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绵山羊双羔素提高粗毛羊繁殖率的研究

2015-12-22冯瑞林刘建斌岳耀敬郭婷婷孙晓萍牛春娥杨博辉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5期
关键词:母羊成活率差异

冯瑞林,郭 健,裴 杰,刘建斌,岳耀敬,郭婷婷,孙晓萍,牛春娥,袁 超,杨博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

我国是养羊大国,主要饲养绵羊和山羊,绵羊中粗毛羊所占比例很大,分布也很广泛,粗毛羊品种较多,类型复杂,毛色、生产性能及体尺体重极不一致,繁殖性能也有较大差异,主要品种有藏羊、蒙古羊和哈萨克羊,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适应我国各地不同地区的各种气候条件,但生产力低,羊毛品质差,不能纺织成高级呢绒,仅能供制作地毯[1],一般羊年产毛量1.0~1.5 kg/只。这类羊长期生活在气候严寒地区,青草期短,终年放牧,棚圈条件差,造成其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繁殖的优良特性[2-3],排卵率和产羔率不高,繁殖率101% ~105%[4-6]。随着我国对草原保护力度的加强,粗毛羊夏季放牧、冬季放牧加补饲饲养模式逐渐形成。提高粗毛羊繁殖率乃是提高养羊业经济效益的突破口。为了提高粗毛羊的经济效益,笔者对不同品种粗毛羊进行了免疫试验,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生产的绵山羊双羔素,研究其对提高不同品种粗毛羊繁殖率的免疫试验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来源 睾酮抗原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的绵山羊双羔素油剂型(睾酮-3-羧甲基肟牛血清白蛋白于油-水-油双相包裹油佐剂中)。

1.2 试验动物的选择 5个试验点,选择的羊只健康无病,发育良好,繁育性能正常,膘情中等以上,参试母羊统一编号,称重登记,单独组群,试验组产羔前饲养管理条件与对照组基本相同,试验羊进行药物驱虫(丙硫咪唑)和常规疫病预防免疫。靖远县乌兰乡二十里铺试验点,选择3~5岁滩羊经产母羊38只作为试验组,并在同一示范点选择条件基本相同的186只母羊作为对照组;甘肃省李恰如牧场试验点,挑选198只试验羊,体重45 kg以上,试验羊为茨(茨盖羊)新(新疆细毛羊)藏(藏羊)杂种羊,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68只,对照组130只;永昌县红光园艺场试验点,挑选256只蒙古羊,试验组78只,对照组178只;乌苏市车牌子镇试验点,选择3~5岁的经产哈萨克母羊50只作为试验组,并以同一养殖小区内的未经处理的452只经产哈萨克母羊作为对照组;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农户家试验点,挑选27农户饲养的452只大尾粗毛羊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38只,对照组114只。

1.3 免疫方法 试验羊在配种前42 d进行第1次免疫注射,间隔21 d进行第2次免疫注射,免疫部位为颈部皮下,每次免疫剂量1 ml。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农户家试验点,第1次注射部位为后肢内侧肢部肌肉,第2次注射部位为颈上部肌肉。

1.4 配种时间 4个试验点,均采用第2次免疫后21 d开始自然配种。靖远县乌兰乡二十里铺试验点,按公母1∶10的比例投放公羊自然交配;甘肃省李恰如牧场试验点,公母比1∶15,为期45 d(约2个情期);永昌县红光园艺场试验点,第2次免疫后15 d开始配种,进行人工受精,每次1 ml,连续配3个情期;乌苏市车牌子镇试验点,按公母1∶10的比例放入公羊自然交配;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农户家试验点,选定参试羊后,公、母羊全部分开饲养,开始配种时母羊与公羊合群进行自然交配。

1.5 饲养管理 试验羊在配种前3个月实施公、母羊分群管理,防止公羊群混入试验母羊群。试验羊均采用驱虫(丙硫咪唑、抗蠕敏)和预防免疫(羊四联苗)。3个试验点对怀孕后期到产后30~45 d的母羊进行补饲,早上出牧前和晚上归牧后补饲,早少晚多,并对双羔中较弱的羔羊用奶粉补饲。2个试验点饲养管理不变。靖远县乌兰乡二十里铺试验点,试验组每只母羊补饲混合饲粮0.2 kg/d,母羊产羔后产双羔的母羊补饲量每只羊增加0.3 kg/d达到0.5 kg/d;甘肃省李恰如牧场试验点,试验组母羊每只补饲混合饲料0.15 kg/d,母羊产羔后产双羔的母羊补饲量每只增加0.10 kg/d,达到0.25 kg/d;永昌县红光园艺场试验点,试验组母羊每只补饲混合饲料0.2 kg/d,母羊产羔后产双羔的母羊补饲量每羊增加0.2 kg/d达到0.4 kg/d;乌苏市车牌子镇试验点,试验期不补饲;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农户家试验点,农户原有的饲养管理条件、方法和习惯不变。以放牧为主,补饲及冬季和春初的圈养舍饲时间由农户根据自己的条件自行决定,不制订统一的饲养管理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情与受胎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甘肃省李恰如牧场试验点,试验组发情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0.63%,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受胎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0.55%,差异不显著(P>0.05);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农户家试验点,试验组发情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5.33%,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受胎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3.91%,差异不显著(P >0.05)。

表1 发情和受胎情况

2.2 双羔与产羔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靖远县乌兰乡二十里铺试验点,试验组双羔率和产羔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提高19.51%,差异极显著(P<0.01);甘肃省李恰如牧场试验点,试验组双羔率和产羔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提高33.87%;永昌县红光园艺场试验点,试验组双羔率和产羔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提高14.33%,差异显著(P<0.05);乌苏市车牌子镇试验点,试验组双羔率和产羔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提高19.35%,差异极显著(P<0.01);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农户家试验点,试验组双羔率和产羔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提高37.66%和43.35%,差异极显著(P<0.01)。三羔率和四羔率分别提高4.68%和0.33%,差异不显著(P >0.05)。

表2 产羔情况

表3 羔羊初生重情况

2.3 羔羊初生重的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乌苏市车牌子镇试验点,试验组单羔初生重与对照组相比降低0.32 kg,差异显著(P<0.05);永昌县红光园艺场试验点,试验组单羔初生重与对照组相比降低0.2 kg,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双羔初生重与对照组相比降低0.14 kg,差异不显著(P>0.05)。

2.4 羔羊成活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靖远县乌兰乡二十里铺试验点,试验组单羔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1.95%,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双羔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17.86%,差异极显著(P<0.01)。甘肃省李恰如牧场试验点,试验组单羔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10.06%,差异显著(P<0.05)。永昌县红光园艺场试验点,试验组单羔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0.37%,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双羔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7.39%,差异显著(P<0.05)。乌苏市车牌子镇试验点,试验组单羔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0.62%,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双羔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7.95%,差异显著(P<0.05)。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农户家试验点,试验组单羔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1.84%,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双羔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19.69%,差异极显著(P<0.01)。

表4 羔羊成活情况

2.5 不同年龄产双羔的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试验组2岁母羊与对照组相比提高8.33%,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3岁母羊与对照组相比提高7.93%,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4岁母羊与对照组相比提高21.33%,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5岁母羊与对照组相比提高12.59%,差异显著(P <0.05)。

表5 不同年龄产双羔的情况

3 讨论与小结

3.1 绵山羊双羔素对发情和受胎的影响 甘肃省李恰如牧场试验点和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农户家试验点,2个试验点试验组发情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0.63%和5.33%,差异不显著(P>0.05)。2个试验点试验组受胎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0.55%和3.91%,差异不显著(P>0.05)。影响发情率和受胎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光照、营养和温度。此次引起发情率和受胎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试验组的羊需要免疫2次,而对照组的羊仅需要在戴耳号称重时抓1次,抓羊可能产生应激反应。还有可能是因为试验组母羊免疫后产生正常的免疫反应,体温升高,采食量降低,引起试验母羊掉膘,使试验组的发情率和受胎率降低。

3.2 绵山羊双羔素对双羔率和产羔率的影响 5个试验点,试验组双羔率和产羔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27.04%和32.61%,差异极显著(P<0.01)。这说明绵山羊双羔素免疫后,可以抑制或中和体内的雄激素,引起卵巢性腺轴的负反馈,使下丘脑分泌的FSH和LH量增加,是卵巢上多成熟一个卵泡。该试验中乌鲁木齐东山区农户试验点,由于没有按照绵山羊双羔素的免疫说明免疫注射,第1次注射部位为后肢内侧肢部肌肉,第2次注射部位为颈上部肌肉,免疫反应剧烈,引起试验组14只母羊产三羔和1只母羊产四羔,三羔率和四羔率分别为4.68%和0.33%。引起三羔和四羔的原因很可能是由免疫剂部位和剂量造成的。

3.3 绵山羊双羔素对羔羊初生重和成活率的影响 乌苏市车牌子镇试验点和永昌县红光园艺场试验点,2个试验点试验组单羔初生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0.32和0.20 kg。乌苏市车牌子镇试验点试验组双羔初生重与对照组相比降低0.14 kg。引起试验组单羔、双羔初生重轻的原因,可能是试验组母羊应用绵山羊双羔素后,使本该产单羔的母羊产下双羔,挖掘了母羊的繁殖潜能,造成试验组单羔、双羔的体重都轻于对照组。该试验中5个试验点试验组单羔的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双羔的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影响羔羊成活率的因素很多,营养是主要原因,只要加强饲养管理,对产双羔母羊增加精料饲喂量,对初生重轻,体质弱的双羔,在吃母乳的同时,可以饲喂代乳料和奶粉。

3.4 绵山羊双羔素对不同年龄母羊双羔率的影响 该试验中试验组2、3、5岁母羊双羔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8.33%、7.93%和12.59%,均差异显著(P <0.05)。试验组 4岁母羊双羔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21.33%,差异极显著(P<0.01)。这说明4岁母羊的免疫效果最好。

[1]张松荫.我国粗毛羊迅速改良方法商讨[J].中国农业科学,1964(7):39-44.

[2]沈启云.注射双羔素提高滩羊繁殖效果的试验[J].中国畜牧杂志,2004,40(4):57-58.

[3]冯瑞林,郭键,刘建斌,等.两种甾体激素抗原对杂种藏羊产羔率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10):84 -85.

[4]冯瑞林,焦硕,肖玉萍,等.双羔素提高蒙古羊繁殖力的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9(6):34-35.

[5]努尔太,努尔扎提.注射双羔素提高哈萨克羊繁殖效果的试验[J].当代畜牧,2006(1):32-33.

[6]程维疆,石海龄,李爱巧.双胎素在大尾粗毛羊的应用试验[J].草食家畜,2005(2):44 -45.

猜你喜欢

母羊成活率差异
相似与差异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母羊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
繁殖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基础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的几个常见疾病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如何抓好羔羊的疾病预防和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