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业动产质押信息平台商业模式分析报告
2015-12-20上海大学上海200436
邵 萍 (上海大学,上海200436)
SHAO Ping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6, China)
1 行业背景
近年来,我国钢铁业面对一个极大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这致使国内很多钢产品过剩,钢铁业遭到原材料价格偏高以及市场供应过剩的两重压力,以图1所示,钢铁行业的利润率也在逐年下降。钢贸商在钢材市场只能得到很微薄的利益,至2013 年行业利润率仅有0.23%。
由于政府对钢铁贸易行业非常支持,所以造成钢贸行业在贷款政策上的宽松。一些钢贸企业通过提供假仓单、重复质押或者互助联保的方式套取银行的贷款,资金或用于盲目扩张,更甚者挪作他用,比如将资金投入股市、期货、房地产等投资领域,或成立借贷公司,等等。对比与钢材贸易的业务来说,上述的业务资金收回时间长、可能性收益大,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风险也大,并且还要求有长线的资金支持。而钢贸商的贷款一般是3~6 月的短期贷款,若资金无法准时还清,风险将会被累积放大,进而会有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由于钢材贸易贷款乱象丛生,经济泡沫严重。于2012 年,以无锡一洲钢贸市场老板欠债10 亿逃跑为诱因,使钢贸信贷业务坠入深渊,进而波及到整个钢贸行业。市场担保公司名存实亡,讨债行为比比皆是,整个行业进入萧条期,正规业务也无法开展。
为了规范市场,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重复质押”和“虚假仓单”的情况再次发生。上海银行业动产质押信息平台由宝钢旗下的东方钢铁物流公司联合银行同业协会和上海金融办等政府部门推出。
2 上海银行业动产质押信息平台简介
上海银行业动产质押信息平台是我国第一个动产质押信息平台。在金融办、银监局、商务部、高级人民法院这些政府部门的协助下,上海市银行同业协会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宝钢旗下的公司构建“上海银行业动产质押信息平台”。
图1
东方钢铁公司在2014 年1 月中标此项目。东方钢铁的申报方案的焦点是权属登记,载体是电子仓单,以实物管控为手段,利用智能化、可视化的新技术,通过“人防+技防”的管理方式对动产质押进行全流程管控。
平台将云计算、SAAS、实时监控等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货物监管、仓库监控、仓单管理、信息公布等动产质押融资管理各项进程之中,对质押品与仓库进行有效监管,可以有效防范重复质押与虚假仓单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进而降低质押风险,指引动产质押交易健康发展。平台的建设和高效运行也将对上海贸易、航运、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抓手,提升上海市场能力。
3 上海银行业动产质押信息平台分析
3.1 建立意义
平台通过物流仓储环节管理和“大数据”共享,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虚假仓单”和“重复质押”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大大降低了银行在动产质押业务中的风险。
图2
3.2 参与方
(1) 银行:根据平台数据公示,暂时一共有14 家银行与上海银行业动产质押信息平台合作:分别为上海工商银行、上海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如图2 所示。
(2) 仓库:合作仓库主要有上海兴晟钢材加工有限公司、上海宝钢运输有限公司等。与平台合作仓库有56 个,仓库通过在平台上注册,通过银行审核资质后与银行进行合作。银行对仓库具有准入标准:一般要求仓库拥有自有土地、自有产权、自有设备,这是资格审查的首要条件,其次还要看仓库固定的注册资金和净资产等条件。
(3) 第三方监管:上海银行动产质押信息平台与以往钢材贸易监管不同的是,平台引入了三方监管机制。在钢贸危机爆发以前,查库的是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很多都是非专业人士,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仓储方欺骗。现在平台委托专门机构或者说委员会做查库盘点的工作,专业化有所提高,且强度也会比以前大。
(4) 贸易商:质押信息平台主要的客户群体。以往造成钢贸乱象相当大的原因就是钢贸商的准入门槛低,市场混乱。所以为了规避风险,平台对质押业务的选取也是非常严格的。首先,贸易商在注册平台账户之后,还需上传授权委托书、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等材料的原件扫描件,保证了银行资金追索的对象信息真实。其次,质押贷款也需要真实贸易背景为基础。最后,则是对质押物的要求,质押物的规格、品质必须达到要求,经过仓库审核之后,与监管复核之后,平台才能够出具仓单。
(5) 大宗货物的交易平台:当贸易商短缺资金并且有质押物资等原材料的时候,平台可以通过借助大宗交易平台上进行挂牌交易,交易成功后,仓单在交易平台和动产质押信息平台实时过户。
3.3 产品和服务
上海银行业动产质押信息平台作为银行质押业务支持平台,向平台会员和社会提供动产质押信息公示与查询、动产融资质押、质押监管等服务。在平台中贸易商可选择对有色金属类(比如铜铝)、黑金类(比如钢材)、化工材料等品种的质押物进行质押注册登记。
(1) 资源整合服务:平台需要金融机构方、仓库方与钢贸商三方都在平台上注册,说明平台的性质为资源整合性质的平台。平台不拥有仓库、设备等资产,也不是银行的下属机构,金融方、仓库方与钢贸商三方在平台上合作,平台为三方提供信息查询与仓库查库等服务。
(2) 实时监管:平台委托的第三方监管委员会不定期地对质押货物进行查库,为银行提供仓单便于实物的管控,减少银行风险。
(3) 动产质押查询与信息公示:平台可以直接获取仓库库存的动态信息,通过共享系统,直接导入平台系统,对库存状态进行实时披露。金融机构或者贸易商可以直接在平台中看到质物的实时信息。
(4) 质押监管: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平台大数据对参与企业质押业务审核通过之后。贸易商将动产发货至银行指定仓库。这些与平台合作的仓库为贸易商提供动产质押监管服务。并且将由平台开具电子仓单。贸易商在得到电子仓单之后,向银行申请仓单质押。
4 盈利模式
正如上文所提及,平台的性质为资源整合性质的平台。平台提供资源整合与信息服务,也就是说贸易商、金融机构与仓库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在平台下结算,平台只收取银行方、仓库方、贸易方的管理费用,这是平台主要的利润来源。
4.1 平台收入
向银行方、仓库方、贸易方收取的管理费用。
4.2 成本费用
(1) 平台的运营费用
平台引入了很多技术如SAAS、云计算、实时监控等信息技术,涉及到了系统维护,软件购买等费用。其中SAAS 的费用通常以月租形式收费,它的价格囊括了通常的软件维护费、应用软件许可证费,以及技术支持的费用,通常为“全包”费用。
(2) 后台发生费用
需要支付给第三方监管委员的佣金。为了保证平台的公正性,平台邀请了第三方的监管委员会不定期地对质押货物进行监控,不定期的查库,所支付给他们的人工费用。
5 局限及未来发展趋势
5.1 上海银行业动产质押信息平台的局限
对于银行来说,仓库不归银行所有,虽然平台对仓库设有准入条件,但是众多仓库并非来自同一个企业,仓库的规模不同,流程无法规范化。加上操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无法由平台统一培训。所以一部分的人为因素风险和操作风险还无法完全规避。
5.2 上海银行业动产质押信息平台的优势
(1) 监管团队专业化,大大减少了风险
上海钢贸危机爆发,相当大的原因是由于对钢材贸易的实物缺少监管。以往查库的人员大多为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对仓库以及货物情况并不熟悉,加上一些仓库管理标准不规范,加大了查库的难度。如果仓库的人员和钢贸商联手,有意欺骗查库工作人员,发生风险的概率相当大。而上海银行业动产质押信息平台成立了监管委员会,有专业的人员对质押动产进行监管,加大了监管的力度,极大地减少了动产质押的风险。
(2) 引入SAAS 云仓库等技术监控
平台将SAAS、云计算、实时监控等信息科技技术融入仓库监管、货物监控、仓单管理、信息发布等动产质押融资管理各项流程之中,对仓库、质押物进行严密监管,可有效防范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虚假仓单和重复质押等问题,降低融资风险,引导动产质押业务健康发展。
(3) 平台出具的电子仓单易于标准化
近几年,关于钢材的动产质押往往会出现仓单的重复质押和虚假仓单用来骗取银行的贷款。此类企业一般拿着贷款不去投入钢材市场进行钢材交易,而是将资金投入股票期货、房地产等投资领域,或挪作他用。此类投资业务一般风险大、资金收回时间长,而钢贸质押获得的贷款一般是3~6 月的短期贷款。此类资金挪用大大加剧了钢铁产业的风险,会造成产业链的断裂,也败坏了整个行业的信誉,破坏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仓单纸质化造成仓单容易伪造,并且仓单的不标准也给银行对仓单管理造成困难。电子仓单的便捷、标准化有利于质押流程标准化。且加入有电子签名或一系列高科技手段使交易流程上更加安全。电子传输速度快,使交易变得非常的快捷、便利。
5.3 上海银行业动产质押信息平台的未来发展趋势
(1) 由平台统一出具电子仓单
平台的逐步发展,将会推广到上海所有银行的质押业务,届时所有仓单统一由平台出具,出具的仓单为电子仓单。上海所有的质押业务都将变得标准化。
(2) 平台以钢材质押为契机,覆盖各类大宗商品的质押业务
平台成立的契机是钢贸危机的事件,政府与金融机构需要标准化钢材质押市场。目前平台尚在解决钢材的质押问题,今后的目标是扩大平台的应用,增加平台的用户。当平台在钢材质押监管取得成效,用户量达到一定数量时候,平台的服务将会涉及到其他的大宗商品质押服务上。对大宗货物质押市场的有序化、标准化的开展奠定基础。
(3) 平台将开辟支付功能
目前平台的功能分为两大块,第一,资源整合功能。将需求与供给向匹配,平台担任中介。第二,信息服务功能。为银行或贸易商提供质押物实时监管信息等。平台尚未涉及支付功能,所有交易在平台下发生。因此平台可开发支付功能,线上支付方便快捷且标准化。
[1] 姜永. 由钢贸危机引发的联保模式思考[J]. 企业研究,2014(10):162.
[2] 许洁. 万亿资本“沉没”钢贸商破产出局?[J]. 绿色环保建材,2014(4):50-52.
[3] 袁伟,吴凡,于轶星,等. 钢贸信贷危机对融资租赁风险管控的启示[J]. 现代商贸工业,2014(20):79-80.
[4] 陈鹏,薛恒新. 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SaaS 应用研究[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1):10-13.
[5] 袁益. 钢贸商“诉讼年”[N]. 华夏时报,2014-02-24(18).
[6] 钱芸莱. 严防钢贸信贷风险14 家银行接入动产质押信息平台[N]. 中国经营报,2014-03-31(B02).
[7] 杨继瑞,杨蓉,孟宪芮. 动产质押融资模式的若干问题探讨[J]. 经济学家,2011(8):36-42.
[8] 廖福英. 商业银行基于供应链的动产质押融资困境与对策[J]. 市场论坛,2010(1):66-6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