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招”化解高技能人才短缺困局

2015-12-19漆春梅

当代党员 2015年12期
关键词:四招高级技师高技能

漆春梅

近年来,重庆大力发展“6+1”支柱产业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激增。但是,重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着问题。

高技能人才缺乏。一些企业技术工人总量不足,高技能人才更是严重短缺。受生产资源和劳动组织整合等因素的制约,各主要工种和层次的职业资格考试及岗位准入制度尚未健全到位,制约了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制约了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

传统观念制约。“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重白领,轻蓝领”的观念盛行,把当工人视为没有出息,宁愿让孩子过高考的“独木桥”,而不愿让孩子读职业高中、中专等技能学校,使得高技能人才显得尤为短缺。

人才培养通道不畅。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时间,企业辛苦多年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一旦跳槽,对企业的影响巨大,导致一些企业不愿花钱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更愿意直接招聘人才。

高技能人才队伍分布不合理。近年来,重庆非公企业迅猛发展,对高技能人才有大量的需求,但与大型国企、外资企业相比,对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却明显不够。大量高技能人才分布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中西部高技能人才缺乏的情况愈加突出。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目前,很多企业的技能人才依然工资低、劳动强度大、长期超负荷。薪酬对高技能人才缺乏吸引力、竞争力,导致高技能人才不安于现状,表现出消极的工作态度,造成技能人才的流动性大。

培养管理好高技能人才,促进优秀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需要地方政府、企业等多方参与。

一要强化宣传,营造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重点宣传高技能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宣传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的政策措施。加强对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奠定理论基础。宣传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选拔任用制度,完善技能人才队伍竞争择优、选拔任用机制。宣传高技能人才薪酬激励机制,提高取得相应资格的高技能人才的待遇。

二要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拓展高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按照“需求定向,企业主导,行业参与,政策支持”的原则,组织培训项目,重点培养全市“6+1”支柱产业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依托职业高中、高职院校等,建立相应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逐步形成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扩大培养培训规模。强化师资力量和教材建设,不断开发实用技能训练教材。增加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为人才培养提供物质保障。

三要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国家职业标准体系,突出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导向,逐步建立国家职业标准。扩大职业资格证书在全社会的覆盖范围,开展技师、高级技师评聘考核,建立高技能人才评价和考核体系。探索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模式,根据企业、职業院校和社会人员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的职业技能鉴定。推行就业准入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技师、高级技师在技术攻关、解决生产操作难题以及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要健全激励机制,切实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引导企业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因素在考核中的占比率。对作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实行股权和期权激励,鼓励高级技工岗位成才。建立高技能人才津贴制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以及“技能大奖”获得者进行奖励。实施人才项目,对稀缺的高端技术人才提供安家费等,吸引人才扎根重庆、建设重庆。

猜你喜欢

四招高级技师高技能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山西今年拟培训3000名“工匠”
于晓明
“四招”求分式方程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于晓明陶瓷艺术作品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四招”写好考场作文
陈晋柴窑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