,知识的传授不再局限于讲授和记录,学生能够将比较抽象的知识与实际的操作联系起来,真正发现物理知识的奥秘。这种导入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有新的想法和新的发现。
五、利用外延导入
在物理教学中,有许多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教师的导入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用外延的方法导入。运用外延来揭示这些概念的内涵,即说明哪些事物属于这一概念的范畴,从而将其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如,在讲述“力”这一抽象概念时,教师可以先从推、拉等常见的力的外延开始导入,然后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力的概念,使学生便于接受和理解。
六、利用学史导入
物理学史记载了人类探索物理奥秘的历程,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物理学小故事进行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新课导入的效果。如,在“万有引力”的教学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讲牛顿和苹果落地的故事;在“电流的磁场”教学前,可以讲讲奥斯特发现电流磁场的有趣过程。
导入新课,就如同揭开序幕,它能够为教师后面设计的高潮和结局埋下伏笔。进行导入时,我们不能生硬地去运用某一种方法,而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常学常新,为他们牢固掌握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 编 肖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