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发现巧设计,引导生活入课堂
2015-12-22高慎波
高慎波
摘要: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要求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 生活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4.160
初中物理教学应该围绕课程标准要求设计并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新燃起对物理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切实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活动。目前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教室都配上了“班班通”,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学手段也变得更加丰富,为我们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添了技术支持。
美国实用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知识来源于实际,来源于生活,更适于从生活走向物理。这就要求在设计教学时,围绕我们身边常见的事例、现象等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感知,从而由生活进入物理。
一、由生活体验引出
如人教版教材在学习“光的传播速度”时已经学过声音的传播速度,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学习“惯性”时可提出问题:在不能打开鸡蛋的前提下如何判断生鸡蛋和熟鸡蛋?坐车时汽车突然启动人为什么会向后倾倒,而突然刹车时乘客却向前倾倒?在学习“力的相互作用”时,通过划船时,桨向后划水,船则会向前行驶;溜旱冰时,如果你向前推别人,你自己却向后运动。学习“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时:将手放在桌面上用力搓桌子有什么感觉?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打完后,摸一摸打气筒的外壁,发现外壁变热了是什么原因?这些现象学生一般都有切身体会,通过这些生活经验让学生感知物理的生活性。
二、由经典诗词引出
如在学习“运动”的描述时:唐代诗人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为什么不动的青山却“相对出”呢?学习“声音的传播”时,唐代诗人胡令能《垂钓》诗中的“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为什么会“怕得鱼惊”而“不应人”?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第三人”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唐朝诗人储光羲写的五言古体诗《钓鱼湾》中的经典诗句“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为什么“潭清”就会“疑水浅”?学习“流体与压强的关系”时,唐代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为什么会将茅草卷走?这些耳熟能详的优美诗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诗人知识的积淀,既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又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古人不但有深厚的语言功底,更善于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由歌曲歌词引出
如学习“物体的相对运动”,《闪闪的红星》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中“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为什么“走”?《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中“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谁在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乡间的小路》中“荷把锄头在肩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喔喔喔喔他们唱,还有一支短笛隐约在吹响。”我们怎样听到声音,而且还知道是短笛的呢?学习“光的折射”,《昨夜的星辰》中“今夜的,今夜的星辰依然闪烁。”星辰为什么会闪烁?学习“压强”,《外婆的澎湖湾》中“也是黄昏的沙滩上,留着脚印两对半,那是外婆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为什么会留下“两对半”的脚印?这些经典歌曲中让人流连忘返的同时,却无不渗透出了物理学知识,让学生久久不能忘怀。
四、由俗语、谚语、歇后语引出
如“光的直线传播”,为什么一叶遮目不见泰山?光的直线传播:坐井观天——所见甚少,是由什么原因?平面镜成像:为什么说摘不着的是镜中花,捞不着的是水中月?为什么说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物态变化:下雪不冷,化雪冷有什么道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为什么一只巴掌拍不响?为什么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这些通俗易懂的俗语、谚语或者歇后语无不体现着人们的智慧,必然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由影视作品、照片引出
例如,《狙击手》视频片段,瞄准的过程就是运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其中有一个镜头是通过观察到敌人狙击手的瞄准镜反光而发现对手,确定位置并将其击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另外,影片《西游记》等神话故事中的“舞台烟雾”是小水珠,不是烟,可以引入物态变化知识。通过水中倒影的照片可以引出平面镜成像。通过影视片段或照片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有用性、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
六、由文学资料引出
如我国古书《考灵曜》中记述“人在舟中闭牖(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鲁迅先生在小说《社戏》中去赵庄看戏行船途中的描述:“两岸起伏的连山仿佛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可以引出参照物。我国古代启蒙读本之一的《千字文》中说“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可以引出物态变化(通过学习让学生解释‘露结为霜说法是否正确)。这些文学资料有些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对知识的认识不足,甚至不能正确解释,但却对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用疑问的眼光发现问题,用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探究未知的自然现象或规律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引入学习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如魔术表演中有很多利用了物理知识,通过解密魔术引入,还可以通过科技发展中的问题或现象引入,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项目中的问题引入等。
在物理教学中将生活植入课堂,让初中物理教学焕发生活的生机,利用现象、事例等一切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从生活现象引出物理知识,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能够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打开物理兴趣之门。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这种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使学生体验物理的强大魅力,让初中物理根植于生活,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通过学习尝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