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的艺术酷跑

2015-12-23合作媒体中国人的一天

读者·原创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湖南日报小西长沙

合作媒体_中国人的一天

图/文_李健(湖南日报记者)

移动的艺术酷跑

合作媒体_中国人的一天

图/文_李健(湖南日报记者)

跑酷诞生于20世纪8 0 年代的法国,“跑酷”一词来自法文“ p a r c o u r ”,有“ 超越障碍训练场”的意思。跑酷运动者把整座城市当作一个大训练场,一切围墙、屋顶都成为攀爬、穿越、翻滚、跳跃的对象,废弃的工厂、拆迁的房屋、古旧昏暗的街道更是跑酷迷们最爱的运动场所。跑酷是一项街头疾走极限攀越运动。

1.李晨阳(左)在冯四方的协助下练习后空翻。李晨阳说:“我希望天天跟跑酷在一起,就算老了、眼睛花了、牙齿掉了、手脚颤抖了,我也要跑酷。”

2.长沙市杜甫江阁附近,冯四方在练习跨越。(照片为多重曝光拍摄)3年前,他开始正式练习跑酷,如今是一名职业跑酷选手。

3.跑酷队员每次训练前,先要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然后再进行跑酷训练,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意外发生。

4.每个人都有梦想,但很多人的梦想埋葬于现实之中,冯四方(左)和李晨阳决心用梦想养活自己。他们现在是湖南仅有的两名跑酷职业选手。

嗖嗖,一个健壮的身影飞过,像一道火红的魅影,翻滚过后,再一个鲤鱼打挺。冯四方酷酷地摆出V字手,留下一片欢呼声、尖叫声。

艺术、视觉冲击、运动健美,这就是跑酷者们所享受、所追求的。

湖南长沙登隆街内一个不大的练习房里,十几个年轻人闪转腾挪、上蹦下跳,青春的阳光在他们健壮的肌肉上折射出七彩的颜色—暖色是梦想,冷色是身上的伤疤和坚持的不易。

他们之中,有人放弃高薪来当跑酷教练,有人不远千里从福建来此学习,有人倒贴钱开了训练馆,坚持到如今,终于在市中心有了200平方米的新训练馆……这些人和普通人一样,穿梭在长沙的大街小巷,只为了心中一个小小的梦想—让更多人加入到这项健康的运动中来。

在2014年8月9日的“红牛跑酷大赛”长沙站中,代表湖南参赛的李晨阳获得了第三名,拿到了一张当年11月份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总决赛的通行证。

让他们高兴的是,这项运动正慢慢走向大众。

作为极限运动,跑酷动作存在危险,请勿模仿。

5.学员们在训练馆里刻苦练习。这个约200平方米的场馆是冯四方今年7月开办的,投入40万元。他说,盈利方式主要是办培训班、进行商业表演等。

6.“我的梦想是通过练习跑酷强身健体,同时带动更多的人加入跑酷队伍。”小西说。

7.长沙市天心阁附近,学员们在教练冯四方(中)的带领下练习空翻。每当他们“飞檐走壁”时,旁边总有许多人围观。

8.冯四方展示倒立走台阶。他以前是当兵的,2009年退伍回家后接触到跑酷。现在,冯四方成立了“黑色眼睛联盟”,把湖南的跑酷爱好者聚集在一起,他想让跑酷成为大众能够参与的项目。

9.高难度的“猫挂”动作需要技巧、力量和谐统一,大多数学员目前只能坚持几秒。

10.现在,湖南的跑酷爱好者越来越多,他们运用跑、跳、撑、攀爬、翻滚等一系列动作,迅速跨越障碍物,瞬间完成令人眼花缭乱的表演。

11.李晨阳说:“刚开始做高难度高空动作会感到恐惧,但通过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练习,恐惧心理被克服了。”

12.李晨阳以前练习街舞,为了练好空翻找到了冯四方练习跑酷,接触后发现跑酷更适合自己。图为李晨阳在进行后空翻定点训练。

13.在跑酷者们看来,跑酷这项运动刺激、自由。

14.李晨阳(左)与小西在展示“人体飘旗”。完成这个动作需要进行握力、腕力、臂力、腰力、大腿肌肉等多方面的锻炼,这样才能做到身体与地面平行,像一面旗帜随风飘扬。

15.“通过玩跑酷,我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都提高了。虽然伴随着伤痛,但得到的是快乐。”冯四方说。

16.湖北人李晨阳(右)14岁随父母来到长沙,16岁便在一家门窗厂工作,一直干到2012年年底,离开的时候他已经是厂里的班长。促使他离开的原因就是跑酷,现在,他在冯四方的跑酷训练馆当教练。

17.“在国外,跑酷是很大众的运动,翻个跟斗、打个滚就是跑酷。”夕阳下,冯四方一边做着帅气的动作一边说。

18.在跑酷中,“酷”是精髓,如何把动作做得更漂亮、更华丽是所有跑酷者所追求和向往的。

19.小西(前)和小豪在练习“撞墙”技术。他俩都是一边工作一边练习跑酷,跑酷运动对他俩来说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

20.2014年“红牛跑酷大赛”全国分站赛长沙站在橘子洲沙滩公园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42名跑酷爱好者为3个晋级名额展开争夺。

猜你喜欢

湖南日报小西长沙
《中餐厅5》官宣,长沙又要火了!
打卡长沙网红地
长沙之旅
《湖南日报》三论守好网络舆论阵地
好朋友
报刊交邮发行公告
党报发展探新路 融合创造“新湖南”
是我抢了你的体重,你抢了我的智商吗
是我抢了你的体重,你抢了我的智商吗
雨中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