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口空间均衡特征与经济关联研究初探
2015-12-21翁艺丹千庆兰陈颖彪韩富状
翁艺丹,千庆兰,陈颖彪,韩富状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广州人口空间均衡特征与经济关联研究初探
翁艺丹,千庆兰*,陈颖彪,韩富状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人口空间与经济空间的关联匹配性研究,是合理规划配置空间资源的依据之一.运用“六普”人口数据和相关统计年鉴数据,以广州行政区和街道为评价单元,采用人口地理集中度分析人口空间分布均衡特征;采用熵值法、敏感度分析和灰色预测模型GM(1,1),从人口和经济空间增长关联性、空间分布匹配性以及空间协调发展预测3个方面进行了广州市人口-经济空间关联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广州市人口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向心集聚性;②广州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于人口聚集的吸引力强,而人口聚集效应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高,但其内部空间存在程度差异:以南沙和番禺为典型代表,区域人口与经济空间增长不同步;以萝岗和越秀为典型代表,区域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不匹配;③预计到2015年和2020年,广州市各区人口-经济空间匹配度呈两种极化趋势发展.
人口-经济空间;空间均衡;空间关联;广州
国外关于人口与经济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就指出“人口不断增长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原因”;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提出人口制约、增值、均衡原理;随着多学科融合发展,对人口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中、宏观阻碍或是抑制作用的探讨.地理学视角下,人口与经济被看作区域空间中的要素,空间要素的集聚与分散、流动与重叠造成了要素空间结构的分离与接近,从而影响空间整体均衡性.
我国学者胡焕庸先生1935年在全国人口分布密度的基础上划出“黑河-腾冲一线”,直观地展现了我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的现实,提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和历史、社会和政治因素.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过程加速,经济因素对区域人口分布的影响逐渐加深,对人口-经济空间的特征规律研究也逐步深入.经典理论中人口均衡理论和基于“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的区域发展均衡理论都指出“人口发展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互协调”[1].由于区域发展条件存在差异,人口-经济空间均衡与关联特征也存在时空变化.蒋子龙、樊杰等采用增量分析、不均衡指数等统计方法,以地级市为单位分析了2000~2010年我国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特征与均衡过程,指出空间变化过程存在较强的规律性[2].朱海波等从“人口-经济”集聚的视角,综合利用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对湖北省城市化空间演化过程和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城市化空间发展具有非均衡化特征,人口和经济极化发展特征明显[3].党建华构建了人口-经济-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分析吐鲁番地区的协调发展程度[4].王磊等通过计算长三角各城市的人口地理集中度、经济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等统计指标,分析了区域人口集聚特征和经济集聚特征,以及两者在空间上的匹配关系及不同步性[5].林思宇等采用重心理论分析了湖南省1990年以来人口、GDP、三大产业中心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演化原因[6].已有研究主要通过人口-经济要素空间均衡特性,揭示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问题,但对未来人口-经济空间均衡机制未有系统的预测分析,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7-15].
广州作为珠三角经济圈的中心腹地,素有“千年商都”之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南大门”.历经30年的发展变迁,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内部人口流动和迁居频繁,务工、商贸、求学等使得人口空间不断重构与分异.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经济中心和重心的转移、新城落地与旧城改造等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也在变化.考察人口-经济要素空间的均衡与关联关系,有利于引导和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检验和正视空间结构存在问题,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规避空间剥夺现象.因此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六普”人口数据和广州市统计年鉴及各区年鉴的经济统计数据,以广州市行政区为基本分析单元,先对广州市人口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再从空间增长关联性、空间分布匹配性以及空间协调发展预测3方面,系统分析人口-经济空间集聚与均衡特征,探讨人口-经济空间的关联性,解析现象背后的原因,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建议.
1 研究数据和方法
1.1研究数据
人口分析数据采用广州市“六普”(2010年)街道常住人口数据和2007~2013年广州市统计年鉴上各区常住人口数据,经济分析数据则采用相同年份各区年鉴上相关经济数据.2014年“黄埔、萝岗2区合并”、“撤市设区”的重大调整后,部分行政区名称和区辖街道范围有所变化,现广州市管辖11个区,面积7 434.4km2.为便于数据获取和统计分析,选择2010年广州市行政区矢量底图,研究单元仍然为12个行政区,其中人口分析中数据细化到街道层面,并将广州市划分为3个圈层:中心城区(包括荔湾、越秀、海珠、天河等4个区)、近郊区(包括黄埔、萝岗、番禺、白云等4个区)和远郊区(包括南沙、花都、增城、从化等4个区).
1.2研究方法
采用人口地理集中度和敏感度指数的方法来定量刻画广州市人口与经济的均衡发展特征,利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进行关联匹配性分析与预测.
1.2.1人口地理集中度
人口地理集中度(W)通常用来表示某区域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理分布,考察区域人口的均衡性分布,其公式W如下:
式(1)中,Pi为i地区的人口数量,P为区域总人口;Li为i地区土地面积,L为区域土地总面积;其中,W值越趋向于1,表示该地区人口地理空间分布越均衡,W值小于1则表示该地区人口地理分布过度分散,W值大于1表示该地区人口地理分布过度集中[16].
1.2.2敏感度分析
敏感度是指具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因素之间相互变化对彼此的影响力.人口的大量集聚能够引起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地区经济的增长也吸引着人口的集聚,两者相辅相成.敏感度公式如下:
式(3)中,G1表示一段时期内开始时某一区域的GDP产值,G2表示该时期内结束时该区域的GDP的产值;式(4)中,N1表示这段时期开始时该区域的总人口数量,N2这段时期内结束时该区域内的总人口数量;式(3)与式(4)的比值即为敏感度.如果M<0,说明该区域内经济发展同人口的变化是反向关联的,该地区GDP变化与当地人口数量的变化基本上不存在敏感关系;如果M>0,表明该地区内经济发展同人口的分布变化是正向关联,值越大,证明该地区经济发展对人口的吸引和人口对经济的贡献都比较高,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较大[17].
1.2.3灰色预测模型GM(1,1)
灰色预测模型由于适合“小样本、贫信息”的数据类型,有利于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且能够对未来做出系统的、科学的定量预测,因此,得到相关研究的认可.本文运用GM(1,1)模型对广州市12个区的人口-经济空间发展协调性进行预测,其建模过程如下:
第一步:对原始数据累加生成处理.设原始数据资料为X(0),X(1),…,X(n),对X作一次累加生成后得到一个新的数列X(1)(M),新数列与原数列相比,随机性程度得到弱化,平稳程度得到增加.
第二步:建立X(1)(M)的一阶微分方程.对于新数列,其变化趋势可以近似地用如下微分方程描述,
其中,a和u可以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
其中,YM为列向量YM=[(X(0)(2),X(0)(3),…,X(0)(M)]T;B为构造数据矩阵:
微分方程(8)所对应的时间响应函数为
式(9)就是数列预测的基础公式[18].
2 结果分析
2.1人口分布均衡性分析
2.1.1人口空间分布向心集聚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广州市常住人口1 271万人(当时仍为“十区两市”的行政格局),人口密度为1 709.57人·km-2.2010年广州市街道、镇共166个,人口密度在35 000人·km-2以上街道有29个,全部位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在15 000~35 000人· km-2的街道有38个,白云区5个,番禺区1个,其余32个在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在5 000~15 000人·km-2的街道有30个,白云、番禺、黄埔等近郊区14个,中心城区16个;人口密度在5 000人·km-2以下的街道有69个,中心城区6个,近郊区33个,远郊区31个;其中增城、从化、花都、南沙等区大部分街道人口密度低于1 000人· km-2.作为广州中心城区,荔湾和越秀2区交界处、海珠区东部以及天河区南部形成了3大人口高密度集聚区;在近郊区,则已初步形成围绕番禺区市桥街道、白云区南部以及黄埔、萝岗2区交界处等3处人口集聚区;而增城、从化和花都等远郊地区,则地广人稀,仅在行政区核心街道人口密度较高.人口密度分布整体呈现“Y”型,向东、西、南等方向递减,且衰减强度大(见图1).
对比五普和六普数据(见表1),发现广州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增长最快,其增速是郊区的3.3倍,远郊区的12.4倍,其中,新增的外来人口近80%集聚在中心城区.广州人口布局圈层结构特点明显,人口显现明显地向心集聚特征.尽管广州市提出“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空间发展战略,但人口空间分流效果不明显.
图1 2010年广州市各街道常住人口密度分布情况Fig.1 The distribution of resident population density of Guangzhou in 2010
表1 2000年和2010年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Table 1 The distribution of central urban,suburban and rural area's population density in 2000 and 2010
2.1.2人口空间极化特征明显
上述人口密度分布从整体分析了广州市人口数量集聚分布特征,而人口地理集中度指标可用来刻画人口分布区域相对均衡特性.街道单位人口地理集中度指数用“街道人口与区级人口之比”和“街道面积与区级面积之比”的比值来测度,指数数值越接近1,表示人口集中程度越均衡,数值小于1则相对人口分布稀少,数值大于1代表相对人口密集,且数值越高密集程度越大.
从各区的相对范围来看,广州市各行政区都存在人口地理分布的极值区,且指数差异大,并围绕高极值点向外逐渐扩散降低.个别街道在东南北中形成4个人口极核,即北部从化区街口街道、东部黄埔区荔联街道、南部番禺区市桥街道以及越秀区矿泉-白云同德组团(见图2).4个区域人口集中数值均超过7,意味着有限的土地承载着该区域绝大部分的人口,人口空间集聚出现极化.各区出现的人口增长点的地理分布与其经济布局和自然景观密切相关:从化、增城、白云和南沙等区分布有大量山地、农田、绿地、河湖水面,部分土地不适宜居住,限制了人口流动,造成局部人口过度集中,人口极化集聚特征明显;黄埔、萝岗、南沙、番禺等区的人口极化集聚与经济产业布局密切相关,人口聚集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局部区域;而中心城区沿珠江一线,其优越的经济优势使得单位土地人口承载数远高于周边地区.
图2 2010年广州市各街道人口地理集中度分布情况Fig.2 The distribution of each street's population geography concentration of Guangzhou in 2010
2.2人口-经济关联研究
人口空间与经济空间的重叠交错是区域社会空间的缩影与重要构成部分.人口空间与经济空间聚集-分散的关联匹配性探究是认识区域社会空间的重要视角之一,也是合理规划配置空间资源的现实依据之一.本文从空间增长关联性、空间分布匹配性以及空间协调发展预测3个方面展开人口-经济空间关联研究.
2.2.1空间增长关联性存在差异
通过计算得出广州市各区2个时期的敏感度系数,第一时期(2006~2010年)地区GDP对人口变化高敏感度区是越秀、番禺、海珠等区,较高敏感度区是荔湾、天河、南沙和从化等区,中敏感度区是白云、花都、萝岗和增城等区,低敏感度区只有黄埔区(见图3).相比于第一时期,第二时期(2010~2012年)各区人口-经济敏感系数明显有所提升.荔湾、海珠、越秀等区仍旧是高敏感区,其中越秀区和荔湾区的敏感度系数更是比上一时期增长了近3倍,说明人口与经济的相互作用非常密切;天河、从化、增城、花都和白云等区属于较高敏感区,敏感度比上一时期增长近2倍,说明随着广州市“中调、西联、北优”规划政策的实施,以及市区产业升级、郊区承接转移产业带动了人口的增长,同时人口分流到郊区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中敏感度地区为黄埔区和萝岗区,比起第一时期黄埔区的敏感度增长近3倍,未来发展潜力大.南沙区和番禺区处于低敏感度区,其中番禺区敏感度小于0,出现负相关,说明人口空间和经济空间的增长幅度不同步.整体对比2个时期,可以发现除了番禺区和南沙区人口空间的增长与经济空间发展相互作用减弱之外,其余地区都是呈紧密相关的态势.
图3 广州市各区2个时期(2006~2010、2010~2012)的敏感度系数Fig.3 The sensitivity coefficient of Guangzhou's each district in two periods(2006~2010,2010~2012)
2.2.2空间分布匹配性存在差异
人口敏感度分析是从空间增长解析人口-经济空间的关联程度.为了更科学地分析各区人口-经济空间的协调匹配程度,选取多个代表性指标数据构建人口-经济数据系统,分别代表人口集聚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合理.指标体系见表2.基于2006~2012年的指标数据,采用熵值法进行权重分配后,将两个系统得分相除得出匹配度比值见表3.比值越接近1,证明两个空间越协调;比值大于1,说明人口空间发展速度快于经济空间发展;比值小于1,说明经济空间发展速度快于人口空间.从年均水平上看,二者耦合程度最佳的是白云区和增城区,人口空间发展与经济空间发展相对和谐.荔湾、越秀、海珠、和天河等中心城区人口相对集中程度明显超过经济相对集聚,属于人口集聚区.其中,偏离度最大的是越秀区,地区经济人口承载力严重超标.黄埔、番禺、花都、南沙、萝岗和从化等区人口集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属于经济集聚区,其中萝岗偏离度最大,经济人口承载力富余.一般来说经济集聚区即就业集聚区,人口集中区即居住集中区,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就业与居住的错位.
表2 人口-经济空间匹配指标Table 2 Thematching index of population-economic space
从年际变化上看,变化较大的是白云、南沙和增城等区.随着广州市政府实施“南拓”规划政策,加大对南沙区的开发力度,使得南沙区经济发展变化较大,人口-经济空间耦合程度趋向合理,从2006年的1.54和谐发展到2012年的0.78.白云区和增城区随着广州市产业规划布局的调整,经济得到支持和发展,吸引了一定的就业人口,人口与经济的协调性在不断提升.荔湾、海珠、黄埔、番禺和从化等区人口-经济匹配指数整体上逐年提高,说明人口增长相对速度快于经济发展相对速度;萝岗、花都和增城等区人口-经济匹配指数有所下降,人口增长相对速度慢于经济发展相对速度;而越秀区和天河区人口-经济匹配指数变化平缓,说明人口增长相对速度与经济发展相对速度持平.一般来说,经济集聚水平高于人口集聚水平,说明该区域可以适当吸收居住人口,分流就业人口;人口集聚水平远高于经济集聚水平,表明地区劳动力过剩,应当适当增加就业岗位.从各区人口-经济匹配性年均水平和年际变化程度体现了广州“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经济空间看,萝岗、黄埔、南沙等区作为城市郊区新城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第二产业比重突出,服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经济就业空间的发展远超人口居住空间.而荔湾、越秀、海珠等中心城区属于广州市的老城区,包括教育、医疗、养老在内的各项公共基础设施相对集中和完善,由此吸引大量人口聚集,近、远郊区的新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缓慢,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改善,加上自然景观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口的增长.
3.2.3空间未来协调发展存在差异
基于2006~2012年的各区人口-经济空间的匹配值,利用GM(1,1)模型预测2015年和2020年人口-经济空间匹配度见表4:荔湾、越秀、海珠、增城等区成为人口集聚区;白云、黄埔、番禺、南沙、花都、萝岗和从化等区属于经济集聚区;其中,白云区和花都区的人口增长相对速度明显慢于经济发展相对速度,导致协调度显著降低.到了2020年各区匹配度并没有得到优化,仅有从化区和天河区趋于协调;人口和经济空间出现极端发展,其中人口高集聚区是海珠、荔湾和越秀等区,说明区域经济空间发展滞后人口空间的发展,可能会导致就业岗位供不应求,出现劳动力冗余;经济高集聚区是萝岗、白云和花都等区,说明区域人口空间的发展跟不上经济空间的发展,导致就业岗位供过于求,出现劳动力短缺.从区域空间流向来看,多余的劳动力会向高就业地区进行有向流动,从而加剧跨区职住分离、钟摆式交通等现象的出现,加大城市管理难度.
表3 2006-2012年广州12区人口-经济空间匹配度比值Table 3 The ratio of population-economic spatial correlation in each district of Guangzhou between 2006 and 2012
表4 广州市各区2015、2020年人口-经济空间匹配度比值Table 4 The ratio of population-economic spatial correlation of each district of Guangzhou in 2015 and 2020
这种区域空间差异出现与广州市城市规划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广州市逐渐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优质发展平台.一方面,区域内部产业转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口的发展,特别是当传统的基础制造业向现代高端服务业转型时,人口的结构和数量都会发生变化,人才需求也会向高端人才靠拢;另一方面,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也影响人口空间和经济空间的要素流动.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白云等区经济发展规划以现代服务业和商贸业为主,而黄埔(萝岗)、花都、增城、南沙等区则以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为主,整体上呈现一个以中心城区为主的核心功能区,以近郊区和远郊区为产业集聚区的格局,这也就导致了区域经济空间的发展差异.而区域人口空间的发展差异受历史变迁、自然景观、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等影响同样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差异.这种人口-经济空间的错位如果没有得到分流和优化,将会加剧区域社会空间的矛盾,从而影响区域各空间要素的全面发展.
3 结论与展望
3.1结论
以2010年广州市12个行政区的矢量数据和2006~2012年人口-经济数据为基础,综合人口地理集中度、敏感度分析等方法来探究广州市人口空间均衡特征与人口-经济空间关联性,构建人口-经济空间指标系统分析和预测广州市人口-经济匹配比值.
结果表明:①广州市人口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分布整体呈现“Y”型,向城市东、西、南等方向递减,且衰减强度大,人口从中心向近郊扩张的趋势不明显.②从全市范围来看,各行政区都存在人口增长中心,且地理分布差异大.③广州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于人口聚集的吸引力强,而人口聚集效应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高,人口与经济空间关联整体态势趋同,但存在内部空间分布差异,局部区域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不匹配、人口与经济空间增长不同步.④预计到2015年和2020年,广州市各区人口-经济空间匹配度呈两种趋势发展,人口集聚区人口呈现越发集聚态势,经济集聚区经济越来越集聚.这种人口与经济空间的不匹配会造成区域人口压力突出、城市内部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
3.2不足与展望
本文尝试从空间增长、空间分布和空间预测3个方面测度广州市人口和经济空间的均衡性与关联性.空间并非一个简单的概念,它受到自然景观、社会、政治、经济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同时空间均衡也并非一个理想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人口空间分布均衡不仅与经济因素有关,同时还受到市场驱动、政府和制度等多因素影响.由于数据获取困难以及研究内容所限,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在研究方法上,尝试用定量模型测度人口-经济空间的均衡性与关联性,对影响因素选择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研究范围上,仅探讨了2006~2012年广州市人口-经济空间关联问题,缺乏更多时间断面上空间格局特征的动态分析;在研究分析中,对现有人口-经济空间格局分布的原因缺乏深入解析;而这些对于研究区域人口与经济空间均衡关联特征的内在机理都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深化的重要内容.
[1]刘劲松.中国人口地理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4,69(8):1177-1189.LIU JS.A review of population geography research in China[J].Acta Geogr Sin,2014,69(8):1177-1189.
[2]蒋子龙,樊杰,陈东.2001—2010年中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聚与均衡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4,34(5):7-13.JIANG Z L,FANG J,CHEN D.Analysis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equlibrium characteristics for population and economy in China during 2001-2010[J].Econ Geogr,2014,34(5):7-13.
[3]朱海波,黄亚平.“人口-经济”集聚视角下的湖北省城市化空间演化过程与特征研究[J].规划师,2013(8):86-91.ZHU H B,HUANG Y P.Spatial evolution and character in urbanization from“population-economy”viewpoint:Hubei case [J].Planners,2013(8):86-91.
[4]党建华,瓦哈甫.哈力克,张玉萍,等.吐鲁番地区人口-经济-生态耦合协调发展分析[J].中国沙漠,2015,35(1):260-266.DANG JH,WAHAPH,ZHANG Y P,etal.Coupl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of population,economic and ecological system in the Turpan Area of China[J].JDes Res,2015,35(1):260-266.
[5]王磊,段学军.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J].经济地理,2009,29(10):1620-1623.WANG L.Sy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Yangtze River Delta[J].Econ Geogr,2009,29(10):1620-1623.
[6]林思宇,王良健,马中.1990年以来湖南人口与经济重心及其演化[J].经济地理,2014,34(10):31-38.LING SY,WANG JL,MA Z.The dynamic evolvement procedure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gravity center in Hunan from 1990s[J].Econ Geogr,2014,34(10):31-38.
[7]冉淑青,刘晓惠,冯煜雯.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经济、人口、空间相互作用力空间分异研究——以陕西西安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5,31(2):44-47.RANG SQ,LIU X H,FENG YW.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interaction force between economy,population and spac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big city:Take Xi'an as example[J].Refo Strat,2015,31(2):44-47.
[8]王领.基于VAR系统的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上海1978-2009年数据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11(9):65-74.WANG L.Study based on VAR Model about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Based on 1978-2009 data of Shanghai[J].J Int Tra,2011(9):65-74.
[9]杨华磊,周晓波,何凌云.中美省际或州际经济分布与人口分布协调性的对比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4,13(3):19-36.YANG H L,ZHOU X B,HE L Y.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oordination of Inter-Provincial economic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between China and USA[J].Rev Ind Econ,2014,13(3):19-36.
[10]孙铁山,王兰兰,李国平.北京都市区人口-就业分布与空间结构演化[J].地理学报,2012,67(6):829-840.SUN T S,WANG L L,LIG P.Distributions of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and evolu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s in the Beijing metropolitan area[J].Act Geogr Sin,2012,67(6):829-840.
[11]张祥晶.浙江省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变动及匹配关系[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5(4):128-135.ZHANG X J.Thematching relationship and change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between population and economy in Zhejiang Province[J].JHangzhou Norm Univ,2015(4):128-135.
[12]吴相利,庄海燕.黑龙江省人口分布与经济格局协调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1):164-168.WU X L,ZUANG H Y.Study on the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pattern of the econom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J].Areal Res Dev,2014,33(1):164-168.
[13]余瑞林,刘承良,杨振.武汉城市圈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9):1087-1092.YU R L,LIU C L,YANG Z.Spatio-temporal pattern characters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Wuhan metropolitan area[J].Res Env Yangtze Basin,2012,21(9):1087-1092.
[14]高向东,王宇.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方法及其应用[J].华东师大学报,2009(4):91-95.GAO X D,WANG Y.The research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n the change of large urba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its suburbanization[J].JEast China Norm Univ,2009(4):91-95.
[15]申燕燕.区域人口与经济协调性的测度与评价——以贵州省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9(2):30-34.SHENG Y Y.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n the coordination of regional population and economy:A case study of Guizhou province[J].JGuizhou Norm Coll,2013,29(2):30-34.
[16]肖周燕.北京人口与经济空间匹配性研究[J].西北人口,2014,35(4):53-57.XIAO Z Y.Study onmatch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Beijing[J].NW Popul J,2014,35(4):53-57.
[17]斗俊虎.山西省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演变轨迹及其敏感度分析[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2014.DOU JH.The evolution track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population gravity center and the economic gravity center in Shanxi province[D].Jinzhong: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14.
[18]张秀英,谷晓蕾.基于GM(1,1)模型的东北三省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1):20-25.ZHANG X Y,GU X L.The research on population and economy system coordinat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northeast provinces based on the GM(1,1)model[J].J Indsut Tech Econ,2013(1):20-25.
A prelim inary study on the spatial equilibrium of Guangzhou's popul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 ith econom y
WENG Yi-dan,Q IAN Qing-lan,CHEN Yin-biao,HAN Fu-zhuang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Study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opulation space and economic space is one of the basis of rational planning and allocation of space resources.The study applies the data of the sixth population census and other related statistical data,taking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and the street of Guangzhou as the evaluation unit,using the method of population geography concentration to analyze the spatial equilibrium of population firstly.And then the entropymethod,sensitive analysis and grey prediction model GM(1,1)are used to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population-economic spatial correlation of Guangzhou,which is carried out from three aspects:the matching between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spatial distribution,the correlation of spatial growth and the forecast of spac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Studies show that:①The population of Guangzhou is very concentrated in central urban area and its distribution showed a significant center-accumulated situation.②The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of Guangzhou's economy has a strong attraction for the population and the population aggregation has a high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bu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internal space:the regional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spatial distribution ismismatching,whose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are Yuexiu and Luogang.The correlation of regional spatial growth is out of sync,whose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are Nansha and Panyu.③The regional population-economic spatial coordination degree will show two trends of polarization development in 2015 and 2020.
population-economic space;spatial equilibrium;spatial correlation;Guangzhou
1671-4229(2015)06-0084-08
K 901.3
A
2015-09-26;
2015-12-02
教育部第49批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49批)
翁艺丹(1991-),女,硕士研究生.E-mail:wengyidan2@163.com*通信作者.E-mail:qianlynn@21cn.com
【责任编辑:孙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