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抗战精神感召下,民防人时刻准备着
——领略老、中、青三代民防人的奉献精神

2015-12-23杨定青

生命与灾害 2015年9期
关键词:民防人防防空

杨定青

在抗战精神感召下,民防人时刻准备着
——领略老、中、青三代民防人的奉献精神

杨定青

有这样一群人,已到耄耋之年,本该安享晚年,却依然关注这份事业,保持着对这份事业的无比热忱……

有这样一群人,无论入行多久,依旧初心不改,斗志昂扬……

有这样一群人,虽是80后、90后,却懂得奉献,主动给自己找“麻烦”、找苦吃……

而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民防人,他们的付出只为“平时我们多付出,战时民众少流血”。

《上海民防志》编纂者韦明德接受记者采访

老民防人的心愿:“‘造民防千日,用民防一时’,我们要始终对得起人民的信任”

韦明德,如今83岁高龄,依旧精神矍铄,耳聪目明。作为《上海民防志》的主要编纂者之一,这套记录上海民防历史沿革的书,凝结着韦老退休后十年的“心血”。正是参与编写了《上海民防志》这套书,这几年他已然成为上海民防的义务宣传员。

66年来,上海民防从无到有,由弱变强。韦明德是上海民(人)防由弱变强的亲历者。

说到和民防结缘,韦明德笑称:“可能是天意吧!”

韦老口中所说的“天意”大致可以归纳为:家中最“健康”的孩子(上海),突然之间病了(1978年,上海的人民防空建设从全国角度而言,排名倒数第二,仅仅好于西藏地区),父母(政府、部队)心急如焚,于是乎,父母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求医问药(从部队调干部以充实上海人防的干部队伍力量,成为首要的手段。当时总参决定从总参、南京军区各抽25名干部以充实上海人防。这50名干部是配套的,有科研、管理、工程等等,涵盖人防建设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韦老就是这50名干部之一,原来在上海警备区司令部动员处,主抓民兵工作。1979年下半年转业到上海市人防办。

说起“病因”,韦明德坦言:上海人防落后主要体现在硬件不足,标准不高等问题上,当时的人防工程相当一部分是简易的通道,简易的地下室。

病症找到了,经过一番对症下药,“孩子”迅速恢复了健康。

当时对苏、对台的政治形势要求我们加强战备、加强人民防空建设。在南京军区、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警备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上海迅速建立起了一支1.2万人的人防工程专业队伍。在“多建平战结合、多建防护等级高的人防工程”的指导思想下,第一年(1980年)就完成了4万平方米人防工程,可以说是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大的学校操场下面,大的工厂下面基本上都掏空了造防空洞地下室,而且彼此之间做到互联互通。”除了建防空洞,为了配合中央平战结合的精神,上海还开创了全国民防建设工作的先河。零陵路招待所、北洋泾招待所等成为上海人防的名片,在全国名噪一时。

韦老退休已经22年,但每每忆起自己的民(人)防生涯,他的思绪依旧澎湃。“古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的民防工作也是一样,‘造人防千日,用人防一时’,毕竟战争是很少的。既然国家花了那么大的精力,花了那么大的‘本钱’,我们就要把人防队伍建成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强兵’。”

“干哪一行要爱哪一行。”说到此处,老人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份执着、坚毅。“我只是普通老‘民防人’的一员,民防事业有一股‘魔力’,一旦涉足,就很难割舍,我是这样,我们大多数老同志也都是这样。”

花絮:韦老的“小秘密”

“当时上海基本没有什么防空力量,对于空袭,老百姓也只是本能地跑。”1933年出生的韦明德,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川沙人,对于“八一三”淞沪抗战时日寇的空袭,脑中还有依稀残存的影像。“日本人骑着‘大洋马’进入川沙后,我们就开始逃难了。记得当时我还被抱在父亲的手上。”

韦老努力地搜索着当时的记忆:上海老百姓还是很有智慧的,虽然没有像样的防空警报设备,空袭多了,各村各镇也都想出了一些土办法。比如,截取铁轨悬于门前梁上,做成简易的防空警报器,一旦遭遇空袭,就敲响铁轨告知邻里躲避;比如空袭来了,窗户上要贴米字形的纸条以防玻璃震碎。

亲历了淞沪抗战空袭中的茫然无助,韦老更能深刻感受到人民防空对老百姓究竟意味着什么。

基层民防人的大实话:“向民众宣传人民防空,我们不做谁做?”

“我有什么好采访的?”听闻记者想采访自己,潘怡洁爽朗地笑着,身子却本能地向后让了一下。

潘怡洁,黄浦区民防办公室法制科科长,一位从事民防工作24个年头的“资深”民防人。给人最初的印象就是其爽朗的笑声。记者并非第一次和潘怡洁打交道,公园中,各类人民防空宣传活动中;学校里,民防课程的三尺讲台前……总能看到她的身影。

潘怡洁不愿直面媒体,并非不善言辞也非性格腼腆,而是在她看来爱岗敬业是基本要求。“我只是做了一个民防宣传工作者最本分的事,向民众宣传人民防空,我们不做谁做?”

结缘人防

说起潘怡洁和民防结缘,还走了一条与大多数那个时代的民防人(部队转业)所不同的路。“我是1992年,通过机关招聘,以商调形式从企业进入当时的卢湾区人防办的。”

当时《化学事故应急条例》等一系列民防法规的密集出台,正逢上海从人防向民防转变的历史大变革。上海人防迈出了向地方吸纳专业人才的步伐,通过社会招聘组建专业队伍,加强上海人防队伍力量。

“当时我进卢湾区人防办指挥通讯科时,我们的老科长是一位空军转业的‘老兵’,我至今还清晰记得他对日常工作的标准之高,例如,作战地图、预案等,都是以作战部队的高标准来要求。”潘怡洁的思绪被拉回二十多年前。

“战备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人民防空重要得很,做不好是要死人的。”潘怡洁至今还谨记老科长在她入行之初的“告诫”。这也成了她现在告诫新进民防系统的年轻人的“口头禅”。

“重复再多次总还差一次”

“民防教育基地的建设、三山会馆的黄浦区民防发展史陈列馆、民防讲师团的成立、学校民防教师队伍的建设……”潘怡洁说起近年来黄浦区民防工作的点滴,语速明显加快,如数家珍一般。

面对成绩,潘怡洁却异常清醒,她坦言:“虽然这些年黄浦区在人民防空的宣传上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但离我们心中的愿景——把人民防空知识点转化为民众的基础生存技能,我们目前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事实确实如此,长达数十年的和平年代,让民众觉得人民防空离他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战争不太可能降临到我们头上”。民众思想上的麻痹大意,是民防工作的头号敌人,“正因为老百姓普遍认为战争离我们很遥远,所以他们所接受的民防宣传工作往往是被动的,他们不会主动来关心。民防宣传工作者只有主动出击,主动地去做一些事情。”

“人民防空宣传工作归根到底就是有技巧地重复再重复,力求将相关知识潜移默化间灌输给民众,使其成为人们应知应会的基础生存技能。”潘怡洁对于目前民防工作的难点有着清醒的认识,“要做到这点确实很难,现在的情况是哪怕重复再多次总还差一次,这对我们工作是否能经得起检验至关重要。”

心中的担忧

短短不足一个小时的采访,先后四次被电话铃声所打断。一会儿是联系暑期学生民防夏令营,一会儿是国防教育日人民防空宣传品的定稿事宜……潘怡洁一面就电话的频繁袭扰向记者表示歉意,但一转过身却又立即抓紧落实各项联系事宜。

“这就是潘科最真实的工作写照,有时候忙起来,你根本就‘抓不住’她的人”。一位和潘怡洁共事多年的同事插话道。

随着采访的深入,潘怡洁道出了萦绕其心头多年的“担忧”:在“大民防”的概念下,和城市有关的灾害,都让民防牵头在做,这里面很大一部分消防、民政、地震等的内容,很容易让被宣传者混淆“民防”(人民防空)的定义。

黄浦区民防讲师团成立之初,讲师团开出的课程菜单,让各个街道、社区民众去选,民众所选择所关心的也大多集中在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些灾害上,关于人民防空的课他们极少去选。

“一些上了年纪的社区老人,就直接把民防等同于消防、民政、地震……”潘怡洁给记者描绘了她心中最不愿见到的情景:战争真的来临,我们的民众却因慌乱或不听从指挥而受伤甚至丧命。

“民众防护技能的具备最终应该成为全社会每个人的基本素养。我们正在为了达到此目标而不懈努力。”潘怡洁的话掷地有声、斩钉截铁。

花絮:潘怡洁的抗战记忆

潘怡洁和大多数的60后、70后一样,对抗战的最初印象也就是填满他们年轻时期的抗战电影,什么《地道战》、《地雷战》等等。

参加工作后,特别是进入人防办,才让她有更多机会触及这段历史。

2013年,潘怡洁参与筹办黄浦区民防发展史展览。在筹展过程中,寻访了一些老人,做了一些访谈,从中感受到抗战期间日军空袭让黄浦区所遭受的巨大灾难,“当时‘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大世界附近就遭受过日军的空袭,大量人员伤亡,建筑焚毁,财产损失,惨状可以说是无以复加。”一些老黄浦人现在对那个时期的空袭还记忆犹新。

在三山会馆的改建过程中,在房梁之中还找到一些当时日军轰炸所遗留下的弹片。看着锈迹斑斑的弹片,更清楚人民防空对老百姓到底意味着什么。

天津滨海新区的一场大爆炸,让“特救、化救”成为热搜名词,或许你不知道25年前,1991年上海就有了自己的专业特救化救队伍;说到“一支平均年龄二十八九岁的20多人的队伍”,或许你会以为这是在介绍一支足球队;在路上无意间看到车身上标有“特种救援”字样的红色车辆疾驰,或许你会以为是消防出警……其实,这说的都是同一支队伍——上海市民防特种救援队,一支或许你并不太熟悉的专业特救队伍。

年轻民防化救特救队员的志向:“技术强兵,服务社会”

虽然今夏第一个高温日来得“新世纪最晚”,但也势不可挡。截至8月6日,上海已经连续出现了12个高温日,其中有9天是最高气温在37℃以上的酷暑日。就在连续酷暑,人们避之不及之时,奉贤某训练基地却迎来了一支磨练意志、强化技能的队伍——上海市民防特种救援队。为期三天的“夏季强化训练”的序幕就此拉开……

一支年轻的“老队伍”

说起上海市民防特种救援队可以说是一支年轻的“老队伍”。怎么理解呢?

话其年轻,因其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八九岁;话其“老”,是因为其26年的“队龄”比很多队员的实际年龄都要大,除此之外,它也是特救化救领域国内成立时间最早的队伍之一。

这支队伍的“当家人”——上海市民防特种救援中心主任严慧栋介绍,1989年总参防化部和国家人防委明确了要在上海市搞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试点工程。当时上海人防办公室有“三防”职责,再加上国家也有“平战结合”的要求,并且能和国际上的民防组织接轨,于是上海市人防办着手进行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试点工程,1990年化救队的前身上海市核化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站成立。1991年上海民防特种救援队也相继成立。这两支队伍开始参与城市的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2004年上海市成立了应急联动中心,上海市民防办公室作为应急联动的成员单位,参与响应事故处理,并明确民防办的职责包含:核事故、化学事故、建筑物倒塌事故以及重大交通事故等处置任务。2013年上海市颁布《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办法中首次提及“民防特救”的概念。

上海市民防特救中心负责人及队员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拼搏精神:一群喜欢和自己过不去的“80后”

奉贤的三天“夏季强化训练”,虽然时间不长,但一切从实战出发,训练安排紧密,训练强度极大。

清晨六点伴随着一轮朝日,队员们开始了一天的强化训练。3公里越野跑——即便在舒爽的春秋两季都不是什么轻松的项目,何况在上海闷热的盛夏,对身体的负荷可想而知。但三天下来没有一个队员掉队,“别人能行,我为什么不行?”一位刚完成越野跑的队员满头大汗喘着粗气回答,眼神坚毅执着。

白天,一场场更艰苦的技能训练等着队员们。中午左右气温表的显示温度已经直逼39℃,地表温度则更高,在这样的天气下,普通人即便一动不动站在阳光下,都极有可能中暑。在这种情况下,化救队员还要身穿闷热的防化服去完成一个又一个技术动作。往往一场训练下来,队员们的防化服中都能倒出汗水。为此训练结束后,队员之间还打过这样的赌,看谁训练完成后化救服中倒出的水更多,少的一方则要请客饮料。

这片场地上,个人绳索升降、高空绳索救援(6个队员协同作战),高空操作环境中,危险性极高;那片场地上,利用冲锋舟做水上救援项目训练——水上油污泄漏事故的处置。“我们的一切训练项目都是结合上海夏季气候特征。力求一旦发现险情,我们可以及时出动处置。民防专业特救队伍才能‘平时叫得应,战时打得响’。”严主任道出多年坚持夏季强化训练的目的,“当然也必须有这么一群喜欢和自己过不去的‘80后’才行。”

下午五点,伴着斜阳,队员蔡文军丝毫没有掩饰自己身体上的疲惫,“累,怎么不累。但我们训练多流汗就是为了出警少流血,毕竟有了‘金刚钻’才敢揽‘瓷器活’。”

晚上,夜间训练依然热火朝天,灯车等各种夜间指挥装备训练有序展开,队员们依然精神抖擞。

“这样的强化训练已经坚持五六年了,‘比毅力、拼技能、论奉献’在我们这支队伍里已经蔚然成风。”上海市民防特种救援中心党委副书记丁晓波表示。

奉献精神:有了“金刚钻”揽了“瓷器活”

2014年全年出警474起,2015年上半年出警201起。多年训练的成果,充分体现在特救队员的日常工作中。

今年7月,“962962”一阵急促的铃声,一户市民寻求特种救援服务。这一次的“警情”是要摘除高悬居民家中阳台外的马蜂窝,这其实已经超出特救职责,而且当时正逢台风登陆,对上海的影响很大,天气条件相当恶劣。面对该种情况,我们的特救队员没有犹豫,更没有推诿,本着“民防救援为人民”的宗旨,用平时训练中积累的扎实的专业技能很快就为该居民排除了隐忧。

“实在太感谢了,也是实在没想到,他们一来就把问题解决了”X先生对于7月发生的自家“险情”,至今还心有余悸,“打了好多电话,都没得到解决,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才打了民防救援电话。说老实话也没抱太大希望。”

这不是民防特救队第一次紧急处置职责外的险情,似乎每一位特救队员都有属于自己的“出警”故事。

化救队员杨辉也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特殊“出警”经历:2014年12月,家住瑞金街道的一对“空巢”老人,因为怀疑家中煤气泄漏,半夜拨通了“962962”民防救援专线。出警后,杨辉发现管道的接缝处存在轻微煤气泄漏现象,于是他及时为其做了紧急处理,并告知老人第二天通知燃气公司再次上门检修。“没想到四天后,那个老人又来电话了,说是燃气公司又修过了,他们还是不放心,希望我们可以上门再次检查一下。”小杨难掩心中的自豪,“老人把我们当作专业燃气维修队伍了,除了我们信不过其他人。”

“对于一支专业的救援队伍,光有为人民服务的热诚是远远不够的”,严主任深知作为专业特救队伍的立身之本,“我们这支队伍要有精湛的业务能力,要有特色。”

花絮:“抗战精神”不会“失传”

当今的80后,是标准的“生在红旗下,长在新时代”的一代。没有经历过战争,也没有经历过动荡的历史,大多生活在一百多年来新中国最富足的年代。抗战,对于他们而言是及其陌生的,只是电视里飘过的画面而已。

作为80后,这支队伍的年轻人所表现出的“懂得奉献、拼搏向前”的特质,似乎与“拼搏、奉献、团结、自强”的抗战精神不谋而合。抗战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失传”,因为它是沁入骨血的“民族魂”。

在抗战精神感召下,民防人时刻准备着!

猜你喜欢

民防人防防空
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
美173空降旅与克罗地亚防空团正在进行实战演练,发射FIM-92毒刺防空导弹
防空营打靶记
基于北斗三号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及应用
人防结构设计疏漏的思考
LY-70:防空领域的“变形金刚”
民防在我身边(十)
民防在我身边(十二)
民防在我身边(三)
解放初期的上海防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