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地合作创新农村基层人才培养的探索

2015-12-23王云翠陆建飞郭文善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创新

王云翠 陆建飞 郭文善

摘要:以位于江苏省的扬州大学与张家港市积极合作培养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张家港班”)人才为例,在实践分析基础上,主张探索制定“靶向性”培养目标;构建“双模块”课程体系;高校与地方政府形成“协同体”,重构实践教学新体系;结合“研究性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多位一体”的“双重管理”体系及“多视角”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分析创新农村基层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期为我国农村基层人才培养及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积累新经验或参考依据。

关键词:校地合作;农村基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596-0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营销、创业致富、乡风文明倡导、民主管理等类型的农村基层人才,农村基层人才缺乏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大学生村官政策是我国实施“农村基层人才工程”和新世纪“大学生就业工程”的两全之策,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产生的必然需求。早在1995年,江苏省即以徐州市丰县为试点,在全国率先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2005—200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组部等有关部门相继印发通知或文件,强调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一级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并以此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不可否认,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中的作用正在显现。

然而,2010年江苏省委组织部、省委研究室课题组研究指出:大学生村官选聘与培养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难题亟待破解,如大学生村官利益价值取向偏差,服务农村、奉献基层的原动力不足;知识技能偏离,履职能力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够适应;服务管理欠通畅、配套政策缺失等问题[1]。从目前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大学生村官难融入基层、难获得农民认可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工作经验能力欠缺,作用有限;二是社会支持力量薄弱,重视不够;三是管理服务机制粗放,定位模糊;四是扎根农村精神淡化,意志摇摆[2]。

高等院校和地方政府分别作为大学生村官输出及输入主体,在如何解决目前大学生村官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及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铺路架桥仍有很大的合作创新的任务与使命。扬州大学农学院具有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大、长期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道路优势,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有较大的影响,而张家港市是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地区,双方合作可谓珠联璧合,有利于共同探索农村基层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起来的人才培养结构和策略体系,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要素[3]。本文以扬州大学与江苏省张家港市积极合作培养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以下简称“张家港班”)人才为例,在实践分析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模式中要素的校地合作与非校地合作不同之处出发,进一步探讨创新农村基层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我国农科院校培养农村基层人才、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积累新经验或参考依据。

1 校地合作探索提升农村基层人才质量和服务农村原动力之“初成效” 现行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中,虽实行择优选聘并尽量安排大学生到生源地工作,使毕业生生源地与工作地相匹配,但事实上,有部分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是迫于就业压力而作出的别无选择的选择,只是将村官工作作为一个跳板或过渡。因此,作为村官思想上的准备不充分,或存在跳出农门又进农门的传统观念,或与家庭成员对自己的期望不相符,不能得到家庭成员的支持,因此,出现“价值取向偏差,服务农村、奉献基层的原动力不足”等问题就不足为奇。另外,在4年的大学生活中并没有为这份工作作技能上的相关准备,因此,履职后对农村工作不熟悉,无法开展工作或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应有的作用。校地积极合作,共同培养农村基层人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积极探索。

扬州大学农学院与江苏张家港市双方于2010年以协议形式,通过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就业的“订单式”,连续10年每年在张家港市招收30名左右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大学生,组建“张家港班”,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并取得学位后,统一调配至各镇所在村工作。“张家港班”学生填报志愿前即与政府签订毕业后回家乡农村基层工作协议,因此,较非合作培养的大学生村官提前有了将来回农村基层工作的思想准备。农业院校的生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其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因素[4]。而“张家港班”第一年招生报考与录取比例达6 ∶ 1,录取分数线远高于该专业统招线,连续4年招生数据显示:考生与家长对校地合作培养形式的青睐和认可程度较高,生源质量显著提升。

2 校地合作培养农村基层人才需因地制宜,增强培养目标之“靶向性” 高等学校各专业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规格,非校地合作培养模式中,农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虽改变了传统的专而窄的定位,但取而代之的是较宽泛、学术型与应用型合一的培养目标,培养的人才既可“上天”,亦可“入地”。“上天”是指对科学研究前沿理论或高新尖技术有较深涉猎,可继续深造进行学术研究的人才;“入地”是指适合在学科对应行业或部门基层工作的人才,同一专业统一培养方案。这种“宽、厚、通、专”兼顾的目标定位,不仅对于当下“三支一扶”“村官”“一村一名大学生”“乡镇公务员”等农科就业岗位来说显得“高而空”,而且对于四年制的本科人才培养来说也难免显得过高、过空[5]。因此,校地合作培养模式应首先明确其人才培养目标,以指引培养过程,使培养对象经过教育后在知识、能力、素质上达到一定的要求和规格标准。

校地合作培养农村基层人才模式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是指向某一特定地区的农村基层,与非校地合作农科人才培养相比,具有鲜明的地区针对性、目的性和唯一性,显然,原有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培养目标不可套用到校地合作培养模式中。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与地方政府积极沟通,围绕促进目标地区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因地制宜,制定“靶向性”的“张家港班”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其核心是培养适合张家港地区农村基层的“应用创新型”人才。endprint

3 校地合作培养农村基层人才须调整原有课程设置,专业培养同时不失“个性化” 高等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决定了其培养内容。目前,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依旧限制较多,选修课程的比例远远低于国外同类大学(一般不足20%),开设的课程数目太少,提供的课程选择余地有限,使得在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方面既缺少选择的自由度,又没有充足的时间选学。另外,没有实行完全学分制,个性化培养没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保障,无法大面积推行,因此只好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培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规定的学分,恰似批量化培养[6]。

校地合作定向培养农村基层人才有向同一个地方批量输送培养模式统一、规格相同的人才之嫌,若协议期内(10年)使用统一的培养模式无疑有其局限性,因此,避免向同一地区输送大量同一知识结构的人才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如何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求,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突破口。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围绕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来实现,如构建“双模块”课程体系。“双模块”包含一个“固定模块”,即主修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课程模块,本模块是为保证培养对象的农科专业知识背景;另一模块是“灵活模块”,本模块可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开设的课程面广量大的优势,在考虑和尊重培养对象个人兴趣爱好的前提下,有机结合学分制设置的自主选择课程模块,在这一模块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今后的志向自主选择课程组,亦可利用扬州大学现阶段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有利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使专业培养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充分释放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新活力,使“用其所长、人尽其才”成为可能,有效避免批量化培养的弊端,保证校地合作培养对象群体既普遍具有农学专业知识背景,又因个体喜好特长差异而具有多样化的专业知识。满足农村基层不同产业文化重点发展特色需要,如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服务业、精神文明建设等人才需求,在产业发展中带领农民致富、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

4 校地合作有利于重构实践教学新体系,贵在高校与地方政府形成“协同体”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有高水平的实践教学作支撑。由于受社会环境、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大学实践教学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甚至成为制约创新人才培养之瓶颈[7]。笔者认为,在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能切实高效运行的实习基地建设及社会实习基地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支持力度是目前制约我国高校实践教学落实与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仅靠高校和企业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我国目前缺乏鼓励社会支持高校实习教学和社会实践的政策法规,面对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的实际困难,多数地方政府也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接纳更多大学生实习。此外,政府也缺乏相关配套政策,保障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缺乏监督高校的执行力[8]。

非校地合作大学生培养模式中,高校是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的主要责任方,其实践教学资源往往局限于校内实习基地、科研项目合作研究单位等,社会实习基地资源利用尚缺少有效沟通平台和保障机制,尤其对于农村基层人才培养,需要各地方乡镇村基层组织的积极配合,提供真实友好的实践教学情境。若没有地方政府的重视与积极支持,仅凭学校或学生及家长的有限资源较难得到保证。而校地合作培养农村基层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地方政府即将来的用人单位或农村基层人才的主管部门成了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导方之一,因此,可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高校与地方政府形成人才创新培养的“协同体”,提供实地实景实人实践教学平台,使构建“实践先行”、 实践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并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成为可能。目前,高校农科专业实践课多安排在三、四年级开设,而在校地合作实践教学新体系中,学生可从大学一年级暑期开始,更早地了解和参与实践工作,经历“实践—理论”的循环且螺旋式渐进上升的认知过程,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质疑,在理论学习中解惑,再在实践中提升与创新。

5 校地合作有利于教学方法改革,深化“研究性教学”

教高[2005]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实质就是利用问题式、启发式、参与式、情境式、讨论式等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农业高校要尽可能少地灌输一些概念性的东西,而应多采用一些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典型案例,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营造活跃自由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9]。农村基层人才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直接决定其今后在农村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领创富能力。推进研究性教学是高校为了实现办学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将口号化为实际行动迈出的第一步[10]。扬州大学于2006年启动研究性教学改革,已经历了较长的课程研究性教学以点带面的推进阶段,现已进入研究性教学专业改革阶段。笔者认为,在校地合作农村基层人才培养模式中,具有行政干预优势、生源质量优势,实践教学平台更加真实、友好、高效,具备开展研究性教学所需先决条件;因此,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将研究性教学改革纳入其中,结合“双模块”课程设置,编写研究性教学教材、教案,增加实践课时数和自主学习时间,率先改革教学方法。

6 高等院校与地方政府须紧密配合,建立“多位一体”的“双重管理”体系 地方政府与高等院校之间“订单式”培养农村基层人才不同于高职高专与企业之间的“订单式”培养人才,它是一种政府行为,在校地合作培养农村基层人才管理体系中,地方政府自然成为人才培养的管理方之一,高校不再唱独角戏,因此,校地合作培养农村基层人才事实上是“双重管理”。高等院校与地方政府应紧密配合,建立在生源选择、教学管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管理、就业管理等方面既各负其责又相互依托、互相沟通与协商的“多位一体”、“双重管理”的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在校地合作培养农村基层人才的“双重管理”体系中,地方政府应主要在生源选优、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就业管理、毕业生质量反馈等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而高校则负责实施双方既定的培养方案,调整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管理等方面改革及提高优化。endprint

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地合作培养模式中,为吸引优质生源,地方政府与培养对象签订了培养协议并给予了学费尤其是就业岗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目前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种由政府“订单式”培养的学生可谓养尊处优,这些可能导致学生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11]。为解决此问题,扬州大学农学院与张家港市密切合作,制定了“择优用人、优生优先、竞争配岗、公平公正”的就业管理制度,有效促进和保证了培养对象在校期间不断勤奋学习、保持竞争活力。

7 校地合作培养农村基层人才,有利于建立“多视角”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校地合作培养农村基层人才是改革或完善现行大学生村官选聘途径的一种尝试,在国内外尚缺少现成的可供借鉴的经验,这种开创性的工作是否可为今后农村基层人才的选聘提供经验或参考,需要我们及时、长期、持续地从“多视角”进行调研和评价,如高校通过校地合作模式对自身科研学科发展及社会服务价值评价、地方政府对合作高校教学质量及教育管理评价、农民对人才满意度评价、学生对高校教学质量及教育管理评价、学生对政府支持与保障力度评价、学生对自我实现满意度评价等“多视角”评价体系。通过“多视角”评价体系的建立,可及时反馈信息,为高等院校及地方政府及时调整完善校地合作培养农村基层人才的相关政策与措施提供依据,从而培养出向往基层、走进基层、热爱基层、扎根基层,用青春为农村、农民、农业建功立业的农村基层优秀人才。

校地合作的“张家港班”的办学模式是农科高校在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实现谋求自身学科发展及服务社会双重功能的大胆尝试,其成败得失必将为农科高等院校今后的办学及校地合作办学模式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或借鉴;而地方政府以“订单式”参与农科院校培养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农村基层人才的模式必将为现行大学生村官选留制度的完善提供选择途径。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委组织部、省委研究室课题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探究——以江苏省为例[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0(3):5-15.

[2]皮芳辉,曹明星. 大学生村官: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选择与启示[J]. 高等农业教育,2014(5):20-22.

[3]马国军.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01(4):19-21.

[4]李爱民,夏 鑫. 高等农业院校“3+3+1”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高等农业教育,2013(11):60-62.

[5]刘在洲,徐 红,李应军.农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局限及改革思路[J]. 高等农业教育,2011(7):3-7.

[6]于晓红,张 慧,景志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9(2):34-36.

[7]康君奇. 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4):7-9.

[8]史金联.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8):190-192.

[9]李玉清,邹 静. 农业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难点及建议[J]. 高等农业教育,2014(5):38-40.

[10]夏锦文,程晓樵. 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 中国大学教学,2009(12):25-28.

[11]王云翠,佴 军,陆建飞.“订单式”培养农村基层人才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5):167.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创新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