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2015-12-22杨学成
杨学成
摘要:“培养爱美的情操”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审美因素,采取恰当的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审美素质,做到在良好的氛围中滋润美,在具体鲜明的形象中感受美,在比较中辨别美,在整篇文中体味美,在玩味中悟出美,在想象中培养美,在写作中培养创造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 渗透 审美教育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4.097
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培养爱美的情操”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与德、智、体一样,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审美因素,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采取恰当的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审美教育渗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审美素质。
一、在良好的氛围中滋润美
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美的教学环境。教室干净、优美,教师热情开朗、温和宽厚、精神饱满,师生关系融洽、民主,课堂秩序井然、气氛活跃,可以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下得到美的享受。
二、在具体鲜明的形象中感受美
美育要以各种美的具体形象来感染人、打动人,而不是抽象的说理。它借助形象思维以具体的形象引起人的感受,进而促进人的思考,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受到熏陶,“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首先,教师要借助精美的插图、挂图,选择色彩鲜艳、明快、匀称和谐的图片,让学生直接用视觉感受美。如《桂林山水》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丽画卷,《草原》蓝天白云下一碧千里牛羊成群的草原景色等。其次,要用“美读”去赏美文。教师用形象生动饱含感情的范读,有时昂扬激越如飞瀑撞击,有时舒缓优美如和照春风,有时凄婉悲切如泣如诉……让学生得到听觉上的享受,欣赏到语言的韵味,在美的音韵中,发现美的思想,体验美的感情,进入美的情境。例如,童谣儿歌的诵读,应亲切、轻快,富有情趣;古诗词要读出其韵律的音乐美。再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幻灯、投影、录音、电脑多媒体等工具,运用多种方式,再现环境,创设出和谐生动有趣、鲜明活泼的富有感染力的氛围,让学生置身于美景之中,触动心弦,勾起联想,引发共鸣。如在教学《月光曲》时,在播放钢琴曲《月光曲》的同时,教师可放映月光下海面的图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情感,启发联想。
三、在比较中辨别美
达·芬奇讲过:“美和丑因互相对照而显著。”我们通过美与丑的对比来揭露丑,显示美,加深对美的感受。例如,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方志敏与凶残毒辣面目狰狞的敌人一对比,更显出方志敏的高大形象,使人崇敬之情陡生。
四、在整篇文中体味美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语文教师把生动的课文肢解为知识的拼盘,零敲碎打,死记硬背,如让学生背词语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使学生渐渐失去兴趣,更失去对美的感受。其实,文章中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更多的也只可意会。语文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鉴赏充满人性之美,获取充满生活情趣的学问,将人类社会中许多优秀的文章推介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汲取丰富的营养。教师要在审美对象与审美过程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诱导学生从整篇的意境上去感受美。当学生把一句句的文字在头脑中化成一组组镜头,而沉醉于其中时,便是语文教学中的最高境界、最佳效果了。如在《长城》一文的教学中,在学生了解了长城的悠久历史,分别欣赏长城远景、近景后,教师再把全文连起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到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中去,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让学生爱国的感情得到升华。
五、在玩味中悟出美
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刻理解、品味,获取满足与愉快的体验。如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既写出春风的作用,又写出了江南水乡万物的繁茂、葱绿,可谓一字传神。教师可鼓励学生分别用“吹”“到”等字换“绿”字,进行比较,再深入体味。又如,教学《林海》时,在学生分别赏析大兴安岭的温柔,林的海洋,花的世界之美后,教师应重点抓住“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兴国安邦”等词句,使学生深刻理解林木与祖国建设的关系,体味林海的“兴国安邦”意义,真正理解林海美之所在,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六、在想象中培养美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是想象。”想象是人的大脑在原有表象基础上加工改造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在审美活动中,以再造性想象为主,同时也包含一定的创造性想象。想象的内容是自由的、宽广的。想象活动产生出来的最终结果,不一定都是现实中已有的形象,只要是合乎情理,不必是合乎事实。“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抓住契机,设法使学生达到某些方面思想上的融合,感情上的沟通,产生激动的心理活动,培养学生想象力。如读完《粜米》一文后,学生对“米行”的愤怒之情顿生,而对“旧毡帽朋友”的命运变得牵挂起来。对此,教师应及时诱导学生设想他们把米“送”进米行后是如何过生活的,旧中国农民的生活是怎样的悲惨。这样,学生一方面会更加痛恨旧社会,热爱新社会,另一方面又发展了想象力。
七、在写作中培养创造美
作文的材料,来源于大自然与生活实践。而自然和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美的事物。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美。我们可组织如自然考察、外出参观、旅游、参加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从而写出真挚的情感。如写作《可爱的校园》这个文题,通过组织实地观察,学生会发现校园的环境美,并能真切理解学校教书育人、培养人才这个意义,在情感上得到激动,从而才会真心歌颂。
总之,让学生从小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并进一步创造美,是每个人提高自身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的需要,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十分重视渗透审美教育,要引领学生在绚丽的美的世界中尽情畅游,在艺术感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趣味,成为会审美的人。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