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5-12-21杜文俊
杜文俊 杜 浩 张 永
河南方城县人民医院脑外科 方城 473200
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杜文俊 杜 浩 张 永
河南方城县人民医院脑外科 方城 473200
目的 对比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4例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为69.05%(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残疾率、植物生成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小骨窗开颅术,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术;小骨窗开颅术
脑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同时也是高血压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脑出血后大量血肿组织产生的血肿占位效应是引起脑部继发性损害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关键。因此,脑出血后对脑部血肿组织予以及时、有效清除是改善患者预后、保证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目前,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是临床上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4例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1-06—2013-06收治的8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1997年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急性脑出血的诊断标准[1]。男40例,女44例;年龄55~76岁,平均(65.6±5.5)岁。患者脑部出血量均<50mL,平均(38.35±5.22)mL;出血部位:左侧基底节区46例,右侧基底节区3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2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血肿量、出血部位及一般体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确诊后4h内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即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于患者额颞顶部作一耳前弧形切口或马蹄形切口,将硬脑膜切开,采用脑穿刺针于血肿组织距脑皮层最浅处行血肿穿刺,直视下清除血肿组织。清除完毕后,针对活动性出血者予以电凝止血。最后,引流管置入,骨瓣复位并固定,关颅。观察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参照《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指南》[2]操作:术前,予以患者颅脑CT模拟定位,以患者脑部最大血肿中心为穿刺靶点。局麻下于患者头皮相应部位作以长约3cm的切口,钻骨孔1个,将患者硬脑膜呈“十”字形予以切开。采用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于导针引导下定位穿刺靶点予以穿刺。穿刺成功后,即将3mm直径的硅胶管于患者血肿腔置入,然后用注射器缓慢抽吸,抽吸量一般为血肿总量的1/3~1/2。最后缝合切口,并放置引流管予以血腔引流。当患者脑部残余血肿量<15mL时为拔管条件。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采用NIHS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基本治愈:NIHSS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评分减少46%~90%;进步: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评分减少<18%,或增加<18%;恶化:评分增加>18%及死亡。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3]。
1.3.2 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NIHSS评分评价,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神经功能越好[4]。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价,ADL评分越低,提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好[5]。
1.3.3 预后情况:治疗后6个月,采用Glasgow预后评分(GOS)分别对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价,5分:恢复良好;4分:轻度残疾;3分:重度残疾:2分:植物生成;1分: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NIHSS与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NIH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2组治疗前后NIHSS与ADL评分比较(±s)
表2 2组治疗前后NIHSS与ADL评分比较(±s)
组别 n 时间 NIHSS评分 ADL 评分观察组42 治疗前27.12±5.16 53.51±15.26治疗后6周13.55±2.62 36.48±13.27对照组42 治疗前 26.89±5.24 53.72±15.43治疗后6周18.17±3.68 43.14±14.18
2.3 预后情况 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残疾、植物生成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3 2组预后情况比较[n(%)]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脑出血的发病率逐步增高。临床上因患者脑出血量的不同,实施的治疗方案也不同。临床实践证实,脑出血量在30mL以内的患者多以保守治疗为主;而针对出血量>30mL的患者,应立即行外科手术治疗,以尽快清除血肿组织,防止血肿占位导致颅内高压以及继发脑干损伤[6]。而在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小骨窗开颅术的主要优点在于:(1)于医师直视下开展的血肿清除及止血操作,能有效提高手术效果;(2)将患者脑部组织的绝大部分血肿一次性清除,能迅速降低颅内压,减少脑出血继发性损害。缺点主要是需全身麻醉,且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多。而微创钻孔引流术的主要优点:在CT立体定向技术下所开展的血肿清除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临床上针对中等量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的主要优势在于:(1)患者的血肿组织局限,行微创钻孔术即可清除大部分血肿组织,且手术创伤小;(2)患者的颅内压不会太高,行微创钻孔术即可达到减压目的;(3)开颅手术因全麻、手术时间长及损伤大等因素的影响,会对临床效果造成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小骨窗开颅术,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1]王凯,李瑞.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64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3,12(3):16-17.
[2]李格,沈铭.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9(2):160-171.
[3]王美清,李玉辉,李东升,等.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3):99-100.
[4]马涛,张玉磊,孙政,等.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安徽医药,2013,17(12):2 114-2 115.
[5]马舒贝,王苏平,范铁平.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与内科治疗及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22-23.
[6]姜国勇,唐洲平.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3,9(3):17-19.
(收稿2014-05-12)
R743.34
B
1673-5110(2015)05-00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