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大剂量的肾上腺素抢救心脏骤停的临床观察

2015-12-22王鹏滨164300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22期
关键词:心肺主动脉成功率

王鹏滨164300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

应用大剂量的肾上腺素抢救心脏骤停的临床观察

王鹏滨
164300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

目的:探讨应用大剂量的肾上腺素抢救心脏骤停的临床观察。方法:收治心脏骤停患者47例,分为大剂量肾上腺素组和常规剂量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大剂量肾上腺素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较常规剂量组(P<0.01)。结论:大剂量的肾上腺素抢救心脏骤停疗效显著。

肾上腺素;心脏骤停;抢救

2009年以来采用早期大剂量肾上腺素抢救心脏骤停患者23例,并与常规剂量组作了对比,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心脏骤停患者47例,以其应用肾上腺素剂量不同分为两组,均为抢救室(急诊室)或住院时发生心脏骤停者(分别为室颤、心室停顿),且皆经过心电图或心电监护仪证实。大剂量肾上腺素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9~62岁,平均48.2岁;常规剂量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22~61岁,平均48.7岁。两组病因及心停时间大致相近。两组病因分类,见表1。

抢救措施:两组都在5~20min(平均7.2min)内开始按ABC程序复苏,均予以气管插管。辅助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道,应用肾上腺素及其他药物。室颤者用药后电击除颤,并适量应用利多卡因,抢救超过10~20min定时应用小苏打。心动过缓时适量应用阿托品。两组应用药物种类及剂量和除颤能量大致相等。常规剂量组:肾上腺素每5min静脉滴注1.0mg,平均每人注射4.5(1~7)次,平均每人总量4.8mg。大剂量组:建立静脉通道后立即静脉滴注肾上腺素2~4mg,无效者继续每5min静脉滴注2.0~4.0mg,平均每人注射2.4(1~4)次,平均每人总量6.2(2.0~12.0)mg。

表1 基本病因分类(例)

表2 自主循环呼吸之恢复率及复苏成功率[例(%)]

观察指标和效果分析:观察和记录自主循环恢复(>1 h)存活(指呼吸循环同时恢复24h以上者)、呼吸恢复、复苏成功等情况。复苏成功的指标:凡以复苏抢救术后,恢复窦性心律及血压,出现自主呼吸、神志恢复至猝死前相同者。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大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组较常规剂量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复苏成功率均有显著提高(P<0.01)。自主呼吸恢复率及存活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常规剂量组复苏成功者有3例为肾上腺素1.0mg反复应用3次无效后改用大剂量后成功。在大剂量组复苏成功者有3例随访7~25个月仍健在,均无意识、精神障碍。有1例存活6个月后猝死。大剂量组未恢复自主循环的5例患者心跳骤停时间皆>12min,恢复自主循环者3例只注射肾上腺素2.0mg 1次,且均在6min内抢救用药,至今健在。两组自主循环、呼吸恢复及复苏成功例数,见表2。

讨论

在众多的心肺脑复苏药物中,肾上腺素是最重要的药物之一。但是肾上腺素抢救心脏骤停的合适剂量至今尚未得到圆满解决。近年来陆续有用常规剂量肾上腺素复苏无效改用加大剂量肾上腺素的报道。我们采用心脏骤停后立即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素的方法进行抢救,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由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尽早建立有效的冠脉灌注压是心脏骤停后生存的重要保障。而冠脉灌注压等于主动脉舒张压减去左房舒张压。所以提高主动脉舒张压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由于肾上腺素具有独特的α和β受体兴奋作用,且有研究指出,大剂量快速注射能增强α受体兴奋性,而β受体对小剂量的肾上腺素反应比α受体更强。另外,心肌缺血缺氧时交感神经节后α2受体兴奋血管的反应性增强。心肺复苏时心血管张力主要由循环中儿茶酚胺所兴奋的α2受体来调节,这时加大肾上腺素的用量有益于血管的加压反应,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增加心肌血液灌注量,使细颤转变为粗颤,促发心室停搏者自动收缩,加强心肌收缩力。

我们的抢救体会是,目前推荐的常规剂量肾上腺素抢救成功率较低,肾上腺素的用量确定偏小。如果适当加大剂量(2.0~4.0 mg/次),早期用药,可能对心肺脑复苏成功有重要意义[1]。必须指出的是,小苏打与肾上腺素是否有协同作用尚不清楚。抢救心脏骤停除了大剂量肾上腺素应用以外,积极、正确和争分夺秒的心肺复苏术也是复苏成功的重要保证。切不可盲目过分强调加大肾上腺素的剂量而忽视了综合抢救措施的实施。至于大剂量肾上腺的最佳剂量及不良反应,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更加系统研究。

[1] 王超.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联用对院前抢救心脏骤停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3,8(22):159.

Clinicalobservation of theapplication ofhigh-dose epinephrine to rescue cardiac arres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high-dose epinephrine to rescue cardiac arrest. Methods:47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est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high-dose epinephrine group and the conventional dose group.Th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The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ecovery rate and the recovery success rate of the high-dose epinephrin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dose group(P<0.01).Conclusion:Thehigh-dose epinephrine in the rescue of cardiac arresthassignificantcurative effect.

Epinephrine;Cardiac arrest;Rescue

book=22,ebook=24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2.13

Wang Pengbin

The FirstPeople'sHospitalofHeihe City(Heilongjiang Province)164300

猜你喜欢

心肺主动脉成功率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小象接受心肺复苏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护理干预预防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