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原累积症并发发疹性黄瘤病一例

2015-12-23林树洪陈向齐陈胜平曾德华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发疹糖原丘疹

林树洪,陈向齐,陈胜平,吴 洁,曾德华

临床资料

图1 糖原累积症并发发疹性黄瘤病患者四肢、躯干皮损

患儿,女,13 岁。因全身皮损10 d、进行性增多,于2013 年10 月16 日至我科会诊。10 d 前无明显诱因患儿颈背部出现散在粟米大淡黄色丘疹,进行性增多,蔓延至躯干、四肢,伴瘙痒,家长予外用炉甘石洗剂,瘙痒稍有缓解,但皮损仍逐渐增多,未予其他治疗。既往患儿7 个月龄时出现腹部膨隆,3 岁时曾在我院儿科诊断为Ⅰ型糖原累积症,但未行肝穿刺活检和基因检测。后在福建省多家医院诊断为Ⅰ型糖原累积症。患儿平素多病,曾因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鼻中隔溃疡、急性胃炎、腹泻、代谢性酸中毒等疾病多次入院诊治。母孕期间体健,足月顺产,现生长发育较正常同龄儿迟缓。父母均体健,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儿,否认家族中有遗传性疾病及传染性疾病史。系统检查:身高132 cm,体重26.5 kg,腹平软,肝肋下3 cm,脾肋下未触及,余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四肢、躯干泛发粟粒至绿豆大淡黄色丘疹,质地中等,部分丘疹上散在抓痕(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9.54%,中性粒细胞计数4.33×109/L;血生化:空腹血糖3.1 mmol/L(正常值3.6 ~6.1 mmol/L);胆固醇18.01 mmol/L(2.60 ~5.20 mmol/L)、三酰甘油24.43 mmol/L(<1.7 mmol/L)、总蛋白123 g/L(60 ~82 g/L)、尿酸480 μmol/L(150 ~416 μmol/L)、 丙氨酸转氨酶60 U/L(5 ~48 U/L);尿常规中尿蛋白(++)、尿酮体(±)、尿隐血(+)。腹部彩超示:肝增大、脂肪肝,脾增大,双肾增大伴弥漫性病变。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真皮胶原纤维之间见大量富含脂质的泡沫样细胞,界限不清,并见少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偶见不典型Tonton 多核巨细胞(图2)。最后诊断:①发疹性黄瘤病;②糖原累积症。我科会诊建议予以降血脂治疗,并于儿科给予氟伐他汀钠20 mg 每日1次睡前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 200 mg 每日3 次口服。半年后复查胆固醇7.61 mmol/L、三酰甘油12.35 mmol/L,皮损部分消退,现仍在随访中。

讨论

糖原累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是少见的一组常染色体相关的隐性遗传病,患者不能正常代谢糖原,糖原合成或分解发生障碍,因此大量沉积于组织中而致病。患者在婴儿期可出现肝大、发育障碍,部分患儿在4 ~6 岁时可出现脾大,可出现肝纤维化,但不一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除肝病变外,患者可表现为易患感染性疾病。本病主要诊断依据为:①临床表现为肝大、身材矮小、肥胖、生长发育迟缓等;②血生化检查 :空腹血糖低,血三酰甘油及胆固醇升高,血乳酸、尿酸升高;③肝穿刺活检:肝糖原常超过正常值6%,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ase)活性降低乃至缺失,细胞核内有大量糖原沉积;④糖耐量试验呈现典型糖尿病特征;⑤G-6-Pase 活性降低[1]。 其中病史、体征和血生化检查是临床诊断依据,肝糖原定量和G-6-Pase 活性测定是确诊依据。

图2 糖原累积症并发发疹性黄瘤病患者皮损组织病理(HE染色)

发疹性黄瘤病是GSD 的一种皮肤表现。GSD 可导致患者血三酰甘油及胆固醇升高,形成高脂血症,含有脂质的组织细胞和巨噬细胞局限性聚集于皮肤或肌腱,形成黄色斑片、丘疹或结节,继而表现为黄瘤病。发疹性黄瘤病皮损多发于臀部、肩部手部及膝关节等处,皮损为针头大或者更大的黄色或橘黄色丘疹,迅速分批或骤然发生,急性期炎症明显,皮损周围有红晕,可有瘙痒或压痛,消退后可留有瘢痕[2],其发疹早期常表现不明显[3]。本例患儿身高较同龄儿童偏矮,生长发育迟缓,病程中多次患感染性疾病。体检及B超检查示肝大,生化检查示空腹血糖偏低,血三酰甘油及胆固醇明显升高,血尿酸升高;患儿父母未同意行肝穿刺活检和基因检测,但省内多家医院结合其临床表现和各项检查结果均考虑诊断为Ⅰ型糖原累积症。GSD 患者一般不出现总蛋白偏高现象。该例患儿入院查总蛋白升高,后多次复查总蛋白未见明显异常,考虑为一过性升高、无临床参考意义。该例患儿全身泛发粟粒至绿豆大淡黄色丘疹10 d,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浅层及中层有较多泡沫细胞,未见典型Tonton 多核巨细胞,考虑与发疹时间尚短有关。结合临床体征及体检、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最后诊断成立。

发疹性黄瘤病常需与结节性黄瘤、扁平黄瘤等鉴别。除发疹性黄瘤外,其他各类型的皮肤黄瘤组织病理改变基本相同,表现为真皮或者肌腱、韧带、筋膜内有大量的泡沫细胞呈群或者结节状排列在胶原束间,常见Touton 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少见或无;而发疹性黄瘤病的炎症较为明显,浸润细胞中有较多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特征性的黄瘤细胞则较少,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存在脂质,可形成栅栏状肉芽肿[2]。通常黄瘤病治疗的重点不在于皮肤黄瘤的本身,而是防治伴发的动脉粥样硬化、肝脾大、腹痛和胰腺炎等[4],而黄瘤本身无需特殊处理,通常会随血脂的控制而减轻或消退[5]。皮损较少者一般以物理治疗为主,如激光、冷冻、电灼、外科手术等。糖原累积症继发的发疹性黄瘤病现报道较少,尚无经典治疗方案。王芳等[6]报道伴有高脂蛋白血症的患者,宜予以低脂饮食,口服降脂、保肝等药物,如苯酰降脂丙酯、多烯磷脂酰胆碱等,并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常可在数周取得满意疗效。

[1] 王霞, 邱文娟. 糖原累积病I型研究进展 [J].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08, 35(5):436-438.

[2]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1371.

[3] Martínez DP, Díaz JO, Bobes CM. Eruptive xanthomas and acute pancreatitis in a patient with hypertriglyceridemia [J]. Int Arch Med, 2008, 1(1):6.

[4] 靳华, 王飞. 黄瘤并发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1例 [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 24(4):381.

[5] 李俊峰, 马俊平, 刘杰, 等. 发疹性黄瘤并发糖尿病1例 [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 25(6):488-489.

[6] 王芳, 林新瑜, 宋林红, 等. 发疹性黄瘤病并发2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一例 [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2, 5(5):300-302.

猜你喜欢

发疹糖原丘疹
体育运动后快速补糖对肌糖原合成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金银花中的金银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王建设:糖原累积症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肌糖原超量恢复的研究历史与进展
咽峡炎链球菌检测在儿童发疹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发疹型汗管瘤2例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