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5-12-21吴英报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吴英报 李 斌

1)海口市琼山区龙塘中心卫生院 海口 571149 2)海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 海口 570311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吴英报1)李 斌2)

1)海口市琼山区龙塘中心卫生院 海口 571149 2)海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 海口 570311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12—2013-03于我院诊治的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组)35例和观察组(家属参与护理模式组)35例,比较2组护理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价值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对疾病预后的担忧程度较高,且需长时间治疗,而患者对本病的知识掌握程度与治疗重视程度及依从性、心理状态密切相关[1]。本文就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观察,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12—2013-03我院诊治的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组)35例和观察组(家属参与护理模式组)35例。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40~74岁,平均(62.9±7.1)岁;首次发作15例,发作≥2次20例;文化程度:小学和初中20例,中专和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5例。观察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40~75岁,平均(63.0±6.9)岁;首次发作者14例,发作21例;文化程度:小学和初中≥2 次21例,中专和高中9例,大专及以上5例。2组性别、年龄、发作次数及文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于治疗前即进行相关疾病治疗及注意事项方面知识宣教,同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及疑问解答,对于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预见性干预护理。观察组则以家属参与护理模式进行干预,除上述常规护理干预外,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培训,对注意治疗用药及相关治疗事项监督,起到督促患者积极配合及控制疾病相关不良习惯的作用。另外,对心理疏导的相关知识进行积极培训,以使家属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积极疏导。比较2组护理干预前后的治疗依从性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

1.3 评价标准(1)治疗依从性采用Morisy治疗依从性量表进行评估,将量表中的4个问题换作本病的4个对应问题,以患者4个问题均可积极配合为完全依从,不能达到其中1项即为部分依从,2项及以上为不依从。(2)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则以自制疾病知识问卷进行评估,问卷总分为0~100分,以70分以下为掌握较差,70~90分为掌握一般,90分以上为掌握较好。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护理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护理干预后1周与2周时观察组完全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2.2 2组护理干预前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护理干预后1周与2周时观察组较好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1 2组护理干预前后的治疗依从性比较[n(%)]

表2 2组护理干预前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比较[n(%)]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心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发病后一定时间内有较高的脑梗死发生率,因此早期诊断及控制是改善患者现有疾病状态的重要基础[2],也是降低后期脑梗死发生率的必要前提。治疗包括早期的抗凝及改善微循环、扩血管等治疗,长期改善患者血管功能状态也是重中之重,而要做到长期坚持规律性治疗,必然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造成不良的影响[3-4],另外,较多初发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相对较差及对疾病预后的担忧等对其治疗态度的不良影响也较多,因此对此类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对上述方面的干预极为重要。而对患者的影响因素中,家属方面的因素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因素,其对患者各个方面的影响更大,其对患者的治疗用药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监督作用更为明显[5-6],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也应重视对家属方面的干预。

本文结果显示,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的改善更为明显,为疾病的控制提供了前提,而这些优势均与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干预面更广有关,不仅仅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护理干预,且通过家属干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及其他相关方面进行干预,因此更为全面及细致地对患者的疾病重视程度进行了干预[7-8],从而对治疗知识的掌握也不断提升,治疗依从性也不断改善[9-10],从而为疾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1]乔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干预与健康指导[J].河北医药,2012,34(17):2 706-2 707.

[2]沈春萍,万洪波.专项护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 321-3 322.

[3]吴艳华.临床护理路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1):94-95.

[4]Ahmad O,Penglase RG,Chen MS,et al.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inpatient compared to outpatient car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J].J Clin Neurosci,2013,20(7):988-992.

[5]杨传英.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2,18(12):65-67.

[6]段微秀,华中昌,王远湘.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39-41.

[7]Hillsdon KM,Kersten P,Kirk HJ.A qualitative study exploring patients'experiences of standard care or cardiac rehabilitation post minor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J].Clin Rehabil,2013,27(9):845-853.

[8]韩斗玲,虞晓琴,丁丽华.护士主导家属参与的同伴教育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3):109-111.

[9]郝其玲.不同护理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2):111-112.

[10]陈金萍.浅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11,32(14):2 875-2 876.

(收稿2014-06-06)

R473.74

A

1673-5110(2015)05-0074-02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颅外血管事件及脑卒中复发相关性研究
痔病症状发作诱发因素的对照研究及其与中医证型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