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意蠡测
2015-12-21李金龙李梦桐张晨昕
李金龙+李梦桐+张晨昕
对精气神之意的解释与理解
按照道家传统养生炼气的理论,一般视精气神为构成人体的三宝之物,如口诀有云“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中医理论通常认为,精就是人体各种营养物质的总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别。广义的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从饮食中摄取的营养物质;狭义的精即是通常所说的生殖之精。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相辅相成的,先天之精依赖于后天精气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气是濡养人体的精微物质,是推动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两种,先天之气又称元气,来自于父母的精气,但必须得到后天水谷精气和呼吸之气的不断补充与滋养,才能发挥其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后天之气包括宗气、营气和卫气等,是由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运化而成。而神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活动和内在脏腑精气在外的表现。它是在精、气的基础上产生的。神依赖气和形体的存在而体现其作用。神分为元神和识神,元神属于先天之神,它具有不受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支配而主宰生命活动的功能;识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实质上是指人的大脑功能,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它主宰着人的精神心理活动与行为活动,影响着整个人体各方面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对精气神三者作如下理解:其一,三者分别表达的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三种不同状态,精所表达的是构成人的生命的有形的可见的物质状态,包括固体和液体状态;神所表达的是生命物质所能够具有的功能调节状态,是无形和不可见的;气所表达的是构成生命的精微物质的活动状态,类似于气态,像呼吸之气和空气一样不可见却可感觉得到。精与气相当于今天人们所说的物质,而神相当于今天人们所说的精神或功能的意思,这是他们之间不同的地方。其二,精气神三者的联系或相同的地方在于它们都是在表达着同一个东西,即活的生命现象。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即古人所说的“万物含三”之意。也就是说,只要是生命,甚至包括组成生命的每一个部分都包含着精气神三者,例如五脏即有五脏的精气神,六腑也有六腑的精气神。不具有心神功能的心,也就没有了心气的存在,单纯物质有形的心在中医理论看来也即不存在了。其三,精气神三者都可以分别按照阴阳进行分类,即可以将先天之精气神分为阴,将后天之精气神分为阳。其四,精气神三者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中医认为精充气足神旺,即是一种相互促进、影响和转化的关系。其理论基础在于庄子所言之“通天下万物一气耳”。有精必有气、有气必有神、有神必有精。三者转化的关键在神!物质是基础,功能是关键,因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生命之间常常表现出的现象是物质相似,而功能不同。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意已有解释的矛盾之处
第一种观点从语言表达方面来理解,认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表达的应该是精气神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这种解释对于“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是可以说得通的,即通过锻炼形体和加热营养物等有形物质,使其温度升高继而生成和变化为人体所需要的气化、包括气味状态的营养能量物质;通过吐纳呼吸等对先天与后天之气的锻炼,人为地调节和改善、改变生命活动的功能状态。如锻炼气机的升降出入状态,就可以调节和改变脏腑的功能状态,如心平气和,气和则心平。同理,怒则气上,思则气结,喜则气缓,悲则气陷,恐则气下,都可以通过改变气机状态而改变不同的精神情绪和心理状态,都说明了气机的变化会影响到人体各器官系统的调节功能。按照精气神转化的意思,“炼神还虚”就应该改为“炼神化精”,表达人的生命活动调节功能的改变就有利于精微物质的吸收和生成这样的关系。而“炼神还虚”的表达方式却无法解释成神与精之间的转化关系。因为此处“炼神还虚”中的神不能理解为先天之神,即元神,而应该理解为“识神”,即后天之神,也就是尽可能抑制后天之神的作用,减少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使植物性神经系统发挥作用,发挥元神的无为无不为的作用,使识神的作用表现为虚无状态。看来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理解为精气神三者的转化不很妥当。
第二种观点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理解为性命双修的意思。从道教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将其修炼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重命修炼的阶段,重性修炼的阶段,性命双修的阶段。重命修炼的阶段主要指从东汉末到隋唐初的道教修炼,所谓重命修炼,就是注重形气、肉体生命的修炼;重性修炼的阶段是指隋唐及五代时期,重性修炼提倡的是一种主观心性的修炼,它认为人人心中都先天禀有清净的道性,而这道性是人能长生的根源所在。但是人出生以后受世俗烦恼的影响,这个道性就不再清净,而是蒙上了污垢。道教修炼的目的就是清除心灵上的这层污垢,使之恢复原来的湛然清净。性命双修之法产生于唐末。所谓性命双修,就是以心为性,以形气为命,既让主观的心能识见道性,又能合一身中的精气神。这样“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就可以看做是修命,“炼神还虚”则可以看做是修性,三者结合为性命双修。
第三种观点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解释为道家宇宙生成论。道士李道纯在《中和集》中把《老子》书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作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认为,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道顺生天地万物的程序,既生之后,万物皆禀因道而有的精气神三宝,若逆其顺生程序而炼化归元,炼精化炁,即三归二,炼炁化神,即二归一,炼神还虚,即一归元,事实上就是对道的寻求过程。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意新解
沿用精气神的上述概念,即将精气神分别划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先天之神与后天之神;沿用道教返还之道的思想,这种思想可以说贯穿道教修炼的全过程。该思想来源于老子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庄子讲生死气化,也是讲返本归根。道教的修炼原则是顺死逆生,讲究顺则成人,逆则成仙,仙道逆行,由后天返还先天,因此也叫作返还之功。按照这样的理解,所谓炼精化气,就是在精上的返还修炼,即将后天之精作为修炼的对象,将返还为先天之精作为修炼的目标;所谓炼气化神,就是在气上的返还修炼,即将后天之气作为修炼的对象,而将返还为先天之气作为修炼的目标;所谓炼神还虚,就是在神上的返还修炼,即将后天之神作为修炼的对象,而将返还为先天之神作为修炼的目标。采用这样的解释,“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中炼字后面的精、气、神就非常明确了,分别是指后天之精、之气、之神,这就特别强调了后天返还先天的意思,这是符合道教得道修炼原则的。而“化气”应该理解为转化为先天之气,因为这才是炼精的目标和希望达到的结果,因此此处之气字,应该写作炁;同样道理,“化神”应该理解为转化为先天之神发挥作用的意思,这也才是炼气的目标和结果所在,此处之气字表示后天之气;“还虚”应该理解为返还到没有人为意识的先天虚无状态,即纯由元神发挥作用的意思也没有。因此,“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写法若改为“炼精化炁,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则可能更加合适。
当对“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作出了上述解释之后,我们就明白了修炼的对象只能是后天之精气神。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我们对如何炼精、如何炼气、如何练神的方法,即古人所采取的导引、吐纳、守一、入静等就可以理解了。例如,因为后天之神是喜欢动不喜欢静的,所谓心猿意马动个不停,又是向外索求的,用守一的方法对后天的识神进行锻炼,使其保持宁静状态,使心灵的窗户关闭,古人发明的方法为“垂帘”,即收视返听,听自己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所谓内观,即是希望达到识神安静,元神活动的结果。同时需要配合后天呼吸的深、长、细、匀状态,配合身体的放松、中正、自然状态。再如为了炼精化炁,使后天之精返还先天之精,就需要采用动功导引,加大肢体的屈伸幅度和用力的程度,促使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有效迅速地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物质,正如华佗所说“动摇则谷气得消,病不得生,譬如户枢不朽是也。”为了“炼气化神”,就需要采用呼吸吐纳闭息之术,促使人体的气机通畅,升降开合有序和谐,使人体的气化活动有效,流行于全身,在脏腑、经络、四肢、诸窍中川流不息,使各器官获得所需要的气,如通过“嘘”字呼吸使肝获得向上升发属木性之气;通过“呵”音呼吸,使心获得下降抑制之气,以平衡心的炎上之火性之气。
陕西省成立健身气功协会
陕西省健身气功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15年10月28日上午在西安市召开。陕西省体育局副局长张继学等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按照陕西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有关要求,首先召开陕西省健身气功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71人,到会60人。由陕西省体育总会有关同志宣读省民政厅《关于社会团体名称核准通知书》。协会筹委会做了《筹备工作报告》,并宣读了《协会章程》(草案)、《会员收费标准及管理办法》、《陕西省健身气功协会第一届委员会人员机构组成方案说明》等文件,经过举手表决和无记名投票通过了以上文件。
经协会第一届理事会选举,利刚当选为陕西省健身气功协会会长,王健民、高新友、李素红当选为协会副会长,王健民兼任协会秘书长,并聘任白鸿顺为协会名誉会长。(王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