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建筑60秒

2015-12-22栏目主持叶扬

世界建筑 2015年12期
关键词:感性建筑师事务所

栏目主持:叶扬

改进建筑60秒

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Architecture

栏目主持:叶扬

我们仿效BBC的广播节目“60秒改进世界”(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the World)推出了“改进建筑60秒”栏目,每期将在世界范围内采访两位人物,请他们就建筑、城市、景观、技术等相关问题在60秒的时间里讲出一个或两个有启发性、批判性甚至有争议性的观点。本栏目如实记录了他们的话,采访所拍摄的视频将会出现在我们的相关网页上。所述观点只代表嘉宾本人,与本杂志立场无关。□

米凯利·莫雷

奈迈希与合伙人建筑事务所总监及创始人

Michele Molè

Director and Founder, Nemesi & Partners

陆轶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Link-Arc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LU Yichen

Associate Professor, Academy of Arts & Design, Tsinghua University Principal, Studio Link-Arc

We believe that the architecture right now, has to discover, another time, the human improvement, the quality of our human space, we have to discover another time the space for the humanity, for the people, not only the space for cars. So we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elaborate a new kind of city, a new kind of humanism, in which we don't design only buildings, but we design also the city, and the void inside the city – streets, square – the place in which the people can meet. From the other side, we have to imagine a new kind of architecture, an osmotic architecture, an architecture that don't consume the landscape and the environment, don't produce pollution, but the architecture that have a dialogue, an osmotic relation with the environment, an architecture that don't create pollution, but in the opposite way, is able to clean the air. Our Italian Pavilion in Expo 2015 in Milano, have this kind of concept, a sort of a new architecture like trees, that take the energy from the ground, but give the energy to the environment, creating this dialogue, this osmotic way to put the building and the new architecture in relation of a new idea of sustainability. □

传统的建筑设计方式,经常是建筑师等着业主拿任务书和方案过来。这样的话,建筑师其实更多的是一个顾问的角色——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帮助业主解决建筑问题。在市场化提高开发商力量和决策者的权利增强的情况下,建筑师的职责和建筑设计的范围被限定在(narrow down)一个顾问或类似的辅助角色中。我们经常在想,是否有一种更加主动的方式或者更积极的模式来进行建筑设计。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旅行和观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设计项目以及设计点,一年做20或30个这样的方案(proposals),用这些方案去寻找市场和业主。这样的模式可以更好地增强建筑师和社会之间的联系,让我们真正解决社会问题。另外也是为市场,以及为社会急需的设计资源提供一种积极的可能性。在这个时代,我们相信令人振奋、充满魅力、更有意义的建筑依然可以被实现,只是需要用一种新的递交方式来实现。□

工艺之道:日本百年生活美学之滥觞

作者:柳宗悦

译者:戴伟杰 、张华英、陈令娴

出版:大艺出版,2013

大约在两年前,通过与一位青年建筑师朋友共同教学的契机,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当时看的还是台湾翻译出版的繁体字版。后来欣慰得知国内也出了简体字版,便一直推荐给身边朋友、业主和事务所的同事们看。1920年代,日本学者柳宗悦看到了当时的日本社会,在现代工业化的冲击下,传统民间技艺逐渐凋零,手工制作被机械制作所替代,朴实、个性化的工艺产品被商业、标准化的批量产品所淹没。他通过十多年的田野调查,走访了许多传统工匠并收集了大量的民间工艺品,然后写下了如下的感言:“关于工艺,诸问题仍有如前人未踏的处女地尚待解决。……不可思议的是,甚至连工艺的意义尚无人能论述其深刻的智慧与正确的认识,几乎都是一些片段的,无法归纳成体系的。”为此,他创造了一个新词:民艺——民间的工艺。

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传统工艺的书,不如把它看为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之中,告诉后代人该如何重新理解“美”,又该如何去探求“信仰和信心”的一本拙朴的宣言。柳宗悦认为,工艺之美与“民众,实用,大量,廉价,寻常”的平凡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这样的性质构成了工艺之美的基础。他看到了在传统社会中的普通匠人,通过长时间的投入于日常器具和物品的制作和改善,为了追求“正确的工艺”,而表现出近乎宗教的虔诚态度。而恰恰是这种虔诚,使得人与物、用与美,都带着服务的本质、神性的关联和高尚的意义。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在近乎一个世纪之前写下的这本字数不多但很有份量的小书,个人认为对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建筑工艺的本体探索和农村城镇的未来发展,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和深远的精神含义。□(撰文:刘宇扬,刘宇扬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城市、建筑中的感性设计工学

都市·建築の感性デザイン工学

编者:日本建筑学会

出版:朝仓书店,2008

在论及该书之前,须介绍“感性工学”的概念,即:通过发现和活用感性的价值,使之能够贡献社会的学科领域(摘自日本感性工学会官网)。书名中的“感性设计工学”,是指通过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捕捉用户的主观感性需求,进而将其转化为在设计工作中可加以利用的量化指标,并最终生成设计作品的设计方法。1996年,感性设计工学正式成为了日本大学中的学科方向,目前有些学校的建筑设计专业甚至被置于其下。

《城市、建筑中的感性设计工学》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感性设计工学在城市、建筑等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与成果,对于建筑师与在校师生而言都是一本具有学术参考价值的力作。该书以“感性”与“设计”为经线,以各学术专业领域为纬线,力图将人类的感性与其生存的空间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加以探讨与总结。只需翻看目录,即可一瞥该书的雄心:其涉及的学科专业领域除了城市、建筑、环境之外,还包括了哲学、脑科学、作曲等相关的专业,执笔作者多达29位之多。正如编者宗本顺三教授所言:“如期冀设计出更加美好的城市与建筑,就必须去理解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感性。”在多设置于工科院校之下的传统建筑学领域,习惯于将感性作为使用者的个别主观问题加以对待,将之视作系统化知识与理论的对立面。然而,正是感性左右着使用者的行为模式,激发着设计师的灵感,扮演着设计的原动力。由此,编者指出,“感性是如同空间或其他具体设计问题一样重要的课题。……在当今世界设计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将感性融入设计的方法是提高设计质量不可或缺的途径。”

书中介绍的在创作中融入感性的设计方法,以及对于“感性设计工学”类研究的了解与借鉴,将对读者未来的设计与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撰文:韩孟臻,清华大学副教授)

技术元素

The Technium

作者:[美] 凯文·凯利

译者:张行舟、余倩、周峰等

出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凯文·凯利(Kevin Kelly,KK)在一个建筑师似乎不了解的领域是神一般的存在,在国内一些媒体推动下,他一步步被推向了神坛。一般人都熟悉他的《失控》,这里要介绍他的一本新书《技术元素》(Technium)。《技术元素》是一本不拘一格的书,是作者把他很多零散的思考汇编到一起形成的。这本书没有一个清晰严格的主线,探讨所有人类智慧的创造——包括文化、 法律、社会机构等等所有和具体的汽车、计算机等技术一起,从人类的意识中涌现出来的一切要素——如何自觉成为社会动力的问题。作者把这些所有的创造,称为“Technium”。这本书很有趣而且深刻,比如在《阿米什黑客》(Amish Hackers)一章中,作者描写了美国的一个独特族群阿米什人如何看待技术和使用技术,由此折射出技术在不同文化和宗教定义里有不同的理解。这本书系统描绘了一个建筑师不熟悉的关于人工智能的未来社会图景,就好像未来主义那些建筑师一样,作者更像一个来自未来的观察者。KK是一位倡导开源的作家,他的文字可以直接从他的网站www.kk.org上读到。□(宋刚,华南理工大学讲师、竖梁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

Seeing Like a State: 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

作者:[美] 詹姆斯.C.斯科特/James C. Scott

译者:王晓毅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斯科特在本书中试图梳理出20世纪乌托邦式的大型社会工程失败背后所隐藏的逻辑。作者详细地阐述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充斥的各种大型农业项目(苏维埃集体化农场、坦桑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强制农村化等)和城市建设(巴西利亚、昌迪加尔)的失败案例与国家对社会的粗劣干预。在这里,树种单一的商业化森林、依靠基因工程与机械化的单一品种农业与集体农庄和人为规划的城市都是现代国家机器对于社会秩序简单化、清晰化和操纵(manipulation)的铁证。作者把这些人类历史上的乌托邦灾难归因于社会精英阶级宗教般的极端现代主义信仰。这一信念随着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成就逐渐成为官僚知识分子(包括建筑师)的典型意识形态。其合法性来自对于科学技术合法性的无条件信任,对于将科技进步应用于人类活动各领域坚定而固执的乐观。作者认为这些国家工程的巨大灾难是4个因素的结合,社会的清晰性和管理的简单化提供了大规模社会工程的可行性和对社会认知的单一图解,极端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提供了其愿望,独裁政治为实现这一愿望提供行动能力,而软弱的公民社会则是其实现的基础。这样的结论并不单指社会主义阵营而为自由市场背书,作者在导言中强调大规模的资本主义同国家一样,也是均值化、一致化、简单化的推动者。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将质的差异简化为量的差异,并推动标准化,因而今天的全球资本主义可能是推动同质化最强有力的力量。虽然结尾处作者提出的米提斯(本土技术知识、民间智慧、实践技能)式的反抗与应对显示出另一种简单化的倾向,但斯科特对于国家官僚系统与认知论上的深刻洞察,无疑对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现代化运动和城市化进程的中国建筑界从业者有强烈的历史共鸣和现实意义。□(撰文:王子耕,北京电影学院讲师)

詹姆斯·比贝尔

James Biber

B.1953,纽约,美国

康奈尔大学学士

比贝尔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B.1953, New York, USA

BArch., Cornell University Principal, Biber Architects

胡安·布斯盖兹

Joan Busquets

B.1946,巴塞罗那,西班牙

巴塞罗那大学博士

哈佛大学教授

BAU建筑与规划事务所创始人

B.1946, Barcelona, Spain

PHD.,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另一种是在AP上启用802.1x准入认证,认证信息经AP和AC的控制通道,传送至AC,再有AC向Radius Server发起802.1x的校验认证工作,认证成功后,用户将获得相应的IP地址,AC控制AP允许该用户访问校园网。对于Windows系统、IOS系统、安卓系统自带的802.1x的supplicant,即可完成无线局域网的802.1x认证过程。

Professor, Harvard University

Founder, BAU - Barcelona. Arquitectura i Urbanisme

沃尔夫冈·巴特斯

Wolfgang Buttress

B.1965

毕业于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艺术家

B.1965

Fine Art Ba(hons), Nottingham Trent Polytechnic Artist

亚瑟·卡萨斯

Arthur Casas

毕业于麦肯齐大学

亚瑟·卡萨斯工作室创始人及建筑师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Mackenzie

University

Founder and Architect, Studio Arthur Casas

马尔科·布拉约维奇

Marko Brajovic

B.1973,波德戈里察,黑山

庞培法布拉大学硕士

加泰罗尼亚国际大学硕士

马尔科·布拉约维奇工作室创意总监

B.1973, Podgorica, Montenegro

Master, Institut Audiovisual Pompeu Fabra

Master, Universitat Internacional de Catalunya Creative Director, Atelier Marko Brajovic

卡梅拉·罗恰

Carmela Rocha

阿雷格里港,巴西

瓦莱杜斯锡努斯大学硕士

马尔科·布拉约维奇工作室项目总监

Porto Alegre, Brazil

Master, Universidade Vale dos Sinos

Project Director, Atelier Marko Brajovic

陈浩如

CHEN Haoru

B.1972,杭州,中国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山上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B.1972, Hangzhou, China

PHD. Candidate, Associate Professor, China Academy of Art

Principal, Citiarc Office

范路

FAN Lu

B.1978,江西, 中国

清华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讲师

B.1978, Jiangxi, China

PHD., Tsinghua University

Lecturer, Tsinghua University

雅克·赫尔佐格

Jacques Herzog

B.1950

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B.1950

Graduated from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unding Partner, Herzog & de Meuron

皮埃尔·德梅隆

Pierre de Meuron

B.1950

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B.1950

Graduated from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unding Partner, Herzog & de Meuron

安尼·霍尔特洛普

Anne Holtrop

B.1977,荷兰

阿姆斯特丹建筑学院硕士

安尼·霍尔特洛普工作室建筑师及总监

B.1977, Netherlands

MArch., Academy of Architecture Amsterdam Architect and Director, Studio Anne Holtrop

侯正华

HOU Zhenghua

B.1975,北京,中国

清华大学博士

万科集团商业发展部助理总经理

B.1975, Beijing, China

PHD., Tsinghua University

Assistant General Manager, Dept. of Commercial Development, China Vanke Co., Ltd

奥特·卡达里克

Ott Kadarik

B.1976

爱沙尼亚艺术学院硕士

KTA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B.1976

MArch., Estonian Academy of Arts Principal, Kadarik Tüür Arhitektid

米克尔·图尔

Mihkel Tüür

B.1976

爱沙尼亚艺术学院硕士

KTA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B.1976

MArch., Estonian Academy of Arts Principal, Kadarik Tüür Arhitektid

李翔宁

LI Xiangning

B.1973,南京,中国

同济大学博士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B.1973, Nanjing, China

PHD., Tongji Univeristy

Vice Dean, Professor,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isty

丹尼尔·里伯斯金

Daniel Libeskind

B.1946, 罗兹,波兰

毕业于埃塞克斯大学

里伯斯金工作室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

B.1946, Lodz, Poland

Graduated from Essex University

Founder and Principal Architect, Studio Libeskind

刘晨

LIU Chen

B.1975,山东,中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讲师

B.1975, Shandong, China

PHD., Princeton University

Lecturer, Tsinghua University

刘晓都

LIU Xiaodu

B.1961,北京,中国

迈阿密大学硕士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B.1961, Beijing, China

MArch., Miami University

Founding Partner, URBANUS

克劳斯·雷恩哈特

Klaus K. Loenhart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硕士

格拉茨技术大学建筑及景观学院院长

terrain建筑事务所建筑师及景观建筑师

MLA, MDesS, Harvard GSD

Head, Institute for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Gra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rchitect and Landscape Architect, terrain: studio for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DA

陆轶辰

LU Yichen

B.1976,上海,中国

耶鲁大学硕士

清华大学副教授

Link-Arc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B.1976, Shanghai, China

MArch., Yale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Tsinghua University Principal, Studio Link-Arc

罗晶

LUO Jing

B.1986,安徽,中国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B.1986, Anhui, China

PHD. Candidate, Tsinghua University

单军

SHAN Jun

B.1966,北京,中国

清华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单军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B.1966, Beijing, China

PHD., Tsinghua University

Vice Dean, Professo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Deputy Chief Architec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Chief Architect, Shan Jun Atelier

阿努克·勒让德尔

Anouk Legendre

B.1961,奥雷扬,法国

毕业于巴黎拉维莱特建筑学院

XTU建筑事务所建筑师及创始人

B.1961, Aureilhan, France

Graduated from French National Architecture School, Paris La Villette

Architect and Founder, XTU Architects

尼古拉斯·德马聚尔

Nicolas Desmazières

B.1962,梅克内斯,摩洛哥

毕业于巴黎拉维莱特建筑学院

XTU建筑事务所建筑师及创始人

B.1962, Meknes, Morocco

Graduated from French National Architecture School, Paris La Villette

Architect and Founder, XTU Architects

米凯利·莫雷

Michele Molè

B. 1964,罗马,意大利

毕业于罗马大学

奈迈希及合伙人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及总监

B. 1964, Rome, Italy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of Rome

Founder and Director, Nemesi & Partners Srl

苏珊娜·特雷德高

Susanna Tradati

B. 1974,布雷西亚,意大利

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

奈迈希及合伙人建筑事务所合伙人及项目经理

B. 1974, Brescia, Italy

Graduated from Politecnico di Milano

Partner Associate and Project Manager, Nemesi & Partners Srl

卢卡·莫利纳里

Luca Molinari

B.1966

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

米兰那不勒斯第二大学副教授

B.1966

Graduated from Polytechnic of Milan

Associate Professor, Vanvitelli Architecture Faculty in Naples

齐奕

QI Yi

B.1984,阜新,中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B.1984, Fuxin, China

PHD. Candidat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张姗姗

ZHANG Shanshan

B.1959,哈尔滨,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B.1959, Harbin, China

PHD.,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ofessor,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苏丹

SU Dan

B.1967,安徽,中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B.1967, Anhui, China

Vice Dean, Professor, Academy of Arts & Design, Tsinghua University

谢尔盖·卓班

Sergei Tchoban

B.1962,圣彼得堡,俄罗斯

毕业于帝国艺术学院

nps tchoban voss及SPEECH建筑事务所执行合伙人及建筑师

B.1962, Saint Petersburg, Russia

Graduated from Imperial Academy of Arts Architect BDA, Managing partner,

nps tchoban voss

SPEECH architectural office

朱利奥·维蒂尼

Giulio Verdini

B.1977,安科纳,意大利费拉拉大学博士

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教授

B.1977, Ancona, Italy

PHD., University of Ferrara

Associate Professor, Xi’an Jiaotong – Liverpool University

于春水

YU Chunshui

B. 1977,山西,中国

清华大学硕士

北京佰嘉置业集团设计总监

B. 1977, Shanxi, China

MArch., Tsinghua University

Design Director, Beijing Century Property Group

张璐

ZHANG Lu

B.1973,北京,中国

清华大学学士

北京墨臣建筑设计事务所副总建筑师,A1建筑设计室主任

B.1973, Beijig, China

B.Arch., Tsinghua University

Vice Chief Architect, Mochen Architects & Engineers

Director, A1 Architecture Design Studio

张昕

ZHANG Xin

B.1978,齐齐哈尔,中国清华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副教授

B.1978, Qiqihar, China

PHD., Tsinghua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Tsinghua University

猜你喜欢

感性建筑师事务所
胖胖的“建筑师”
设计事务所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事务所 芬兰PES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LLA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
当建筑师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