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避免“创意垄断”
2015-12-22林云志
文 林云志
企业应避免“创意垄断”
文 林云志
一些新兴的观点和革新往往触发在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协作下。
在时下行业竞争越发激烈,创意型公司,或者公司自身挖掘自我的创意可能,变得尤其重要。而在各领域市场在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除了认清经济的发展动向,搭上主流行业的大船。还有便是依靠创意,将这样的饱和凿出一块新的空白,给市场输入新的氧气和血液。
大多数观念里,会把创意边缘化为一种个人行为,并且把这样的印象,划分在一些职业归属上,譬如,作家、科学家,抑或是设计师。他们认为创意应该取决于一个个体的大脑;充满灵感眷顾和维度更加开阔的大脑。这种认知,同样潜移默化地沉淀在多数企业里,往往,发挥创意的责任都会落到“极小部分”的人身上,他们承担了多数开阔新局和决定发展方向的重责,在观念上也具有引导性。然而随着一些“创意垄断”崇拜热的逐渐褪去,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意向前沿,开始将重心偏移到“如何挖掘团队创造力”,而不是如何去跟随“个人创意”上,并积极展开各种尝试,而结果还是没有预期的那么可观。
一个企业的存在是由多种因素支撑着的,公司文化,部门与部门间的协调程度,包括细枝末节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办公环境的装修布置,这些看似各成一体,实则内在却是互相牵制,形成一种良性或者不太好的循环趋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团队的工作状态。要把整个公司的办公氛围和办公效率提起来,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管理层更加人性化的渗透到一些很容易被忽视,甚至看起来“无关紧要”的方面。
这些无关紧要的方面,可以从国外一些知名公司的额外设施作一个侧面借鉴,比如:Dropbox的午茶间,Facebook的各种娱乐区,包括其他一些小型公司,会设置一些简约温馨的”Small talk room”。这些看似不会给公司带来直接利益的地方,但却间接给员工带来一个“喘息”的空间。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企业是可以看到:灵感并非诞生于一个非常持久的压力源,而是在一种轻松自由,可以控制的频率下发生的。然而,多数公司没有意识到这些,而是觉得让员工永远和无止尽的工作扣在一起,便是所谓效率。
而其实,培养创造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乌托邦。可以看到的是,其实在很久之前,已经有人在组织创造力上做过试探,并得到过很好的效果。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爱迪生。
爱迪生被认为是美国21世纪初最伟大的发明家,在他充满灵感的大脑里曾经出现过不太容易被风吹灭的光,并在最后把它们照到了现实,相伴的,是他1000多项其他的发明专利。印象中他应该是最具有“垄断性”的发明家了。而其实,并非如此。
调查发现,爱迪生的多数贡献,并非他的个人独造,而是由于他成立了一个在当时比较全新的组织架构——类似于现今的R&D laboratory(即: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究与开发实验室),他的多数成就,都是当时他所组织的团队成员共同创造的。爱迪生长久以来累积的“声誉”,也是由他的团队堆砌起来的。
爱迪生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创造是可以通过合作来达成的,一些新兴的观点和革新往往触发在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协作下。包括不同领域的、专业上的建议,经验上总结出的“窍门”,乃至于一些比较外行观点,却因为卸下了行业内部惯性操作引起的保守,反而更显出自己的独特性。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弥补,将一个概念性的创造模型变得清晰以及具有可行性。
所以,该如何在一个组织里聚集创造力呢?有三点可以做参考:
观点采集:通过会议或其他沟通讨论,发掘不同领域的专业上的,经验和其他观点,找到它们的不同面,并借这些不同面碰撞出的火花来发现创造的可能性。多重视角的层叠远比一个人的 “沉思”要好得多。当然,这一方式需要团队的极大热情,和对意见交流中不可避免的对立观点的接受。
反复试验:按常理看,一个真正的创意方案是无法预测和计划出来的,所以反复的测试,和反复的接受测试后的失败,就变得必不可少。比起一些有规律可循的线性流程,创意是混乱和未知的。就本质而言,创意试验所需要的活动量和其多数情况下漫长的过渡时间,是可以使多数组织产生焦虑的。试验需要时间和耐心,同时,他们可能在一开始就会走错方向,也可能迷失在中间的一部分,最终让计划遭遇滑铁卢。
因此,现实是多数企业在认知上,其实并不赞同员工去做一些类似制定课题、制定计划、完成计划的试验。毕竟这所需消耗的时间是一个未知数,且往往会比预期的要长久很多,而在这一一切未知的阶段,参与试验的员工在面对责备和批评的时候,就会感到脆弱和力不从心。于是为了避免这些外界认为的“失败”,员工同样也不会愿意去尝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革新。取而代之的,是去找既定的方案,选择性地跟进它们。其实在创造和革新方面,是需要去接受和邀请“失败”的,一个长期的失败经验的累积,比起成功的经验,其反弹力和强韧性要大出很多。
整理建议:收集各方的创意并最终整理做出最具优势的创意方案。这里所说的整理并非简单的沿用各方给出的方案并加以简单组合,而是通过反复的推敲并试验这些点子,直到它在真正意义上被“取”出来。通过持续不断的迭代来发现它们的闪光点和盲点,一点一点地利用并修复它们,最后等待契机,看它们是否真能“派上用场”。
创造和革新是永恒的主题,而在时下注重快节奏盈利的时代,却是很容易被忽视的,如何找到与别人不同的视角和前瞻者的冷静,想必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