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罐法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研究
2015-12-22卫彦,张睿英,苏苏等
走罐法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卫彦1张睿英2苏苏1吕凌3
小儿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在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和入侵病原作战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虽然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使机体各种调节功能受累,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1]。西医退热药的副作用大,中医罐法治疗本病操作简便,疗效甚佳,便于临床应用。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8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儿科及针灸科就诊的发热儿童68例,随机分为两组。走罐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15~63个月,平均(28.67±6.57)个月;病程1~7 d,平均(2.33±0.25)d。药物组34例,男17例,女17例;年龄12~60个月,平均(27.33±7.02)个月;病程1~6 d,平均(1.67±0.19)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小儿体温正常的标准为肛温36.5~37.5℃,腋温36~37℃。若出现腋温比口温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腋温超过37.4℃,且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的情况,可诊断为发热[2]。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②体温在38.5℃以上;③年龄在1~6岁(含1岁、6岁);④性别不限;⑤患者监护人同意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1岁或大于6岁者;②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的患者;③施术局部有破溃或感染者;④各种原因导致不能配合治疗者;⑤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治疗方法
走罐组:①主穴: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②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先于施罐部位涂上润滑剂或温水,同时将罐口涂上油脂。用罐吸拔大椎穴后,一手握住罐体,略用力将罐沿着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反复推拉,至走罐部位皮肤紫红为度,走罐时应用力均匀,以防止火罐漏气脱落。
药物组:布洛芬混悬液,商品名迪尔诺,源自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10882244,剂量5.0 mg/kg体重。
治疗结果
疗效评价标准。完全有效:治疗后体温降至37.3℃以下;明显有效:治疗后体温降至37.9~37.3℃;轻度有效:治疗后体温降至38.4~38.0℃;无效:治疗后体温仍在38.5℃以上。
体温: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0.5、1、2、4、6 h体温变化情况。
疗效评价:见表1。两种方法治疗本病都有效,经检验,两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走罐组疗效优于药物组。
表1 走罐组与药物组患者疗效评价比较表(例)
短期体温变化:见表2。
表2 走罐组与药物组患者短期体温变化比较表( ± s,℃)
经检验,治疗前两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各时段组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种方法治疗本病均有效。两组疗后组间比较,0.5 h和1 h时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下降趋势走罐组好于药物组;2 h时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走罐组短期的降温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
远期体温变化:见表3。经检验,4 h与6 h时走罐组的体温未升高,较为稳定,但药物组的患儿体温逐渐升高,与之前体温具有可比性(P<0.05);4 h与6 h时两组患儿体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走罐组的远期降温疗效优于药物组。
表3 走罐组与药物组患者远期体温变化比较表( ± s,℃)
讨论
小儿发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发病急,传变快,症状重。在小儿发热的治疗过程中,笔者发现,布洛芬以解热镇痛为主要原则,发汗力量强,其即刻降温作用较好,而且起效快,但是退热效果不持久,一般在4~6 h左右会出现反弹。中医罐疗法应用广泛,疗效显著,走罐法主要泄阳经热邪,具有较强的泄热力量,疗效持久,操作灵活,患者痛苦较小,不良反应少,为一种纯绿色疗法,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且疗效优于药物组,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杜春雁,杜洪哲.小儿发热的治疗概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3):224-225.
[2]钟加余.中医治疗181例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与观察[J].健康必读杂志,2011,10:302-303.
收稿日期(2015-05-08)
·灌肠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