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放性
2015-12-22朱军年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相对于单纯的数学课程更具有开放性,学生不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成为了活动的主人。活动的开放性,也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更适合于用多样的标准来评价和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开放性 内容 环境 方式 评价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4.078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认识更加清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1]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相对于单纯的数学课程更具有开放性,不仅加深和拓宽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途径,使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新知的探究欲望。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数学实践活动课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数学课本,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只要有善于发现和善于归纳、提炼的眼光与习惯,总能在教学中发现,许多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内容。
(一)从生活中发掘实践活动内容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是数学源泉,从生活中发掘数学实践活动内容,具有极其深厚的现实基础。如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后,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安排学生“体验购物”,活动前明确要求,了解并确定自己所购物品单价,尝试说清如何付账;思考当所付钱数大于所购物品单价时,应如何找零等。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在现实购物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兑换人民币,学习付账,学会找零,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同时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学习的价值。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收获颇丰。现实的生活问题,既是学生面临的,又是需要学生面对和解决的,当学生面对问题,学会解决问题时,要比单纯的学会,更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选择实践活动内容
学习了“比例尺”后,提出:“你能否用比例尺画一幅图?”学生有的用合适的比例尺画出了自己卧室平面图,有点画出了教室平面图,还有的画出了自己家的平面图。诸如“我的作息时间表”“我的上学路线”等活动都是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的内容。
(三)从学生问题中,选择和确定实践活动内容
四年级时,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许多花、草、树木茎和杆都是圆柱形的?”这是一个自然常识问题,在数学课上给学生讲这个问题,学生也是似懂非懂。在六年级学生学习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和“圆柱的体积”后,教师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确定为数学实践活动的一个主题,让学生通过猜想、观察、计算、验证、比较,探索“植物的茎和杆为什么是圆柱形的”。实践证明,这些来自学生问题的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学习效果非常好。
二、活动环境的开放性
数学实践活动,与单纯的数学课相比,活动的环境,更加灵活多样,它不再局限于较为封闭的空间和固定的场所,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增强数学体验、提高动手能力和应用意识,一切环境,都可能是数学实践活动的环境。
(一)广阔的自然,是最好的课堂
我们生活的现实本身就是一本非常丰富的“鲜活”的教材,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更多的到广袤的大自然中去开展活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在学习了“比例尺”后,与学生一起研究测量大树的高度,在活动中形式真正理解与感悟了杆高与影长成正比例,通过测量某一时刻同一地点已知杆高、影长和树影长,可以轻松计算出不易测量的大树的高度。
(二)现实的生活,是真实的课堂
“超市购物”,既使学生认识了人民币,又在现实之中认识小数,这个活动不仅是生活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数学体验,更使他们懂得了,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好数学可以使以后的生活更加方便。学习“存款利息”后,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实际,向银行和储蓄所的叔叔、阿姨请教学习,真正理解本金、利息、利率、存款年限之间的关系,并学习和体验一次存款活动,尝试计算自己所存款项的到期利息。这样,像超市、银行、书店等一些公共服务空间、平台,也成了学生实践活动的课堂。
三、活动方式的开放性
数学实践活动课,活动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学生个人的才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集体潜力可以有效发掘。活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合作探究为主要活动方式
仅靠个人来完成全部活动,显得吃力、费时,小组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数学实践活动的新常态。在开展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模仿研究的一般过程,尝试运用一般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体验研究的基本过程。小组分工合作,成员相互配合一起来完成探究活动,感悟数学的奥妙,探索数学的神奇与实用。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发现、探索、总结、归纳与应用的过程。如《反弹高度》《用长方形圈圆柱体》等活动,都是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学生通过这样的探究性实践活动,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数学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二)以个人观察为主的活动形式
“蒜苗的高度”是学习统计知识前的一个准备活动,要求学生种下蒜苗,每3天观察一次,并测出蒜苗的高度记录下来。因此,在学习“条形统计图”课前15天,教师就向学生布置了这项作业,并要求学生,写出观察的记录,做好记载。当在教学“条形统计图”时,学生课前充分的实践活动准备,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基础,应统计的内容来自于学生的观察与记录,学生热情高,学习效果好。
实践证明,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优良品质的形成,需要开放性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这样的活动,调动了学生多个感官共同参与、协调发展,学生不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成为了活动的主人。活动的开放性,也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更适合于用多样的标准来评价和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奠宙.张奠宙数学教育随想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朱军年,甘肃省省级骨干教师,张掖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