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情铸诗韵

2015-12-22孙基林韩秀娟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散文故乡

孙基林 韩秀娟

读厉彦林先生的作品,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乡土气息浓郁,地域色彩分明,文字质朴厚实,内涵丰富接地气,读后耐人寻味。乡情,是一朵穿过时光间隙,扎根贫瘠的土地,经受生活的洗礼,盛开在他笔尖的愈开愈艳的花朵。他是沂蒙山人,是沐浴着沭河水长大的沂蒙山之子,山的厚重与倔强和水的灵性与激情和谐地统一到他的身上,表现得敦厚朴实。他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用充满激情饱满的文字,表现家乡的山水和人物。他是在文学园地中默默无语、辛勤耕耘的一位智者。悉心赏阅他的作品,你会感到迎面扑来阵阵淡雅清新的轻风。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与灵魂高尚的智者倾心交流的旅程。每读一篇,思想将得到一次熏陶和启迪,感情得到一次升华。

厉彦林先生著作颇丰,我最先接触到的是他的诗歌,朴实而厚重。后来再读他的散文,文笔清丽洒脱。二者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这得益于乡土生活“基因”的滋养,字里行间充溢着他对故乡的眷恋和热爱。这使我不由得想起艾青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正是这份深沉的爱,无形中让文章在很大程度上打上了属于他的,不可替代的印记。

厉彦林先生散文的境界韵味,给人一种平和淡泊、自然率真的感觉,是心与自然合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如《夏雨中的村庄》通过对屋前屋后的树木、树上的鸟窝、树荫下的水牛、放羊的山娃、劳作的老农等等描写,流露出对田园风物的由衷喜爱和深切依恋,同时还真实地描写了自己的深刻的感受“在这样的天气里,独步山野,欣赏不尽山村千姿百态的风光,滋长着无数穿越时空的遐想。”洋洋洒洒的笔意间,精细娴熟的功力中,无不透视出对朴素自然的追求。没有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不觉感情的泼洒,一切清清淡淡,依生活原样描写,但因其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故极富感染力。最为明显的审美取向是他对乡村那种温和、轻微、朴实、润畅之景物的感知及描写,让人感到一种大自然的天籁、地籁与人籁的和谐之韵。比如“我的脚步惊飞了一只被雨淋湿了翅膀的小鸟,几滴水珠溅在了我的衣衫上。树丛中,荷叶间,几只不知名的鸟虫在轻轻地叫着,不知在觅友交谈,还是在寻找食物?一切生命在这神秘的荷塘,在这绵绵的雨雾里,萌发出一种难以言尽的渴求,或是期希。”(《风雨荷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槐花开,这是乡村五月生动的写照。“你看,房舍旁、道路边、山岗上、水沟边、荒地里……高低粗细的刺槐树,绿叶间挂满白色花冠,晶莹、粉嘟嘟的槐花一穗穗地垂在枝头。房舍、田地、道路和庄稼人,全都沉浸在槐花的清香里,一丝丝、甜甜的、淡淡的。”(《清淡的槐花香》)

厉彦林的乡情散文,可贵之处是表现了思乡怀旧之情,将过去、现在乃至对未来的希望很自然地融为一体。他的文字优美,美得如同串串珍珠闪闪发亮。这些文字能勾起每一个人童年记忆:那南瓜花里的萤火虫,那池塘边的声声蛙鸣,那麦秸垛后面的藏猫猫,那村头热乎乎“狗子你娘叫你回家吃饭”的呼喊声……,字里行间,皆散发着乡土最原始的,窖香一样醇厚的情感。

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曾经说过:“过于追求高雅的文笔,最终既引来钦佩,也带来枯燥。”而厉产林的作品,始终没有枯燥之感,给人的感觉是丰厚、情致而明丽的。固然有对过去的追忆,却并非是一味咀嚼往昔的苦楚与酸辛,而是将自己的思路与笔触始终置于农村发展变革的历史进程中。把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和景貌气象统统凝聚在同一画面上,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追忆似乎很遥远,但读者读来总感觉近在眼前。

厉彦林先生的语言风格,正好与所表现的生活内容相和谐。在畅达中又富含韵味,在娓娓道来中又不失庄重;在看似随意中又峰峦迭起;在不刻意谋篇中又善于统筹把握,读起来既舒展,又抓人。独特的感受来自独特的胸怀与情操,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语言的着力锤炼。德国作家歌德认为:“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厉彦林是一位风格独具、颇有创新力的作家,文学语言富含诗质的韵致。这种诗质美始终与生活的本真紧密融合,读起来觉得非常自然、自如,毫无硬性灌注之感。

厉彦林先生虽然身居都市,但爱的根基仍在哺育他的蒙山沂水间。他热爱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关注那里点滴变化。可以这么说,“追忆与希望,挚爱与真情”是乡土散文的强劲的主线,成就了他散文特有的灵魂。“夜已经很深了。一轮皎月蹒跚地爬上窗前,一缕缕皎洁的月光透进屋里,好像飘舞的雪花,恰如娘那满头的白发。我的记忆,我的思绪,我的情感,我的惦念,都浸进这圣洁宁静的月光里,溜回了那个我至亲至爱的小山庄。”这是散文《凝望娘的白发》中的句子,所感人者,情也。组诗《沂蒙呀,我的沂蒙》中这样写着:”故乡那令人落泪的记忆,即使经历荣辱宠惊,仍是深藏心窝的一捧火炭”。故乡,是作品的血脉,时刻给他带来温暖。“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他所表现的春雨随着气候幻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演绎不同的内涵。由此写出了他的千种心情,万种雨境。在这之前,我读过他的许多散文及诗歌作品,感觉每篇作品都是以深挚的感情浇铸而成,落笔务在得情,愈尽味弥醇。作品几乎从一开始就呈现出鲜明的创作风格,这些以写乡情生活为主体的作品确是当前应当受到肯定、欢迎的突出的典型之作。他的乡情散文和诗歌也确有自己的独特视角、独特感受、独特的表达方式。不是以旁观欣赏者的角色出现,更不是那种冷眼搜寻者觅踪猎俗的简单记录的文字,而是对淳朴的乡情、乡亲的人物乃至于祖辈和自己赖以生存的这片热土,抱有爱之不尽的纯情与深深的敬意。这种爱意和深情延及母亲般的土地上的草木山石乃至整个大自然。山川河流皆可入诗成文,秀笔所指,无不情趣盎然,给读者带来这一切本就是生命之根、水乳之源的感觉。他以离乡多年的大地之子的身份重新感受乡情,重新审视家乡的一切,由此提升到一个更高的人性和美学的层面。

厉彦林的散文语言,其出色之处在于具象中的诗性。情景相生,借景抒情,有着特有的诗意美。虽生活化而不见杂,追求洗练质朴,力求做到有筋骨又有肌肉,肌肉在外而筋骨在其中。这种本质的把握与调控是很不容易的:它需要内在的美学选择、丰富与锐敏的观察、圆润地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夫。“无数条小路,蜿蜿蜒蜒地钻进村子。路边是大小不一的田地,茂密的庄稼尽情享受春天的阳光和春风的宠爱。麦秆粗壮、麦叶翠绿,就像擦了一层油,光亮亮的。小麦在风中你推我搡,正忙着蹿个和灌浆,远看似碧绿的波涛、飘动的绿绸缎一般,走近细听仿佛正在窃窃私语,诉说沉睡了一冬的秘密和相互攀结、齐步成长的故事”。在《春天住在我的村庄》中类似的段落和句子可以说是信手拈来,读起来从无刻意为之的感觉,而是自然天成,好象在观察与感受中已经形成了“内部语言”,只待付诸文字了。不言而喻,这当然也取决于一种感情,一种修养,一种文学功力。

众所周知,作者情趣的雅俗,决定着作品格调的高低。厉彦林的散文具象而不冗长,重细节但极其俭省。虽富抒情性,却基本上是在对具象生活的描写和感受中“注入”了抒情的意味。但散文仍然是散文,而且极富散文的特征,很少有将诗的形态直接引入散文的情况。这造就了他散文的丰富性与抒情性、生活化与诗质性的和谐统一,“奥妙”可能就在这里吧。出身乡村的人,记忆的底片上总叠印着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尽管这个故乡可能是个贫困凋敝、无人知晓的僻壤,但对故乡的感情却是任何名山大川、旅游胜地都无法代替的,它在心灵深处的影像刻骨铭心,一生抹不去、擦不掉。“故乡是可哭,可笑,可嚎,可闹,可泪流满面的地方”(诗歌《我的村庄》)。故乡,像母亲的手掌,虽很温暖,却又很小、很窄。我把身心融入到家乡的山水,怀揣这份缠绵和抚慰,摆脱这手掌的呵护,走向更为平阔的地方。这是一种尴尬,一种无奈,更是一种必然……

厉彦林的散文和诗歌处处流露出对家乡山水的浓厚深情,崇尚大自然的天然之美。多年来,他一直渴望以“故乡”为题写点东西,但迟迟没敢落笔。因为这个题目外延太大、内涵太深、负载太重。有史以来,关于故乡的绘画、歌曲、电影、戏剧、文学作品不枚胜举。离乡,怀乡,乡愁,乡恋,乡梦,望乡,归乡……让多少焦渴的心灵享受到绵延甘醇的温暖与感动,甚至泪湿衣襟。故乡是英雄而壮美的史册, 故土情结是流淌在我们血液和灵魂中的DNA , 故乡是大多数人人生的终极归宿。故土情绪始终存活在他的灵魂中和绵绵的文字与记忆里。在这块熟悉的土地上,我们毕竟赤身裸体地摸爬滚打过,村头巷尾还残留着我们粗劣、放肆的呼喊声、打闹声。我们离开故乡的时候,没有带走一把土、一件农具,只是揣着一撂记忆的相册和厚厚的账本。当真正想缩短自己与村庄的距离时,其实村庄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村庄的风物,村里人的风俗习惯和那些显得落后的思维定势,时常让我们寡言少语、缄口难言。“他乡难酣睡,只缘思故乡。”(诗歌《人在他乡》)。故乡既让我们亲近,又让我们陌生。所有宝贵的东西,都埋藏和屯积在灵魂深处。

父恩母爱,是一个永远的话题。千百年来,描写父母情的美文可谓浩如烟海。厉彦林的作品中对父亲母亲着墨颇多。母亲的怀胎之苦,父母的养育之累,足够我们感恩一生。他笔下的父母的形象是真实可亲,刻骨铭心。我记得在读他的《回家吃顿娘做的饭》时,感动得泪眼朦胧。由此深刻领悟了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说过的一段话:“一个作品的布局的巧妙不在于有激动力或者令人可爱,濯不在于引人入胜的开端或者惊心动魄的收煞,而在于那些表现作品的明确意义的可信的小事的巧妙组合。”作者在《回家吃顿娘做的饭》中写道:“我在外工作近30余年,每次回老家,爹总是早早跑到集市上买回各种各样的还沾着泥土、露水的蔬菜、水果。娘总会做上满满一桌子饭菜,还反复地劝说:外边的饭不如家里的香,多吃点,多吃点!岁月沧桑,地老天荒。一年年走过来,我和几个妹妹都长大了,爹娘也被岁月催老了。我深深地感到,只要献给爹娘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甜美的微笑,冷清的院子会立刻温暖起来,平淡的日子会顿感五彩缤纷。为了生存,我们总习惯于步履匆匆。其实,不管你有多忙,都不要忙得忘记给父母打个电话。做为儿女,节假日回家吃顿娘做的饭,是一次幸福而快乐的旅行,是对逝去岁月的追溯和留恋,这源自对父母的牵挂和对浓浓亲情的期盼;偶尔为娘做顿饭,那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纯朴、实在的报答,还可享受报恩的快乐,消除城市生活的烦恼和浮躁。

在厉彦林的很多作品中,浓墨重彩歌颂父母的养育之恩,字里行间倾注了对父母无限的感激怀念。“我知道,娘这缕缕白发,是无情的岁月风霜染白的,是不尽的操劳染白的。我从故乡沂蒙山区那个偏僻的小山村,一步步走进省城。离老家越远,思念愈重;离故乡越久,眷恋愈深。常常扪心自问,娘含辛茹苦,青丝变成白发,我作为儿子到底应该为娘做些什么,怎样才能对得起娘的养育之恩和一生的辛苦与操劳。在山野乡村,在都市大街上,我看见满头银发的老人,油然产生一种亲近的情感。每当望见头顶的明月或满天白雪,心中滋生诸多况味和难以言明的思绪。”(《凝望娘的白发》)。父亲一向沉言寡语,对我即疼爱又严厉。“蹲在地头抽闷烟的父亲,就像一块黑礁石”(诗歌《祈雨》)。记得那时我在县城上学。学校放麦假,赶回家帮着家人收小麦。“当空的烈日,就像粘在背上一样,割不上几垄小麦,就感到腰也要断了。父亲割八行,我割五行,我拼命地挥舞镰刀往前赶,手心也被镰把磨出了血泡。我很快赶上了父亲。这时,我陡然发现,实际上我只割了三行,那几行父亲早已替我割了。”(《父爱》)此时此刻,有什么语言能够表达我的感情呢?父亲以这种默默无闻,宁愿自己吃苦,做千万件好事也不吭一声的行动,在我心里垒砌和树立起人生的标杆!”

高尔基把文学称为“人学”。在厉彥林的文章中,教人向善,与人为善,对人性的剖析和理解充盈于字里行间。这与家庭教育及成长经历有关。“爷爷是大队保管,有一年秋天,队里的场里晒着满地的花生,我披着月光给爷爷送晚饭时,顺手抓了一把就吃,不料被爷爷制止了,还严厉批评了我:这是咱大队里的花生,每家每户都有一份,咱不能让叔叔大爷戳脊梁骨。人生在世创个好名声不容易呀。”(《家训》)。长辈的训导和爱造就了他正直善良的秉性。所以他“崇拜和欣赏庄户人那艰苦勤劳、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质朴诚实、与人为善、宽宏大度的高贵品德,这就是民族的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的根。一个人从小吃点苦,经受经受艰苦环境的磨炼,接受点古典传统的教育和熏陶,对于走好人生道路有很大益处。困苦是坚强之母,正直是道德之本。”(《家训》)他对艰苦勤劳、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尊崇和欣赏,在很多文章中都有所体现。

厉彦林的文章以纯情飘逸见长,越来越多的读者感觉到,读厉彦林的文章,心灵会在真善美中筑巢,生命会走进圣洁的殿堂。近年来,他发表了大量的乡土散文随笔。他的《乡情如酒》、《布鞋》、《煤油灯》、《享受春雨》等近二十篇散文随笔入选到各地中高考试卷,成为人们争相传诵的名篇。中国教育学会主编的,承载着提升中小学生综合人文素质任务的《中华人文阅读》丛书,仅他的情感抒写力作就选入了13篇。他的作品先后获得“冰心散文奖”等多项大奖。家长、教师、在想方设法搜寻他的文章,学生在纷纷传抄下载他的新作。

他的文章既有文学性,又有思想性。避开了说教的方式来传达教育的核心理念,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去品读感悟,达到知善、爱善、行善的目的。纵观其作品,內容涉及了理想、关爱、自信、爱国、勇气、合作、宽容、尊重、教育、诚实、毅力、勤劳、环保、挫折、智慧、故乡,友情、亲情、童心、童趣、春夏秋冬、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水风雨。文章的主题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对于丰富学生的学识,陶冶情操,开扩视野,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很有好处。在他的文章里,学生既可以欣赏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又可以让思绪伴随文字到作者的家乡去采风;既可以感受童真童趣,又可以咀嚼生命的意义;既可以体验尊严的高贵,又可以体味宽容的博大;既可以为作品中感人的故事落泪,又可以被作品中善良的人格所感染。

厉彦林的散文和诗歌既具有比较传统的一面,同时又具有很新的创新意识。“与时俱进”用在文学创作上当然也是非常必要的,他尊重传统,合理地坚持与吸取传统思想、道德乃至风习中优秀的东西。正确运用古典和现当代文学中经过淘滤的精髓与表现手段,来反映钟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因而,既不一味泥古,又不从众履今,始终坚守自己的悟性,自己对生活的理解,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表现方式。“要写作就需要清醒的头脑”这是茨威格的经验总结,绝不乱摆琐碎的生活杂货摊,更对当前某些所谓写生活散文无意义的“过程化”尽量规避之;他的散文语言中有不少诗性成分乃至通感、转意、借喻等等,增强了语言的活性与张力。但它们确是浑然一体 ,并无零碎堆砌之感。也就是说,旨在求新创作,而又避免当下散文中那种以怪为新颖,以看不明白为先锋的倾向。我一直坚信,岁月是人生的段落和章节,艺术贵在真,真情是文学的乳汁和灵魂,在文字排列中关注历史、思考社会、感悟人生。

在厉彦林的众多作品中尤对《地气重凝》印象深刻,它让人读到了怀想和留恋大自然的天然和地气的纯正。地气伴随着春天醒来,她的美丽无处不在,让人耳目一新,渗入无色无形的空气,脚步敏捷而轻盈,让你听到、嗅到,感觉到,体悟到身心被地气抚摸、浸润和包围的缕缕慈爱与温暖,从而神清气爽。在城市生活久了,穿行在水泥森林,总觉得无根无落,身子越来越轻,头脑越来越空,上不着天,下不触地,好像要飘浮起来一般,没了降落、抵达和栖息的地方。我们不清楚他脚下沾过多少泥浆,心中积淀了多少真情,才如此懂得民情和乡事。他用情用心接收地气,才扛得起风雨。老话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肯定是地气所积累的能量,涵养的元气。

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个特有的价值概念,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对人间忧患的悲悯情怀。厉彦林的很多作品都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他用《小燕子的眼睛》(诗歌)寻找绿色,担心《小河干涸》(诗歌)鸟儿们找不到家。这种强大的悲悯情怀的注入,让文字插上了翅膀,更具穿透力,随着心跳的频率呼吸出深厚的韵致。他让“那条河搬上了我的眼窝,亮晶晶地爬过脸颊。”这些年改革开放了,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富裕了,这个社会也显得越来越浮躁和世俗,人间真情在枯萎,民族文化在流失。很多人不但不管他人瓦上霜,连自家的雪也懒得扫了,甚至最最重要的做人立身这一条,也抛到了九霄云外,人鬼、美丑、善恶、是非都分不清了。正是作者这种深深地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得他的文章有了教人思索的厚重感和教人思考的哲理意义。

一个作家清醒的“定力”是至为宝贵的,而形成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独具风格的散文作品在当前铺天盖地的散文产出中尤其可贵。在古今中外千千万万文学大师中,厉彦林时常集中研究某位文学大师作品的教育功能、德育功能,其意义无疑是深远的。这类文字往往十分简炼而沉挚,能够表现你思想的深度与从容不迫的心态。用这样的语言来表现乡村生活,可谓水乳相融,正得其所。书写自己熟悉并挚爱的乡村生活,开创出具有鲜明风格的乡土散文和乡土诗歌这个领域,让这清泉流水之音,传送到山河内外。亦期待作者不避劳烦,倾情笔耕,进一步运用具有诗质内韵的文笔,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给这个浮躁的社会带来越来越多的质朴、清纯。

当我们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厉彦林先生诗文中的真、善、美,在厉彦林先生笔下美妙的文字间穿行,感觉如蝴蝶飞过花丛,我们的心灵也会变得芳香、洁净,我们的生命也会变得圣洁、从容。每当读到这些优美、流畅的语句,即便是再浮躁的人也会感觉到作者内心的宁静,感受到心的节拍与大自然是那样和谐,继而被这种宁静和谐所影响,内心也会渐渐安静下来,不知不觉间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走进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的心灵广阔莹洁:“明净如乱石积雪,高远如长空片云。”读懂他的文字,感恩着如此一篇篇、一首首散发着乡村泥土墨香的精彩华章,从而鼓舞着人们用热情拥抱生活,用激情去点燃希望。

(本刊只选了厉彦林先生部分诗歌作品,食飨读者)

孙基林:中国著名诗评家、山东大学现代诗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韩秀娟:著名散文家,诗人。

猜你喜欢

散文故乡
故乡的牵挂
散文五章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走在故乡
坐上这趟车去“云的南方、花的故乡”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