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传播视野下的公民新闻研究
2015-12-21于朝晖
于朝晖
吉林大安广播电视台,吉林白城 131300
微博客传播视野下的公民新闻研究
于朝晖
吉林大安广播电视台,吉林白城 131300
随着近年来微博、博客等自媒体传播媒介逐渐普及开来,公民新闻这一概念逐渐为受众所认知,本文结合微博客传播视野下公民新闻传播的优劣势,提出了公民新闻优化策略。
微博客;传播视野;公民新闻
微博、博客等自媒体由于其传播手段的特殊性与普及性,成为了公民新闻天然的传播媒介,适用于突发事件新闻的信息传播。早在2006年第一个微博客“推特”问世以来,微博客以其高互动性、高便捷性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引领了互联网发展的新潮流,影响着受众的表达方式与新闻获取方式,推动了公民新闻的发展。因此,在微博客传播事业下对公民新闻的优劣势以及其优化策略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微博客传播视野下公民新闻的优势
1.1 提高了新闻时效性
在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微博客充分发挥了信息的传播与整合优势,大幅度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1]。一方面,利用微博等自媒体进行新闻报道可以很大限度地争取新闻报道的处理时间,自媒体作为现阶段最为普及的信息传播工具,微博客能在新闻发生后及时传递新闻信息,在满足受众对新闻及时性需求的同时,满足了受众的新闻好奇心;另一方面,微博客新闻报道的现场感较强,这种传播方式突破了传统新闻介质的限制,受众可以利用如手机等网络设备对新闻现场进行直播,增强新闻的现场感与说服力。
1.2 扩展了新闻消息来源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递的信息容量越来越大,传统的新闻消息获取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新闻媒体的需求,微博客等自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受众与新闻媒体开辟了新的新闻获取途径。在新闻发生的时候,新闻记者难以保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这时可以凭借现场“公民记者”提供的新闻第一手资料完成新闻采集,扩大新闻采集的多样性。受众参与新闻采集的新型采集方式为新闻报道的采写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性,通过受众的多元化视角,可以最大限度的还原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
1.3 加强了舆论引导性
微博客传播视野下,凸显了公民新闻中的议程设置功能,加强了新闻的舆论引导性。在自媒体新闻传播过程中,每一名受众都可能是新闻的报道者,也可能是新闻的获取者,话题内容与话题热门程度都可以在新闻媒体引导下,由受众本身决定。虽然微博客中的话题讨论不足以改变整个新闻事件的发展走向,但议程设置功能的实现,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科学合理地把握信息传播规律,有利于引导社会舆论向良性方向发展。
2 微博客传播视野下公民新闻的劣势
2.1 谣言的滋生污染了媒介环境
微博客作为公民新闻的传播媒介,需要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然而在微博客等自媒体实际传播新闻过程中,虽然这一新闻平台满足了受众对于新闻即时性的需求,但是也有一部分受众为了追求关注度或者谋取一些不法利益,利用微博客这一新闻发布平台制造假新闻、滋生谣言,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在微博客消息发布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虚拟性与匿名性,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难以信息进行一一把关,导致新闻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
2.2 新闻碎片化影响了新闻深度
微博客在进行新闻信息传播时,其编辑的新闻文本内容使新闻出现碎片化现象,难以产生聚合效应。受众在自媒体平台中发表自由言论的同时,由于缺乏专业性的新闻训练,难以对新闻进行条理性分析,难以做到对新闻信息的严格筛选与准确表达。由于微博客的新闻传播难以进行连续性的后续报道,难以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导致新闻思考浮于表面。
2.3 言论情绪化扰乱了新闻秩序
近年来我国受众诉求力量逐渐成为社会舆论发展过程中的巨大力量,言论情绪化与单纯化会将受众的情绪力量过度放大,模糊新闻事件的真实性,甚至发生非理性的行为,侵犯公民的正常权益,导致公民新闻的失真。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难以对客观事实与主观臆想进行区分,不当的舆论引导会导致新闻秩序的失衡。
3 微博客传播视野下公民新闻的优化策略
3.1 健全微博客的传播系统,建立辟谣机制
第一,在微博、博客的账号注册过程中,对用户的实名认证进行严格把关,推进微博实名制进程。微博客信息传播的虚拟性与匿名性是虚假新闻产生的重要原因,自媒体实名制的实施,可以将虚拟平台的言论同受众实际身份联系起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虚假新闻的发生,有利于营造真实性舆论环境。
第三,通过加强微博客的自净能力,鼓励受众自发组成辟谣组织,在传播过程中有效地粉碎谣言、扼杀谣言,阻止谣言的扩散。
3.2 培养受众的公民新闻素养
在微博客传播视野下公民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受众不仅是新闻信息的报道者,同时也是新闻信息的获取者,具有极高的新闻参与度,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2]。公民新闻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与新闻思考的深度,因此提升“公民记者”的新闻素养,提高受众的新闻信息处理能力与信息分辨真伪能力,培养受众的新闻参与意识,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有利于公民新闻的可持续性发展。受众新闻素养的培养可以渗透进受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将相关信息置顶于微博客首页,并提醒自媒体用户进行查看与学习,通过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从而提高其社会责任感与新闻解读能力。
3.3 加强同传统媒介的融合
首先,在微博客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传统媒介的报道资源。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介间呈现着融合趋势,类似报纸、广播等单一的新闻播报难以满足受众多样性的新闻需求。微博可以利用传统媒介的媒介优势,协同进行报道。
其次,可以利用传统媒体扩宽新闻深度。通过将微博客同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介联系起来,可以对新闻报道进行系统的梳理,实现对新闻事件的深入发掘。
最后,可以利用传统媒体扩大新闻的影响力。虽然微博客存在及时性、广泛性等优点,但是在实现话题议程设置方面,传统媒介仍具备着自媒体难以媲美的影响力。在微博客传播了公民新闻之后,可以利用传统媒体进行议程设置,进一步扩大新闻影响力,从而构建主流社会舆论导向。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微博客的传播视野下,公民新闻可以通过自媒体传播汇集成大规模的信息流,受众通过微博客等自媒体可以在不违犯法律的前提下,获得高度自由的话语权,为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带来了变革。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形式,微博客等自媒体在公民新闻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公民新闻的发展过程中,相关自媒体运营商应当深入了解微博客传播的局限性,优化公民新闻的传播,实现我国新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杨晶.微博客传播中的公民新闻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包苏日娜.互联网时代的公民新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
G2
A
1674-6708(2015)150-0153-01
于朝晖,本科,副高,电视台新闻编辑第二,相关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监管政策,完善微博等自媒体运营商的监管程序,通过加强微博网站的信息监管力度,健全相应的信息监管方法,构建和谐的媒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