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外环线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

2015-12-23李淑民

绿色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敏感点环境影响道路

李淑民

(河北省唐山市环境保护研究所,河北唐山063000)

1 引言

当前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造成城市交通量剧增,制约了城市交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城市外环线的建设,在加强城市中心城区之间以及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之间的联系,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外环线项目作为城市道路的一种类型,与公路项目相似,工程涉及行业、部门多,涉及区域广、敏感点分布多,在施工期和运营期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及固废对城市及周围的环境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1]。因此应结合全“线”与局部“点”评价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本文以城市外环线开发项目为例,从建设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水土保持、公众参与、工程选线和建设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等几个方面对城市外环线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探讨。

2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城市道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根据道路建设项目线长面广的特点,一般采用点线结合,以点带线,突出环境敏感点、敏感区域的评价方法,对大气、噪声环境采用模式计算和类比分析法,对生态环境、社会环境采用调查分析法[2]。

2.1 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评价工作应根据城市外环线开发项目的工程特点,一般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将施工期对环境影响、营运期的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为重点,详细论述其影响大小和影响范围,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对策,同时进行公众参与工程选线合理性分析论证。

2.2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现场勘查,通过分析项目的工程内容、工艺特点、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并结合评价区域的特征,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进行识别。

通过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确定城市外环线开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主要有施工扬尘、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噪声、固体废弃物、生态环境等;营运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有废气、废水、噪声、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影响。评价因子包括现状评价因子、污染源评价因子、预测评价因子。

2.3 评价等级及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评价技术导则要求,城市主干道、快速路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按照技术导则的要求依据城市外环线所经线路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建成前后所经线路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受外环线影响人口的数量来确定评价等级;因施工废水均要求合理处置,地面水、地下水影响评价一般只进行简要的环境影响分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按照工程占地是否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重要敏感区,还是属于一般区域,来确定生态环境评价等级;城市外环线属于道路工程,不属于重大、非重大危险源及环境敏感区域,一般仅对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作环境风险分析。

3 城市外环线开发项目分析

根据对城市外环线项目所经区域环境的现场踏勘和调查,确定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等环境保护目标。

3.1 区域环境概况

明确项目区域环境概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经济概况,给出道路工程与城市规划、路网规划符合性和环境功能区划符合性情况说明。

3.2 项目概况

在城市外环线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对项目的工程概况、工程路线方案及主要控制点、工程交通量预测、主要技术指标、主要工程量等进行介绍,给出永久占地、临时占地情况,工程内容主要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涵洞、隧道、交叉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连接线、工程占地及拆迁、工程土石方、三场(取土场、弃土场、采石场)、施工便道便桥等,详细介绍工程施工方案,路基、路面、桥梁的施工工艺。

3.3 建设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城市外环线开发项目的施工期一般较长,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持续时间也较长。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对土地的占用,工程开挖对植被、水土流失等生态影响,施工粉尘、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由施工车辆噪声、施工机械噪声、汽车尾气以及对沿线景观的影响。

3.3.1 施工扬尘

工程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为颗粒物。主要污染环节为散装材料的运输和堆放,土石方的开挖和回填、施工营地桥梁预制场及搅拌站等作业过程。上述各环节在受风力的作用下将会对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产生扬尘。另外,运输车辆行驶将产生道路二次扬尘污染。道路工程若设置沥青搅拌站,还要考虑沥青的熬制、拌合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3.3.2 施工废水

道路施工期间,施工材料若保管不善或受降雨冲刷等原因渗入地下,将会引起地下水体污染;废弃的建筑材料堆场残留物质经雨水冲刷下渗也会造成地下水体污染;施工营地内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对水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

3.3.3 施工噪声

建筑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运转,设备动力噪声。此外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的运输也可引起交通的增加。道路建设施工期间,施工工作量大,而且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用到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不尽相同,作业机械类型较多,如推土机、压路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等和施工车辆产生的噪声,这些突发性非稳态噪声源将对敏感点产生一定影响。

3.3.4 施工固废物

道路工程固体废物主要为弃方,如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多余土地的压占,在雨季可能增加水土流失,同时对周边景观和地质环境的产生不良影响,施工期的其它建筑垃圾经合理处置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3.3.5 施工生态环境影响

施工期生态影响主要有植被覆盖、动物迁徙、占地(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弃土方案、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农业生态、景观生态等,评价是要通过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影响。

3.3.6 施工期社会环境影响

结合工程性质和区域环境特征以及影响因子的影响程度,道路建设对社会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矿产资源利用、工农业生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农民生计方式、居民出行条件及安全和生活质量、拆迁与安置、土地利用、基础设施、资源利用和旅游业发展等的影响。

3.4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3.4.1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工程沿线区域原有自然生态功能完整,运营初期沿线植被未完全恢复,水土流失依然存在。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主要考虑道路建成后对野生动物、农业、景观等的影响分析。

3.4.2 噪声影响因素分析

运营期主要噪声源为雨水泵站,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噪声源(为非稳态源),均可能对沿线两侧的环境敏感点造成不同程度污染影响。

3.4.3 废气污染源分析

道路工程的废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运营期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为CO、NOx(评价时采用NO2)、HC等,汽车尾气污染物可模拟为一条连续排放的线性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与交通量的大小密切有关,同时又取决于车辆类型和运行状况。

3.4.4 水环境污染源分析

道路运营期由于车辆燃油、废油滴漏在路面,含有油类物质混入路面积水泵入地表水体,造成地表水体污染。

3.4.5 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环评中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包括社区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房屋拆迁、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等主要社会要素,还要考虑城镇规划区、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等社会敏感区。

3.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为预测城市外环线建成后的环境质量,须对道路建设前区域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背景调查和评价。

(1)环境空气。在评价范围内,应选取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集中居民点,学校,医院等)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2)声环境。应对沿线评价范围内的主要环境敏感点(集中居民点,学校,医院等)进行实测。

(3)水环境。对沿线评价范围内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取水口、地表河流、地下水等水敏感点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分析方法有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监测,单因子指数评价。

(4)生态样方调查。主要生态要素包括基本农田,植被,生态公益林,动物,保护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水生生物,景观,生态完整性。分析方法有资料收集,调查走访,现场踏勘,生态样方调查,景观多因子评价,遥感解译。

3.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6.1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鉴于施工噪声的复杂性,以及施工噪声影响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环境评价中应针对不同施工阶段计算出不同施工设备的噪声的影响大小和影响范围(包括场界和敏感点)进行准确的预测和评价,以便施工单位在施工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应尽量避免在夜间(22:00~6:00)进行;施工单位应尽量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机械设备和带有消声、隔音的附属设备,施工现场靠近居民一侧设置围挡;做好施工申请和公告工作;施工运输车辆在过村庄时控制车速、禁鸣,加强车辆维护,来减轻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雨水泵站的水泵应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标准要求;城市外环线工程沿线的部分敏感点一般距离道路较近,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敏感目标的影响较大,应予以重点评价,模型预测(没有进行背景噪声叠加情况下的公路两侧距离路中心线200 m范围内交通噪声预测值;根据声功能区划限值计算公路两侧主要交通噪声值达标距离情况;敏感点各预测年噪声值;各敏感点纵面等声级线图;特殊路段近期平面等声级线图),评价道路建成后在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噪声总体水平及其对周围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点噪声影响,以便根据噪声影响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的降噪措施,包括道路本身的工程降噪措施、工程管理措施以及对沿线村镇的规划控制要求等。

3.6.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施工期是道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最主要时期,结合沿线生态环境特点及其工程特性分析,从工程临时占地、水土保持、景观生态等方面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施工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将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在工程投入运营后做好修复、绿化等工作。绿化工程作为工程必不可少的部分,不仅能够美化景观,还起到及时恢复和补偿原有区域内植被损失,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并具有减少汽车扬尘、降低汽车噪声等环境效益。

3.6.3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施工期物料的运输和装卸将给道路沿线带来扬尘污染。灰土的起尘量与其表面含水量、车速成比例关系。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规划运输路线,遮盖运输车辆,并采取必要的洒水措施,减少道路扬尘影响。施工现场、筑路材料堆放地点遇到恶劣天气加篷覆盖,减少堆存量并及时利用,定期洒水防尘;路基填筑时,根据路基材料压实的需要相应洒水;设置灰土拌合场及沥青拌合场的,应预测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并提出减轻污染的措施;施工营地桥梁预制件场地应当选在环境敏感点的下风向,并有一定的防护距离。

运营期环评应预测主要污染物NO2对环境空气敏感点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分析是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位置,并绘制评价范围内相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为了使道路周围大气环境优化,环评应提出在道路两侧加强绿化、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对尾气超标车辆禁止其上路等建议。

3.6.4 环境风险分析

环境风险分析方法主要有资料收集,模型预测(一定时间内污染物的扩散距离,污染物的扩散浓度值)。

道路运营环境风险主要是危险品储运风险,运输过程中稍加不慎,极易导致严重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可能导致环境损害[2]。道路工程风险关注点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其他水域,尤其是需高度重视环境敏感点位和区段发生的交通事故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风险,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取决于危险品的毒性、化学性质、燃烧性与爆炸性、泄露量及事故地点的环境敏感度、扩散性等多种因素。主要措施是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部门颁发的危险化学品运输的相关规定,同时在道路入口处设置化学危险品运输申报点,充分发挥路政和公路巡警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功能,对运输危险品的车辆进行全程监控,防止危险品运输车高速行驶、超车,建立环境风险应急报告程序和制度,出现事故环境风险后,按照环境风险预警程序,启动应急方案,采取紧急救援等措施,排除或减轻事故风险危害,在桥面设置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过警示牌,建设桥面径流水收集系统,沉淀池;加强危险品车辆通过桥面的管理,建立道路危险化学品货物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等,以达到降低环境风险,减少危害环境的目的。

3.7 水土保持

城市外环线工程需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对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及防治目标进行介绍,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现状、流失量预测、土石方平衡、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及投资情况。

环评应对取土场、弃土场、采石场环境合理性进行分析:是否影响重要资源,应不破坏基本农田、特产地等,尽量选择旱地、林地等,少占良田;是否置于敏感景观点;是否置于环境风险地段,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泄洪道、大风通道等环境不稳定处;是否影响环境敏感目标;是否易于恢复利用;运输道路是否穿越不宜穿越地区等,如集中居民区、学校和医院等。

3.8 公众参与

城市外环线开发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3]号文及有关规定落实公众参与内容,满足公示次数及时限要求,建设单位、评价单位向拟建项目周围地区的公众说明道路的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周期、道路等级、设计速度等工程基本概况和由于该工程带来的环境问题、拟采取的污染物防治措施,公众参与信息公布可采用报纸,上网,张贴公示等形式;意见征求可采取发放个体调查表,访谈沿线乡镇学校等,走访职能部门,专访、座谈会听证会等几种形式进行,周围环境敏感点较多且距离较近时,应召开听证会,对施工期和运营期的污染防治措施征求群众意见,将群众意见和建议纳入工程的设计工作及影响减缓措施内容中。

3.9 工程选线和建设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

环评中应从规划协调、敏感目标、生态影响、安全性、资源影响、景观影响等方面论述工程选线和建设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选线是否与城市路网规划、城镇规划一致;是否影响法定的或科学评价认定的重要保护目标;是否经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或对其影响,是否会造成重大生态分割或对生态敏感目标的严重影响;是否位于环境风险大的点、段上,是否影响饮用水源保护区或取水口;是否影响重要资源或造成重大的资源损失;是否置于敏感景观点,影响重要景观;是否会加剧沿线区域现有环境问题等。

4 结语

城市外环线建设项目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把好环境保护第一关,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把城市道路建设和道路环境保护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城市外环线开发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1]张少金,秦家盛.浅谈城市道路环境影响评价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

[2]郑明太.城市道路建设与环境影响评价[J].路基工程,2008(3):161~162.

[3]胡二邦.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353.

猜你喜欢

敏感点环境影响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水产养殖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残留及其环境影响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数控机床实切工况下温度敏感点稳健性选择方法研究
跨文化沟通敏感点管理刍议
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对气动热环境影响
文化环境影响下的儿童行为探析
地铁冷却塔消声处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