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伦理思想初探

2015-12-23严丽敏

绿色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生态伦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

严丽敏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生态伦理思想初探

严丽敏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阐述了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探讨了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包括其概念、基本原则、研究方法,并探讨了生态伦理构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

收稿日期:2015-07-10

作者简介:严丽敏(1989—),女,江苏宜兴人,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编号:1674-9944(2015)09-0023-02

1引言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是当前学界热议的话题,尤其是从伦理角度上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思考研究更是当前学界的一大热点。为了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危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不断从伦理的视角去重新审视自然、对待自然,以期发现克服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

2生态伦理思想的历史形成

生态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导致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日益破坏,而生态伦理就是在面对这些问题反思的基础上形成以及发展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工业化在西方的加快和在全球范围的展开,经济的繁荣满足了人们物质欲望的同时,也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种恶果到20世纪60年代初便开始悄然萌发、蔓延并显现出了巨大的破坏性。与此同时,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当代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该书在当时引起了广大民众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一些民间的环境组织也在此时应运而生。与此同时,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生态伦理的基本思想,其中有海德格尔对技术时代的剖析批判和对人类主体地位的反思、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等等。

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环境保护运动。生态伦理以此为契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渐渐呈现出繁荣景象。

3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

3.1 生态伦理的概念

“生态”(Eco-)-词是由海克尔创造的,源自古希腊文,原意是指家或人所处的环境。现在通常是指生物的生存状态,即“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惯”。

“伦理”一词,也源自古希腊文,原意是指风俗、习俗。在我国最早见于《乐纪》:乐者,通伦理者也。长期以来,人们对伦理概念的界定,主要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传统的社会里人们只重视人类对自然的权利,却忽略了人类对自然的义务;只重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性,却忽略了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因此人类社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困境。所谓生态伦理,就是对人类伦理道德思想的重塑,更加突出人类对自然界的人文关怀和伦理情怀,其核心就是要求人们辩证的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自然、社会的共同发展。

3.2 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3.2.1生态善恶原则

“善”与“恶”在伦理学的范畴中,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整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生态的“善”,即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和消费等一切行为中,不破坏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的“恶”,即是指在生产生活中破坏了生态平衡并且损害人类共同利益。生态善恶伦理原则的确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并约束了人们行为,通过激发人们热爱自然,爱护各种物种的道德情感,把这种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情感升华为追求生态真善美的自觉行为和崇高境界。

3.2.2生态整体和谐原则

在自然的大生态系统里,丰富的生物种群,包括人类自己特有的生态位,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利益共同体。它是一个有机整体,只要对其中的某一部分破坏达到一定程度,都会导致整个有机体的失衡,因此人类文明的兴衰与生态系统的好坏是戚戚相关的。现在,虽然人类拥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仍然要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整体和谐的新型关系。

3.2.3尊重自然价值、利用和开发自然的人道主义原则

地球早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己经存在,并按照自己的规律运动发展着,形成了地球的生态平衡,自然万物在这一平衡中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功能,任意排挤只会给生态平衡带来损害。生态伦理学揭示出自然具有极其丰富的价值内涵,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物也有它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存以及发展权利,同时要求人们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大自然,以人道主义的原则对待大自然。

3.2.4义利相统一原则

义利统一,即是指人类在追求自身利益时,要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生态伦理就是调整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它把道德扩展到了自然界中,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的是实现人类更加长远的利益。因此,生态伦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利益问题,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人类共同的长远利益,倡导的是对合理利益的正当追求,而不仅仅是为了自然利益,更不是轻视或反对人们对正当利益的追求。

3.3 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研究方法

3.3.1整体主义方法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关于人与自然环境之间道德关系的研究,它认为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物种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和作用。所以,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应该遵循整体主义的方法,把人与自然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站在生态系统整体的角度,从部分与整体、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关系中,全面的、综合性的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3.3.2价值分析方法

生态伦理学不是表层地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而是深入研究人对待自然环境的行为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哪些是善的、恶的,哪些是公正的、不公正的,为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所谓价值分析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对人的态度行为进行价值评判,价值分析方法是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

3.3.3辩证的方法

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生态伦理学是是关于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的研究,环境范围内的道德关系一样也要受到辩证法一般规律的支配,因此,生态伦理学的研究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也要遵循辩证法的规律,在积极吸收合理的内容、批判不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建立起更加科学的生态伦理学的理论研究框架。

4生态伦理构建的现实意义

4.1 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态伦理的构建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自然将给人类带来福祉,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的提供充分条件,在生理和心理上给人类以满足。以掠夺和征服自然为目的的发展,历史与事实都已经证明了其必将得到恶劣的后果,导致沙化、荒漠化、水士流失、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消失等现象频出。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必将严重影响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伦理强调”和谐”,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其核心思想。要想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生态伦理观念,转变错误的生态伦理观念,与人和自然相对立的错误理念划清界限。缺乏正确的生态伦理观的社会,根本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2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即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必须同时追求政治、文化和生态的良性、稳定、健康发展,协调好“五个文明”的关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社会发展在自然环境层面达到和谐,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观。既关注经济的发展,也关注人的根本利益,更关系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强调的是处理好经济和社会建设、人口有序增长、自然资源消耗和保持、环境开发等关键性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因此,生态伦理的构建,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4.3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人类中心主义”、掠夺式发展、枯竭型开发、粗放型发展,这些落后的思想将人类的生存环境推到了崩溃的边缘,个别地区甚至已经把自然生态毁灭殆尽。我国的人口数量和资源储量受庞大的人口基数约束,人均资源享有量与国际平均水平相距甚远。现实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当前我们必须转变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生态伦理观。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和支持的前提下,协调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关系。保持好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在资源节约、环境优越、生态良好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将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与发展行为控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实现可持续发展。

5结语

当今世界,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人与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带来了环境的持续恶化,使得能源短缺、物种灭绝等一系列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激增,人与环境的不和谐发展已经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当今世界各国已经开始重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维护生态环境,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能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错路”,要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者前争取最大的平衡,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潘禾.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观点评析[J].绿色科技,2014(2).

[2] 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3] 何青.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3.

[4] 徐卿.低碳社会的生态伦理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5] 宋佳怡.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环境伦理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6] 邓环.社会主义生态伦理观价值向度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7] 周琦.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的生态伦理与伦理对策[C]//.2013年全国哲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2013.

[8] 陈传宝.生态伦理的困境及规避途径[C]//.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北京,2009.

猜你喜欢

生态伦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
试论先秦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广西百色市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价值研究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生态伦理智慧及其现代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