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01%的努力去做
2015-12-19陆睿
陆睿
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七次全会,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绘制了发展蓝图。
全市人民渴盼多年的小康梦,在市委带领下,就此进入全面建成的倒计时阶段。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
党员干部该如何去落实呢?先讲一个故事。
上世纪初,挪威有一位老船长,一生征服激流险滩无数。
“船上谁对你帮助最大?”有人问。
“我介绍你见见他。”船长手一挥。
来到船桥,船长叫来领航员:“就是他,让船永远不会触礁。”
来到轮机室,船长叫来轮机长:“就是他,让船永葆动力。”
又来到食堂,船长叫来炊事员:“就是他,让全船人都能吃饱。”
…………
在船上转了一圈,船长介绍了每一位船员。
“那到底谁才是最重要的人?”有人又问。
“每个人都很重要——他们人人都是一支桨,向同一方向一起用力,船才能远航!”船长说。
从管理学角度看,船长的理论可以理解为:整条船就是一条责任链,每个船员就是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每个成员各就其位、恪尽职守,整个系统才能畅通运转、行而致远。
面对“十三五”蓝图,个别同志有这样一种心态: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能干成什么大事,工作说得过去、能凑合就行了。
但管理学系统论告诉我们:凑合就等于失职。
来做一道题:5个90%相乘是多少?
答案是:59%。
在我们印象中,工作若能达到90%,就算比较优秀了,可5个90%的乘积竟是59%,连及格线都达不到。
这道题警示我们:每个岗位都是责任链中的一个乘数,要想万无一失,必须各尽其职。
一些党员干部,看不到自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责任链中的重要性,习惯把问题留给下一站,或满足于凑合的水准——如果每一个节点都这样缩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目标便会落空。
在奉节县大山里,有一个优秀基层法庭:奉节县人民法院第三法庭。
法庭由5名年轻同志组成,年纪大的庭长33岁,年纪小的书记员才23岁。
虽然法庭仅有5名同志,却要为当地5个乡镇、约10万乡亲提供法律服务。
“有时候送达法律文书,当天上午出门,第二天凌晨才回来。”法官们说。
为履行职责,他们穿行于高山密林之间,平均每个月有两个礼拜在下乡。
近三年间,第三法庭累计审理案件3000件、调解矛盾上万起。
“你们哪来的干劲?”曾有人问庭长程政清。
“我们只想努力履行好工作职责——付出100%的努力不够,就得用101%的努力去做。”程政清回答。
“神奇”的功效就这样出现了——因为有了“1%”的努力增量,第三法庭得到社会广泛赞誉,被老百姓称为“我们身边的保护神”。
凑合与做好,是两回事,就好比0.9与1.1——0.9×0.9× ……越来越小,1.1×1.1× ……却越来越大。
因此,面对“十三五”蓝图,请你也再添“1%”的努力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拿出“1%”的增量,“十三五”蓝图就会汇聚巨大的能量,创造同样巨大的“溢出价值”。