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电厂可靠性管理现状及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估探讨

2015-12-21洪晓敏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年22期
关键词:发电设备发电厂可靠性

洪晓敏

(青海华电大通发电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100)

发电厂可靠性管理现状及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估探讨

洪晓敏

(青海华电大通发电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100)

可靠性管理能够有效地指导发电厂的生产管理、宏观评价、设备制造、系统设计等,具有较为主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发电厂可靠性管理现状;其次,深入探讨了发电厂的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估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发电厂;可靠性管理;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估

1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工业已经进入了大机组、大容量、大电网的时代,而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实现经济、安全运行,那么可靠性管理就成为了发电厂的重要保障措施。但是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发电厂可靠性管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就发电厂可靠性管理现状及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估进行探讨。

2 发电厂可靠性管理现状

可靠性评估和可靠性评价是可靠性管理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可靠性评估是利用可靠性理论来建立起完善的可靠性算法、可靠性模型,以便能够定量分析设备可靠性;而可靠性评价则是利用统计方法来记录某一时间内特定事件的发生次数。发电设备可靠性是指设备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通常而言,都是采用《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来评价、分析、统计发电厂的各项可靠性管理指标,但是这种方式是基于宏观层面的,是很难满足对于发电设备的可靠性评估。为什么没有能够在发电厂有效地开展可靠性评估,主要原因有5个:第一,严重缺乏发电厂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估的专业人才,对于可靠性分析、评估还没有予以较好地掌握;第二,发电厂没有充分意识到在其生产运行过程中可靠性评估的重要性;第三,没有足够的基础指标数据可用于评估可靠性,可靠性评估工作很难有效展开;第四,发电厂有较多的发电设备,构成复杂,很难建立起较佳的可靠性分析模型;第五,需要进一步探讨发电设备可靠性与生产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于第一个、第二个原因可通过大量开展相关知识培训、逐级落实可靠性管理责任来解决;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原因则是目前主要研究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3 发电厂的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估措施

3.1 合理确定评价指标

发电设备的评价指标较多,本文选择9个来予以说明。

(1)计划停运系数(POF)

POH=计划停运小时/统计期间小时×100 %= POF/ PH×100%

(2)非计划停运系数(UOF)

UOF=非计划停运小时/统计期间小时×100 %= UOH/ PH×100%

(3)强迫停运系数(FOF)

FOF=强迫停运小时/统计期间小时×100 %= FOH/ PH×100%

(4)可用系数(AF)

AF=可用小时/统计期间小时×100%= AH/PH×100%

(5)运行系数(SF)

SF=运行小时/统计期间小时×100%= SH/PH×100%

(6)机组降低出力系数(UDF)

UDF =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统计期间小时×100 %= EUNDH/PH×100%

(7)等效可用系数(EAF)

EAF=(可用小时-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统计期间小时×100%=(AHEUNDH)/ PH×100%

(8)毛容量系数(GCF)

GCF=毛实际发电量/(统计期间小时×毛最大容量)×100%= GAAG/ (PH×GMC)×100%

(9)利用系数(UTF)

UTF=利用小时/统计期间小时×100%= UTH/ PH×100%

3.2 可靠性评估报告

机组可靠性基础数据由发电厂和调度所负责分别记录和统计,并按电力行业可靠性管理归口部门规定的报送时间和审核程序上报。报告若需修改,必须以文件形式逐级上报,说明更改内容和变更原因;各级主管部门对上报的报告必须认真核实后进行转报;修改已报出“基础数据”须在报告后一个季度内完成,事件于下次报告时一并完成。

3.3 采用先进可靠性评估理念,做好发电厂可靠性管理

在使用发电设备的过程中,由于作业条件恶劣、工作负荷大,很容易会让发电设备各部件出现断裂、磨损、老化、变形等现象,也会让发电设备出现利用率降低、经济性变差、机械动力不足等问题,甚至还有可能会让发电设备完全丧失作业能力,由此可见,采用先进可靠性评估理念来做好发电厂可靠性管理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发电设备予以可靠性评估的目的就在于要加大发电设备维护,确保发电设备能够安全运行。发电设备维护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预防性维修和故障维修。故障维修是指在出现了故障之后再开展的一种完善措施和补救措施,属于典型的被动维护,它会严重影响到施工进度。而预防性维修则不然,它属于一种主动维护,是在还没有出现故障之前就开展的定期维修措施、定时维修措施。值得注意的是,预防性维修会对维修间隔的设定有较高的要求,若维修间隔设定过长或者过短,那么就会造成维修不足或者维修过度,会大幅度降低发电设备的可用性,进而增加整个发电厂的生产成本。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始终贯穿着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维修技术,以科学管理为指导、以动态管理为主导、以经济性为原则,以先进可靠性评估理念为基础,最大限度地让设备维修率降低,尽量做到维修费用的高产出、低投入。

结语

总之,对于发电厂而言,应该更加重视发电设备对于整体发电安全的影响。由于发电厂的统计分析偏差大、抽样数量少,务必要结合发电厂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宜的可靠性评估措施,确保发电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1]胡剑书,刘锐,唐万军.电路国产化可靠性管理[J].四川兵工学报,2013,18 (05):130-132.

[2]曹畅.浅析提高供电企业输变电可靠性管理的方法及策略[J].科技风,2013,15(18):143-145.

[3]康红艳.提高电力系统输变电可靠性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3(34):122-124.

TM63

A

猜你喜欢

发电设备发电厂可靠性
2022年一季度全国发电设备生产完成情况
发电厂的类型(二)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水上光伏发电设备连接用直流漂浮电缆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大型风力发电设备润滑概要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可靠性比一次采购成本更重要
GE携手First Solar共同打造新一代光伏发电厂
自动化在发电厂电气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