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钼都”:天蓝山清水更秀

2015-12-22崔世俊石改新

资源导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栾川栾川县矿业

◎崔世俊 石改新

“中国钼都”:天蓝山清水更秀

◎崔世俊 石改新

提起栾川,熟悉这方水土的人都会想到一些词:贫穷、矿业、山水游。

是的,位于伏牛山深处,因钼储量居亚洲第一而被加冕为“中国钼都”的栾川,30年前是有名的国家级贫困县;20世纪80年代后期,矿业成为栾川的经济支柱;进入21世纪,“山水游”已成为栾川的最亮名片。

从贫困,到疯狂无序地开发矿产资源,到强势治理、规范矿业秩序,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绿色经济,栾川人走过了一条从乱到治、从无序到有序、从破坏到保护的绿色发展之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使栾川成为矿业经济有序发展、绿色经济强势崛起的一个样板。

整顿矿业秩序,扼住破坏环境行为的咽喉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伏牛山区。栾川矿业发展风起云涌,一时间,国营、民营、个体蜂拥而上,山上矿洞星罗棋布,山下选矿企业随处可见。1985年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栾川境内的赤土店、冷水、石庙、陶湾、三川、庙子等乡镇共有乡办、村办、队办小型钼选厂500多家,各类采矿体5087个,从业人员达27800人。巅峰时期,一座仅两三平方公里的山头上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洞口120多个。在三道庄矿区1平方公里范围内,就先后拥入采矿单位74家,分布洞口114个。仅1985年~1988年的3年间,该矿区就乱采哄抢矿石1086万吨,含量0.2%以下的矿石全部被废弃,正规设计可开采70年的钼矿,仅3年时间就被破坏得面目全非,满目疮痍。

矿业的无序开发,使栾川的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青山秀水的栾川变得千疮百孔。为彻底解决矿产资源无序开采问题,栾川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宁可经济发展受损失,也要把矿业开发秩序整顿好,还栾川人民一个蓝天、青山、碧水的美丽家园。

栾川县曾组织十余次矿业秩序专项整顿,改善了无序开采的局面。2005年后,由于钨钼金属市场价格一路飙升,矿业秩序混乱的状况死灰复燃。对此,县委、县政府将“治乱、治散、治本”通盘考虑,组织全县上千名干部,顶着各种压力,强力推进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与规范工作。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县数年间共累计关停各种洞口2000余个,取缔小选厂小碾子3000余个,查处超层越界、以采代探等违法活动近百起,依法处理违法采矿百余人,从而使全县的矿业秩序基本上迈向了健康有序的轨道,一个山清水秀的栾川再现在全县人民面前。

整合矿产资源,促进科学合理开发

规范矿业秩序使栾川矿业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但是,县域内的一些矿山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管理粗放,资源浪费严重。对此,栾川县委、县政府运筹帷幄,横下一条心,以铁的意志力、铁的纪律、铁的手腕、铁的心肠,标本兼治,强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

该县严格遵循“政府调控指导,企业平等协调,合理划分利益,依法依规办理,促进做大做强”的原则,依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多方出资、合作共赢”的精神,搭建起优势资源整合的融资平台,建立退出机制,提出倒逼机制,兼顾市场规律和地质规律,采取有偿转让、低价入股、破产重组、到期注销等方式,实行采矿权会审会签、火工产品报批等制度,对域内优势矿产资源企业进行整合。

洛钼集团对三强矿业、九扬矿业、大东坡矿业控股经营后,结束了三道庄矿区多年来存在的“上露采、下地采”的历史;鑫川矿业公司将周边24个矿业权60余处生产、半生产、废弃的矿口整合后,先后投入地勘资金5000余万元,探获铅锌钼资源30万吨,投入近千万元对矿山的地质环境工作进行了恢复和治理;洛阳丰瑞公司将周边25家萤石采矿权整合后,不仅使地质环境得到了恢复,而且采矿量比原来增加了3.5倍。

通过强有力的资源整合,全县已基本形成了以洛钼集团、龙宇公司为首的“钨钼航母”,以鑫川公司、金山公司为首的“铅锌航母”,以金兴公司、潭头金矿为首的“黄金航母”,以丰瑞公司为首的“萤石航母”集团。整合后的企业不仅对矿产资源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更重要的是增强人们对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并把此项工作纳入企业的长远规划。

综合利用资源,添彩碧水蓝天

几年来,栾川县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共申请获批“以奖代补”“示范工程”项目5个,先后投入5800万元,不仅使企业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也为栾川天蓝山清水秀增添了光彩。

洛钼集团采用“高台阶分区处理大面积采空区”先进技术,累计处理采空区264处,回收残矿5637万吨。同时,该公司还引进并开发浮选柱选钼新技术,把选矿的实际回收率由过去的84%提高到86.4%,精矿品位由原来的46%提高到现在的51%,白钨综合回收能力达到了30000吨/日,回收率达到了72%。

豫鹭公司确定了大型射流浮选机为生产线粗选设备,采用加强脱落精选工艺、消泡洗涤工艺、废水处理工艺后,使白钨综合回收率从过去的46%提高到现在的62.4%,精矿品位提高了9.58个百分点,综合回收率达到了66%。

金兴公司不仅把金矿中的银铜铅锌等金属进行了综合利用,而且还将过去已经废弃的品位在2克/吨的60万吨废渣进行了回收,实际开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回收率分别达到87%、91%和39.2%。

富川矿业公司通过对上房沟选矿关键技术进行中间试验,攻克了高滑石型钼矿伴生综合回收的难题,使钼、金、铁、硫的实际回收率分别提高了20.14、20.38和80.93个百分点。

龙宇公司充分利用尾矿中的微量及有益元素,建成了一条年产60万吨全价元素可控缓释肥生产线,实现了矿产资源二次回收。

中天公司牛心垛金铅锌矿进行残矿回收开采,每年可多回收矿产1.6万吨,增收437万元。

矿山企业通过综合利用资源,提高“三率”水平,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也使栾川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地质环境治理,扮靓“全景栾川”

长期以来,一部分企业重资源开发、轻环境保护,造成矿山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到2007年底,全县矿产开发占地26000公顷,因矿山生产破坏土地面积161.4公顷。为此,栾川县大力推进矿产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地质灾害治理,共成功申报项目14个,申请补助资金4746.8万元。目前,有10个项目已完成并通过验收,2个项目完成并经过初步验收,还有2个项目正在实施。

栾川县地矿局要求全县241家矿业权人,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对历史上由于采矿遭受破坏的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严格实行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对不缴存保证金的企业在采矿权年审中不予年审。同时,要求企业在办理采矿证延续、变更、转让等工作中必须编制治理方案。

该县抓重点、抓龙头,以点带面进行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洛钼集团公司生产规模扩大到30000吨/日后,三道庄矿区产生的废石、废渣等固体废弃物使水管沟排渣场形成了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人造平原”。该公司从2006年开始先后投入5500余万元,对周边地质环境进行治理,在排渣场种植了30000多株适合高寒山区生长的雪松、刺柏、红栌、青桐等10余种树,使昔日尘土飞扬的排渣场成为今天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绿色矿山公园。2012年,该公司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栾川中天矿业公司将历年来累计产生的10.2万立方米矿渣用于7个采空区填充,并进行土地治理及道路修筑,复垦土地面积23亩,植树500余株。2013年,栾川中天矿业光荣地成为第三批国家“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之一。

在地质遗迹保护中,栾川县整合老君山、鸡冠洞、重渡沟、龙峪湾等地质资源,规划面积达171平方公里的地质公园,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为栾川县的“山水游”添了一把柴。2014年,全县游客人数达到1010.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44.6亿元。

矿业秩序整顿、矿产资源整合、资源综合利用、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使栾川由黑色经济实现了向绿色经济的转变,从而使“中国钼都”天更蓝、山更清、水更秀。

(作者单位:栾川县地质矿产局)

猜你喜欢

栾川栾川县矿业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河南省栾川县深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栾川县
不要问我为什么
王鑫:美一方环境 惠一方百姓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
“栾川人”中原地区远古人类的一次重要发现
豫西名吃 栾川养生“豆腐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