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探索
2015-12-20刘淼芬夏莹
刘淼芬 夏莹
(1.福州大学,福建福州350108;2.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601)
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探索
刘淼芬1夏莹2
(1.福州大学,福建福州350108;2.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601)
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对首先需要对社会工作本土化和本土性社会工作(即具有中国特色的“助人”性工作)进行必要的梳理。和西方社会发达的社会工作组织相比较,中国的社会工作组织秉持文化上的差序格局原则和政治上的政治身份隶属原则。当前中国社会工作面临的任务,就是把我国现行政治社会体制和传统文化与国际社会的先进社会工作经验、社会工作实践做一整合,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
社会工作;本土化;助人体系;传统文化
一、相关概念及背景
(一)社会工作概念
西方学术界在社会工作理论形成之初,就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做了明确的界定。贝斯提克在《个案工作关系》一书中指出:“这种专业关系指的是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为了协助案主达到个人与环境更好的适应状态的一种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态度表现与内心感受的动态交互反应关系。”布达尔曼对社会工作概念的界定更简洁,即“一种包含情绪特质的交互作用”。凯斯认为社会工作是指“一种提供给处在困境中的人的媒介,通过给予机会选择接受协助并用来做决定”。目前大陆地区用的比较广泛的社会工作理论大多数来自于港台地区的学者。台湾学者廖荣利认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和案主的内心感受和态度表现的动态交互反应关系,工作人员透过此种交互作用以协助案主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改善和增强”。潘淑满则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详尽的阐述,“所谓专业关系,是基于专业服务需要建立的工作关系,专业助人关系是指当案主遭遇生活适应上的困难,前来机构向社会工作者寻求协助时,双方即产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是以一个特定的目标为基础,是社工与案主在互动过程中,一种情绪与态度交互反应的动态过程,所形成的的一种双向交流与互动的经验”。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背景
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过程。唯有如此,物质增长的成果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的多元化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使得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主体展开博弈。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解决因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转变当前“大政府,小社会”的局面,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社会工作毕竟是一种舶来品,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展依然缓慢,社会工作仍然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因为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系统性难题形成强烈的反差。造成这些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文化问题,即社会工作的文化适应性或本土性问题。作为一种专业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最早起源于19世纪初欧美社会的宗教性慈善服务。工业化、城市化的完成,造成大量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缓解社会矛盾,在宗教性社会服务的实践基础上,产生了社会工作理论及其指导下的专业社会工作行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长期效法欧美社会,属于“补缺型”社会工作模式,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低。因此,如何把本土性社会工作与国际上先进的社会工作模式与经验结合起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所以,把国际社会工作的专业思想与我国传统文化、现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结合起来,寻找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的社会工作模式,是现在主要的社会工作发展方向。“现实的中国社会呼唤社会工作,中国的社会工作需要在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的实践中求得发展”。近年来,一些城市成功的社会工作经验就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产物。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面临的困境
(一)专业化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发展滞后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陆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因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发展水平、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开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自上而下,垂直管理,统一生产经营,统一分配成果。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由各级政府及所属职能部门满足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集体主义下,公民所分配到的福利和资源取决于他所属的身份。公民拥有什么样的身份,就能分配到与其身份相符合的福利。
需要指出的是,在特殊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中国本土性社会工作模式,到目前为止,发生了什么程度的变化。我国的根本政治经济制度未发生改变,国家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经济状况良好的)仍可以解决其成员的大部分福利,如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其次,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由于社会服务体系和治理体系不健全,使其成员有向本单位需求支持的必要和动机。其所属单位也会满足成员的基本福利,政府为了避免内部问题社会化,也会支持这一福利行为。因此,中国特色的行政化、半专业化社会工作模式仍是社会工作的主流。
(二)社会工作者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本质上,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职业。社会工作的正常开展离不开全体社会成员的理解与支持。在欧美社会,社会工作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社会工作的法律地位、独立性、运行规则、发展规划等都有明确定位。社工职业被誉为“社会工程师”。在中国社会,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属于舶来品,与本土性社会工作(本土助人系统)有着根本的区别。正常的社会工作得不到鼓励支持,社工成员和社工组织的服务积极性受到挫伤,社会成员对社会工作的未来规划也缺乏信心。
上海是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比较发达的地区。但是根据上海科学院《新时期上海社会工作职业化对策研究》课题组的调查分析,接受调查的市民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度都比较低,这种普遍的低认同度使社会工作从业者不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社工事业。受过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和社会工作培训的人才通常会考虑更换工作。这样,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受到一定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贫富差距大,人口流动快,刚性的城乡二元体制被打破,法治社会和服务型社会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突出,亟需对部分社会成员进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和物质帮助,而社会工作的积极介入无疑是及时的、必要的。
欧美社会工作要求社会工作实践者与服务对象建立一种专业的、正规的关系。这种关系要求社会工作者与被服务者之间不能受情感因素的影响。社会工作是一种正规的职业,不能拥有超越社会工作规范的私人关系,受助者只能给予社会工作行为专业声誉和对社工制度的充分信任。中国的社会关系以血缘伦理为本位,社会成员面临困境时,以家人或家庭为核心,按血缘关系的亲疏逐层向外扩展,形成差序格局式的人际交往圈,并在这个圈子内寻求帮助。差序格局原则主导下的社会助人体系,与作为独立职业的现代社会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冲突。
(三)差序格局背景下的人际关系与专业社会工作的冲突
专业社会工作的正常开展依赖于每一个社会工作成员的施助实践。但是,因为文化环境的差异,社会工作者个人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并不一致。社会工作是源于欧美社会的舶来品。本土社会工作者则处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差序格局环境下。社工的成长教育环境、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环境、社会工作实践、与案主的个人关系,无不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两种价值观之间的重叠,不可避免地对社会工作实践带来困难。
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追求用科学方法服务案主。社会工作实践中,对社会工作行为有如下几点要求:一是要让案主信赖而不是依赖社会工作者;二是要求案主把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和自身情况及时反馈给社会工作者,但要让案主理解社会工作者不是救世主;三是社会工作者有必要与案主保持一定的情感交流和情感互动,但是要践行适度原则,要有利于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必须解决差序格局环境下的人际关系与专业社会工作关系之间的冲突。如下表:
差序格局下的人际关系专业的社会工作关系情感频繁的情感互动专业适度的情感互动利益相互的资源交换目的明确的资源投入时间持续稳定的时间维系灵活稳定的时间界限
此表可以清楚看到社会工作行为,在情感、利益、时间三个因素上,与差序格局背景下的人际关系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如何处理两种价值观之间的矛盾,既是社会工作者不得不面临的现实困境,又是社会工作本土化必须认真对待的难题。
三、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策略
(一)促进行政性半专业性社会工作、民间自助系统、专业社会工作三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王思斌认为,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服务与需求的有效结合。在社会工作观念传入中国,在中国本土具备一定的探索经验之后,这一原则仍然适用。对于社会工作本土化,我们既关注本土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迫切需求,也关注社会工作在本土环境下的适应性改变。正确处理本土性、行政性、半专业化的中国式社会工作模式与外来的、根植于市民社会的、专业性强的社会工作模式之间的关系。行政性、半专业性社会工作与源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助人系统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回应社会需求,化解社会矛盾,能得到充分的理解、支持、期望时,引入专业社会工作的可能性则较小。一个社会的保障系统能满足其成员的物质、安全、情感、尊严等需求时,一种舶来品,即使专业性科学性较强,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本土性社会工作模式(包括政府主导下的行政性半专业性福利体系和民间自发的救助体系)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支持、服务、承担着社会工作任务。
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以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为基础的家庭、家族、宗族组织救助体系;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性、非专业性社会工作模式,收到现代化思想观念、生活工作方式、经济发展模式、全球化等因素的挑战。具体来说,政府职能方式的转变、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使得政府统包的福利制度不复存在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员工福利完全受其效益的影响。个人因教育、观念、生活工作环境、现代通讯、收入等因素影响,差序格局原则下的求助思维受到冲击。本土性社会工作模式因社会剧烈变迁而缩小了生存空间,专业社会工作模式则有了发挥其助人功能的空间和机遇。
但是,目前中国社会工作行为,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政府,政府主导社会工作所需资源的配置,政府负责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占绝大多数的社会工作人员从政府体制内转变。政府通过对民政系统在职人员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使社工从业人员树立社工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在社工系统,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政府,这一现状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社会工作模式很难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农村起社会救助功能的是家族、宗族组织、亲戚、朋友等。因此,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专业社会工作所起的作用仍然有限。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主要任务,就是让行政性半专业性社会工作、民间自助系统、专业社会工作三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二)综合实际情况,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我国社会工作能否顺利开展,领导机制是关键因素,毕竟,中国的大政府、小社会格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成根本性的转折。因此,可以考虑支持地方党委和政府成立专门的社会工作指导和管理机构。这一点,北京、上海、广州等社会工作做得好的城市都有案例可循。由政府领导和社会工作者共同担任政府内部有关社会工作机构机构的负责人,使专业社会工作建设统一化。可以把社会工作建设情况与社会工作实践纳入本地区的社会经济总体规划,在对地方政府领导人的考核中,可把社会工作发展情况作为参考标准之一。社会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强的职业。需要完善的制度支持。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如社会工作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社会工作者的培训教育、学历、职业资格考核、社会工作监督管理等,建立科学的社会工作保障体系。
(三)开展各种渠道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各阶层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和理解
强化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感,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地位,形成理解、支持社会工作良性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种传统的、新型的传媒手段,如报纸、电视、广告、互联网、手机通讯等,宣传社会工作。用文字、音乐、视频图片、文艺演出、明星义演等形式推广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精选关于社会工作的成功案例和个人,以座谈会、通报等方式宣传推广社会工作。提供更多的社会工作者跨地域交流学习的机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学习成功经验。成熟的社会工作制度不仅需要充分的宣传和推广,还需要充裕的公共财政支持。因此,建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保社会工作经费专款专用。成立社会工作发展基金,通过政府财政、企业资助、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社会工作顺利发展。
四、结语
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必然要考虑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现实,不然其本土化进程是没有意义的,也是实现不了的。在中国现在所面临的转型期,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社会工作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对于当前中国社会工作来说不仅要充分理解国外引进的社会工作理论,还要考虑到中国的现实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走出自己的特色,这不仅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还要社会组织和机构的辅助,增加人们的认可度,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l]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思斌,阮曾嫒琪.本土中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实践与反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比斯台克.社会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M].王仁雄,译.台中:圣城印刷厂,1978.
[4]潘淑满.社会工作直接服务:理论与技巧(上)(下)[M].台北:五南,2000.
[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王思斌.中国社会求助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4).
[7]曾群.人情、信任与工作关系:灾后社区社会工作实务的伦理反思[J].社会,2009,(3).
[8]刘志红.传统社会的人际交往特性对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影响[J].求索,2003,(2).
[9]沈黎,刘斌志.双重关系——社会工作中专业关系的伦理困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4).
[10]李同.现阶段本土性社会工作之专业关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4).
[11]刘华丽.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再探讨[J].社会,2004,(12).
[12]蔡萍,卫小将.中西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建构[J].科学之友,2006,(5).
[13]张秀琴,司汉武.人情社会与理性社会[J].学术论坛,2009,(6).
(责任编辑:吕进)
C916
A
1671-752X(2015)04-0022-04
2015-06-23
刘淼芬(1989-),女,安徽池州人,福州大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闽台区域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