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关联度及波及效果分析

2015-12-20侯婷婷

北方经贸 2015年5期
关键词:投入产出消耗黑龙江省

侯婷婷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80)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关联度及波及效果分析

侯婷婷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80)

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逐渐加大,以黑龙江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为依据,对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的关联度和波及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文化产业扩散效应强,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内部关联性大;文化制造业的高影响力,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强,文化服务业呈现“低影响力和低感应度”。

文化产业;投入产出分析;关联度;波及效果

一、引言

随着党和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文化产业将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不断加大。而黑龙江省长期以来,制造业对GDP的贡献远超服务业,第二产业一直处于核心地位,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因此,黑龙江省应加快文化产业建设,发挥文化产业对整体产业的辐射作用与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利用投入产出表对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性和波及效应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研究。如蔡旺春(2010)基于投入产出模型,以产业关联的分析方法,得出了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产业关联系数高于第三产业接近第二产业,影响力与感应度系数都高于整个产业的平均水平,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韩顺法(2012)通过对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分析,检验了文化产业的综合联动效应,得出了文化产业具有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大的特征,能够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其带动能力与理论分析存在差距。黄思源(2013)通过对北京市2007年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文化产业与剔除文化产业外的三次产业关联度高,依赖性强,文化产业内部关联性大。一方面,文化制造业呈现出“高影响力、低感应度”的“终端型”产业特征,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另一方面,文化服务业呈现出“低影响力、低感应度”的特征,但其总产品的最终使用比例比较高,具有“最终需求导向型”的特点。

综观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我国文化产业的关联度强,波及效应大的特征较为明显,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表现更为突出。因此,笔者试图根据最近的黑龙江省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尝试性分析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性和产业波及效果,以期得出有益的结论。

二、基于黑龙江省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文化产业投入产出表编制

目前,我国各地的国民经济各部门投入产出表主要由各地统计局每五年公布一次,因此,黑龙江省统计局的最新投入产出表为2007年的数据。为便于分析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与其他关系密切部门之间的产业关系,并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及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观点,将文化相关产业分为两大类: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文化制造业,包括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旅游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与推广服务业、教育业、文化、体育用品和娱乐业。],分别归属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2007年黑龙江省42部门投入产业表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合并,把黑龙江省国民经济的42个部门投入产出表合并成5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

这五个部门分别是:第一产业;剔除文化产业的第二产业;剔除文化产业的第三产业;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由此,得到黑龙江省2007年投入产出-5*5部门基本流量表(见表1)。

表1黑龙江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5*5部门基本流量表

(二)文化产业关联效应与波及效应

1.文化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产业间的关联,虽然都是由供给和需求所维系的,但这种维系的方式却因各产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作为产业链的一部分,文化产业既是要素的供给者,也是市场的需求方。作为供给者,它通过向其他产业提供要素的投入来确立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作为需求方,则通过对其他产业产出的消费来显示在产业链中的作用。

根据赫希曼的定义,所谓的前向关联关系,就是一产业通过提供供给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所谓的后向关联就是一产业通过需求吸收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由此,可以利用前向关联指数和后向关联指数对文化产业的直接关联效应进行分析。Dn×n=(xij)n×n为中间投入矩阵,Dn×n的第个行向量即为产业作为供给者对其他产业的投入;而x的第j个列向量就是产业作为需求方从其他产业所获得的各种投入。

前向关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LF(i)为产业的前向关联指数,xi为i产业的全部产出,xij为i产业对j产业提供的中间投入。

而后向关联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LB(j)为j产业的后向关联指数,xj为其他产业对j产业的全部投入,xij为产业从i产业获得的中间投入。

表2文化产业的关联指数

由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文化服务业后向关联指数大于前向关联指数,其对上游产业需求的带动作用要略高于其对下游产业投入的辐射作用。而文化制造业却与此相反,它的前向关联指数大于后向关联指数,其对下游产业投入的辐射作用很强。同时两类指数都高于剔除文化产业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指数,显示出文化制造业强大的扩散效应以及拉动整体经济增长的力量。

2.产业依存度分析

直接消耗系数也称为投入系数,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或服务所直接消耗产业部门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量。它是从总产品的角度出发考虑产品的消耗关系,并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的强弱,故也称技术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表3 2007年黑龙江省5*5部门直接消耗系数

如果从最终产品角度出发考察产品间的消耗关系,可以利用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是指j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或服务所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的i产业部门的产品或服务之和。完全消耗系数矩阵记为B,它与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之间的关系为:

B=(I-A)-I (2)

式中I为单位矩阵,矩阵(I-A)-1为(I-A)的逆矩阵,为里昂惕夫逆矩阵。[4]根据式(2)可计算出《黑龙江省2007年5*5部门完全消耗系数表》(表4)。

表4 2007年黑龙江省5*5部门完全消耗系数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对文化制造业中间消耗依赖度最高的是文化制造业本身,直接消耗系数为0.21317,完全消耗系数为0.29265,其他产业部门对其依赖程度较低。其次是文化服务业对文化制造业的依赖程度较高,直接消耗系数为0.00280,完全消耗系数为0.05037。对文化服务业中间产品依赖相对最高的部门也仍然是文化服务业本身,直接消耗系数为0.03960,完全消耗系数为0.05186。

而从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看,文化制造业主要对剔除文化产业的第二产业比对剔除文化产业的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略微明显,直接消耗系数依次为0.01329、0.01312,完全消耗系数为0.03956、0.03244。文化服务业则是对剔除文化产业的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显著,对其直接消耗系数为0.02313,完全消耗系数为0.03685。总的来说,文化产品主要还是用于最终使用,且文化产业内部行业的关联性较大,容易形成相关的产业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产业的波及效果分析,就是分析某一产业发展变化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下文主要通过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波及效果。

感应度系数又称产业推动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增加一个最终使用单位时,某一产业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度,也就是需要该产业为其他产业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其计算公式为:

影响力系数是指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最终使用单位时,国民经济各部门由此而产生的需求波动及效果。其计算公式为:

上述公式中的是里昂惕夫逆矩阵的元素。在逆矩阵系数表上,行向量的值即反映了该行所对应的产业在经济活动中受其他产业影响的波及程度,也就是感应度大小。而纵向量值则是反映了该列所对应的产业在经济活动中对其他产业影响的波及程度,也即影响力的程度。

表5 2007年黑龙江省5*5部门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感应度系数反映的是某个产业部门受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程度,当其值小于1时,说明该产业部门受到的感应度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从表5中可知,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的感应度均小于1,表明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文化产业的需求不大,产业的最终需求扩张余地不大。影响力系数大于1表明某部门的影响力超过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平均影响力,指该部门对利用其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对其他部门的影响较大,对经济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带动作用。表中显示文化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为1.34343>1,并排在各产业影响力系数第一位,说明文化制造业带动能力强,文化制造业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的增加值,就推动国民经济增加1.34343个单位增加值的总产出。

综合来看,2007年黑龙江省文化制造业呈现出“高影响力和低感应度”的特征,而文化服务业呈现出“低影响力和低感应度”的特征。另外,文化制造业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大于文化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一方面,说明了由于文化服务业提供满足精神需求服务产品,影响力较小;另一方面,说明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更侧重于发展文化制造业,而对发展文化服务业产业重视程度不够。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黑龙江省2007年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首先,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中的文化制造业前向关联指数值都高于剔除文化产业的第二、三产业。显示出文化制造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强大扩散效应,能有效优化现有产业结构。其次,文化服务业的后向关联指数大于前向关联指数,它对上游产业需求的带动作用要略高于其对下游产业投入的辐射作用。再有,在文化产业依存度方面,不论是文化制造业还是文化服务业都对其本身的依赖程度较高,即文化内部关联性大。

再从文化产业波及效果看。一方面,文化制造业呈现出“高影响力和低感应度”的特征,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在依赖政策的引导以及市场对其最终需求增加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制造业可以有效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文化服务业呈现出的“低影响力和低感应度”的双低特征,但其总产品的最终使用比例较高。因此,要在注重加强对民众文化服务消费的合理引导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服务业。

基于以上分析结论,笔者认为,在当前全球范围大力发展“低投入、高产出、低排放”的发展模式以及全国正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代背景,黑龙江省在发展文化产业以及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注重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服务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及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显然是当前的发展主流,而且文化服务业本身包含了创意产业、知识创造和传播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许多内容,因此,其产业地位将不断提高。二是文化产业的“低感应度”特征,即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并不会必然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依赖于政府给予政策的扶持,大力提升民众的文化素质,引导民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提升国内消费市场。三是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互动协调发展,提升附加值,同时注意开拓全省及国内市场,避免过度依赖国际市场。

[1] 黄思源.我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关联度分析∶以北京为例[J].金融经济,2013(8).

[2]杨公仆,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

[3] 蔡旺春.中国文化产业关联程度与波及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19).

[4]吕鹰飞,林秀梅.吉林省金融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5]韩跃杰,孙守增,袁华智.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出版产业关联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3(9).

[6] 伍业锋.文化产业关联特征的动态分析-基于广东省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J].产经评论,2011(2).

[责任编辑:金永红]

G07

A

1005-913X(2015)05-0134-03

2015-03-12

侯婷婷(1989-),女,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投入产出消耗黑龙江省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转炉炼钢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方法的高校R&D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29所高校为例
If We Burne d All the Fossil Fuel in the World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