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感染流行率调查
2015-12-21马慧玲王苗利孙圣福蔺晓月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山东济南250022
马慧玲 郑 霞 陈 静 王苗利 孙圣福 蔺晓月 徐 鸿 徐 聪(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山东 济南 250022)
山东省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感染流行率调查
马慧玲 郑 霞 陈 静*王苗利 孙圣福 蔺晓月 徐 鸿 徐 聪(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山东 济南 250022)
2013年3月,规模场在95%的置信度下,预期流行率为40%,可接受误差9.5%的情况下对山东省规模猪场估计流行率采样;场内在95%的置信度下,预期流行率为10%,试验敏感性100%的情况下对场内个体采用发现疫病策略采样,通过对山东省14个地市102个规模猪场的2835份血清样品进行野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在95%的置信度下,山东省内猪场的血清野毒抗体阳性率为65.59%,猪样品血清野毒抗体阳性率为44.10%;西北地区阳性检出率最高,为57.67%;中部地区最低,为31.83%,东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分别为48.33% 和37.75%不等;种猪野毒感染阳性率最高,为67.84%,其次是育肥猪和保育猪,分别为47.83% 和35.20%,初生仔猪最低,为21.05%;大型猪场为33.48%,中型猪场为44.89%,小型猪场为55.42%;春冬季节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3.54%和57.92%;夏秋季节相对较低,分别为33.25%和35.05%;结果表明,山东省内普遍存在猪伪狂犬病毒感染状况。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的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为发热、奇痒(猪除外)、繁殖障碍、脑脊髓炎等[1]。猪是伪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和自然贮存宿主[2],感染仔猪主要表现神经症状,成年猪主要为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症状[3]。我国自1948年,刘永纯年报道过伪狂犬病以来[4],该病已经扩大到黑龙江、吉林、上海、广东、陕西、河南、甘肃、山东等30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台湾已成功根除[5]。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我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困扰猪场发展的重要疾病因素之一。该病常见的传播方式:(1)直接接触传播:易感猪与感染猪直接鼻对鼻的接触将病毒传播,及破损的皮肤和配种接触等发生病毒感染[6];(2)空气传播:空气传播为该病主要的方式,病毒从排毒猪的鼻分泌物以及唾液中排出,逐渐形成气溶胶,然后随空气的气流传播至同一猪场,甚至随风传到9km或更远的猪场的易感猪群;(3)垂直感染:PRV可经胎盘、乳汁传播给子代[7],但是母体的免疫球蛋白不能传递给子代,因此通过垂直传播导致仔猪死亡率达到100%[8]。(4)间接传播:经病毒污染后的器具、尸体、饲料、饮水以及带病的鼠类、猫等被易感猪食入后,经消化道感染[9]。
山东省是畜牧大省,养猪业是本省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近几年来的迅速发展,猪群的疫病也越来越严重,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猪伪狂犬病是目前危害我省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之一,有必要对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现状进行调查,掌握该病的感染和流行情况。
1 调查材料
1.1 材料 2013年3月,山东省14个地市的102个不同规模的猪场,采集及送检的2835份血清样品,其中包括新生仔猪血清703份,保育猪血清659份,育肥猪血清646份,种猪血清827份。
1.2 主要试剂 PRV(gpI)抗体检测试剂盒(IDEXX)。
1.3 主要仪器 酶标仪洗板机(BioTek公司,美国)、酶标仪(EXL 800 Universal Microplate Reader,美国)、高速离心机(Thermo,美国)、电子分析天平(美国双杰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嘉兴市中新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2 调查方法
2.1 采样设计 在95%的置信度下,预期流行率为40%,可接受误差9.5%的情况下,对山东省规模猪场采用估计流行率策略进行采样。在95%的置信度下,预期流行率为10%,试验敏感性100%的情况下对场内个体采用发现疫病策略采样。样品涵盖山东省14个地市102个规模猪场的2835份血清样品进行野毒抗体检测,其中包括新生仔猪血清703份,保育猪血清659份,育肥猪血清646份,种猪血清827份。
2.2 PRV(gpI)野毒抗体检测 按照PRV(gpI)抗体检测试剂盒(IDEXX)的操作方法进行:(1)首先将猪伪狂犬野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恢复至室温,按照1:9的比例用蒸馏水将10倍浓缩洗涤液稀释倒入洗板机,备用。(2)取干净的96孔样品稀释板,在A1、A2孔加入阴性对照50μl,A3、A4孔加入阳性对照50μl;然后按纵向每孔依次加入50μl的待检样品,然后每孔加入50μl的样品稀释液,备用。(3)取出PRV抗原包被板,将稀释好的样品转移到对应位置。(4)室温孵育1h,或放置4℃冰箱过夜孵育。(5)设置洗板机,每孔300μl,每板洗涤3次,进行洗涤。最后一次洗涤结束,将包被板残留液体扣拍在吸水纸上。(6)每孔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PRV抗gpI抗体100μl。(7)室温下孵育20min。(8)重复步骤5。(9)每孔加入TMB底物100μl。(10)避光条件下室温孵育15min。(11)每孔加入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12)使用酶标仪读取A(650)下的,样品与对照结果。
3 结果
3.1 山东省规模化猪场PRV血清野毒抗 送检的102个规模化猪场中,阳性场数67个,场阳性率65.69% ;2835份血清中1250份阳性样品,样品野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44.10 %。
3.2 山东省规模化猪场不同地区PRV血清野毒抗体 根据山东省地理位置的差异,对采样的14个地级市进行以下划分:东部地区包括潍坊、东营、青岛、威海;中部地区包括济南、泰安、淄博、临沂;西北地区包括德州、聊城、滨州;西南地区包括菏泽、济宁、枣庄。西北地区阳性检出率最高,为57.67%;中部地区最低,为31.83 %,东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分别为48.33% 和37.75%不等,表明山东各地区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仍较为普遍,结果见表1。
表1 山东省不同地区猪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 (个、%、份)
3.3 不同生长阶段的猪PRV血清野毒抗体 对不同阶段猪群统计,结果显示种猪野毒感染阳性率最高,为67.84%,其次是育肥猪和保育猪,分别为47.83% 和35.20%,初生仔猪最低,为21.05%。结果在卡方检验和极大似然估计下P值都是小于0.05的,因此不同阶段猪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生长阶段猪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 (份、%)
3.4 不同规模养殖场的猪PRV血清野毒抗体 根据存栏母猪头数对102个猪场进行划分,山东地区不同规模的猪场均存在PRV野毒感染现象,大型猪场为33.48%,中型猪场为44.89%,小型猪场为55.42%。结果在卡方检验和极大似然估计下P值都是小于0.05的,因此不同规模猪场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 (个、%、份)
3.5 不同季节的猪PRV血清野毒抗体 根据季节的划分,对山东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PRV血清野毒抗体结果可以看出,春冬季节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3.54%和57.92%;夏秋季节相对较低,分别为33.25%和35.05%。结果在卡方检验和极大似然估计下P值都是小于0.05的,表明不同季节PRV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 (个、%、份)
4 讨论
4.1 不同阶段的猪阳性率 种猪的阳性率最高为67.84%,这表明母猪的带毒现象非常普遍,PRV仍然是山东省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生仔猪及保育猪的抗体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1.05%和35.20%,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体内存在有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另一方面是PRV感染仔猪的死亡率高,而所采集的血清样本来自于被认为健康的猪群,这也是导致初生仔猪抗体阳性率的原因之一。因此初生仔猪与保育猪仍然是防控的重点,当母源抗体降低到一定水平后,将成为猪伪狂犬病感染的主要易感猪群。
4.2 不同季节的猪阳性率 猪伪狂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冬春季节感染率较高,夏秋季节相对感染率较低。分析原因主要是:第一,由于PRV存在热敏感的生物学特性,因此,在低温条件下更有利于病毒的生存。第二,冬春季节气候较为寒冷,导致猪的应激能力增强,因而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强。第三,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寒冷,因此养殖场多封闭进行饲养,导致圈舍内空气流通不良,促进疾病传播。
4.3 不同规模的猪场阳性率 大型猪场阳性率最低,其次是中型猪场,小型猪场阳性率最高。分析原因为大型猪场对猪伪狂犬病的防疫比较重视,另外饲养管理比较到位。小型猪场卫生环境较差,防疫比较混乱,人员流动频繁,导致PRV的扩散与传播。可见良好的饲养环境及防控措施对于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要。
4.4 不同地区的猪场阳性率 本次调查范围基本覆盖了山东省,证明了猪伪狂犬病在山东省内普遍存在,应引起各地区的高度重视。
[1] 王莉娟, 陆明哲, 陈义平等. 伪狂犬病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 2005(6): 42-44.
[2] 白文彬主编. 动物传染病诊断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47-57.
[3] NSECA A A, MAGALH ES C G, SALES E B, et al. Genotyping of the Pseudorabies Virus by Multiplex PCR Followed by Restriction Enzyme Analysis[J]. ISRN Microbiology, 2011: 1-4.
[4] 刘澜, 龙冬, 朱万光等. 山东省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A]. 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兽医生物制品学、兽医微生物学学术论坛论文集[C], 2008, 226-7.
[5] 孙刚, 韩波. 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制[J]. 黑龙江畜牧科技. 1999(1): 38-39.
[6] Christensen L S. Evidence of long distance airborne transmission of Aujeszky's Disease(Pseudorabies)virus. Vet Rec, 1990, 127: 471-474.
[7] Gloster J, Donaldson A l.Hough M N.Analysis of a series ofoutbreaks of Aujeszky's Disease in Yorkshire in 198l-82: The possibitity ofairborne disease spread. Vet Rec, 1984(114): 234-239.
[8] B.E斯特劳. 猪病学(第8版)[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0: 239-251.
[9] 牛建强, 蓝天等. 伪狂犬病免疫净化方案的评价[J]. 养猪, 2007(5): 55-56.
S858.28
A
1007-1733(2015)11-0055-03
2015-09-02)
种畜禽场疫病净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