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典型农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调查与监测

2015-12-23牛世伟邹晓锦何志刚蔡广兴陈玥刘子琪隋世江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农区硝态达标率

牛世伟 邹晓锦 何志刚 蔡广兴 陈玥 刘子琪 隋世江

摘要:农村地下水NO-3-N含量超标日益严重,为了解和评价其污染状况,2005—2012年对辽宁省典型农区供水井或农灌井地下水NO-3-N含量进行了15次化验监测,累计2 839井次。结果发现,辽宁省典型农区地下水NO-3-N含量平均值为22.7 mg/L,41.5%的地下水水样的NO-3-N含量超标。研究区域地下水NO-3-N含量≤29.5 mg/L的样品占总数的83.9%,地下水NO-3-N含量≤49.2 mg/L的样品占总数的90.7%。2005—2009年地下水NO-3-N含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变化相对较为稳定,2009—2012年地下水NO-3-N含量变化相对不稳定,但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监测区域内雨季前的地下水NO-3-N平均含量及超标率大于雨季后的。除2007、2008年雨季前外,地下水NO-3-N含量最大值变化较为平稳,介于75.1~167.1 mg/L,但雨季前的最大值要高于雨季后的最大值。

关键词:农区;地下水;硝态氮;辽宁省;监测;评价

中图分类号: X8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452-03

氮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由于人们过高追求农产品产量,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使氮素营养物及有机、无机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淋溶,造成对江河、湖泊及溪流等水体污染[1]。Thorburn等测定了澳大利亚东北农区地下水NO-3-N含量,发现14%~21%的井水NO-3-N含量超标,其中约有50%水井的NO-3-N直接来源于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2]。王铁军等分析了山东省莱西地区施肥对地下水NO-3-N含量的影响,发现氮肥对地下水NO-3-N的补给量占当次施肥量的24%和43%,进入地下水中NO-3-N含量分别约为130、177 mg/L,高于当地地下水NO-3-N平均含量(63.5 mg/L)浓度[3]。化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氮肥年用量达250~ 350 kg/hm2。通过氮同位素技术判别氮的来源表明,过量的氮肥或不合理施用,是造成土壤和水体中的NO-3-N含量过高的原因之一[4-6],不合理施氮浪费氮肥资源和增加农产品成本,而且导致农产品及饮用水中NO-3-N含量超标,威胁人类健康[7]。北方饮用水样中半数以上样点硝酸盐含量超过饮用水的最大允许量[8];华北平原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达12.5~30.1 mg/L[9];皖北农区地下水硝态氮超标严重,60%以上的饮用井水硝态氮含量超标,氮肥过量及利用率低,是造成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10]。

NO-3-N含量影响地下水的质量,水体中NO-3-N含量成为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11]。人类饮用NO-3-N含量超标的水后,容易引起肠道功能紊乱,硝酸盐可在人体内被还原为亚硝酸盐,对身体健康直接构成威胁[12]。我国制定的地下水质量标准中地下水NO-3-N含量小于20 mg/L(GB/T 14848—1993《地下水质量标准》),超出则不适合生活饮用水。本研究以辽宁省典型农区为调查监测区域,连续8年对农区供水井或农灌井地下水NO-3-N含量进行了15次化验监测,探讨辽宁省典型农区地下水NO-3-N含量变化规律,为科学合理施肥并有效预防农区地下水NO-3-N含量超标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农区基本情况

本研究监测农业区域涉及水稻主产区、蔬菜主产区、玉米主产区,典型区域包括沈阳市的沈北新区、苏家屯区、于洪区、新民市、辽中县,锦州市的黑山县、北镇市,铁岭市的开原市、铁岭县、昌图县,共10个县(市、区),耕地面积93.4万hm2,占全省的23.40%。水稻主产区年灌水量7 500~12 000 t/hm2,长期连作,化肥用量120~750 kg/hm2。蔬菜主产区年灌水量6 000~12 000 t/hm2,鸡粪用量75 000~120 000 kg/hm2,复合肥用量3 000~4 500 kg/hm2,连作20年以上。玉米主产区实行机械播种,一次性高氮施肥较为普遍,秸秆还田量较少,一般只进行根茬还田,连作15年以上,化肥用量750~900 kg/hm2。

1.2 取样与方法

2005—2012年,在研究区域采集农户供水井或农灌井地下水水样2 839个。在采样前排水10 min,用蒸馏水冲洗塑料瓶,采样时在塑料瓶中加少量硫酸酸化样品并冷冻或加入HgCl抑制微生物活动,取水样500 mL,并设重复3次。每取1个样点,塑料瓶粘贴标签,标明编号、日期、采样人。记录本登记采样具体地点,并用GPS测定位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波长为220、275 nm测定NO-3-N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下水硝态氮含量总体特征

2005年6月至2012年10月分别于雨季前(每年6月份)和雨季后(每年9月份)共15次在辽宁省农业生产区域采集供水井或农灌井地下水样品2 839井次,辽宁省农区地下水NO-3-N含量变化范围为痕量~541.5 mg/L,平均值为 22.7 mg/L,已经超过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20 mg/L),41.5%的地下水样超标,达标率仅为58.5%。其中Ⅰ、Ⅱ、Ⅲ、Ⅳ、Ⅴ类水分别为18.0%、9.9%、30.6%、166%、24.9%。辽宁省农区地下水NO-3-N达标率较低,而且潜在超标风险也较大,Ⅲ类水已经达到30.6%,在所有取样点中,超标的水样有1 184井次(表1)。

监测时期雨季前、雨季后地下水NO-3-N平均含量分别为26.0、19.3 mg/L,雨季前比雨季后高6.7 mg/L。雨季前、雨季后地下水NO-3-N含量达标率分别为56.0%、60.9%,除Ⅱ类水雨季前和雨季后所占比例分别为8.0%、11.9%外,其他各类水体所占比率相差不大。雨季前地下水NO-3-N含量变异系数要高于雨季后地下水NO-3-N含量变异系数,雨季前地下水NO-3-N含量最大值(541.5 mg/L)大于雨季后地下水NO-3-N含量最大值(158.2 mg/L),雨季前各取样点地下水NO-3-N含量离散程度要高于雨季后。因此,雨季前地下水NO-3-N含量所受影响要大于雨季后,形成了研究区域不同取样点地下水NO-3-N含量不均一性。endprint

当NO-3-N含量在29.5 mg/L之前,累积频率增速最快,累积频率达到了83.9%,即NO-3-N含量≤29.5 mg/L,占样品总数的83.9%;之后累积频率增速迅速下降,NO-3-N含量为49.2 mg/L时,累积频率达到了90.7%,即NO-3-N含量≤49.2 mg/L,占样品总数的90.7%(图1)。把总体样本分成2 839+1=55个组,每个组的数据空间为(0~541.5)/55=98 mg/L,再计算落入该空间的频率(频数/样本总数×100%),获得辽宁省地下水NO-3-N含量分布图(图2)。NO-3-N含量落入空间[0~9.8] mg/L的频数最高,占样品总数的34.0%。在空间[19.7,29.5] mg/L,空间频率呈上升趋势,之后各空间成下降趋势,到空间[118.1,128.0] mg/L时,其频率接近于0。

2.3 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辽宁省地下水NO-3-N平均含量达标的年份为2005、

2006、2007、2010、2012年(图3)。监测期间,有3年地下水NO-3-N平均含量超标,从2008年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以2011年(38.1 mg/L)最高,其次为2009年的 29.6 mg/L,超标率分别达到了90.4%、48.1%。以采集样品时间动态的趋势来看,2000—2009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变化相对较为稳定;2009—2012年又呈现高-低-高-低的变化形式,但2005—2009年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各监测时期变异系数变化相对NO-3-N含量变化较为稳定,变异系数为70%~170%。

从2005—2012年雨季前地下水NO-3-N结果看,从2005年雨季前开始到2012年雨季前8个监测时期,地下水NO-3-N平均含量呈现上升趋势,与全年平均值走势相当。从2005年雨季前至2009年雨季前呈现上升趋势,变化也相对较为稳定。从2009年雨季前至2012年雨季前也同样呈现高—低—高—低的变化形式,出现了不稳定趋势,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变异系数相对稳定,介于67%~180%之间(图4)。

从2006—2012年雨季后地下水NO-3-N结果(图5)看,从2006年雨季后开始到2009年雨季后4个监测时期,地下水NO-3-N平均含量呈现上升趋势,2009年上升的幅度最

大;而2009—2010年下降的幅度最大,呈现了不稳地的态势;2010—2012年同样出现NO-3-N含量上升的趋势。总体的变异系数相对稳定,介于74%~127%之间,呈现下降的趋势。

2.4 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率变化

地下水NO-3-N含量20 mg/L超标率范围在22.5%~73.2%。由不同监测时期地下水NO-3-N含量及超标率曲线可知,2条曲线有较大的相似度,说明NO-3-N含量平均值与超标率相关度较大,并且呈现低高低高的规律性,说明雨季前的含量大于雨季后的含量,雨季前的超标率大于雨季后的超标率(图6)。

2.5 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年度最大值变化

2008年雨季前NO-3-N含量最大值在所有的样本中最大为541.5 mg/L,其次为2007年雨季前的396.7 mg/L,其他时期的NO-3-N最大值都比较平稳,为75.1~167.1 mg/L,但雨季前的最大值要高于雨季后的最大值,雨季后的最大值比雨季前的趋于稳定(图7)。

3 结论

辽宁省农区地下水NO-3-N含量平均值为22.7 mg/L,41.5%的地下水水样超标,达标率为58.5%,其中Ⅰ、Ⅱ、Ⅲ、Ⅳ、Ⅴ类水分别为18.0%、9.9%、30.6%、16.6%、24.9%,辽宁省地下水NO-3-N含量达标率较低,而且潜在超标可能性较大。

研究区域地下水NO-3-N含量≤29.5 mg/L,累积频率增速最快,占样品总数的83.9%,之后累积频率增速下降;地下水NO-3-N含量≤49.2 mg/L,占样品总数的90.7%。地下水NO-3-N含量在痕量~9.8 mg/L的频数最高,占样品总数的34.0%。

2005—2009年地下水NO-3-N含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变化相对较为稳定;2009—2012年地下水NO-3-N含量变化较为不稳定,但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

不同监测时期地下水NO-3-N含量变化呈现低高低高的规律性,并且雨季前的NO-3-N含量大于雨季后的 NO-3-N 含量,雨季前的NO-3-N含量超标率大于雨季后的 NO-3-N 含量超标率。

除2007、2008年雨季前外,地下水NO-3-N含量最大值都比较平稳,介于75.1~167.1 mg/L之间,但雨季前的最大值要高于雨季后的最大值,雨季后的最大值比雨季前的更趋于稳定。

参考文献:

[1]雷 刚,崔彩贤,田义文.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81-1482.

[2]Thorurn P J,Biggs J S, Weier K L, et al. Nitrate in groundwaters of intensive agricultural areas in coastal northeastern Australia[J].Agricultue,Ecosystems and Enviornment,2003,94(5):49-58.

[3]王铁军,郑西来,崔俊芳. 莱西地区施肥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过程[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2):307-312.

[4]Wassenaar,L I. Evaluation of ehe origin and fate of nitrate in the abbotsford aquifer using the isotopes of 15N and 18O in NO-3[J]. Applied Geochemistry,1995,10(4):391-405.

[5]Spalding R F,Exner M E. Occurrence of nitrate in groundwater-a review[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1993,22(3):392-402.

[6]Rass D J,Rithie J T,Peterson W R.Nitrogen management impacts on yield and nitrate leaching in inbred maize system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1999,28:1365-1371.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区硝态达标率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西藏农区奶牛异食癖的诊治
低C/N比污水反硝化过程中亚硝态氮累积特性研究
分层随访模式对院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西藏农区奶牛乳房炎的抽查报告
巴彦淖尔市农区饲养巴美肉羊技术
实现农区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潜力
硝态氮供应下植物侧根生长发育的响应机制
控释复合肥对冷季型草坪氨挥发和硝态氮淋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