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防空“七剑”
2015-12-23老萨
老 萨
抗战时期的防空“七剑”
老 萨
1931年10月8日,日本关东军出动11架飞机对锦州进行轰炸,这是日军第一次对国民政府军事目标进行的轰炸。从这一天开始,中国空军和防空部队就进入了战争。遗憾的是,中国空军在抗战前期和中期都是比较薄弱的,大体上制空权都在日军手中。所以,在抗战前期和中期,我们对付日本空军轰炸,就主要依靠地面防空武器了。在抗战中,中国军队地面防空武器虽然质量还颇为不错,但数量上却严重缺乏,这导致了防空网的极端薄弱。抗战中中国军队防空的重武器主要是七大件,下面小编为读者一一道来。
1、20毫米机关炮
20毫米机关炮是当时中国军队防空火炮里面,最近距离的一层了,再近距离就是高射机枪了!
中国主要有瑞士苏罗通、奥地利厄利空、意大利布雷达、丹麦麦德森这四种20毫米机关炮,总数约200门。
20毫米机关炮的综合战斗能力,比12.7到13.2毫米高射机枪要强8到10倍,也是真正有效的近距离防空武器。
统计显示,在珍珠港事件到1944年这段时间内,美军舰载防空火力所击落的日机中,有32%是厄利空20毫米机关炮击落的。珍珠港事变爆发之前,美军已经全面淘汰了军舰上的12.7毫米高射机枪,全部换装为20毫米机关炮!
所以在8年抗战中,20毫米机关炮始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成为近距离的防空保护神。该炮不但从事战区的战略防空任务,也参加了国军一线作战部队的战术防空,是中国军队必不可少的一种防空武器。
2、Flak 18型 88毫米高炮
德国二战期间最有名的88毫米高射炮,具有很强的对空和对敌能力!国军在1937年从德国购买了20门,在抗战前全部运到中国。不过,这20门威力极强的Flak 18型 88毫米高炮并没有用于战区防空,而是作为江防要塞炮使用!
当时中国海军力量薄弱,无法有效阻挡日军扬子江舰队沿着长江西进南京、武汉甚至重庆。所以,国军在抗战之前,花费巨资修建了一系列的江防要塞工事,最有名的就是江阴江防要塞,南京江宁要塞,武汉黄鄂要塞。
Flak 18型 88毫米高炮很好地胜任了这个工作,在防空击落击伤多架日军飞机的同时,也通过平射重创和击沉多艘日军军舰。这种火炮的穿透力很强,日本扬子江舰队为了在长江作战,用的多是较小的炮舰,所以被88炮严重阻拦了推进的速度。不过,在这三个炮台先后沦陷以后,所有的20门火炮也都被破坏了。所以实战中,它们作为特种要塞火炮使用,并没有用于专业的防空。
3、Flak18型 37毫米高射炮
Flak 30型 20毫米机关炮的性能很优秀,口径仍然偏小,这导致它的射程有限,威力也有限。
当时列强军方一致认为:防空高射炮的有效射程如过能达到2 300米(2 500码),则能将确保将飞机击落。Flak 30型 20毫米机关炮的有效射程是1 500米左右,根本达不到这个2 300米以上的标准。而且20毫米机关炮的威力,对于战斗机和轻型轰炸机是足够了,对于重型轰炸机则根本做不到一击毙命!
著名的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在1935年成功研发的Flak 18型37毫米高射炮,所谓Flak就是飞机防御炮的意思。有趣的是,为什么明明是1935年研制成功的,炮不叫Flak 35,却叫做Flak 18呢?这主要是为了名义上规避《凡尔赛条约》!
在抗战前,国军一共购买到60门和18万发炮弹!利用这60门Flak 18型 37毫米高射炮,国军以6门编组为一个连,前后编组了10个连。
4、博福斯M1929型75毫米高炮
博福斯M1929型 75毫米高炮,其实就是Flak 18型 88毫米高炮的瑞典版本!二种火炮是一母同胞,连外形都很相似。诸如88毫米高炮著名的十字炮架,在博福斯M1929型 75毫米高炮上面也是有的!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件突然爆发。薄弱的国军空军当时几乎没有战斗力,在短时间内就伤亡殆尽,日本飞机随后肆无忌惮地在沪宁杭一线乱飞。国军空军残余飞机都撤离苏南一线,以求自保,倒是仓促编组的防空炮部队(主要是20毫米机关炮)坚持对空作战,先后击落日军飞机1架,重创多架。
此战让蒋介石等国军高层发现防空炮的作用,立即紧急购买!
这样,前后中国一共装备了40多门M1929型 75毫米高炮,这也成为抗战初期,国军唯一的中远距离防空武器。该炮全重为3吨多,最大射高为9 400米,最大射程为14 500米,射速很快,而且可以360度炮击,反应非常迅速。实战中,M1929型 75毫米高炮的性能还是相当优越的,除了高射程、高威力、高精度以外,该炮最大的特点是指挥控制系统。
5、苏联M1931型76.2毫米高炮
苏联M1931型 76毫米高炮其实也是德国火炮!二战之前,苏德两国在军事上有很多秘密合作。1929年,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与苏联政府在1930年8月8日签署合作协议,1930年8月28日协议带往柏林正式换约,并且提供了一列火炮,其中就包括76毫米高射炮。
该炮的优点,它的发射机构采用交流电控制,使得全炮可靠,极少故障。而且炮的炮身灵活,转动灵便,操作非常简单,易于学习。
这批火炮也是苏联第一款大口径高射炮,前后生产了5 000多门,也是苏军在苏德战争初期主要的防空火炮之一。根据中苏的条约,中国以实物购买了苏联36门这类火炮,每炮配2 000发炮弹,准备编组9个高炮连。由于这种火炮还是比较先进的,苏联以种种理由为借口,最终仅仅卖了20门。
6、苏联M1939型37毫米高炮
这种高炮是大名鼎鼎的博福斯40毫米高炮的苏联仿造型号。这种火炮的性能相当不错,也是二战期间苏军在使用的主要近距离防空火炮,在二战中击落了大量德军飞机。
本来中国方面并没有购买这种高炮,主要这种高炮在苏联也属于新式武器,中苏初期谈判的时候还没有这种武器。
由于抗战中期国军高炮严重不足,尤其现有的60门Flak 18型 37毫米高炮消耗很大,中国方面紧急加订单购买。
苏联方面陆续交付了一批,最终在1940年底,也就是苏联停止对中国军售之前,才将30门全部交付完。这批高炮紧急补充到各团中,主要补充Flak 37毫米高炮的损失。具体的作战战果不详。
7、法国哈奇开斯25毫米机关炮
这种火炮是云南军阀龙云从法国人手中购买的。龙云当时让他的滇军装备了两种防空武器,一是哈奇开斯13.2毫米大口径高射机枪,另外就是哈奇开斯25毫米机关炮。
哈奇开斯25毫米机关炮是二战中法军的一种高射炮,同日军二战中装备的25毫米防空炮没什么区别。它属于一次大战以后的产物,是哈奇开斯公司根据法国陆军要求研发的。经过测试,这种火炮的射速很低,主要原因是它采用气冷结构,需要经常更换炮管。更换炮管比较繁琐,需要用专业工具,2个炮兵合作,花费最少5到10分钟。这一期间火力自然是中断的,所以当场就被法国陆军否决了,以更先进的施耐德37毫米高炮所取代。
以上的7种也并不是中国军队抗战期间所有的高炮型号,一说国民政府通过英国作为中转,还购买了一批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但没有相关的资料作为印证,也没有看到具体参战的战例,故而忽略不计;另外还有零散从其他国家购买的少量防空火炮,因为数量太少,没有实际战绩,也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