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语文课程资源
2015-12-22邓芹刘方栋
邓芹 刘方栋
摘要:语文教师应建立开放、富有活力的教学课程:要立足本土,立足生活,将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科学地转化成教学资源,使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把抽象的情感,如爱国爱家的情感,通过课程观察、体验、思考深化到内心深处,从而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而且,教师与学生就是在这种双向内涵式发展中相互成长的。
关键词:语文课程 教学资源 本土文化 语文生活化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4.126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校教师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并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1]我仔细揣摩得出:生活处处有语文。这正如李镇西老师提倡的构建“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2]的教学思想一样。
寻求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资源,开放到怎样的程度,语文的活力才会显现,这个度难以把握。但没有争论的是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倡的语文教学要有大视野。何谓大视野?我进行了自己的解读:首先要看得远。正如前辈教师所说的:“教孩子一年,为他们想三年;教孩子三年,为他们想十年;教孩子十年,为他们想一辈子。”这种远,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要有前瞻性与指导性,在教师自身是指教师的教学探索过程要对其成长具有发展性与可持续性。这种对学生对教师的远景构想理论上要求不能仅仅局限在几年后的中考与高考这种阶段性的评价测试,而应尊重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高瞻远瞩。其次要看得宽。我们难以把现实生活与语文划出明显的界线来,不仅说明现实生活与语文交织一起,更说明语文的外延很广阔。教师要合理利用这种广阔,因为历史、文化、科学、哲学、宗教中,还有生活里,都有语文。只有教师朝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这种宽广境界去努力,语文就不仅仅是课本里的那三五斗文字。再次还要看得深。教育与心灵是紧密相连的,一样的教育方法投射到不同的学生心灵里,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这种难以预测的结果,决定了教师在施教时必须对学生的内心发展趋势和教学后果有一个初步的预判。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看得深刻、看得透彻。
宽阔宏大的语文课程资源是难以把握的。生活处处皆语文,可原生态生活又难以直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关键是如何将这些材料科学地转化成语文课程资源。这正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最大的困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虽皆是路,却不知从何处入道。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苦闷中难得语文,苦闷中又复得语文。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有了宽阔宏大的语文课程资源观,一切皆可成为资源。俯仰之间,语文课程资源就在脚下,就在身边。然而,原生态的生活不能说它就是语文,就成了直接可用的资源,在生活与语文中间还必须有个变化过程。如何具有孙悟空般的变化本领,把腐朽化为神奇呢?这需要教师教授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方法,又需要教师在语文引导学生寻求到生活的美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世界里,眼睛、耳朵、心灵所到之处尽是美好,尽是关爱,尽是感动。只有这样,语文才能诗意地栖居在学生与教师的心里。诗意难得建立,诗意的栖居境界更难以达到。我思及此,衣带渐宽。于是,我把眼睛放在了居住地——南昌,立志于从这块厚重的土地上寻求语文本土化的教学资源,如漫步在“南昌第一街”豫章驿道上读镌刻在石柱上的对联,静坐在“镇城之宝”绳金塔下听其千年沧桑的故事,到八一广场英雄纪念碑前缅怀革命英魂,徜徉在博物馆里回味南昌千百年来神奇,驻足梅岭细细感受山里的心旷神怡。从渊明路到系马桩再到青云谱,我访幽览胜。走过看过,因为是带着心情去的,南昌的历史与现实的美好自然尽收眼中、心中。带学生游完八大山人纪念馆后,我以下水习作《归于尘土之时,可有人懂你》抛砖引玉,引导学生习作,鼓励学生走走南昌的大街小巷,听听南昌的各处故事,写写观到的景、悟到的情。
南昌浓厚的文化底蕴,经得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儿女用满腔热情去体味。学生走着,看着,记着,花儿样的文字在他们的笔下绽放。学生在八大山人纪念馆里,深情驻足。有的学生感叹道:“在这座城市里走走,感恩之花悄然开在了我们的心灵深处,同时一起开放的还有坚强之花。”还有的学生写下:“请记住:有的时候我们有些近视,忽略了离我们最真的情意,一如脚下土地的深情;有的时候,我们有些远视,模糊了离我们最近的幸福,一如在南昌怀里温暖。”
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开放而有活力的资源何在?回首,一切尽在生活中。经意与不经意间,这些南昌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以及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成为学生心中的故事,笔下的文字。轻轻拾起了这一片语文课程资源,发展了学生,也提升了教师自己。学生在走、看、思、写的过程中,思考能力强了,观察力、感受力也强了。更重要的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了中华文化的厚重博大,汲取了民族文化智慧。我发现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已悄然沉淀在学生的心里。这种抽象的教学目标,在学生面前变具体了,可感受到,可触摸到了。在这一语文课程资源的运用中,学生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自己家乡的美好,理解了家乡的文化,感受到家乡的可爱,从而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对家乡深深的爱。这种抽象的爱是通过观察、思考逐步建立的,学生在无形当中增强了观察,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也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学生心智的发展。在这一课程资源的实施过程中,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还有学生的习作与口头表达。“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4],学生用文字、用语言把自己获取的南昌的历史文化信息再次从大脑里输出的过程就是对学生心智的一个良性的强化刺激。这种刺激作用于心智,使学生的心智就得到了一个科学的、健康的、人性化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
学无止境,艺无止境。我在探寻南昌本土化文化的教学资源的同时,从文学,从历史,从风俗,从人情去解南昌,这一探究过程本身不仅让我的文化底蕴加深了,而且也让我对这座城市的情感更深厚。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这种双向内涵式发展在时间里螺旋上升,是对资源最好的利用,也是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尝试性解读。我一直认为,过程的求索比结果的辉煌更重要,毕竟学生的成长与教师的成长都需要经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后,我反思自己,观察学生,仔细推敲:那一刻,灯火阑珊。轻轻拾起了南昌这座城里的语文课程资源,我想对自己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也想对学生说:生活处处有语文,擦亮我们的眼睛,语文就来到了我们的眼前,我们也一直在语文心间。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3-34.
[2]李镇西.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M].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鉴赏大辞典[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
[4]陶行知名篇精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邓芹(1980- ),女,汉族,湖南安化人,现为南昌二十七中语文教师。
刘方栋(1979- ),男,汉族,山东莒县人,现在江西省公路管理局工作。(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