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院笔记

2015-12-22马晓康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作家文学老师

马晓康,1992年8月生,祖籍山东东平,90后诗人,出有个人诗集《纸片人》(黄河出版社)等,参加过2015年鲁迅文学院山东中青年研修班、第八届星星大学生夏令营、《中国诗歌》新发现夏令营和首届山东青年诗会,长篇纪实小说《墨尔本上空的云》(人间卷)即将出版,获得过2015《时代文学》年度诗人称号等。

吉狄马加词典浅悟

无论是哪一个种族

都会在自己的灵魂中

找到父亲和母亲的影子

——摘自吉狄马加《感恩大地》

一、文化视野

五月二十一日下午两点半,我有幸开始了鲁迅文学院在山东高研班的第一堂课。第一堂课的导师,便是鼎鼎大名的诗人吉狄马加。在吉狄马加老师的众多诗歌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感恩大地》,也许是由于背井离乡的留学生活的缘故,也许是由于心底对人间博爱的崇敬所致,“无论是哪一个种族/都会在自己的灵魂中/找到父亲和母亲的影子”这三句,在我读到它们时,就深深烙印在我脑海中,像钟摆一样在脑海挥之不去。远走异乡,难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期间所展现的人间百态,无不会映射到童年或家乡的影子,尽管似曾相识,却早已远隔万里。看到母爱,会想到自己的母亲,看到父爱,也会想到自己的父亲。有时,为生活奔波的恍然一隙,会看到与父母长相相似的人,仔细一看竟是另一个肤色。尽管,为了让巴别塔无法到达天堂,上帝给人类分了语言和种族,却改变不了本性同质的部分。我不敢妄论马加老师写下这几句诗的初衷,至少,他带给我的感觉是这样的。我也看过其他少数民族诗人的诗,但他们的诗都沉浸在自我民族情怀中,没有展现出对世界的包容或文学上的野心。而马加老师的这三句诗有世界情怀,有俯视世界却虔诚无比的境界。而这种境界,也正是今天马加老师要给我们讲的——“文化视野”。

何谓文化视野?我认为就是意识高度的大小,比如说现代人会认为鳄鱼吃人是很正常的事,而原始人会认为这是巫师或某种神秘力量的结果。再比如,现代人知道枪支是危险品,而原始人显然不理解这是什么物品。文化涉及得就更多了,地域风俗,尽有特点,生活、人文、历史,甚至军事都是文化。它代表了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乃至某一个人对世界的态度。抛去文化成分,最根本的影响人的是视野。

视野,眼界也。眼界大小影响人的认知。在这里,我想引用《论语》里的一个故事——“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孔子的学生子贡与一个蚂蚱人以磕头为赌注,争论一年到底是三季还是四季。常人都知,一年当然有四季,可蚂蚱人不这么认为,因为蚂蚱只能活三季,第四季它是根本看不到的。为了终止争论,孔子便告诉蚂蚱人说,一年只有三季,子贡被迫给蚂蚱人磕头,蚂蚱人便高高兴兴地走了。

蚂蚱的视野只在三季,跟他讨论他看不见的那一季不是白费口舌么。我还年轻,当然不想当蚂蚱人。年轻是优势,也有它的劣势。因为年轻,我不得不去再花上十几年时间成长,因为年轻,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踏遍大好河山,就算走遍了也不见得能真正理解它们。还好,文人有文人的办法。在这里,马加老师给我们提供的方法便是——“广泛阅读” 。

二、广泛阅读

马加老师认为,当代中国作家与国外作家相比,具有很大的文化背景优势。的确,中国浩瀚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马加老师讲道:比起二十年前,现在书籍来得更加容易。我们这一代人先天不足,不如鲁迅、郭沫若他们,他们那个时代的作家基本都精通一两门外语,不需要翻译就可以直接阅读外国作品,尤其是鲁迅,日本对外国作品的翻译是非常快的,他可以从里面吸收大量精华。

马加老师说:“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只能靠仅有的几位老翻译家的译本,而且那时很难搞到书,我记得有一本磨掉了封皮的书,是从别人家里借来的,只肯借给我们两个晚上。我们三个同学一起用笔记本抄,抄出来了还给人家,然后我们三个再互相抄,这样就一人一本了。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普希金的作品。在我与世界各国作家的接触交流中发现,中国作家有更加敏锐的感觉以及写作功底,但同时,中国作家的文化视野是不够开阔的。开阔文化视野,阅读是最重要的,很多人认为阅读次要,是因为他们不读经典,经典要反复去读。写作一定要找好切入方式,必须有普遍的人类意识和价值在里面,否则,作品是很难被人记住的。”

以我个人的浅见,作家应该有站在世界角度上的悲悯情怀,这种情怀是从人性出发,而不是打着抨击政治的旗号哗众取宠,是以人类博爱为基础,而不是狭隘的民族意识。以人性为出发基点写作,为良心写作,即便遭受一万个人嘲笑,除了证明世俗的堕落外,还证明了作家的清醒。很显然,在中国,很多人还未意识到这一点,每日沉醉在深闺绣花鸟般不食人间烟火的文章中洋洋得意。在澳洲,我曾参加过一个公益帮扶组织,在那里,有遭受打击对生活无望需要别人帮一把的人,也有肢体残疾想要自力更生却找不到突破口的人,当然,也不乏滥用别人善心者。一位白人前辈教会了我,不要轻易给他人下结论,你不知道他在某一方面是天才,你更不知道他经历过怎样的苦难,也许你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俯下身子聊聊天,给别人以尊重,会让这个世界美丽很多。回国后,在一次与其他90后诗人聚会时,酒店外,我遇到一个流浪者,他正在垃圾桶里翻东西吃。我赶忙跑到马路对面买了几个肉丸子,双手递给他。回来后,同行的诗人跟我说,你这么做也白做,你改变不了什么,这种人在中国太多了。不,我觉得我已经做了一些改变。至少今晚,这位流浪者不需要再从垃圾桶里找饭吃,不用再承受多余的鄙夷的目光。对于CG荣格的“集体心像”,我并不完全认同。我一直相信,这世上有大势存在。如果每个人都往前迈一步,世界会不一样。我无力去改变别人,只能先做我的,有时我也会明哲保身,装聋作哑,但在我还清醒时,能做多少算多少吧。

三、本土文化与世界结合

马加老师说:“每个人出生时,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本土文化。想当好作家,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让自己对整个世界文学了然于胸,这是当一个好作家必须的。当然,更重要的,必须要有世界性文化眼光,否则读再多书也没用。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诗人,受西班牙和法国诗歌影响最大,比如西班牙诗人洛尔迦。但阅读并不是一味模仿,这个世界上的书太多了。首先要选择你了解并且与你气质和写作题材接近的大作家,反复阅读,再就是大家公认的经典名著,也要反复阅读。尤其是那些流传上百年的名著。比如当代小说家张承志和赵淑敏的小说,思想性很强。他们是通过广泛的世界性阅读,再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血液,用中国式的表达方式写出来。必须要有一种世界级的文化眼光,对世界的把握方式。给自己一个较高的目标,不以一个地区甚至是本国的作家为目标,而是要以一个世界的高度。同时,要与自身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形成属于自己的东西。”

马加老师的话令我振聋发聩。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在读过了尼采的格言诗,以及费尔南多的《惶然录》后,我曾一度以为找到了一种诗歌的表达方式。但不久,在读了一本关于古诗解析的书后,我认为自己的想法大错特错。虽说,格律诗在现代有些落伍,与自由诗有很大差异,但是在意象表达和气息传递上,仍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无论是借景抒情还是睹物思人,现代诗仍然没有逃脱这两大表现方式。最重要的,它体现了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尼采和费尔南多的文字中,多是关于精神层面的描写,尤其是那种颓废状态下,发呆时或茫然时的飘渺感觉,像一个饱受折磨的人突然静止下来的瞬间写成的。而唐诗宋词则要丰富得多,有借景抒情,有借诗言志,也有李清照的惆怅之词。如何在本土文化上来写现代诗?是我一直在摸索的。我认为,如果只是用现代诗来写本土发生的人或事,那并不是完美结合,那应该是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潜伏在文字中,以气息的形式存在于诗行。只可惜,功底浅薄,一直没有找到办法。我相信,随着后面几天老师们的不断讲解,我会找到解决办法的。

在世界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上,马加老师做了很好的示范。吉狄马加(他)的第一批诗歌《自画像》等,就受到了许多非洲诗人的影响。非洲诗人们所处的时代,正是他们反抗殖民追求独立和民主如火如荼的时期。这本诗集,写于马加老师二十多岁时,与北岛共同获得了诗集奖,也就是现在的鲁迅文学奖。所以,马加老师认为,文化视野是成就文学必不可少的。

四、文化的参照体系和重点解读

文化视野要有针对性。马加老师的西藏友人扎西达瓦,就非常喜欢读马尔克斯的小说。20世纪80年代,国内书店已经可以买到一些马尔克斯等外国作家的译本,但在西藏很难买到,于是马加老师就买了打包邮寄给远在西藏的扎西达瓦。马尔克斯的小说真正在中国广泛被阅读是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以后的事。而马尔克斯又深受海明威的影响,对他影响最深刻的是卡夫卡的小说,尤其是《变形记》。20世纪,魔幻现实主义风靡全球。马尔克斯深受其影响,最终写出了《百年孤独》这样的魔幻现实主义大作。马加老师阅读量非常广,小说家孙犁就曾对他产生过很大影响。孙犁先生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文字中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代表作有《荷花淀》,是白洋淀纪事之一。而孙犁先生的文学创作受到新文学,尤其是鲁迅的影响特别大。鲁迅运用西方的文学观念研究中国古典小说并撰写了《中国小说史略》,结束了中国小说无史的时代。

马加老师还说:“要学会对重点作品和重点作家的解读。比如贵州的小说家何世光,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老师还向我们重点推荐了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他曾凭借《米佳的爱》于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非常真实地描写和刻画当时的社会与人。这让我想到了纳博科夫的《普宁》,这部小说描述了一个流亡的俄国老教授在美国的生活。作者纳博科夫巧妙地结合了俄罗斯文化和美国文明,刻画出了一个失去祖国,隔断了和祖国文化联系、孤苦伶仃、背井离乡的悲剧人物。”

若仔细观察,每个外国大作家都有自己的参照体系。比如大家熟知的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聂鲁达。 聂鲁达的诗歌继承了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的诗歌特点,又从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清新的形式。惠特曼的诗注重观察,这在聂鲁达的诗歌《你的微笑》中就能看出来:“这多玫瑰你别动它,/这是你的喷泉,/甘霖从你快乐当中/一下就会喷发。”

作家要注重现代感和民族精神的把握。中国作家可以多看看韩少功,他的小说中能看出对民族精神的挖掘,并且有非常深厚的哲学意蕴。找好一个对照体系,设定好坐标,这样文化视野才能提升。

确实是这样。我本人就非常喜欢莫言的小说。而莫言自称《百年孤独》对他影响非常大,甚至来不及看完就已经压制不住写作的欲望了。文字真是个神奇的东西,我也写了一部长篇,也是看了大半部《蛙》便压抑不住了。有时,文字好坏还是次要的,关键是要对得起自己,不写扮作病态的文字,要用句句扎心的真实感受去写,伴随着对时代命运的背负感去写。或许你改变不了什么,但在文字中,作家就是万能的。高艳国老师在看过我的初稿后鼓励我:“你大胆写,我会介绍编辑老师帮你看,就写你留学直击的那些最真实的画面和你最真实的感受。”是呀,若连文字中都要自缚手脚的话,那还写什么,若连文字都要绑架自己,作家不是太悲哀了。

五、文学气质

在众多与文学息息相关的因素中,马加老师认为最难学的是“文学气质”。文学气质是在每个人不同的生活经历中慢慢磨炼出来的,学不来。尤其是苏联时期的诗人作家,他们对文学的理解与其他作家是不同的。也许他们今晚还在写作,明天就可能成死刑犯被枪毙。他们那种对写作的欲望和献身精神,一般人领会不到。想要了解一个作者的作品,你必须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每个时代的人文思潮不同,他们所散发出来的气质也不一样。苏联的布鲁斯基在移民美国后曾经给赫鲁晓夫写信,信中,他说,俄语就是我的祖国。

我个人认为,这句话就具备了非常高的文化视野。语言,或者说文字中的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根。所谓的土地和财宝,那都是可以用眼睛和双手触及的,是可以被掠夺的,无法直抵心灵的。唯有语言,是不可被掠夺,不可被遮掩的民族文化结晶。所以,要当好一个作家,一定要对自己的语言有透彻理解。连自己的文化都没了解透彻就学习外国文化,难免因储备不强而出现思维混乱。

六、母语写作

马加老师说,上帝为了不让人类制造巴别塔,所以让人类不说同一种语言。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登峰造极的地方。要学会坚持母语写作。波兰犹太作家艾萨克·什维斯·辛格,写过短篇小说《傻瓜吉姆佩尔》,在移民美国时期,他坚持用意第绪文写作,后来由朋友翻译成英文,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作品被翻译之前,他只有不到两万读者,但他心里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就是为这两万人而写的。

这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赵月斌老师在长河文丛第五、六辑发布会上讲过的话,作家不要考虑那么多,不要考虑读者,更不要考虑限制,放开手洒脱地写,只有先写出对得起自己的东西,你才有资格去对得起读者。连作品都没出来就开始给自己戴镣铐,怎么可能写得好?

看来,坚持母语写作,必须要有强大的内心支撑才行。在当代,更是要能够抵挡住商业化和市场化的侵蚀才行,那些都是过眼云烟,真正的作家,是为了写出灵魂之光而存在的,当你考虑到金钱利益的时候,你的作品就像大坝出现了小小的裂缝一样,很难留在历史上。

在几天前的山东90后青春诗会上,著名翻译家北塔老师曾经对我说,你既然懂一些英语,能读原著尽量读原著,这样有助于你吸收最原始的精华。是呀,用英语写作我不可能达到大师们的水准,但凭借着对语言的理解,我可以体会到那种翻译不出来的最原始的文字冲动。

七、文学外修养

最后,马加老师说,要提高写作,你也要多多了解其他艺术门类。艺术甚至是学科都有相通的地方。跨领域学习,可以很好地提高你的修养。

我是个诗人,就拿写诗来说吧。当你的诗歌写到了一定程度后,难免会形成定式。这个时候你要拒绝同质化,拒绝同样的构思想象,这样你就要找不同的意象和切入方式,否则的话,这样写下去,你的诗歌会一直在一个水准线上徘徊不前。

加强理论修养也很必要,加强理论性阅读会帮助你提高思想高度。思想上去了,视野广阔,文字才会有力量。中国很多作家就有这样的情况,表达方式单一化,缺乏进一步的思想深度。

很多艺术门类都是这样。功夫是在字外的,比如苏轼、黄庭坚,他们对字的理解和普通人不一样。再比如红衣法师,他是最早给流行曲填词的人,也是最早把外国流行曲带进中国的,同时他也是戏剧大师。人的修养会改变他的文字。书法、剑术、围棋等,到了后期都是一种直觉,法无定法,能在形式上重复的都不是艺术,能够复制的也不是艺术,那是匠人的工作,尤其是书法家,很多人写字把自己写成了匠人,这样的人成不了大书法家。

很多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会在闲暇时刻听音乐或看看电影。这些东西都可以修身养性,修养会不知不觉地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气质又会悄悄透露在文字中。所以,大家想当好作家,一定要提高修养。

这一切都是靠平时积累。托尔斯泰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是公认的世界级大师,在38岁之前一直都在积累做准备。1862年,他写出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巨著《战争与和平》。

马加老师的讲解给我带来很多启发。文学对我本是一个放下多年的爱好。我一直以为自己与文学已遥遥无期,但孰不知,社会经历也是一种阅读。上完课后,和同住的徐玉峰老师交流马加老师的讲课内容。我真的很感谢在澳洲的那段经历。那个曾经为了让学校支持汶川地震捐款而站在办公楼下哭的小男孩已经长大了。

洛尔迦的诗曾经给北岛和顾城那一代人带来极大的文学信心。而马加老师的讲课,给我带来了把小说写下去的信心。

李掖平风度初识

文学是承载永恒意义、神秘力量以及感人温情的最好载体。任何一种文学写作都离不开对当代的理解,想要写好,必须了解当代的作品。这样才能更好地寻找在文学上继续探索的空间与向度。

——摘自李掖平课堂讲座

一 、文学要教化人性

这几天天太热了,连续几个晚上和同学们喝酒,睡眠的时间自然很少。到了下午,是人最容易犯困的时候。然而,李掖平老师的课却让我睡意全无。李掖平老师以此次鲁迅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为例,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写作手法和架构技巧。这节课的内容非常非常实用,尤其是对于正在学习写小说的我,令我非常震撼。

李掖平老师认为,文学是承载永恒意义、神秘力量以及感人温情的最好载体。任何一种文学写作都离不开对当代的理解,想要写好,必须了解当代的作品。这样才能更好地寻找在文学上继续探索的空间与向度。中国文学家的四大国奖就向我们展现出了中国文学的向度和标志。

文学要教化人性,这种教化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假大空、喊口号标语式的添加,是通过具体的人和故事启迪我们的思考,继而引领我们的心灵。文学需要平静和真实,不要过分提纯笔下生活,滤除杂音,如实地反映社会真实样貌,将其真诚地呈现出来,这才是一个作家应该做的。当然,描写生活也不是故意去夸大丑陋阴暗的一面。

如果一个作家只会写恶,那么他的心理多少有点儿问题,能写好善的作家才是真正的作家。文学要给人以善,从善良的角度、体量的角度学会去给别人爱。一个优秀的作家必然是一个有思想的作家,这样他才会去考量拿捏人性的艰难,只有这样他才会展现出一种巨大的慈悲,让自己有限的生命走进永恒。

文学更应该成为引导民众前进的灯火,让文学回到生活自身,让文学接地气,关注当下身边那些感动过我们的,也会继续感动我们的那些东西去感动更多人。挖掘和鞭挞那些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假恶丑的东西,否则文学就没有了意义。很多青春小说里面大量描写爱情,充满了幻想,却与生活相距很远,如鲁迅所说的:爱情也是要立足大地的,也是建立在一日三餐后的,爱是必须有所依附的。

李掖平老师还提到了仓央嘉措。仓央嘉措最出名的便是他的爱情故事和情诗,那种在政治与红尘中的苦苦挣扎。那时的藏区,人们生活贫困,物资匮乏,但他们都不在乎,生活可以贫困,甚至没有资格去亲耳聆听法王的吟唱,可他们对佛的信仰与坚守却从来都不变。他的弟子们也与各种底层人士交流,人们向他讨教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善行以及什么是善果。无所求地坚持信仰,佛道正是在此心。

文学需要大量阅读,多元化写作时代已经到来,单向度写作已经无法满足文学要求,但万变中不变的是文学作品要弘扬正能量。2014年鲁迅文学奖的十部获奖中短篇小说里,有一个关键词就是——温情。

二 、关于文学中的善与恶

在这里,关于李掖平老师提到的善和恶,对我启发很大。

莫言曾经说过,文学就是去揭露社会阴暗面的。

乍一看,似乎与李掖平老师的观点矛盾,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认为,李掖平老师在这里所说的恶,并不是说社会阴暗面,而是指在文学写作中,为了刻意去吸引人眼球,而故意捏造、夸大或丑化恶的那种畸形审美观,或者说是为了哗众取宠而写。比如说在文学中的敏感话题——性描写,乍一听,很多人会摆摆手,敬而远之,认为它是恶的。但很多大作家的作品中就有性描写,比如贾平凹老师的《废都》,其中就有大量的性描写片段。可这种描写绝非哗众取宠,而是通过性描写来一步步展示出一种人性的无奈和堕落,写出了人在生命体验中最原始的感觉,而最终,使小说又回归到了对人性的一种终极关怀。通过一种看似恶的手法来烘托出美,是大家的常用手法。

对于恶要避讳,但并不是逃避,要勇敢面对恶,敢于剖析,如果连剖析恶的勇气都没有,又何谈去写善?比如卢梭的《忏悔录》,正如卢梭自己所说的:“我现在要做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包容一切,也要包容恶,但不是纵容,要学会反思。对恶的逃避说明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当作家,要有那种敢于拿着作品站在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勇敢面对的精神。勇敢面对恶的同时,还要有巨大的包容心,卢梭在文中还写道:“最后,即使你曾经是我的一个不共戴天的仇敌,也请你对我的遗骸不要抱任何敌意,不要把你的残酷无情和不公正行为坚持到你我都已不复存在的时代,这样,你至少还能做一次高贵的表现,即当你本来可以凶狠地报复时,你却表现得宽宏大量——如果说,加害于一个从来不曾或不愿意伤害别人的人,也可以称之为报复的话。”

善是对美好的向往与传播,不是盲目歌颂,一味赞扬的也不是善,批判本身可能是善,对过往的反思更是一种善。善应当是以人性为基础,道德为规范,以爱为标尺衡量的。善是超越种族、法律和国土界限的。这里的善,并不单纯地指行善,而是隐藏在人心中的美好事物。每一个人都有向善的权利。十恶不赦、杀人无数的囚犯在死前一刻的顿悟是善,恪守本分,不加害于人也是善。敢于向恶抗争,像鲁迅的批判精神那样,也是善,所谓纵容恶去行恶,以安分守己为由躲起来的旁观者却不是善。但凡一切纵容恶的都是更大的恶,正如《诸葛亮集》中所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莫言的《蛙》中,就对善与恶进行了毫不避讳的描写,并且将其中的冲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以莫言的姑姑成长为主线,从一个勇敢的小女孩成长为受人尊重的医生,再到一个尽职尽责却遭人怨恨的计生办主任,将一个时代的荒唐赤裸裸地摆了出来。

善与恶是共生的,恶到极致必然会有善出现,善到了极致也肯定会被恶撕裂。这一切还要建立在以生活为基础的描写上,才能彻底贯穿生命气息进去。否则就会像氢气球一样,飘飘然,无法抓住人。

三、青春的挽歌:《从正午开始的黄昏》

在课堂上,李掖平老师首先向我们讲述了胡文学先生的作品《从正午开始的黄昏》,这篇小说提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伦理,这是折磨所有学者们的最疼痛的神经。世俗堕落、道德坍塌等一切都是伦理被破坏的结果。良好的伦理秩序必须建立在爱与包容的基础上。整个故事的大概是讲述了一对男女大盗,每年都会失踪一段时间去其他城市冒险,而这个男人的岳母每年也会失踪一阵子。男主人公乔丁在偷盗过程中发现了岳母偷情的事。至此,引起了一些关于人性深处的反思。乔丁发现,他之所以每年都要出去当大盗,并不是爱上这种偷窃生活,而是为了寻找快感,寻找一种祭奠青春的方式。

学习结束后,我专门买了一本获奖作品集,把这个中篇读了一遍。整个小说给我一种眩晕感,矛盾与错位不断,拧得我难受,却又不舍得放下。人性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一切人物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也许,小说中的人比我们活得更加真实。

胆小怕事、却又爱到处拈花惹草,引来麻烦不断的岳父,外表淡定却心计深似海的岳母。乔丁则更像个大隐于市的隐者,每天过着平平常常的生活,规规矩矩,谁也想不到他曾是个飞檐走壁的大盗。每个人都隐瞒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每个人都没对自己的亲人彻底地敞开心扉。这些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事,却真实地发生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魔鬼,或许这是人类的天性,故意隐瞒或善意的谎言,都是无所谓,反正是一直在互相欺骗。

人物定位带给我很大的眩晕感。因为我常年在澳洲,对国内社会不甚了解。这本书对我有很大很大的启迪作用,让我在(对)回国以来很多不能理解的事一下子都想通了。

主人公乔丁像一个精神世界的拓荒者,不断发现新的秘密,岳父、岳母以及女大盗的种种秘密。这一个看似非常正常的家庭,却笼罩在貌合神离的巨大阴影之下。这无疑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可怕。

返回来想想,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戴了一副面具。每个人每天都在说着不同的、或多或少的谎话。我们必须去附和这个社会,以及大众风向所形成的集体价值观,即便有不同想法,也要像贝壳内的珍珠一样深深地藏起来。同时,人还要与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对抗,不断地修复无法满足的内心,却又要拼命迎合外部世界的固定秩序。这让人们在获得了安定的生活后,反而更加难以集中精力去对抗心魔,就像乔丁,在获得了一个普通人向往的平凡生活后,衣食无忧,却依然盼望着与女大盗,也就是“她”在一起行窃的日子。而岳母呢,也是在发泄着早就不符合她年龄的欲望。这一切,都是人们在寻找着从平凡生活中无法获得的一种情感宣泄方式,或者自我安慰。而乔丁苦苦追寻的女大盗呢,却一直是个谜……

这本小说直白地描述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人性问题,是对人的精神与灵魂的拷问,以及对生命中不可捕捉的那些冲动的探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胡文学对人性的探讨、迷惘以及他的原谅。

四、冷漠的证词:《良宵》

《良宵》是李掖平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的,并且我记笔记最多的一部作品。当时,我真没想到,这会是一部短篇小说。

故事中,有两条明线和两条暗线。

明显开始是老太太要找一个安老地去安度晚年,再后来就是安老地麻湾村面临着搬迁。明线中最大的矛盾就是老人即将失去安老地。

而暗线呢,一开始儿子为了钱逼着老太太回家,再就是老太太刚到麻湾村时认识的那个艾滋病小孩。暗线中孕育了许多矛盾,最主要的是:老人与儿子的矛盾,这说明家庭有问题;老人与村民的矛盾,老人与小孩认识以后引起了全村人的抵制,因为这个村子观念比较落后,认为艾滋病很容易传染,而老人要在全村人的抵制中继续给这个小孩爱。

在小说中,作者张楚一直在寻求爱的定义,到底什么才算是爱?爱也许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正如张楚先生在获奖感言里说的:“我曾经为写出他们的故事感到过骄傲,也曾经为他们的麻木茫然而感到无能为力并为之伤怀。这些平朴的人,和那些伟大的人有着一样的波澜壮阔、丰富葳蕤的内心世界。他们从不为自己的命运埋怨上苍,犹如那些真正伟大的人从来都敬畏神灵和宇宙。”

故事一开始,老人就以一个孤独的逃跑者的姿态出现。整个马鞍村,没有人知道她叫什么,也没有人知道她从前是干什么的,唯一的身份就是村民王静生的远房姨妈,随行者居然是一只和她老得一样失去了光泽的白鹅。

她在村子里缺少朋友,唯一的朋友可能只有一个女光棍,时不时来给她送些吃的。随着在村子里住久了,老太太发现了小偷。这个小偷不偷钱财,只在厨房里偷吃的。老太太发现这小偷是个孩子,就买了排骨做好饭故意等他。后来才知道,这孩子的身世很可怜,父母外出打工被骗去卖血结果染上了艾滋病,孩子出生后也被遗传了艾滋病。唯一一个亲人大伯还是个瘸子。全村人观念封闭,都拒绝让这个孩子进村,于是,这孩子只能在村外的一个小土坡上生活。

孩子的出现,填补了老人的孤独和空虚,却也带来了全村人的抵制。

在故事的结尾处,老人为了摆脱儿子的控制,不让儿子从富商那里拿到五十万,愤然拖着行李向艾滋病小孩生活的小土坡走去。文中写道:“这条坡不长,但是陡,爬满了蒲公英和矢车菊。老太太曾经在黄土岗下徘徊多次,却从未真正上去过一回。她深吸了口气,这才徐徐弯下腰身,晃晃悠悠往上爬,爬了没几步就有些气喘,冷不丁一个趔趄,险些就栽滚下来。”故事到了最后,反而进入了真正的高潮,几个动作描写出老人为了保住老年的自由,愤然离去的决心与无奈。

当老人在这个小土坡上惊心动魄地挣扎时,作者又写道:“当孩子冰凉的小手紧攥住她榆树皮似的掌心时,老太太身上忽就有了气力,手脚在瞬息都热了起来。有那么片刻,老太太确信双腿其实就踏在棉花般洁净干燥的云朵里,每向上微微跨一小步,就离天空和星辰更近了半尺。”也许,老太太和艾滋病小孩都是对现实无力反抗的两个人,他们也都是最接近死亡边缘的人,一个垂暮之年的尾声,另一个是得了必死的绝症,这样的两个人却手拉着手,对现实做了最后的反抗。小说以这样的形势结尾,却把读者带进了无限思索的高潮。

老人和小孩之后的命运会如何?我不敢也不忍心去想,他们的爱虽然给予了彼此热量,却还不足以融化这社会的冷漠。

五、从反思开始写作

李掖平老师还对格非先生的《隐身衣》和滕肖澜女士的《美丽的日子》等作品进行了讲解。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非常平静地描述了我们身边的生活。

《隐身衣》的开头我并不是很喜欢,觉得既不够平静也不够沉稳,但随着情节的深入,让我欲罢不能。可是读完以后,我还是不明白,于是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读了三遍,我依旧在好奇,在那个冷面富商丁采臣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整部小说给我带来一种非常怪异的气息,却依旧让我有读第四遍、第五遍的欲望。或许“隐身”,正是主人公的那种处世观吧,作为一个和世俗稍稍有些隔离的胆机制作者,一方面隐名于江湖,圈子里的人都知道彼此,却互相不打扰,另一方面也避免不了世人的俗套,为了寻找一个住处,姐姐和姐夫不停地与自己争吵,发小对自己的不耐烦。我想,隐身衣就是这样吧,只能暂时地穿上它,却不能一直隐藏,毕竟我们是人,是人就离不开生活。

《美丽的日子》写得非常细腻,也只有女作家才能做到这样。这部小说更像一个婆媳剧,却并不庸俗。讲述卫老太太为了给跛脚儿子找媳妇的事,双方经过一系列事件的“角逐”,外来媳妇姚虹先是成功讨好了卫老太太,又征服了儿子卫兴国。当一切看似顺利的时候,姚虹假怀孕的计划又露馅儿了。于是,姚虹开始在公园里静坐,勾起了老太太对自己孤儿寡母的经历的一些回忆,最终心软,把姚虹重新接回了家。面临老城拆迁,姚虹挺着大肚子,帮街坊和自己家谋取了更大的利益,终于稳定了家庭地位,生活就此恢复了平静。然而,在故事的结局,作者又点出了姚虹并非头胎,在乡下老家,还有一个小女儿,姚虹开始盘算着如何把女儿接过来……这些故事看似很庸俗,却很好地展现出了一个个小人物的命运,无论命运给予了什么挑战,他们依然热爱生活。

最后,我想谈谈作品《白杨木的春天》,它让我读到流泪。这部作品很好地回忆了那个荒诞年代,被下放者们的命运。作者不仅仅描述了他们艰难的生活,也描述了底层人们的心酸。比如在小店里那些赶车人,躲在角落里吃着拿不出手的粮食,连借火烤一下都觉得不好意思,而骡马们还可以住在干净的马厩里吃着金黄的干草。这让我想起来《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当队长时照顾牛的态度。这也许就是中国老百姓质朴的来源,人与自然平等对待,不会被过多的欲望迷惑了心智,这种情感在现代社会已经几近消失了。通过对板油饼以及胖二和尚等人的描写,我能深深体会到那个时代的人对食物和饥饿的情感。尽管在那个时代,这些东西都不准被提上台面,却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里,想来这也是为什么邓小平后来要进行改革开放的原因。妻子明训的遗书那么让人心痛,却又是那么的真实。我不敢去想象,那个年代对知识分子们的摧残。对于那个荒唐的时代,我们需要反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未来。

文学需要批判,但不是盲目批评,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以事实为根据展现善与恶,以及当局者们的局限性。

猜你喜欢

作家文学老师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