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2015-12-22侯小菲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5期
关键词:经济带长江经济

侯小菲

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侯小菲

2014年,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呈现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有所改善,产业布局实现集聚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一体化推进过程中依然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黄金水道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以及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和环境风险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美国密西西比河和德国莱茵河流域经济带较为成熟的发展经验,探讨其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的重要启示。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的一体化发展政策建议,包括依托三大城市群串联长江经济带全域发展,依托黄金水道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有序转移,及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等。

长江经济带;一体化;黄金水道;产业布局

2014年,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呈现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有所改善,产业布局实现集聚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总体看来,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速虽然略有下降,但2014年其占全国的比重仍然达到44.7%,第二、三产业占比尤为突出,经济带动效应强,这表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初见成效。当然,目前长江经济带一体化进程中依然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黄金水道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以及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和环境风险等。

201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建议。当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要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在中国经济正在走向增长速度逐步趋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并逐步优化的“新常态”这一关键时期,建设长江经济带、构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将十分有利于挖掘长江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沿江9省市的43个地市。该经济带是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高密度的经济走廊之一。因此,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长江经济带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开局之年,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增长质量不断提升,经济发展面临更加开放的环境,经济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推进。

一、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长江经济带是整个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除沿海开放地区外,经济密度最大的经济地带,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是其他经济带所无可比拟的。与沿海和其他经济带相比,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是我国今后15年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应该成为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的关键时期。长江黄金水道就是东部产业向西转移的一个重要横向联系通道,可以把梯度推进由东向西连接起来,成为一条“横向”的发展路径。此外,长江经济带历来就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我国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现代工业的精华大部分汇集于此,集中了一大批高耗能、大运量、高科技的工业行业和特大型企业。同时,大农业的基础地位也居全国首位,沿江9省市的粮棉油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

目前,长江沿岸各地区通过经济发展已形成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渝经济区等三大板块,长江经济带通过三大板块之间的要素、产业及市场衔接而形成一个大的区域经济体。长江经济带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渝经济区等三大板块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不同的经济发展态势。

1.经济总量稳中求进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长江经济带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2001年开始,经济总量在全国占比始终超过40%,并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2013年的比例更是达到45.6%,2014年略有下降,为44.7%。

从图1中可以看出,自2008年开始,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以及成渝地区在长江经济带中的经济地位出现了细微的变化。虽然长三角地区在长江经济带中仍然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但其在整个长江经济带中的GDP占比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08年的50.06%下降至2014年的45.25%;长江中游地区和成渝地区的GDP占比却在不断上升,在2014年分别达到了31.96%和22.79%。过去七年间,长江中游地区和成渝地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应该归功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从国家层面进行战略引导,使得一直集中于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开始跨区域向中西部流动、集聚,同时还伴有大量的产业转移,长江中游地区和成渝地区受益于此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预期的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在未来将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

图1 长江经济带中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地区GDP占比变动轨迹

图2 2008—2014年长江经济带三次产业结构变动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2008年以来,长江经济带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如图2所示,第一产业比例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比例在2009年略有下降后又持续上升两年,在2011年比例达到峰值49.36%,2012—2014年持续下降,整体呈波浪形并有细微调整,比值维持在47%左右的较高水平;第三产业总体显现出增长的态势,2014年比例和2008年相比,增长近4.3个百分点。随着长江中上游的不断开发以及长江沿岸地区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农业在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持续下降,2014年比例首次低于10%,仅占9.56%。在原有的产业结构基础上,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双重动力作用,使得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发展迅猛。而近年来,服务业在市场和政府的合力推动下也实现了较快发展。因此,从总体上看,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当中。

表1 2014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三次产业结构占比(单位:%)

表2 2014年长江经济带各地区产业比例(按地区)(单位:%)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2014年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的产业发展,按照不同地区进行横向比较,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二者占总体经济的96.49%,特别是2007年之后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增长,2014年上海的第三产业占比达到64.82%。长江中游地区安徽和江西、湖南和湖北三次产业比重非常接近,并且目前经济发展很明显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成渝地区第二、三产业比例差距逐年缩小,2014年除四川省之外已经较为接近。表3按照三次产业结构进行纵向比较,同时结合表1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和除重庆之外成渝地区的另外三个省份,第二产业在三个地区的分布相对较为均匀并以长江中游地区为主,占比达到36.20%,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地区,占比接近40%,并且明显高于另外两大区域的28.68%和31.84%。

表3 2014年长江经济带各地区产业比例(按产业)(单位:%)

3.产业布局集聚发展

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工业基础、基础设施、文化习俗等构成了地区产业集聚的比较优势,并且这种集聚引起人口的集聚效应并加剧了市场竞争,从而使得产业再次集中,并且通过产业集聚的前后关联,放大了产业集聚的循环累积效应。

长江中游地区则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产业基础,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找准政府着力点,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一是建成国家粮食安全重要保障区。支持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粮食增产工程,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加快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国家粮食储备和交易中心,把长江中游建设成为全国粮食生产交易核心区。二是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带。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效益的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通过产业链重组和资源整合,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优势产业向集群化、生态化方向发展构建面向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主导优势产业链。三是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畅通旅游区。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整合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完善区域旅游公共服务、推动区内各城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共同建设有影响力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四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带动区。借助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充分发挥资源人口和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产业发展基础,大力承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轻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电子、食品、医药、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探索东中部产业合作发展新模式。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指导下,川渝地区之间的合作范围正在不断地朝着更多层面迈进。同时,贵州、云南或占据资源高地,或具备特殊的地理区位,长江经济带向腹地扩围,为两地崛起也提供了良机。

4.产业梯度平稳过渡

从表1、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我国长江经济带中的上、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产业结构各具特色。上游地区的经济梯度处于中低位置,下游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较高,中游地区介于二者之间,三个地区在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上的差异十分显著。这种经济发展上的梯度差异,为经济带内的产业分工与协作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2014年,长三角核心区第三产业在工业经济下行中实现加快发展,三产增加值突破5万亿元,达到5.43万亿元,增速均值达到10.0%,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由此,长三角核心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0:45.8:51.2,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50%,产业结构历史性进入了“三二一”时代。从占比来看,长三角核心区16个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在40%以上,上海、南京、杭州占比均超过50%。舟山、苏州、无锡、常州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也超过了45%。长江中游地区已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农业与工业、服务业开始出现融合发展势头,从传统工业体系向规模化、高端化、服务化的现代工业体系转型,持续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演进。长江上游地区则集中了一大批工业基地和大中型骨干企业,机械电子、汽车、化工、钢铁、食品饮料等行业具有相当的优势,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

5.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提出的四个战略定位中,其中之一是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东边以上海为龙头,向西构建中国—巴基斯坦、中印缅经济走廊。其中2014年9月正式挂牌的上海自贸区成为东部深度开放的试验区。2014年全年区内新增注册企业11440户。其中,内资企业9383户,注册资本3329亿元;外商投资企业2057户,合同外资118亿美元(见表4)。集聚总部经济企业258家,其中亚太营运商22家。

二、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地区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区位和交通条件、劳动力素质、市场、历史原因以及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距虽然有逐年缩小的趋势,但是整体情况差距仍然较大,因此促进各地区产业的分工与协作以及转型升级,对于提升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竞争力,实现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动力差距悬殊以及各地区利益诉求各异、难以协调统一,各行政区域之间相互竞争等的影响,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表4 2014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经济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1.区域发展不平衡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流域内部差异大、区域发展不均衡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特征。长江经济带9省2市,综合经济实力、居民生活水平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从整个长江经济带范围看,下游地区,即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中游地区次之,上游地区发展水平最低。上海市2014年人均GDP达到9.73万元,而最低的贵州省仅为2.72万元,只有上海的28%。每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都与产业结构的不平衡有密切的关系,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侧面反映。长三角地区的第二、三产业比重早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下游地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

经过测算,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接近于1,而产业结构差异系数接近于0,说明产业相似度非常高。成渝地区产业同构化现象也很明显,主导产业基本上都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气、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烟草加工、食品加工、黑色金属等产业上。各地方政府不注重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而是盲目追求短期内获得巨大收益的产业,结果导致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显著。这种产业同质化难以深入发展产业分工与协作,也不能形成良好的阶梯层次和产业链条,反而加剧了竞争,形成恶性循环。

3.黄金水道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长江“黄金水道”是长江经济带的主线,对沿江各省市的城镇化和产业化都有深远影响。但是黄金水道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长江两岸联动开发不足,过江通道不能满足需求,长江沿线城镇连片发展缓慢。长江干线航道缺乏系统整合,三峡枢纽通过能力紧张,主要支流航道建设滞后,内河港口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不高,导致长江航运潜能尚未充分发挥。“黄金水道”航运等级不足,对沿江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比如钢铁、石化、纺织等耗水产业不能沿江布局,提高了生产成本。除此之外,依托“黄金水道”,还能带动水产、水生蔬菜等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动长江旅游和现代物流等服务业的大力发展。

4.生态保护压力大、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

在长江沿岸及支流有诸多港口及工业化城市,这些城市在工业化的初始过程中,大力发展钢铁、化工、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等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三峡工程的建成和运行,在对防洪、航运、发电起到了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导致中下游地区水文情势发生重大改变,对正常供水和江湖关系的维持构成了挑战。大量泥沙淤积在库区内,出库含沙量大幅度减少,清水下泄引起大坝下游干流河床普遍冲刷,还引发部分河岸崩塌。此外,每年春夏季节,水库库湾及支流回水区均出现严重的蓝藻水华现象。这些问题都严重威胁着长江经济带的健康发展。当前,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东部及沿海地区的一些高耗能产业和低端制造业陆续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而中西部地区在承接这些产业转移时,可能更多地考虑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代价换得经济加速增长,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诱发生态危机。

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且上游地区生态破坏极易传导至中下游区域,产生环境负外部性。但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环境治理方面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有时地方政府还因为需要良好的经济效益作为重要政绩,而降低招商引资中的环境准入门槛,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合理的转移支付机制。但是,在实践中,跨区域的公共物品的治理成本在分摊上难以达成一致。欠发达地区对于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重化工业等依赖度较高,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权衡取舍问题,发达地区虽有意识和能力保护环境不再继续被破坏,但是没有动力对承接产业转移地区给予补贴。

三、国外流域的开发经验及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启示

自古以来,流域开发利用就与人类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属于区域经济中典型的流域经济发展模式,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蕴含的丰富自然资源及强大的航运能力,长江沿岸各省市结合各地自身的资源禀赋以及区位优势开发开放,符合流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借鉴国外成熟的流域开发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的良性发展。

1.国外流域开发

(1)密西西比河流域。密西西比河位于北美洲中南部,全长6262公里,为世界第四长河,总流域面积322万平方公里,涵盖美国31个州和加拿大的2个省,占美国国土面积的1/3以上。其中,干流长达3950公里,流经10个州,还有2条重要的通航支流,即东侧的俄亥俄河和西侧的密苏里河,分别为流量最大的支流和最长的支流。密西西比河干流流经各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美GDP的16.4%;俄亥俄河和密苏里河流经各州分别占11.9%和4.4%,三者总和共占29.2%。密西西比河是美国内河航运的大动脉,每年完成的货运量稳定在5亿—6亿吨,约占全美内河航运的60%。

从1790年至今的200多年的时间,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发展经历了水上马车、铁路、钢轨、自动空中便利设施和信息科技五个时代,也见证了从农产品加工到钢铁、机械制造等重工业的发展和衰退,以及新型制造业的兴起直至今日沿河城市不再具有要素优势,产业结构的老化也促使这些城市纷纷转型。

(2)五大湖流域。在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有五个大湖,按照面积大小分别为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即闻名世界的五大淡水湖。五大湖总面积约为24566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湖水的平均深度达100米,最深达406米。总蓄水量达24458立方千米,占全世界淡水总量的五分之一,约相当于密西西比河年径流量的40倍。五大湖总流域面积约为766100平方公里,南北延伸近1110公里,从苏必利尔湖西端至安大略湖东端长约1400公里。

五大湖中除密歇根湖外,其他均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因此五大湖的开发与管理必须开展合作。1909年,美国和加拿大签订了《边界水域条约》,并成立了国际联合委员会,以解决两国边境河流和湖泊的水资源、环境和其他问题。1970年,国际联合委员会关于五大湖水污染报告促成了五大湖水质问题的谈判。1972年,美加两国签署了《大湖区水质协议》,规定两国首先应完成以下三项工作:第一,控制水污染和健全水法律;第二,开展有关五大湖水环境问题的学术研究;第三,加强湖区环境监测。1978年和1987年分别对协议进行修订。2009年在《边界水域条约》签订100周年的仪式上,再次对协议进行修订,以便保护五大湖地区免受外来物种、气候变化以及其他现有或潜在问题的威胁。

在五大湖沿岸有8个州,为协调各州之间的利益关系,1983年,成立了五大湖州长委员会。2002年,在由美国联邦政府、湖区州政府和当地部落高级代表组成的研讨会上,通过了名为《五大湖地区发展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2004年由联邦政府内阁成员、资深人士、国会议员、流域管理者、部落代表以及地方政府相关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在芝加哥签署了《五大湖宣言》致力于保护、恢复和改善五大湖生态系统,以迎接不断出现的新挑战,确保后代人能够拥有健康的生态环境。

(3)莱茵河流域。莱茵河发源于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流经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法国、荷兰等6个国家,全长1232公里,流域面积为22.4万平方公里,主要流经德国和荷兰境内。莱茵河流域是德国、欧洲乃至世界的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强国林立的地区,这种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决定了德国莱茵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模式,即以航运为主,因段制宜、多方兼顾,河流整治与流域经济开发、港口城市建设与产业布局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同时,重视多中心城市的发展。德国是在诸侯林立的历史基础上统一的,因此产业与城镇布局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多中心发展,并且中心城市规模差别不大,特大型城市极少。优势在于各中心城市致力于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市场经济加上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导致要素高度流动化和市场信息高度透明化,不会形成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重视环境保护。从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德国耗费数百亿美元巨资实现了莱茵河河水还清工程。生活垃圾分类袋装集中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等循环经济模式。工业污染和居民生活污染并重,在居民点建立污水处理设施等。

2.对长江经济带开发的启示

(1)设立专门机构和专项基金。美国和欧洲分别成立了跨区域和部门的协调管理机构,用于对密西西比河和莱茵河沿岸实现统一管理。美国于1879年成立密西西比河委员会,是一个具有一定权力的实体机构,对密西西比河流域进行开发与管理,拥有较为独立的自主管理权。主要是研究密西西比河的开发治理规划,制定防洪措施,解决修整河道计划,保护堤岸和改善航运等问题。欧洲在19世纪中叶针对莱茵河的航运设立航运管理机构,1950年成立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以全面处理莱茵河流域保护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而长江是“九龙治水”,多头管理,没有一个跨区域或城市的协调机构,无法突破行政分割和加强区域整合。因此,应该成立跨行政区和部门的协调管理机构,用于长江沿岸实现统一管理。协调组织机构应可以跨越省级行政限制对长江经济带内的任何有利于整个长江经济带总体发展的项目进行直接审查,避免层层审批和行政壁垒而产生过高交易成本,从而影响项目运行的效率。同时,通过建立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或者是部门规章制度来规范地方政府的市场行为,破除行政壁垒的束缚,为跨区域联合协调组织机构的执行提供有力的保障。最后,成立跨区域的多元化渠道的共同发展基金,调动各省市利益主体参与协调的积极性,确保各省共享资源与资金的分配。

(2)“点—线—面”的开发模式。“点—线—面”的开发模式实际上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升级版。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点”就是中心城市,“轴”就是河流,“点—轴”开发模式就是将中心城市发展与河流结合的模式。密西西比河就是依靠众多结点的发展,实现了全流域的发展。德国的莱茵河流域实施的是比较完整的“点—线—面”的开发模式。在整个莱茵河流域,港口城市是“点”,内河网、公路、铁路、管线等干支网络是“线”,也是经济区、经济带的躯干,其中内河网是起步基础,产业在点上集聚,后沿线和网络逐步扩散,形成经济区和经济带的“面”。以点带线,以线促面,互为因果,循环积累,资源禀赋是基础,后发的偶然因素则起到激活和放大的作用。

四、促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的思路与建议

1.依托三大城市群串联长江经济带全域发展

长江经济带连绵3000多公里,沿线分布着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等三个一级城市群和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两大区域性城市群以及皖江城市带,包括2个直辖市、9个省会城市以及一大批人口众多、经济实力雄厚的大中型城市。通过统一规划、资源整合、发挥特色、错位发展、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对接、优化沿江产业协调布局等举措,打造由城市群引领和带动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使长江经济带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支撑带。

特别是发挥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优化其高端要素集聚、高端价值链塑造、高端商务服务功能培育、高端产业结构提升和高端发展管理输出的城市高端运作模式,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和绿色低碳经济,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的产业高度,这样既可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都市圈整体的引领、示范、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又可为周边区域城市的产业错位发展和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留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支撑点和辐射源,利用区域综合交通网络,沿江、沿线、沿路重点展开,加强与经济带内其他中小城市的经济交流,从而形成中心城市、城市群、周边区域梯度发展的格局。

2.依托“黄金水道”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首先是改善中上游沿岸的部分以及支流的绝大部分航道等级偏低,码头设施建设滞后的情况,积极开发利用好长江这条黄金水道,实现江河联运、江海联运,使整个长江的运输能够通江达海。其次是加强铁路公路等陆上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现代化的铁路系统和发展沿江高速公路,与黄金水道连接,发展水铁联运。有序发展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运行效率,增强对产业布局的引导和城镇发展的支撑作用。最后是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打破利益保护,统一调度运力,统一使用资源。统筹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建成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增强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撑力。以长江水运为切入点,以水运陆运为龙头,以长江经济带为枢纽,构建“水、铁、公、空、管”“五位一体”的布局合理、运输发达、水陆畅通、航空网络全覆盖的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3.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有序转移

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依托中上游地区广阔腹地,增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能力,引导具有成本优势的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具有市场需求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有序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促进长江中上游地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内生发展活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成为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支持和鼓励开展产业园区战略合作,建立产业转移跨区域合作机制,以中上游地区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载体,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推动产业协同合作、联动发展。重点推进沿江地区国家级开发区转型发展,推进沿江地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接示范区建设,推进两江新区、贵安新区、天府新区等国家新区建设,提升湘江新区发展水平,增强长江中上游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借鉴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导,促进中上游特别是三峡库区产业布局与区域资源生态环境相协调,防止出现污染转移和环境风险聚集,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4.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应该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建立内部的协作机制。可设立中央政府直属跨区域或城市的协调机构,突破行政分割,加强区域整合,实现跨流域、跨省区的合作,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破除阻碍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不同行政区域间自由流动的壁垒,合理配置资源,激发经济活力。通过建立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或者是部门规章制度来规范地方政府的市场行为,破除行政壁垒的束缚,为跨区域联合协调组织机构的良好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在资金支持上采取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或者国外资本,扩大融资渠道,减少地方财政的负担,弱化地区行政意识,促进资金的跨区域流动。此外,长江经济带还应当建立外部联动机制,加强与国内其他经济带的互动发展,促进要素在区际的合理配置,取长补短,实现经济全面发展。

[1]杨德才,余玮.制度创新、区域分工协作与长江经济带良性发展——基于国外流域经济带发展经验的思考[J].中国发展,2014,(6):80-86.

[2]吴传清.“十三五”期间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路[J].区域经济评论,2015,(1):32-33.

[3]西部论坛.“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发展略论——“长江经济带高峰论坛”主旨演讲摘要[J].西部论坛,2015,(1):23-41.

[4]彭智敏.论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推进路径[J].中国发展,2015,(1):42-45.

[6]沈玉芳,罗余红.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0,(2):23-30.

(责任编辑:弘昶)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Hou Xiaofei

In 2014,the total amount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showed a slight upward trend,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had some improvements,the industrial spatial distribution achieved cluster development,and the level of opening up constantly improved.However,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still faces a number of issues,such as the imbalance development among Yangtze River region,serious industry homogeneous competition,the golden waterway function cannot fully developed 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and the environment risks.To solve these problems,the paper uses the experience ofUnited States Mississippi and German Rhinel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referrnce.Finally,the paper proposes thedevelopmentstrategies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These strategies includes relying on a series of three urban agglomerations to drive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development,relying golden waterway to build an integrated three-dimensional transportation system,guiding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industry and innovating the institution of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Integrated Development;Golden Waterway;Industrial Spatial Distribution

F427

A

2095—5766(2015)05—0048—08

2015—06—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09&ZD028)。

侯小菲,女,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北京100836)。

猜你喜欢

经济带长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长江之头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
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