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平 评剧舞台上的守望者

2015-12-22张惠清

中华儿女 2015年20期
关键词:王平评剧舞台

张惠清

“一更里天黑黑,掌起那灯儿望儿归……”一曲《望儿归》让观众潸然泪下,盼儿归的母亲,却把五个儿子送上了战场。面对国之危难,她虽心如刀绞,却坚定万分。

这是由中国评剧院全新创排的大型评剧《母亲》中的一个感人桥段。

剧中,母亲邓玉芬一角由国家一级演员、白派传人王平饰演。眼前的王平,面容精致,举止优雅。她曾得到花月仙、李忆兰、谷文月、筱紫玉及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等老师的悉心传授,2013年拜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刘萍先生为师。代表作品有《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马本仓当官记》、《花为媒》、《良宵》等。

在王平看来,评剧《母亲》体现了中国评剧院以传统艺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责任担当。

“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历史、呼应时代、肩负起以邓玉芬为代表的千千万万母亲的凝望,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精神与力量

“《母亲》从一个平凡人物、普通家庭的视角出发,以小见大,折射出无数中国母亲坚韧顽强的优秀品质,引导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王平说。

从2014年9月开始,中国评剧院即多次安排编剧、导演、作曲等主创赴密云县实地采风,搜集创作素材,并多次交换意见,修改剧本。次年五月,王平作为主演、邓玉芬的饰演者加入了这个精英阵容。

接触这个戏之前,王平从网上了解了邓玉芬的故事。穿过历史的硝烟,这位伟大的母亲在那个年代所传递出的精神与力量让她深深感动。

“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她其实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山沟里的妇女,大脚、衣服上打满补丁,没有什么文化。而就是这样一位母亲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如此令人敬佩的贡献。每个人内心都有家国意识的存在,一旦有外因促使这种意识的爆发,她做出来的行为足以震撼人心,这是在和平年代难以想象的。”

《母亲》一开场,王平饰演的邓玉芬便是以年老的姿态登场亮相。全剧中,她就像是一个平静的讲述者,为观众讲述着她那平淡而不平凡的人生:是怎么与老汉成亲,又是怎么将孩子们一一送上战场……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母亲又是这些故事中的主角,或欢快或悲情的场面,尽显这位母亲内心的情感变化。

王平认为,邓玉芬这个人物离现在并不远,如果演得符号化、脸谱化,观众就不会接受。“要塑造人物,就要把剧中的人物当成自己,把握人物的切身感受,演出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她的悲喜让观众有共鸣,她的坚强与牺牲才更能打动人。”

在现代戏中,王平饰演过的角色有很多。可无论是《红岩诗魂》中的郑新梅、《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小雪,还是《评剧皇后》里的白玉霜,大都没有跳过自己的青衣行当,因此每次她都能游刃有余,轻松驾驭。而邓玉芬这个角色对她来说却是一个新的挑战。

“这个角色在舞台上的年龄跨度很大,从十八九岁到七十几岁的戏份不断切换。而我以前的行当以门旦青衣为主,多演少女少妇之类,所以对演一个老太太并不是很有把握。”虽然心里有准备,但是到排练场排戏的时候,王平感到不知所措,一下就没了自信。

“开始排戏的前三天,我总是找不到感觉。我很感谢张曼君导演,她本来也是演员出身,特别了解演员的内心,她明白这个过程是让演员自己建立自信,才能把这个人物演好,如果没有自信,身上具备再多技能也没有用。之后通过揣摩与练习,我对这个角色的把控能力渐渐深入。”

从开始排练到首演的两个月的时间内,王平每天至少排练8到10个小时,辛苦而忙碌。期间,她也感受到了《母亲》团队的认真投入。“大家的敬业精神在这两个月集中体现,非常努力。”

她回忆,最见成效的阶段是连排的阶段,整个戏主场次都排完了,人物感比较贯穿了,跟乐队一起将每场戏顺畅地排下来,这一刻,成就感油然而生。

“母亲的角色对我来讲,无论是从表演张力、唱腔和表演的夸张度上来说,都使我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王平发自内心地说。

而导演张曼君对王平的表现也非常认可,并在很多采访中这样评价王平:“她是上天给我的一个很大的惊喜。”

泪水与收获

在《母亲》的众多场演出中,让王平最记忆深刻的,是“认子”的一场戏。

在这场戏中,日本人将村中所有青年男子集合一处,让每位母亲一一认领,以此找到藏身在村里的八路军。当大儿子永全和八路军小郭都被日军捆绑起来时,邓玉芬在激烈的情感矛盾中最终舍弃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认下了八路军战士小郭。

在内心巨大的痛苦与挣扎下,母亲踉跄着对自己的儿子哭诉:“莫怪大婶我狠心,将心比心想一想,天下娘哪个没有爱儿心!……”

在王平看来,这场戏具有极强的舞台张力。“演这场戏的时候,舞台上只有三个人——一个母亲两个‘儿子,导演打破了抗日剧必然有鬼子端着刺刀上场的套路,仍让人感觉到鬼子的存在和日寇的凶残。整场戏非常简洁、有力度,直击内心。”

然而,这也对演员的要求更加严格,王平凭借感人的唱腔及极具戏剧张力的表演将邓玉芬内心巨大的矛盾与冲突、情感的痛苦与决绝在舞台上展露出来,极富感染力。

她向记者坦言,演这场戏“非常虐心”。“有大段唱腔来表现这种情感宣泄。我刚开始学唱腔的时候,就特别受不了,常常唱着唱着就泪流满面。因为这种割裂人世间的母子情感,能够最直接地给人的内心一记重击。就是一个普通人拿过一本小说看到这样的情节,都会忍不住落泪,更何况作为演员,要反复去揣摩、了解这样一个人物的内心。”

在剧中,邓玉芬这个人物角色的哭戏从第二场开始,一直持续到最后一场。在忙碌的排演与演出期间,王平几乎天天都在泪水中体会剧中母亲撕心裂肺的痛苦。“从内蒙古的巡演回京之后,我的心脏都是疼的,有生以来第一次吃了治疗心脏病的药。”

王平还记得,《母亲》在华北五省市巡演的第一站是石家庄。“石家庄是评剧文化氛围比较浓厚的一个地方,有很多评剧团,也走出了很多知名的艺术家。这次是三十多年来中国评剧院带着《母亲》这个戏第一次去石家庄,本来还有些担心,但没想到石家庄人民会堂容纳1500人的剧场座无虚席。观众反响很热烈,谢幕的时候大家一直鼓掌,迟迟不肯散去。”

而《母亲》在天津的巡演恰逢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的“头七”。中国评剧院把天津巡演的两场收入全部捐献,表达了评剧院人的一份心意。在整出戏的结尾,舞台上出现了“8.12,为死难者祈福”的投影,以此纪念死难者。天津的观众们都特别激动,在台下连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当时很感动,我们都含着眼泪谢幕。我们为死难的生命表示哀悼,为邓玉芬妈妈的精神所感动,也为台上台下演员和观众的交流而触动。我们希望把邓玉芬的精神传播到全国各地去,同时也希望传递爱心和正能量,这是我们现代艺术工作者的责任。”

信仰与坚守

在评剧的职业生涯中,王平的每一次成功与收获,都像贝壳中孕育的珍珠,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母亲》的演出经历也将伴随着她继续前行与成长。对此,她感受颇深。

“从广义上讲,通过饰演这个人物,让我感受到在战争年代,英雄母亲邓玉芬正是千千万万母亲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我们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已经非常幸福,应该更加懂得珍惜。”

“具体到我个人身上,我认为邓玉芬的角色使我在专业上得到了很大的突破,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个剧院每年至多能排出一两出原创剧目,而我们剧院的原创剧目无论角色大小,我几乎都参与过,更何况是《母亲》这样重大戏份的角色,这对演员的专业提升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机会。我很幸运,也很感激。”

王平打趣儿说,自己对评剧“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日久生情”。她1970年出生,是天津宝坻人。12岁时因喜爱唱歌而懵懵懂懂迈入评剧的门槛,到如今对这个行业深深热爱,已经在评剧的艺术道路上走过了三十年的光阴。

作为如今中国评剧院的台柱,王平以善于塑造各种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角色而著称。然而,无论角色怎样变化,王平内心始终坚持一条不变的准则:“无论是排什么样的戏,我们演的都是故事当中的人物,传统戏是这样,现代戏更如此,不管是什么流派,什么类型的演员,一定要从人物出发。”

她笑称,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无论是她对评剧艺术的执着与精益求精,还是她面对困难的勇敢坚强,都令人钦佩。王平常常带病依然坚持工作。对她来说,舞台是个神圣的地方,似乎站在舞台上的一瞬间,所有的病痛都想不起来了。“我们戏曲界的老人常说,舞台能治病,有的时候真的这样,有什么头疼脑热,台上演一场戏下来,就好了。”她笑着说。

近些年来,王平也一直致力于弘扬和推广评剧艺术,带着作品巡演、进校园。她说,戏曲的观众正在流失,这是确实存在的现象。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没有看过评剧的观众吸引过来,让他们感受到评剧艺术的魅力。也许,每一场演出能起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对我们来说,要有愚公移山的勇气。

王平由衷地说:“虽然我对评剧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日久生情,但正因为如此,这种感情的延续性、渗透性更强。如今,这种热爱已经渗入我的骨子里、血液中,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或许在当下,评剧和戏剧有些没落,但我希望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能够坚守心中对艺术的信仰,以自身的行动将这种文化和精髓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王平评剧舞台
我眼中的太阳
Transmission-type reconfigurable metasurface for linear-to-circular and linear-to-linear polarization conversions
篆刻作品欣赏
评剧《女儿》
Regulation of the intermittent release of giant unilamellar vesicles under osmotic pressure
军迷大舞台
评剧《花为媒》
军迷大舞台
评剧《新亭泪》重编之思考
评剧《大山里》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