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的知识产权之道

2015-12-21广州开发区广州市外国专家局

国际人才交流 2015年3期
关键词:新元新加坡知识产权

文/广州开发区、广州市外国专家局

新加坡的知识产权之道

文/广州开发区、广州市外国专家局

拥有众多跨国公司和中小企业的新加坡要“建设在亚洲的世界知识产权枢纽”

“世界知识产权枢纽”

近年来,完善的知识产权为新加坡创造了可观的价值和财富。

版权领域,年产出300亿新元,从业者12万人;

特许经营领域,年营业额 60亿新元;

研发领域,年营业额72亿新元,4.5万名研究人员;

许可领域,年产生23亿新元特许费用和许可费。

从上世纪60年代的劳动力密集型,70年代的技能密集型,发展到80年代的资本密集型,90年代的科技密集型,新加坡近50年的经济发展史,也是一部经济转型升级史,而知识产权战略正是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相关产业年营业额超过457亿新元。

新加坡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是人才基础和产业基础:25岁到34岁之间的人口中,74.9%受过高等教育; 国内有7000家跨国公司,60%的跨国公司将全球总部或区域总部设在这里;18万家中小企业,占新加坡企业总数的99%,占全国就业人数的70%,对国内生产总值作出近一半的贡献,其中1000家突破1亿新元年收入。除此之外,接近于欧美的法制和语言环境,跨国公司密集的特点,也为新加坡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提供了有利环境。

新加坡知识产权战略的总体规划,可以概括为“一个枢纽,三个中心,九项举措”。一个枢纽,就是定位是“建设在亚洲的世界知识产权枢纽”。三个中心,就是建设知识产权交易及管理中心、优质知识产权申请中心和调解知识产权纠纷中心。

政产学研“同心协力”

科技创新是知识产权的源头。新加坡政府持续不断推动的科技创新,成为知识产权的源头活水。

整合科研创新力量,实施全国范围的协同合作。新加坡专门成立了研究及创新理事会,由总理李显龙任主席。教育部、卫生部、贸工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和理工大学、医院、新科研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为成员。

制订实施科技发展五年计划,持续增加政府投入。从第一个五年计划(1991—1995)政府投入20亿新元,到2006—2010年的五年计划,政府投入增加到139亿新元。这些科技计划重点投资基础科学,吸纳及培养科技人才,为未来创新奠定基础。

大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新加坡政府在贸工部设立了自治研究机构——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促进世界级科学研究,培养世界级科研人才。该机构有5300名工作人员,4300名研究员,超过40%的工作人员来自世界上60多个国家。研究局还设立了研究生项目办公室,从2001年开始颁发了1300份博士奖学金和实习金给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的学生。超过400名奖学金得主完成了博士学位,继续在新加坡从事研究。

实施科技人员借调计划,促进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从2002年开始,由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向选定的中小科技企业每家选派一位科技人员,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专利创造活动。选派期限为3年,工资由政府和企业分担。3年期满,科技人员可以选择留在企业,也可以选择重回国有研究机构。科研人员在企业期间,使用原来在国家研究机构的专利需要付费,而这些人员在企业工作期间形成的新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则完全由企业所有。

政策扶持“面面俱到”

针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计划。扶持中小企业开展整体知识产权运用策略评估、知识产权培训,支持企业利用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进行有偿许可和特许经营。对企业支付的知识产权顾问费用,参与项目的员工工资,申请注册产权的费用,按实报实销的方式资助70%。

针对国际化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计划。针对在海外拓展业务的新加坡企业的扶持计划,支持对象是以新加坡为基地的企业,拥有非常清晰的国际化计划,并且在聘员工中,至少有3位管理人员是新加坡人士。

知识产权管理诊断计划。由商务和知识产权咨询专家完成,主要是帮助企业评估知识产权布局与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确定商业活动中知识产权管理的空白和关键知识产权资本;评价现有知识产权管理程序能否有效扶持公司的策略;向企业推荐建立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的方法和手段,由国家承担咨询费的50%。

创新与能力赠券。对那些科技创新企业来说,他们需要在知识产权、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法律咨询等方面寻求社会中介机构和专业人士的服务,这些企业可以向新加坡政府申请创新与能力赠券,用来支付从事这些活动所需的费用。这样可以减轻创新企业的财务负担,也可以支持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每份赠券价值5000新元,每个中小企业能申请多达8个赠券。

生产力创新及优惠计划。这项计划主要是扶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高在创新方面的投资,支持六大领域,即企业注册知识产权、购置知识产权、购置租用指定的自动化设备、员工培训、研究与开发、获新加坡设计委员会批准的设计项目。其中注册知识产权,包括注册的官方费用、专利检索与审查费用、聘请专业顾问费用。获得支持的企业可享有减税优惠,也可选取相等于投资开支60%的现金津贴。

2006年8月,新加坡的知识产权学院开始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开展知识产权管理理科硕士课程,由国大工程学系授予学位

知识产权策略能力发展计划。这项计划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审计、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知识产权情报和研发、知识产权许可等活动。对企业从事这些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人力资源支出、咨询费用、生活成本(如机票)等,国家给以最多50%的补助。这项计划涉及面比较广,目前餐饮、制造业、电子软件、教育、零售、工程、酒店、物流等行业都有参与。

知识产权融资扶持。扶持企业将知识产权作为质押获得银行贷款,鼓励金融机构接受知识产权作为贷款质押。申请公司必须有一项以上的专利,申请程序由参与的金融机构决定,政府承担部分风险。

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和服务知识产权商业化。在新加坡,从政府到企业,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知识产权正在成为创造财富的源头,知识产权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

在政府的帮扶下,企业通过知识产权商业化,建立竞争优势,开拓市场新机会,以知识产权带来新收入,吸引更多的资本。帮助企业把科技带到市场,采取许可、风险投资、建立合资企业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套现。

专业培训“应有尽有”

知识产权培训为各行业提供了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人才。近年来,新加坡培养知识产权法研究生500多人,知识产权专业的理学硕士465人,知识产权管理理学硕士73人。培训一名知识产权经理,需要花费 6万新元。其中新加坡的知识产权学院最有特点,建立了独特的盈利模式。

一是“卖学位”,即“证书课程”。 2006年8月,学院开始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开展知识产权管理理科硕士课程,由国大工程学系授予学位。2013年,学院又与国立大学法学院联合开设知识产权法学课程,由国大授予知识产权法硕士证书。该证书可以作为新加坡专利代理人的前提资格条件,成为非律师人员的法律基础课程。

其次是“卖培训”,即“技能课程”和“基础课程”。“技能课程”面向已经具备知识产权工作知识的人员,注重开办具体技能领域的研讨会、课程、研习会,参加该课程可学习知识产权技能框架,并获得专业技能资格。如2009年推出面向政府和公共机构的知识产权课程。2010年推出劳动力技能资格认证课程。“基础课程”则面向知识产权新入门者,使其具备知识产权的基础知识。

最后是“卖咨询”。解答中小会议、大专院校技术转移中心、研发人员、专利代理人和律师的咨询疑问,同时这些客户也丰富了学院的研究和教学资源。

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培训班于2014年10月27日至11月8日在新加坡举办。图为学员们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新加坡办事处听取介绍

猜你喜欢

新元新加坡知识产权
旧岁千重锦,新元百尺竿
新加坡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