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君 戏剧灵魂师
2015-12-22董颖
董颖
戏剧爱好者对于张曼君都不陌生,她的独特之处在于,会演——曾获戏剧最高奖梅花奖,会导——曾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导演奖。网上有很多张曼君的照片,典型的气质美女,但是当你和她沟通,听到她铿锵有力的讲话,思绪如飞的表达,看到她讲到激动处时而拍着桌子、时而仰头大笑,你会发现她真正吸引人的绝不是容貌,而是藏在其背后的真性情,是一种敢想敢尝试,对艺术执着完美的精神。
评剧院“三顾茅庐”
见到张曼君是在中国评剧院的大戏《母亲》的演出后台,作为天津歌剧舞剧院的著名导演,张曼君为了这部戏足足在北京住了70多天没有回家。谈到与中国评剧院的此次合作,张曼君觉得是天时人和:“现在评剧界的眼光很好,保持了对重大题材和经典文献的关注。”
对于中国评剧院来说,有了好的题材,要排就要排出精品,所以一定要找艺术家来合作。为此,他们采取“一磨二泡三争取”的方法,请到张曼君的加盟。“评剧院原来就邀请我,给了我很多剧本。我觉得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啊。我知道艺术家总是有局限性的,我适合比较民间、比较民俗、比较民族精神的题材,他们说我是‘三民主义。”张曼君说完哈哈笑了起来,“赣剧、昆曲啊,我搞不成,我说我的风格野,不太规矩,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有所能而有所不能很重要。”
直到母亲这个题材的出现,终于让张曼君觉得“合适、想做、能合作”。“《母亲》听起来是个命题作文,选材上也没有太大的主动性,但这个戏恰恰就好在它谈论的是人类的主题。”这个题材张曼君5年前就关注了,当时她就被人物原型本身的精神、气节所感动,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历史背景的衬托下,更加凸显了人和人的关系,人和人最普遍的感情,母子、父子,家庭中这样的感情更能够使人迅速达成共鸣和理解。“看起来是最小单位,但确实是最具体的,最能够感染人。我们现在的戏剧艺术走到今天,不管这个任务是不是命题的,首先盯着的还是回到自己的本体来思考问题,就是对人的自觉,对人物关系的自觉,对人物命运的自觉,对人物性格的自觉,母亲吸引我们的也就是这样。”
5年前,张曼君就想排这个题材,只是苦于舞台上怎么去呈现,因为戏剧可以截取的只是比较正面、昂扬状态中的面,很容易成为一种口号式的、教育式的东西。虽然这个戏有抗日战争70周年、反法西斯70周年的应景契机,但是作为艺术家,她本能地提醒自己,要注意如何将宣传品向艺术品转型。本着这样的意识、认知,张曼君觉得这样的题材本能地承载了一定的宣传任务,但这不是主要的,而是要宣扬人怎么在一定的环境中,迸发出品格的精神和力量。“我认为这个动机点使得这次的选材方向,从各个渠道方向都能够汇拢聚集,几乎没有什么偏移,这是一个比较幸福甚至比较幸运的事情。所以这个题材既是命题的,更是我们主动要做的。这个主动性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本质承担的那份思考,来自本能的一种感觉,这很重要,使得整个创作有血有肉有脉搏。”谈到创作感受,张曼君深感酣畅淋漓。”
打定主意要做,张曼君亲自出马敲定了编剧锦云老师。”两人从《花儿声声》就开始合作,通过意化的和外化的写法去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在他们看来,一个艺术家不是要单纯讲一个故事,因为民间故事多得很,而要真正在艺术上体现想法和看法。“老爷子在处理这方面有独到的手段。”让张曼君庆幸的是,不但抓到了这个题材,更重要的是编导之间达到一种情感的共识。
打造戏剧名角
合作敲定下来,演员是谁迟迟没有动静。所有案头工作做完的时候,张曼君到中国评剧院问才知道主演定为王平。“我不知道王平是谁,就私下打听,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总而言之这个演员不是被宣传得很多的。”张曼君在外地演出时,因为不放心,让王平到湖北去见面。至今她仍然记得,当时看到王平外型又瘦又小,不知道她的嗓音条件能那么好、肺活量那么大。但是,觉得王平比较沉稳,是个青衣的料子。再想到王亚勋院长和整个戏剧院团团队能够这样推她,肯定有她的厉害之处。紧接着,一个个演员敲定下来,之后的排练过程让张曼君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每个角色的演员都是选用了最佳人选。“我们带着新时代的80后、90后呼啸而来,不但站到舞台上来,而且站住了,这是这个剧目带来的超出这个剧目更高、更深远的意义。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就是让他们踩着我们的肩膀走得顺溜一点,延续我们的艺术生命。”张曼君说,
比如主演王平,“她的唱、念没想到这么出色,真是老天赏她这口饭吃,赏的绰绰有余。她一张嘴,我就知道有了!自然、浑厚、不装腔作势,把生活的一面带出来了,又用她的音高概念把它发散出来,特别棒,难的就是在这里。尤其是后面的一段道白,有难度。”张曼君说,“演员到了一定的阶段,她的实践经验达到井喷期,所以她才能接得住这样一个角色。”
王平唱的这么好,那么谁能接得住她呢?“海泉接住了,而且接的很好。”张曼君说,有时候不在演员身边的时候,脑子里经常蹦出一段段的优美旋律,其中经常有海泉的唱段。张超群、王静……和评剧院的这次合作,让张曼君发现评剧院有这么多优秀的演员,而之前没有广泛地宣传他们,让更多人认识,这让张曼君既着急又惋惜。
张曼君是个精益求精,甚至有些完美主义的导演。《母亲》剧组成立以来,5月3日进组,7月6日演出,她每天在组里,事事亲为,有时别的戏把演员借走,她还会生气。最后阶段录唱腔的时候,张曼君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并且给录制人员发了长长的短信,关于情感和唱腔,都写得非常详细。“没有一个导演像张导这样的,想邀请张导去导戏的剧院太多了,但她把这两个月的时间完全耗在这个戏上面,还不算前期的准备时间。”评剧院戴处长深有感触地说。
《母亲》正式演出后,一些看着王平成长的老艺术家不约而同地说,王平在这出戏中有了极大的突破,表演上更加厚重,给了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王平自己也说,能遇见张导这样的导演,非常幸运。专家们看完戏后则表示,看到了评剧院再次腾飞的希望。
在戏剧中挥洒激情
翻看张曼君的执导历程你会发现,秦腔《花儿声声》,采茶戏《八子参军》,晋剧《大红灯笼》,黄梅戏《妹娃要过河》,河北梆子《晚雪》以及锡剧《二泉映月·随心曲》都出自这名风格突出的女导演之手。文化内涵深厚,地域特色鲜明,呈现样式新颖,是业内对她的评价。每次涉及到一个剧种介入的时候,张曼君首先要求自己抓住不同剧种的命脉,再根据各个剧种的特点,把好的东西揉进去,尽量不流失。
在张曼君看来,很多导演都和自己一样,能够拍不同的剧种。自己的优长在于演员出身,在表演当中获得的实践体会更多一些,对唱念、音乐、节奏、人物分析这些有天然的结合,也愿意把这样的经验很立体地传送给各级演员。
张曼君年轻时是赣南采茶戏的优秀演员,能戏甚多,会自编自导自演。传统戏《试妻》经她重新处理,成了一出很有格调的喜剧。她当年台上的绮丽风光很多戏迷都领略过。1994年,由她导演的《山歌情》获文华大奖,女主演龙红获梅花奖,张曼君也因在个人表演专场中的出色表现而获得梅花奖。“连中三元”使张曼君一举成名,也是对培育她的艺术之母——赣南采茶戏的丰厚回报。这种艺术经历,为她如今的导演创作铺上了民间艺术的底色,也给了她一把继续开启民间艺术宝藏的钥匙。
但张曼君又和很多民间艺人出身的导演不同,她两次进入高等学府——中央戏剧学院,接受系统、专业的导演艺术培训,她的“民间、民俗、民族精神”的“三民主义”已超越个人爱好而成为她导演艺术的创作方法。
导演是演出的创造者,剧本是导演创作的出发点,导演的创作就是从剧本走向演出。但从现实主义的更高要求来说,不能满足于从剧本出发,而应当从剧本走向剧作家所表现的现实生活,对之进行观察、体验、研究,再走向演出的创造,这样会使演出的艺术大厦建立在更加厚实的基础之上。对于戏曲导演来说,还必须以戏曲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作为中介来进行导演构思,即通常所谓的程式思维。张曼君正是沿着这条道路走的。她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有些作品,剧本还没有成熟或者甚至只有一个创意,她就开始参与创作。她常常同剧作家一起研究原始材料,一起采风,走向与剧种、与未来演出有着密切关系的“三民主义”深处,从中汲取灵感,汲取意蕴,汲取鲜活的艺术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