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为王时代,如何让大数据释放大价值
—— 关于《2014年全球信息技术报告》的解读
2015-12-22张毅菁
文 张毅菁 张 虹
数据为王时代,如何让大数据释放大价值
—— 关于《2014年全球信息技术报告》的解读
文 张毅菁 张 虹
自2002年起,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发布一次的《全球信息技术报告》,成为洞察世界信息技术与网络发展情况的重要风向标。本文基于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前沿技术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对2014年最新报告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解读分析。2014年4月初,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4年全球信息技术报告》(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1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网络就绪指数”(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NRI)对全球148个经济体在利用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成效进行评估及排名。这一指数基于一整套量化的指标框架(见图1),重点评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ICT基础设施,获取成本及确保最优使用的必要技能,政府、企业和个人对ICT的采纳程度和使用情况,商业和创新环境以及政治和监管框架,ICT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内容,从而为各国制定策略并从互联网经济中获得最大利益提供决策参考。
全球排名:新兴经济体表现不佳
《报告》通过网络就绪指数(NRI)充分反映了各国信息化的优劣因素,以及ICT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排名情况见表1。
发达经济体:强者愈强,ICT发展和使用度高,创新体系完善。从整体情况看,排名前20的经济体全部为发达经济体。前6名的入围经济体名单保持不变,芬兰居榜首,之后依次是新加坡、瑞典、荷兰、挪威、瑞士,美国上升两位至第7名,英国是前10名中唯一排名下跌的国家。其中,芬兰作为世界上ICT发展及使用程度最高的经济体,网络覆盖人口高达90%以上,技术与非技术研发水平高,创新体系完善,在各项重要指标中均获高分。其他排名靠前的国家的情况也与芬兰类似。经济学家贝纳特•毕尔巴鄂•奥索里奥表示,NRI排名靠前的国家并不意味着其经济主要依赖ICT产业,而是代表其ICT的普及程度高,与其他行业结合紧密,已融入国民生活各个领域,如广泛应用于银行、制造、物流、教育、卫生、公共管理等行业。创新。《报告》指出,新兴经济体若要保持继续增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引入必要的改革,改善市场功能,提升创新潜力;二是增加投资与提高ICT使用率,更好地利用数字生态系统;三是着眼于推动新技术发展,提高创新能力,缩小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数字鸿沟”。
资料来源:《2014全球信息技术报告》,由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整理。
针对中国而言,ICT增长步伐仍落后于全球主要经济体。2014年中国虽然在网络连接和数字化规模方面都有提升,但排名下滑至第62位。具体而言,中国内地在政府采购高新ICT(第13位)、风险投资获取(16位)、政府重视程度(24位)和技术专利数量(28位)等方面排名比较靠前,但在手机普及程度(115位)、商业与创新环境(115位)、宽带速度(125位)、税率(135位)和创业程序(137位)等方面滞后。《报告》认为,中国的排名较低且下降是因为城市和农村科技发展严重失衡。因此,未来需从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的全国层面对发展ICT基础设施和提高ICT渗透力度进行更有力地支持;更重要的是,中国还需更好地利用ICT技术整合粗放型经济,帮助其向知识型社会转变,以获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回报。
创造价值:充分释放大数据能量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处理数据能力的提升,大数据已经成为未来创造社会经济价值的一类新的资产,其显著特征是价值特征。因此,目前最应关注的并非“大数据”本身,而是如何创造价值。《报告》提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充分释放大数据的价值与魅力。
IP网络:释放大数据能量。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 rotocol,IP)网络已成为万物联网(Internet of Everything,IoE)概念的重要支撑,为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数据、信息与资源,成为释放大数据巨大能量的主要领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地、物接入IoE中,越来越多的物理存储的信息正在被数字化;与此同时,移动通信与移动互联网、传感器、物联网等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的推陈出新,使得互联网变得越来越“无所不在”,由此而产生的数据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报告》指出,IP网络正成为绝大多数数据通信的通用语言,成为数据产生、分析、处理和利用的重要环节。
提高转换率:充分提取大数据价值。《报告》指出,通过以下路径:数据→信息→知识→洞察力(智慧),可将数据真正转换为洞察力,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据目前估计,仅0.5%的数据最终能被分析、转换成洞察力。为提高大数据转换率,未来必须重点解决如何减少大数据的复杂性、降低大数据处理难度等难题,这不仅需要依靠人工处理,也越来越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来处理数据。值得一提的是,关键技术和政策挑战会加快或阻碍大数据和万物联网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大数据的开发价值(见图2)。
把握大数据成熟度:促进科学决策
大数据由于其巨大潜力,被越来越多在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中使用。然而,《报告》认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运用大数据分析作决策,是一个从选择性运用到大规模实施逐渐演变的过程,关键是要充分把握大数据成熟度以更好地利用,这需要重点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环境因素、组织内部能力、大数据在成熟度不同阶段中的使用。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应判断大数据成熟度与环境的成熟水平,从而确定政府需要提供多少必要的法律规范、监管范围和ICT基础设施。此外,政府公共部门也可以充分展示大数据带来的益处,化解人们对隐私的担忧,努力在全球范围内统一对数据隐私的监管;还应创造环境,帮助大数据领域(如数据、服务和IT系统提供商)拓展市场,采取措施解决大数据专家短缺的问题,促进大数据全面驱动整个经济创新和增长过程。
对于企业而言,应了解自身的大数据成熟度水平,尤其要把握大数据在成熟度不同阶段中的使用:第一阶段为绩效管理,企业管理者依靠财务报表、合规报告等内部数据更清楚地审视自己的业务。第二阶段为功能优化,企业开始同时运用内部及外部的数据来提升自己的业务,如进行智能定价、分析客户价值、平衡供应链、优化人员结构等。第三阶段为价值定位提升,企业更多地使用外部资源及其衍生的洞察力进行自我定位,并通过改进运营和服务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如提供在线信息服务。最后则是商业模式转型,在这一阶段,大数据的运用贯穿于企业的整体运行,并最终来确定企业属性及决策方式。
平衡风险:加强分散存储与监管力度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它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商业模式。同时,如何对企业运营以及社会管理的数据隐私和自由进行有效保护,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从企业角度,强化分散存储以平衡大数据风险。虽然人们对于个人数据和隐私的重视度已经提高,但仍会担心大型企业有可能会禁不住诱惑而滥用手中掌握的数据。《报告》对如何让企业更安全地使用大数据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大数据系统以分散的方式存储数据。最理想的数据托管方应该是分布在不同区域范围,并使用异构计算机系统。随着保障措施到位,同时攻击许多不同类型的数据就非常困难;同时,在没有真正授权的情况下,整合这些数据类型则将变得更加困难。二是数据共享应始终保持与数据相关的起源和许可,而不是数据本身,并支持自动防篡改审计。三是系统由合作机构共同控制,而不是单个公司自己的系统。外部数据共享仅在具有相同的本地控制、许可、来源和审计的数据系统之间发生,还包括使用那些诸如受雇于信任网络的标准法律协议。四是对于安全数据生态系统的需求延伸到私人数据及合作公司的专有数据,需要其具有安全的数据存储,并被吸纳到信任网络数据共享协议中。五是在任何时候,所有实体都使用安全的身份凭证,例如生物签名。六是创建一个“开放”的数据共享,产生更大的价值。
从公共政策角度,加强标准制定和监管。各国和国际组织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保护个人数据和隐私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处理此类问题,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监管框架:自律型:美国较为宽松,全国范围内没有一部联邦数据保护法,而是将此问题主要交由行业来解决,如在通信、金融等不同部门中,有专门的法律对数据的使用和保护作出严格的规定。最低标准制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则设置了自我调整框架,在成员经济体之间确立数据保护的最低标准,所有成员国及其公司都必须遵守这一原则。严格的事前监管:欧洲委员会和欧盟委员会都已经制定了广泛而严格的框架来保护数据和隐私,要求其各自的成员国遵守。无论采取哪个方式,目前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被进一步厘清,包括如何定义个人数据、如何对待匿名数据、是否允许被遗忘以及是否需要划分相关各方的司法管辖区等。《报告》建议,监管机构应与行业利益相关者密切合作,跨区域实现技术中立的高水平监管原则,最后促进行业自律。
最后,《报告》强调,一个国家不能仅依靠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来提升竞争力,只有当一国为保障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而实施了全面的现代化基建战略,有效地利用技术创造条件、推动创新、提升竞争力、增强社会包容性时,信息通信技术的优势才会充分释放出来。
(张毅菁就职于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张虹就职于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