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热电联产企业供热的财务核算

2015-12-23张天宇

经济视野 2015年18期
关键词:热电供热核算

文 | 张天宇

分析热电联产企业供热的财务核算

文 | 张天宇

集中供热是北方供暖的主要方式,对于北方企业而言每年有至少5个月的供暖时间,所以需要不断提高企业供暖的效率,本文通过对热电联企业的财务核算分析来探讨如何更好的加强热电联产企业的核算工作,以促进企业获得更高产能、更快增长、更长久的发展。

热电联产 供热 财务核算

热电联产企业供热的财务核算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营运状况,企业的营运状况又直接制约了城市供热系统的有序建立,此又直接关系着寒冷季节地区居民取暖的整体满意度。所以需要对热电联产企业供热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详细探讨,以能够给出一套更有效、更合理的财务核算标准,以保证收支平衡,盈利有余,实现财务核算一体化,流程化,制度化,保障财务透明、精确。

热电联产财务核算

热电联产财务核算方式目前来看分为两种,一种是统一经营进行核算,另外一种是独立经营进行核算。这两种核算方式都有其优缺点,下面进行具体的介绍。

统一经营管理,分品种进行核算

(1)核算概述。这种核算模式主要是指供热由电力公司企业单独承担,通过收取用户的供热费用来实现收支平衡对等,而供电主要是由供电公司上网购买然后进行供电工作。在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了集中供热模式,由于工业供热比例不高,所以核算方面也没有过多要求。只是在一些方面比如热网建设需要的固定资产以及借款、换热网站的水电费等进行了核算。当然,对于最主要的原料煤的计算成本也进行了有效的分摊。

(2)核算优缺点分析。这种核算模式的优势在于其核算程序简单,不易出现问题。但是这种核算模式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第一是无法有效的降低成本,因为进行统一管理,所以无法精确核算成本,比如单位用水量、用电量、蒸汽量等等都无法准确的获取,所以这样就导致无法进行成本控制预算;第二供热费用是以房屋的建筑面积和供热能够达到的温度为标准来衡量计算,这样动态的数值无法确定供热费用总量;第三总收入处于流动状态。在供暖伊始阶段,供热收费最多,随着天气变暖,仍然存有小部分的供热费用的余款拖欠,这样的运作会导致企业财政负担越来越重;第四是不够科学合理。因为每年的供热情况和费用都是以上一年度为依据来进行调节和分摊,没有将本年度的原材料的涨幅情况计算入内,容易出现人为控制与调整的情况,不好把握。

电、热产品分别独立经营核算

(1)核算概述。这种经营核算主要是指单独对电与热进行核算,在盘点清楚电、热固定资产后,进行区分对待。具体就是指热电厂进行发电、供热,然后供电公司和供热公司进行购买,再由供电与供热公司对用户进行供电、供热服务。

(2)核算优缺点分析。这种核算模式的优势在于:第一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因为是由电力公司内部确定电、热单价,所以能够更好的控制使用成本,大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第二通过及时有效的汇总供电、供热数据,能够准确把握财务流动情况;第三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由于财务核算可以非常精细,所以供电公司、供热公司以及热电厂三个方面能够非常科学的进行电量的和温度的衡量和供给,这样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第四提高经济效益。由于是独立核算机制,所以在管理和核算方面能够更加分清主次。这样也有利于市场拓展和提高竞争力。

这种核算模式的劣势在于:第一管理相对较难。由于目前的采暖费用是以建筑面积为单位来进行衡量的,所以用户会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室内温度的调节使用,供热公司的工作就是随着用户的需求变化而变化,对于用户群体的需求管理难度逐渐增大;第二供需矛盾突出。即供热期的外界温度变化对供热的要求不同而产生的需求变化;第三由于新型供热收费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导致很多老旧房屋的供热方式需要进行动工改造,这样会给地方政府和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第四成本略有增加。由于单独经营造成经营的机构增加,所以相应的管理和工作人员理应增多,整体来看,这种模式会增加人力成本,若没有从其他方面进行平衡考量,就会相应的降低企业运营效益。

供热集中核算应改进与加强的几个方面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强对城市供热工作的管理。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对本地的城市供热系统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通过搜集历年当地的供热档案对供热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得出合理的费用规范和成本标准。同时,设立专门的部门对城市供热系统进行管理和监控,另外需要建立市民沟通渠道,根据市民对于城市供暖的意见制定出最适合本年度供热情况的文件,以保障城市供热系统更规范、更有章可循。

供热采暖合同化管理

合同化管理的好处在于能够通过法律手段约束合同双方的行为,通过白纸黑字在需求方和供给方建立非常合理的标准,这样可以为后期出现的任何不满提供有力保障。特别是对于需求方,应该主动申请办理用热手续。同时合同需对用热面积、用热期限以及拖延问题等做出明确的表示,使用热更加合理化。

供热管理网络化

管理网络化服务能够提高管理效率。通过网络化的建立,供给方能够及时掌握用电、用热情况,对于及时调节和控制热度能够做出及时的判断。但是网络化的用电管理,在人员需求上给供电企业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所以需要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加入电网行列,通过设置计算机系统将用户信息与网络进行有效连接,这样不仅能够保障财务整体状况更加准确,也能够随时监控财务动态。在保证供热的前提下,积极推行由银行等部门代收热费,加速资金流转,节约人力物力,把有限的人力投入到管理和服务当中。

细化内部成本核算,准确核算供热成本

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本企业电、热成本划分标准,认真准确地核算成本。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成本控制、考核、评价的成本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电、热成本核算的指导原则,使会计核算有章可循。

根据供热小区换热站的设置,采取划片管理方式

划片的管理方式能够更好的实行责任到人制度。实行供热管理责任制能够对节约成本,财务管理做到更有效,更合理,责任人需要对供热质量、服务、热费回收率等方面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标准,对责任人进行奖惩分明的表彰,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使小区供热质量与责任人的收入挂钩,做到责任明确,职责明晰,荣誉共享。

(作者单位: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尔基热电厂财务部)

猜你喜欢

热电供热核算
福州热电两台660MW热电联产工程核准获批
近期实施的供热国家标准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热电转换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PPP模式应用于城市供热项目分析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新型热电制冷装置的实验开发
热泵在热电联产中的应用
风电供热之路该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