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军伤病员救治信息的无缝链接及启示

2015-12-20郎韶华伍瑞昌郭立军

医疗卫生装备 2015年1期
关键词:伤病员卫勤战场

郎韶华,张 凯,伍瑞昌,郭立军,张 泽

美军伤病员救治信息的无缝链接及启示

郎韶华,张 凯,伍瑞昌,郭立军,张 泽

介绍了军队健康纵向技术应用系统、移动式军队健康纵向技术应用系统、战区军队健康纵向技术应用系统等美军伤病员救治信息相关系统的功能、特点,阐述了美军伤病员救治信息如何在多个卫生信息系统的协作下实现无缝链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些系统的发展历程,最后指出了国内军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应注重顶层设计和互联互通。

美军;伤病员;卫生信息;无缝链接

0 引言

伤病员救治信息的无缝链接,对快速、高效救治和后送伤病员,构建卫勤信息数据网络,优化医疗物资流程,实现军人终生电子健康记录、战场卫勤态势灵敏感知和精确卫勤保障,具有重要意义[1-2]。美军伤病员救治信息系统建设经历了从烟囱式发展阶段到综合集成阶段,经过多年的创新、建设和实践,美军通过众多信息系统的协作实现了伤病员救治信息的无缝链接。这些系统包括军队健康纵向技术应用系统(armed forces health longitudin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AHLTA)及其战场模块移动式AHLITA(AHLTA-Mobile)和战区AHLTA(AHLTA-Theater)、战区医疗数据仓库(theater medical sata store,TMDS)、战区医疗信息程序综合医疗系统缓存数据库(theater medical information program composite health care system caché,TC2)、双向健康信息交换系统(bidirec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exchange,BHIE)和运输司令部协调、指挥和控制后送系统(U.S.transportation command regulating and command and control evacuation system,TRAC2ES)。

本文简要介绍这些系统及其在传输伤病员医疗信息时的协作过程,分析他们的发展历程,目的是为我军战场卫生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1 美军伤病员救治信息相关系统简介

1.1 军队健康纵向技术应用系统(AHLTA)

AHLTA是美军电子健康记录系统,是产生、维护,存储和提供安全访问患者病历的临床信息系统。AHLTA根据用户需求和历史经验教训而开发,以实现军人的终生电子健康记录。系统给护士、医护兵、军医、技术员和管理者提供了安全的在线访问,允许军队医务人员应用此系统填写病程记录、救治流程和救治过程文档,将这些标准化电子健康记录数据通过信息编码写入Oracle数据库,然后存储中央存储器,以供全球共享患者信息。目前有超过960万个患者的记录存储到电子健康记录系统,每天处理超过140 000多名门诊患者数据。总健康数据存储总量超过70 TB,并将持续增长。AHLTA在不断地开发和升级,3.3.6版中增加了小儿生长图表及生命体征,同时增加了妇产科摘要模块,可提供当前和过去的妊娠信息;改进了电话咨询模块和编码支持;允许多个电子签名;并增加了部署后健康评估功能标签[3]。

1.2 移动式军队健康纵向技术应用系统(AHLTAMobile)

AHLTA-Mobile是第一救护者在救治伤病员时应用的手持式医疗应用程序,用于快速记录伤病员的诊断、救治和临床处置。作为战场医疗信息系统的组成套件,AHLTA-Mobile通过结构化数据术语(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ICD)-9,疾病非战斗减员(disease and nonbattle injury,DNBI)和标准化的医疗用语)记录伤病员历史健康、体检和处置信息,同时也允许文本自由输入;可进行初步的人口数据统计;如果伤病员的信息不被预先输入,可为每一个伤病员自动编号。AHLTAMobile采用同步技术,将数据传递到第2、3级救治阶梯的AHLTA-Theater应用程序,使其数据成为患者纵向电子健康记录的一部分,还能使救治人员查阅资料,获得救治和诊断决策支持。此外,在无通讯或通讯环境差的环境下,AHLTA-Mobile可存储数据,直到数据可传送到AHLTA-T[4]。

1.3 战区军队健康纵向技术应用系统(AHLTATheater)

AHLTA-Theater是军队健康纵向技术应用系统的战场配置。AHLTA-Theater是完全兼容和可部署的系统,拥有与AHLTA相似的外观和感受,且AHLTA的大部分功能,是为适应战场而量身打造,主要包括:可记录门诊患者和部分住院患者的临床信息;可在无通讯或通讯环境差的环境下工作;可与TC2和AHLTA-Mobile联通以传递信息;具有床位管理和医嘱管理功能;允许用户从授权的数据来源导入患者人口统计数据;具有用药过敏预警、筛选和交替输入功能。AHLTA-Theater在便携式计算机或客户端服务器上运行,可接入网络或单机运行。在无通讯或通讯环境差的环境中,AHLTA-Theater具有独特的存储和转发功能,网络连通前,允许数据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网络连通后,数据自动传递到中央战场数据库[5]。

1.4 战区医疗数据仓库(TMDS)

TMDS是一种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允许医务人员核实患者人口统计信息,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为到达和离开战场的伤病员提供医疗管理。TMDS从AHLTA-Mobile、AHLTA-Theater、战场医疗信息程序(theater medical information program,TMIP)、舰载非战术自动数据处理程序自动化医疗系统(shipboard non-tactical automated data processing pro gram automated medical system,SAMS)和TRAC2ES获取医疗数据,可使医务人员在患者到达救治机构前就可应用TMDS查看伤病员战区临床信息和过往健康信息,如过往病历、病程记录以及行为健康、化验、用药和放射记录等,如此可使伤病员得到最快捷和高效的救治。允许系统使用者在伤病员连续的医疗后送过程中查看、追踪和管理伤病员;在空运重伤病员到达下一个救治机构前获取相关数据;访问战区医疗数据;访问血液库存管理。由于TMDS提供伤病员信息和医疗数据的储存,战场数据可整合进入AHLTA。此外,退伍军人医疗供应者可通过TMDS-BHIE查询TMDS系统,获取伤病员在支战场中的所有医疗数据,故TMDS不仅在短期内改善了救治质量,从长期应用来看,也为相关人员的救治提供了帮助。为保障信息安全,医务人员使用通用访问卡(common access card,CAC)访问TMDS。TMDS设置了访问者不同的权限,有的只能阅读,有的可增加、更新和编辑伤病员信息[6]。

1.5 战区医疗信息程序综合医疗系统缓存数据库(TC2)

TC2允许军队卫生人员在部署环境中访问和记录住院患者信息、医嘱录入和查阅结果。TC2提供住院管理功能,包括化验、放射和药房管理;提供临床、手术、病程、出院、营养学、术前和术后注意事项,包括出院小结;可实时上传入住伤病员信息,转移和释放信息到TMDS,以供电子病历系统查看。TC2通过对住院患者的医疗记录和基于计算机的医嘱录入,提供了有效的、可互操作的医疗系统,以支持部署的医疗业务[7]。

1.6 运输司令部协调、指挥和控制后送系统(TRAC2ES)

TRAC2ES在和平时期、突发事件、战争发生大规模人员伤亡时,协调和监测患者在医疗机构之间的移动。TRAC2ES的外观和感觉如同电子邮件,使进入和转出的航班信息可视,从而协调伤病员的转运;提供途中伤病员、医务人员和装备信息;同TMDS交互,从电子健康记录中接受相关信息,并发送信息,实现伤病员后送途中的可视性。其移动客户端使用户在世界任何地方通过一致的方式快速登录、访问和报告信息[8]。

1.7 双向健康信息交换系统(BHIE)

BHIE使国防部和退伍军人事务部(VA)能够共享伤病员住院和门诊临床数据,以提高护理的连续性。BHIE允许这2个机构的医生通过退伍军人事务部的电子病历系统和国防部的综合医疗系统查看伤病员电子健康记录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处置记录、过敏史、门诊药房、化验检测结果、放射报告、住院记录文档、诊断信息、问题列表、生命体征、家族史、社会史、问卷调查和定期健康评估。BHIE允许实时共享伤病员的住院和门诊数据,包括放射报告、化验检测结果和过敏史,并允许共享战场记录的临床数据[9]。

2 美军伤病员救治信息无缝链接过程

(1)在本土,军队医疗机构应用AHLTA记录军人健康信息。

(2)在军队部署前,对部署人员进行体检,应用AHLTA记录军人的体检信息。

(3)在战场前沿,第一救护者应用AHALTA-M记录伤病员医疗处置信息。

(4)在前沿救治机构,AHLTA-Mobile将数据同步到AHLTA-T,由后者记录门诊医疗信息,如图1所示;对于住院患者,则应用TC2记录住院治疗信息。

(5)在伤病员转运过程中,AHLTA-T将信息传递到TMDS用于追踪伤病员信息,也可供医务人员访问。

(6)伤病空运时,TRAC2ES与TMDS进行交互,实现伤病员空运途中的信息可视化。

(7)在德国兰兹图地区医疗中心,医务人员通过TMDS在伤病员到达前查阅他们的战场医疗信息,通过AHLTA记录伤病员救治信息。

(8)在本土驻军医院,TRAC2ES追踪伤病员运返美国本土的救治机构,本土救治机构通过AHLTA查阅和记录伤病员救治信息。

(9)如伤病员转运到退伍军人事业部,BHIE允许共享国防部和退伍军人事业部的医疗记录。

图1 AHLTA-Mobile与AHLTATheater进行数据同步

3 美军伤病员救治信息相关系统的开发和建设过程

3.1 针对现实需求,解决迫切需求

美军伤病员救治信息系统的重大发展,源于“海湾战争综合征”的经验教训。20世纪90年代末,海湾战争退伍军人出现“海湾战争综合征”而没有相关可靠的数据记录。为解决以往战争中纸制医疗信息记录不能及时传递,导致医务人员不能及时跟踪患者信息、了解患者医疗过程等问题,1997年,克林顿总统成立了一个总统咨询委员会对此问题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了美军健康防护计划[10]。如此,促进了上述伤病员救治信息系统的开发、升级和应用,此外还促进了单兵医疗信息卡、个人信息携带者、单兵生理状态监视器、手持式睡眠监测器、战时伤病员医疗救护信息系统(medical communications for combat casualty care,MC4)、微功率脉冲雷达生命体征检测器、智能T恤、远程医疗装备、前沿部署数字化救护所、数字化救护车等装备和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初步实现了美军的数字化卫勤[11]。

3.2 注重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发展

为对伤病员救治信息进行无缝链接,美军注重顶层设计。制定与《联合构想2020》相匹配的《联合卫勤构想2020-全面健康保护》、《人员信息载体》、《战区医疗信息计划》等战略规划、计划,提出“医疗与士兵同在”、“以人为本”等卫勤保障理念,修改野战条令、手册,完善卫勤保障理论。在具体操作层面,1997年,国会根据总统咨询委员会对“海湾战争综合征”的调查结果,修订了国防授权法,规定建立一个医疗信息追踪系统,以评估军队部署成员的健康状况。1998年,国防部成立临床信息技术项目办公室负责开发和部署AHTLA。同时,成立了战区综合医疗信息系统项目办公室负责AHTLA的战场应用,以获取战地患者的健康记录。在2005年,国会又在国防授权法中增加了在战场中医疗、跟踪和卫生监测的内容。2008年6月,美军临床信息技术项目办公室及战区综合医疗信息系统项目办公室合并成为国防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办公室,计划今后每年投入经费为3.5亿美元,为美军提供综合医学信息技术,以无缝隙获取、管理和共享军队医疗健康信息以及世界一流的医疗信息管理技术,为战区提供最准确、及时的医疗信息服务。美军及时的规划、计划,职责部门的有效跟进,推动了美军战场信息采集、传输和利用的快速发展。

3.3 系统综合集成,信息无缝链接

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美军卫勤信息系统也曾经历了烟囱式发展阶段,美军及时纠正了这一问题,制定了统一的标准,研发MC4和战区综合医疗信息系统(theater medical information program-joint,TMIP-J)。MC4提供了手持机、便携式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服务器等工具以支持部署DHIMS的TMIP-J[12]。TMIP-J是一系列软件的综合体,整合了战区中应用的各种卫生信息系统,通过增加“模块”和“结构”,不断增强功能,在战场最前沿的战场部署环境中支持医疗卫生信息处理[13]。上文提到的战场模块AHLTAMobile、AHLTA-Theater、TMDS、TC2等系统均被整合到TMIP-J中,并安装到不同配置的MC4中(如图2所示),从而实现信息的无缝链接[14-15]。

图2 装载TMDS、THLTA-T等战场医疗信息系统的MC4计算机

4 对我军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启示

当前我军卫勤信息化发展滞后,统一的卫勤信息网络还未建立,卫生装备信息化程度低,远程会诊装备战时缺乏稳定的网络支撑,电子伤票系统离实装实用还有较大差距,救护所信息系统、军人电子健康档案还处于开发阶段。要着力解决伤病员信息数字化采集、存储、传输、共享等关键问题,实现军人战场电子健康记录,打通伤病员救治信息链条。

4.1 注重顶层设计

我军当前卫生信息化建设存在顶层设计不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网络不“统”、体制不“同”、装备不“通”等,亟须加强统管力度,注重顶层设计,制定相应法规、政策、标准;在全军统一的信息化框架下,按照卫生信息的处理需求,建立军队卫生系统的信息化框架;在全军卫生信息化统一设计的基础上,按照大系统的建设经验,分阶段、按步骤建设卫勤数字化工程。

4.2 注重互通互联

在卫生信息化的论证、发展和建设中,尤其要注意各系统的综合集成和信息共享,实现过往卫生信息到当前信息的转换利用,当前信息与未来信息融合共享;要实现电子伤票系统、军人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数字化救护所信息系统、战役和战略卫勤指挥信息系统、战场物资调配系统、后勤指挥信息系统,乃至与作战指挥系统的互联互通。

5 结论

伤病员救治信息的无缝链接,是战场卫生信息化的基础,对实现军人终生电子健康记录、战场卫勤态势灵敏感知和精确卫勤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军卫勤信息化发展滞后,亟须推进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打通伤病员救治信息链条。学习借鉴美军对战时伤病员救治信息处理的先进做法,对推进我军卫生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释了美军伤病员救治信息的无缝链接过程和相关系统的开发建设历程,提出了我军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应加强顶层设计、注重互联互通等建议。

[1]Bigelow J H,Katherine M.Measuring the strategic value of the armed

forces health longitudin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AHLTA)[R].Santa Monica:RAND,2008.

[2]Hines C C.The way forward for the military's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EB/OL].[2013-11-19].http://himss.files.cms-plus.com/HIMSSorg/ Content/files/proceedings/2010/74.pdf%2BInterim+Tri-Service+ Micro+Pharmacy+System&gbv=1&ct=clnk.

[3]Armed forces health longitudin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EB/OL].(2013-06-20)[2013-11-19].http://en.wikipedia.org/wiki/Armed_ Forces_Health_Longitudinal_Technology_Application.

[4]DHCS P.AHLTA-mobile[EB/OL].(2013-06-20)[2013-11-19]. http://dhcs.health.mil/resources/factsheets.aspx.

[5]DHCS P.AHLTA-theater[EB/OL].(2013-06-20)[2013-11-19]. http://dhcs.health.mil/resources/factsheets.aspx.

[6]DHCS P.Theater medical data store[EB/OL].(2013-06-20)[2013-11-19].http://dhcs.health.mil/resources/factsheets.aspx.

[7]DHCS P.Theater medical information program composite health care system caché[EB/OL].(2013-06-20)[2013-11-19].http://dhcs. health.mil/resources/factsheets.aspx.

[8]DHCS P.TRAC2ES[EB/OL].(2013-06-20)[2013-11-19].http:// dhcs.health.mil/resources/factsheets.aspx.

[9]DHCS P.Bidirec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exchange[EB/OL].(2013-06-20)[2013-11-19].http://dhcs.health.mil/resources/factsheets. aspx.

[10]Committee on gulf war and health.Gulf war and health:treatment for chronic multi-symptom illness[M].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13:13-16.

[11]刘胡波,刁天喜.美国军队卫勤保障[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218-239.

[12]Medical communications for combat casualty care[EB/OL].(2008-05-15)[2013-11-19].http://en.wikipedia.org/wiki/Medical_Communications_for_Combat_Casualty_Care.

[13]DHCS P.Theater medical information program[EB/OL].(2009-08-28)[2013-11-19].http://dhcs.health.mil/resources/factsheets.aspx.

[14]田润孝,杨卫,黄引良.S07电子伤票存在的问题[J].解放军卫勤杂志,2010(1):45.

[15]张雁灵.实施数字化卫勤工程引领我军卫勤战略转型[J].人民军医,2011,54(4):259-262.

(收稿:2013-11-20 修回:2014-05-10)

(栏目责任编校:李惠萍 傅 雳)

Seamless connection of US army casualty treatment information and some suggestions

LANG Shao-hua1,ZHANG Kai2,WU Rui-chang2,GUO Li-jun2,ZHANG Ze3
(1.Burean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Equipment,Command Department of General Logistics Department,Beijing 100842,China;2.Institute of Medical Equipment,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Tianjin 300161,China; 3.Department of Health Service,Logistics University of CAPF,Tianjin 300309,China)

ObjectiveTo explain the process of the seamless connection of US army casualty treatment information 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A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s.MethodsThe functions and features of the related systems dealing with US army casualty treatment information were described,the collaborative process of these systems was explained,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se systems were further elaborated.ResultsThe seamless connection of US army casualty treatment information was explained,and then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A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were put forward.ConclusionBased on US army's experience,the PLA has to focus on top-level design and interoperability of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5,36(1):108-111]

US army;casualty;medical information;seamless connection

R318;R82

A

1003-8868(2015)01-0108-04

10.7687/J.ISSN1003-8868.2015.01.108

郎韶华(1981—),男,博士,主要从事后勤装备论证方面的研究工作。

100842北京,总后司令部科技装备局(郎韶华);300161天津,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张 凯,伍瑞昌,郭立军);300309天津,武警后勤学院卫生勤务学教研室(张 泽)

伍瑞昌,E-mail:wrclbz@163.com

猜你喜欢

伤病员卫勤战场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某大型综合医疗救援船急救流程优化仿真研究
C-130:战场多面手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新形势下军人病区住院伤病员管理模式探讨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阳澄湖三十六个伤病员的由来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提升抗震救灾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